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高分】请告诉我增城的过年习俗~!~!~!

如题,当然是详细点的好,根据具体度加分~!谢谢~!语文课要用~!嗯。。。从腊月叉叉日开始到过年结束吧~!
增城啊!拜托
我老妈是增城人嘛~
我对增城的一些习俗不太了解

来自《增城方志》

一、乐于使用并自觉维护本民族语言
陈教授在三十多年前曾到惠东调查过畲族语言,也曾到过其他一些畲族村庄。他认为,增城畲族村对本民族语言是保留得比较好的。村干部与博罗、潮州、惠东等地的畲族同胞都有来往,凭他们的感觉,也认为自己的语言保留得比较好,因为外地畲胞有的只能用粤语或客家话交流。陈教授认为,说这里的畲语保留较好,主要从两方面看:
(一) 使用普遍 据增城地方志编辑部根据2005年的户口本逐户逐人的调查统计以及陈教授本人的核对,畲族村现有68户 338人,其中外来汉族媳妇与上门女婿共44人,凡本民族人口,100%都能熟练掌握畲语。不但成年人熟练,刚学会讲话的小孩子也能用畲语与外人交谈,外来汉族媳妇与女婿经过一两年时间,也基本能掌握。陈教授到村长来锦新家做客,他家上有70多岁的父母,下有6岁大的儿子。陈教授用畲语问锦新的儿子:“ho(22) le(31)Ti(22) li(55) mung(31) hju(55) a hju(55) kung(55) ?”(畲话你会不会讲?)小孩子回答说:“a pe(22)。”(不知道。)(注:括号内的数字为声调符号)。小孩子虽说“不知道” ,[FS:PAGE]但他听懂了畲语,而且能用畲语回答问题,证明他是懂畲语的。村长的媳妇是番禺讲粤语的女子,也能用畲语与公公婆婆和儿子沟通。陈教授到小学去与学生交谈,用畲语问他们“几岁?几年级?”全都能用畲语对答。
(二) 乐于使用 村民的语言能力很强,会说普通话、客家话、广州话、酥醪话(一种土话)。治保主任雷日坤,因姐姐嫁阳江,他利用探亲的机会基本学会了阳江话。但村民之间,只要两人在一起,就不约而同地用畲语交流。路上碰见,用畲语交流;在家庭中,全用畲语。因为他们觉得,用本民族语言交流得更好更自然,畲语是他们最乐意使用的语言。
陈教授认为增城畲族村能很好地保留本民族语言,这是非常可贵的。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我和陈教授在向增城市地方志办公室黄卓夫主任汇报情况时,曾共同探讨过这个问题,一致认为,有其客观与主观两方面的原因:
从客观上看,居住比较集中,地理环境相对封闭,与汉民族村庄最接近的也相距10公里左右,在这个环境中,外来干扰较少,这对使用和保留本民族语言,是比较有利的。
从主观上看,是他们自觉的民族意识与民族自豪感,促使他们自觉保护自己的语言。这方面又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少数民族给以许多优惠政策密切相关。解放前,畲族住在深山老林,用石头垒墙,用芒草和杉树皮盖房顶,长年受饥饿疾病威胁,还要受毒蛇、虎狼侵扰。据老人回忆,老屋场山形陡峭,水田很少,浅瘦贫脊,产量很低,主要靠烧炭、烧碱水、做勺嫲、做棕屐挑去正果卖,以微薄收入维持生活。来光明老人在十二、三岁时仍光着身子。至1949年,全村仅存80多人。1951年,人民政府帮助他们从深山旧居逐步迁至吓水村居住,每户发给一间房子的建筑费用,建成砖木瓦房,接着又办起小学、商店、卫生站。1953年在吓水建新校舍。1954年,全村搬迁完毕。1959年台风毁坏了一座校舍,政府马上拨款重建。增城教育局于1985年拨给几万元盖了一层教室楼,1992年拨10多万元建第二层,1995年拨40多万元在通坑村建三层教学楼6间教室作为分校。