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的等级是怎么划分的?

公路有高级,一级,二级,三级之分,它们是按什么来划分的,各有什么功能?很想了解一下有关的知识.

1、高速公路,能适应年平均昼夜汽车交通量 25000辆以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连续行驶,全部设置立体交叉和控制出入,并以长途运输为主的公路。

2、一级公路能够适应年平均昼夜汽车交通量5000~25000辆,连接重要政治、经济中心,通往重要工矿区、可供汽车分道快速行驶、部分控制出入和部分设置立体交叉的公路。

3、二级公路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算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000~5000辆,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型工矿区以及运输繁重的城郊公路。要双向四车道。 

4、三级公路适应按各种车辆折算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000辆以下,沟通县与县或县与城市的一般干线公路。双车道,一般地方路宽8.5米,丘陵地区7.5米。

5、四级公路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算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00辆以下,沟通县与乡、镇之间的支线公路。如滇藏新通道里的旧路丙察察公路路宽3米至4.5米,砂土为基,简易公路。

扩展资料:

在中国大陆,公路专业权威文件没有采用速度三档法划分公路级别,因为速度分类法仅参考速度了,缺乏充分严谨的标准。不过国内还是有很多公路爱好者和相关专业人士将公路分为高速、快速和低速三个等级。

高速公路:限速100km/h-140km/h。

快速公路:限速60km/h-100km/h。

另外,在城市道路等级中,城市快速路的速度标准是60km/h-100km/h,且城市快速路的结构设计和技术标准基本介于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之间,所以快速公路的限速和其它属性多半源于城市快速路相关的设计规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0

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流量进行划分,主要按交通量划分。

1.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部分控制出入、部分立体交叉的公路,主要连接重要政治、经济中心,通往重点工矿区,是国家的干线公路。四车道一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5000~30000辆;六车道一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5000~55000辆 。

2.二级公路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工矿区等地的干线公路,或运输繁忙的城郊公路。一般能适应各种车辆行驶,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辆。

3.三级公路沟通县及县以上城镇的一般干线公路。通常能适应各种车辆行驶,三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000~4000辆。

4.四级公路沟通县、乡、村等的支线公路。通常能适应各种车辆行驶,四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双车道1500辆以下;单车道200辆以下。丙察察公路从四级改造为三级,以前是老式乡村山路。

扩展资料:

公路等级是按某种比较点来划分公路群的级别,铁路等级也是如此。

1、功能型等级是主要按交通量划分的,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流量进行划分,中国大陆将公路划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共五个等级(数字分级是传统等级体系,高速公路是新来的)。其中,高速和一级为高等级公路,二级居中,三四为低等级。

2、行政级别型等级分为国道、省道、县道。

3、快慢用词的分级是高速公路、快速公路、普通公路三大档次。世界各国公路等级大体相似,但其分类指标不完全相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公路等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1

高速:能适应年平均昼夜汽车交通量25000辆以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连续行驶,全部设置立体交叉和控制出入,并以长途运输为主的公路。

一级:能够适应年平均昼夜汽车交通量5000~25000辆,连接重要政治、经济中心,通往重要工矿区、可供汽车分道快速行驶、部分控制出入和部分设置立体交叉的公路。

二级: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算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000~5000辆,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型工矿区以及运输繁重的城郊公路。

三级: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算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000辆以下,沟通县与县或县与城市的一般干线公路。

四级: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算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00辆以下,沟通县与乡、镇之间的支线公路。

扩展资料

联接城市之间、乡村之间、工矿基地之间的按照国家技术标准修建的,由公路主管部门验收认可的道路。但不含田间或农村自然形成的小道。

主要供汽车行驶并具备一定技术标准和设施的道路称公路。中文所言的“公路”是近代说法,古文中并不存在,“公路”是以其公共交通之路得名。

国道是指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包括重要的国际公路,国防公路,连接首都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首府的公路,连接各大经济中心、港站枢纽、商品生产基地和战略要地的公路。国道中跨省的高速公路由交通部批准的专门机构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公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6

