包子性格的人

如题所述

有朋友从深圳来北京,去吃了西四的包子,还喝了炒肝。他说,北京包子像北京人一样,有爷的范儿。说是皮厚,酱油味儿,服务员像大宅门里的丫头,见了人,爱搭不理的。

这些日子隔三差五的没少吃包子。吃的是从外面买回来的,说是龙潭湖西门边上,“孔记炒肝”家的。这才是北京的好包子,包子面是用碱和面,老手艺,有面的香味。

各地都有包子,就像各地的人一样,有着不同性格。粤式叉烧包像广东人。外皮绵软轻盈,馅甜咸兼具、以甜为主。开口笑,露出叉烧浆汁,像不经意间露出的小心思。

四川广安人吃的是香葱小笼包。包子做法很有讲究,肉馅料好,拌肉馅只用当地的小香葱,不是北京的大葱,香葱味非常浓郁。蒸出来的味道不一般,很香很香的。四川人精明。他们嘲笑做了傻事的人叫“日龙包”。有点近似憨包、白痴的意思,但是更强调对他做事做得很傻的感觉。

汤包,有几个地方卖。有开封汤包,靖江汤包,扬州汤包。在靖江吃过,吃的最多的是在扬州富春茶社。富春茶社几代厨师的汤包我都吃过,董德安大师的,徐永珍大师的。徐永珍大师还是全国劳模。在富春茶社吃汤包还有一套说法,这是周建强先生讲给我的。吃汤包要“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再喝汤”,轻轻提是把包了一面皮汤的包子从小笼里面提起来,小心翼翼的移挪到盘子里;包子放在盘子的一个边沿上,倾斜30度,让汤汁拥向一边,在这个边上,用舌尖顶着,再咬个小口,把汤汁吸出来。吮吸汤汁,鲜甜、烫热、过瘾,搭配醋和姜丝,这就是扬州人生活的细腻委婉。

有一年沈宏非先生还有杭州的美食家眉毛兄,我们几个人去吃杭州一户人家的杭州小笼包。杭州小笼包是死面的,汁水里面有点甜。那天吃着吃着就下起了雨,一行人赶紧躲在房檐下缩着身子躲雨,包子这时候软踏踏的趴在笼里。

上海有很多奇怪的事,肉包子叫肉馒头,菜包叫菜馒头,生煎叫生煎馒头。在江阴、宁波一带,管包子叫馒头,馒头叫包子。在北方,没馅的是馒头,有馅的是包子。真是拧巴。

安徽蚌埠干起活来像炮弹,带着劲儿。蚌埠的包子也像“碳水”炮弹。水煎包里面除了有猪肉(或者牛肉),还有粉丝,油吱啦(猪油渣),有的还会有千张子。全是碳水。蚌埠人说早饭来上几个水煎包,一碗撒汤,一天带劲。

河南人也爱吃包子,馅料以粉条为主,可加肉馅,吃素的也可加韭菜鸡蛋木耳。

山东大包子,一般是指白菜猪肉馅,排骨大包是山东龙口一带特色。选精肋骨和脊椎骨,剁小块。配菜可选大白菜、芸豆、蒜薹、香菇。北京开的山东静雅餐厅,是酱肉丁,肉丁挺大,包子也挺大,就像山东人一样敦厚实在。

天津包子我觉得更有天津人的性格,是水打馅儿,水打的太多,肉都成了糜状,稀巴拉塌的,再用香油调馅儿,好像只剩下香油味儿,一个包子八块钱,就显得不那么实在了。

再说这几天吃的龙潭湖西门北边的“孔记包子”,高筋粉,半发面,用前臀尖肉,八种调料,现包现放葱,薄皮大馅,肉嫩多汁,回味醇厚。我特意问了问北京面点泰斗王志强师傅,他说但凡这种小饭馆,还都在用碱水和面。发面兑碱,碱水和面,中和面的酸味,有浓郁的面香,又不像酵母粉发出来的面那样泡,能使面有筋道,有嚼劲儿。

传统的包子都是发面兑碱的,碱在和面当中使用,往往是起酸碱中和作用的,又能起到面团有筋劲的作用,能兜住汤汁。

现在大多的工厂包子都用的是化学皮。原料组成是面、酵母、糖、泡打粉,水。发酵熟制后往往显得包子没有咬劲,比较蓬松,稍微发过了以后会觉得有失水,干硬。传统包子的发面兑碱是个经验技术活,受天气,环境因素太多束缚,现在很多的是看气候环境温度,用一斤化学皮,加三分之一老肥兑些碱,来制皮的。

北京峨眉酒家用宫保鸡丁包包子。特别北京,南北兼容,五味杂处,五味杂陈。孔记八块钱三个包子,皮薄馅大,像面皮包了个四喜丸子。可以喝喝小酒,聊聊国际大事,做北京爷真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