著名粤剧演员红线女曾于1999年6月到畲族小学慰问,带来3万元现金奖励师生,并于9月份与香港著名演员黄霑联合搞义演,筹得100万元作为畲族小学资助困难学生的基金(从2000年开始,每年提取3万元补助小学及初中的在读困难学生)。广州市红十字会、增城市民盟等单位也曾有过不定期的资助。全村有23户入了最低生活保障线,可得到每月定期定额补助。对到广州或外地读大专、本科的困难学生,也得到各方面的资助与关爱。1980年,国家拨款开通了正果经兰溪至吓水的7.3公里公路。广州市政府拨款购买货车一辆,摩托车两辆。1981年通了自来水,由山顶上引下来,不受污染,不用净水剂,是真正的纯净水,全村免费用水。原用铁水管,2003年,国家拨给25万元改换胶水管。2002年,国家拨1500万元修筑水泥路,比原来加宽加阔,成为省道,每天有两班中巴往返荔城与吓水,交通很方便。村民有住院医疗保险,去年每人每年交15元人民币,2007年开始,每人每年交18元,连买三年的,住院可报销80%。前几年,政府拨给80万元架设电话线,使全村90%的住户用上了电话,100%的家庭有电视。村民的生活水平,在正果镇属中上。摩托车、手机、洗衣机等使用普遍,热水器也进入了不少家庭。难以胜数的优惠与关爱使村民们感激不尽,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他们深情地说:“我们就好像是广州市和增城的独生子女。”他们感到作为畲族村民是光荣的。他们意识到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一定要保护自己的语言。1975年,村民盘章有从东莞师范毕业,是村里第一位中专生,受到村党支部和县教育部门的重视。他在汉族学校工作两年[FS:PAGE]之后,于1979年被调入畲族小学。1985年,畲族小学升为完全小学,盘章有升为校长。他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决心办出有民族特色的小学,基本上用中专以上毕业的本族村民作教师。全校五位教师,四位是本村人。他们安心为本民族服务,课堂上,在坚持用普通话教学的同时,以畲语作为辅助手段,如数学课,由于畲语与普通话的称数有较大差异,光用普通话,学生难以理解,便辅以畲语讲解。各个教师住在自己家里,与学生及家长朝夕见面,用畲语交谈,亲密无间。学生在课堂上用普通话读书,课外用畲语交谈。唱歌跳舞,也多用本民族语言。这并不影响他们的教学质量,1995年以来达到了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小学升初中)三个100%。目前,在校学生45人,29人正在读初中,12人读高中,11人读中专,9人读大专,有4人进入本科(其中2人已毕业)。学生来银香,随父母迁至荔城读小学三年级时,老师认为她是山区小学来的,建议她留级一年。盘章有校长亲自跟有关学校说不用留级。事后,这个学生在班里一直是前几名。今年高中毕业,老师动员她考北大。由此证明他们保护自己的语言与推广普通话并没有矛盾,也保证了教学质量。村委雷日坤、来锦新等是畲族小学培养出来的,不但本民族语言讲得流利,普通话也讲得很好。几天的交往中,经常用普通话和我们交谈。
二、独特的岁时婚葬习俗
所谓独特,主要是与汉族比较而言。
(一)岁时习俗:
入年界 农历12月24日开始入年界,家家大扫除。扫房顶、扫屋,洗被席、床板、桌凳等,与汉族客家、本地(粤方言人口)是相同的,但没有灶君上天的仪式。