公路等级是按某种比较点来划分公路群的级别。

公路等级划分角度有功能型等级、行政级别型等级、快慢用词三种。

公路等级功能:

1、高速公路

在1984年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沈大高速公路建成之前,旧的公路等级制度还没有。后来,新公路排名第一。

高速公路是一条贯穿所有道路的高速公路,特别是由不同车道上的汽车驱动。主要用于连接政治、经济、文化等重要城市和地区,是国家公路干线网的骨干。(四车道)的平均年交通量是每天2万5000辆车。

2、一级公路

一级公路是国家干线公路,用于车辆向不同方向、不同车道行驶,部分控制出入口,部分互通式立交。它主要连接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并通往关键的工业和采矿区。四车道一级公路一般可以适应各种汽车的长期设计,平均每天和晚上的交通量为15000至30000辆/年。

六车道一级公路一般可以适应各种汽车的长期设计,平均日夜交通量为25000至550000辆。

二级公路

二级公路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型工矿区,如干线公路或繁忙的郊区公路。一般来说,它可以适应各种车辆,而二级公路一般可以适应各种车辆改装的中型卡车的长期设计。平均每天和夜间的交通量是每年3000到7500辆。

3、三级公路

三级公路连接县级以上县乡干线公路。通常可以适应各种车辆,三级公路一般可以适应各种改装成中型卡车的车辆,在长期的设计寿命中,白天和晚上的平均交通流量为1000-4000辆。

4、四级公路

四级公路连接县乡公路、村村通。通常可以适应各种车辆行驶,四级公路一般可以适应各种车辆在长期设计中转换成中型卡车的平均日夜行驶次数:两车道以下1500辆车;单车道以下200辆车。丙察察公路从四级改造为三级,以前是老式乡村山路。

拓展资料:

公路按行政等级 可分为:国家公路、省公路、县公路和乡公路(简称为国、省、乡道)以及专 用公路五个等级。一般把国道和省道称为干线, 县道和乡道称为支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公路等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5

公路等级可以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共五个等级。

高速公路:

是全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在分隔的车道上高速行驶的公路。主要用于连接政治、经济、文化上重要的城市和地区,是国家公路干线网中的骨架。四车道的一般年平均每昼夜汽车通过量2.5万辆以上。

一级公路:

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部分控制出入、部分立体交叉的公路,主要连接重要政治、经济中心,通往重点工矿区,是国家的干线公路。

二级公路:

二级公路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工矿区等地的干线公路,或运输繁忙的城郊公路。一般能适应各种车辆行驶,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辆。

三级公路:

三级公路沟通县及县以上城镇的一般干线公路。通常能适应各种车辆行驶,三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000~4000辆。 

四级公路:

四级公路沟通县、乡、村等的支线公路。通常能适应各种车辆行驶,四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双车道1500辆以下;单车道200辆以下。

扩展资料:

1、等外公路和等级公路

等外公路是指1979年公路普查时,已确定的未达到或未能全部达到国家公路技术标准的公路。从1980年以后,新增加的不符合公路工程技术的公路里程,不再统计上报。 等级公路是指技术指标和设施符合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公路。其中有两类(汽车专用公路和一般公路)5个等级。

2、公路使用年限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20年;二级公路为15年;三级公路为10年;四级公路一般为10年。在中国境内,二级以上的公路就称为高等级公路,也就是说,高等级公路不光我们平时所说的高速公路。

3、城市道路等级如何标准

城市道路等级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各级红线宽度控制:快速路不小于40米,主干道30—40米,次干道25—40米,支路12—25米。

⑴快速路 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机动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汽车以较高速度行驶的道路。又称汽车专用道。快速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60-80km/h。

⑵主干路 连接城市各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主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40-60km/h。

⑶次干路 承担主干路与各分区间的交通集散作用,兼有服务功能。次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40km/h。

⑷支路 次干路与街坊路(小区路)的连接线,以服务功能为主。支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30km/h。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公路等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