年三十 家家贴对联、贴门神公、灶头墙上贴“大吉”二字,宰鸡宰鹅,买猪肉,煮熟,切成碎块(这与汉族明显不同),配以津丝付竹,拜租宗。解放前到祠堂拜,现在是在家里饭桌上拜(他们只说拜祖宗,不说拜神),同时在房门口、家门口,并到祖公堂、盘古王、土地伯公等处烧香。当晚全家吃团年饭。有鸡、鹅、猪肉、鱿鱼、津丝、芹菜、葱蒜等,不限定几个菜。但不吃鸭,祭祖也从不用鸭(认为鸭是扁嘴,不吉利)。当晚大人小孩都用石菖蒲煮水洗澡,穿新衣服。村里有锣鼓(土改后遗失了),青年人敲锣打鼓,家家放鞭炮(他们叫“搏苍”)。过去因为穷,从不给小孩封红包;现在生活改善,特别是80年代后,日子越来越好,年年给小孩封红包。整晚开灯到天亮(过去点油灯,80年代后用电灯)。
年初一 天亮起床放鞭炮。整天斋戒,不吃荤,不杀生。祭祖用津丝、付竹、大吉、糍、饼等,还可用咸鱼、鱿鱼。这一天,有拜祖宗、看祖图、拜盘古王、烧砘等活动,都很隆重。过去拜祖宗还有一定的仪式,先由一位尊长穿着长衫,在祖公堂吹笛,笛声清亮悠扬。听见笛音,盘雷来三姓男丁便带上各自集体准备好的供品到祖公堂拜祖宗,还带上席子以便跪拜,拜三拜。负责保管祖图的尊长把祖图拿到祖公堂,摊开,让全村老小瞻仰。拜完祖公和瞻仰祖图后,男丁还要出门拜盘古王,随后有烧砘的活动。烧砘是老年人津津乐道的大型活动,全村出动,围在盘古王前面的空地里,男丁在最前面,女人在后面。“砘”是用一个竹筒做的,用鞭炮引子固定三个铜钱,放在竹筒里,四周塞满火粉,舂压结实之后,点燃引子,使燃烧发热膨胀,“砰”地把铜钱冲往高处,掉在谁的面前,谁就是“横财到手”,有时掉在两人中间,就用尺子量一量,看离谁最近。幸运者,点燃三支香,到盘古王的香炉里取红包。第二年年初一,就由幸运者筹办当年的烧砘活动。年三十晚就要把砘舂好,年初一烧砘前,把红包放在盘古王的香炉里。这个红包是年年升值的。“横财到手”是运气好的象征,[FS:PAGE]全家都看成是大好事,兴高采烈。来光明老人回忆起十六岁那年“横财到手”的情景,依然兴奋不已。那年是他父亲帮舂砘并准备红包的。烧砘的活动,一直持续到文革开始才停止,老年人仍十分向往,有人希望能恢复。拜祖公、看祖图的活动,文革后恢复,年年如此。
年初二 一般只在家门口、祖公堂、盘古王、土地伯公等处烧香,没有拜祭活动。新媳妇与新郎到娘家探亲。年轻人结伴上山打猎。
年初三 不探亲,不串门,但可以打猎。
年初四 可以打猎。新结婚的男女到娘家探亲的,新郎必须在这一天回家,以便为初五开年做准备。新娘继续留到年初十。
年初五 开年,在家里拜祖宗,并在家门口、盘古、伯公等处烧香,宴请亲朋。这天是整个春节活动的高潮,全村熙熙攘攘,热热闹闹。有人说跟本地人“做棚”差不多。所有亲戚朋友都在这一天来探亲。除了姻亲姑表姨表之外,现在还多了同学同事朋友等,每家都有好几围枱(筵席),摆不下的,轮流吃饭。校长盘章有家,近几年的亲朋有十围枱以上。
年初六 打猎、闲聊。
年初七 打猎、闲聊,没有“人日”的概念。
年初八、九 节日气氛逐渐淡下来了。
年初十 不再探亲,但可以打猎。到外家探亲的新娘,在这一天由外家送回家,有鸡、米饼、圆笼糍、糯米糍等作为礼物。
正月十五 没有吊灯活动。
正月二十 天穿日,又是“禁日”。要煎水浸糍,封住门神公的嘴巴,叫“补天穿”。“禁日”,祖传不能在这一天用刀斧,否则会惹来大风雨。传说有人这一天在厅吓斗木,结果就惹来暴风雨,把瓦面掀掉了。因此,谁都不敢冒犯。
年二十一 开始耕种,犁田、耙田、作陂、赶田水、浸秧谷,由于土地贫瘠,每块水田要犁耙好几次,农活是很累的。
二月 无活动,不在这个月拜山。
三月清明 做艾糍,劏鸡加菜,烧香。
四月八 没有节日概念,没有吃芝麻糊的习惯。
五月节 裹粽,加菜,也有人拜祖宗。
七月七日 太阳出来之前,妇女出门挑七月七水,用缸装起来备用。据说,七月七水几年都不会生虫,把山上长的飘麻(客家人称青藤仔,本地人称九干菜)采摘下来剁烂,用七月七水搅拌混和,去渣喝水可以治感冒发热。另外在这一天,用七月七水浸米,直到霜降,捞起来洗成粉,晒干,也可用于治喉痛等热病。这与汉族无别,但他们没有拜七姐的活动,没有七姐的概念。
七月十四 没有“鬼节”的概念,但却是一个大节日,就是拜盘古王。祭拜有“见生”的习俗,要在盘古王面前劏猪,因此,理事人要事先在村里定购生猪,讲好价钱。相传卖主不能反悔“违约”,否则,那头猪就会死掉。传说曾有某人反悔,结果猪真的死掉了。所以也没有人反悔的。七月十四这一天,头等大事是先劏猪,把猪头、猪脚、猪尾巴砍下来,煮熟,用托盘装好,由老人领着去拜盘古,男丁排好队,轮流前往烧香,拜完之后,即在盘古王前面的树下架起大锅,把猪肉煮熟,共同进食。有时侯也劏牛,但劏牛只是作肉食,不用于祭拜。劏牛时,看的人要双手交叉放在背后,表示与己无关。老年人一般不吃牛肉。拜盘古的活动,只男丁参加,女人不参加。大家不带碗筷,就地取材,用竹枝树枝作筷子,光吃肉,没有饭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支持(0) 中立(0) 反对(0)
钟磬音 小大 2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11
额~~~~~~楼主不是增城的哇?怎么语文又要?
=====================================
其实增城跟一般人的过节基本一样。
:年初一不能去拜访朋友亲戚,而往往初一,一些比较大的村都会组织篮球赛的,貌似村际篮球赛。初二,一般是出嫁的女回娘家(貌似初四也比较多人)
以后几乎每日都可以去拜访亲戚(初七除外)而往往在这个时候,很多增城的村落会有“做景”风俗。(我家不做的-_-|||客家人比较少做景的),就是亲戚朋友坐在一起吃餐饭。
====================================
过年的菜式方面:客家跟本地(即说粤语方言)有很大不同,客家人一般在年三十一定会杀鹅庆祝!!如果没有鹅,可能穷到不能吃饭了吧~~~本地人就比较随便点(菜式也相对比较简单的)。然而,这几年,大家都喜欢出去酒楼了~~~由于迟菜心在增城十分流行,所以过年几乎每日都能吃到-_-|||||这个算是增城流行的风俗吧?~~~~

额~~~~暂时说这些,楼主有什么疑问再补充。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3-09
客家人过春节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9-2-7 21:34
妈妈说除夕~初三都开着灯睡觉 请问这有啥意义?
提问者: 急速凤舞 - 魔法师 五级 最佳答案
这叫照岁,也叫守睡
年夜饭后,全家人围坐在火炉旁边,拉家常,聊未来,谈天说地,一直聊到五更天明,迎来新岁。人们在辞旧迎新的除夕,以通宵不寐的形式守候新年的到来,称为“守岁”。

守岁的习俗在中国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守岁的目的是祈求长命。因为是整晚不睡,人们要打起精神强坐,所以在北方俗语中称为“熬年”。民间为了阻止人们除夕睡觉,还形成了一种禁忌,说如果这晚睡觉,第二年身体就不好。守岁是为了强固身体,延年益寿。在古代守岁还是为父母或老人祈寿的重要方式,因此一般人都坚持守岁。从古迄今人们一直将守岁作为辞旧迎新的重要过程。守岁是对旧岁的辞别与对新年的守望。

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岁火起源于古代驱邪的需要:民间曾经流传着年兽的说法,说有一个名叫“年”的怪兽,经常在除夕夜出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