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科学期末试卷,急急急!

一定要是七年级下的.除了期末试卷还有期中试卷...
最好是2008版的,不要离2009年的太远的版本也行
请不要给网站(给网站也行,但是要是好的打得开的,不要是病毒网站)
我用来复习
谢谢!

我考过的,绝对一样!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根据已学科学知识判断下列广告用语中,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饮料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C.本厂生产碳酸氢铵(NH4HCO3)产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50%,含氮量高,价格低廉,是农民朋友增收致富的好帮手
D.“××”牌蔬菜,天然种植,不含任何化学元素,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2.地球上的生物种类非常之多,构成生物(病毒除外)结构的基本单位都是
A.组织 B.器官 C.细胞 D.系统
3.如图所示,胡柚树上有甲、乙、丙三个质量相等的胡柚,它们分别在不同的位置上,则哪一个胡柚所具有的重力势能最大
A.甲 B.乙
C.丙 D.一样大
4.将下列四种家庭常用的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醋酸 B.蔗糖 C.食盐 D.香油
5.电影《爸爸的爱》中的小主人翁得了白血病,在没有找到匹配移植骨髓之前,只有靠输血维持生命,如果该主人翁的血型是A型,应该输何种血型为原则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6.汽车以80千米/时的速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公路上留下两条轮胎擦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擦痕越长,表明汽车惯性越小
B.擦痕越长,表明汽车速度越小
C.擦痕是由于刹车后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增大造成的
D.刹车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7.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标着X、Y和Z的地方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B.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C.X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
D.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阶段是凝结

8.含在嘴里的棒冰会逐渐化成水,这个过程是:
A.液化 B.汽化 C.熔化 D.凝固
9.我国已颁布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部分标志如图所示。现有废旧日光灯管、电池应投入贴有哪种标志的垃圾收集箱

10.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某人的眼睛象父亲、鼻子象母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那么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是
A.染色体 B.基因 C.DNA D.蛋白质
11.因缺乏科学常识而造成伤亡事故时有发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其外壳的接地线可以接在电源的零线上
B.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C.稀释浓硫酸时,把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
D.电器设备失火时,先用水灭火,再切断电源
12.生物的生殖方式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下列个体的产生是通过有性生殖形成的是
A.克隆绵羊 B.组织培养的小麦幼苗
C.嫁接的柑桔 D.试管婴儿
13.杠杆的种类很多,下列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开瓶器 B.钓鱼杆 C.人的前臂 D.定滑轮
14.南瓜中有许多瓜籽,是因为在南瓜的一朵雌花中有许多
A.花粉 B.胚珠 C.子房 D.雌蕊
15.用铁酸钠(Na2FeO4)对来自江、湖的淡水进行消毒是城市饮用水处理的新技术,在Na2FeO4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3 C.+5 D.+6
16.下列事例中,不是应用大气压的是
A.用吸管吸饮料 B.用抽水机抽水
C.用胶头滴管吸取化学试剂 D.将注射器针管中的药液注入人体内
17.科学知识中有很多的“相等”。请你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00体积的水和100体积的酒精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体积等于200体积
B.串联电路中电流大小处处相等
C.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质量与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相等
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原子种类和总数等于生成物的原子种类和总数
18.人体有恒定的体温,主要是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能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在某状况下的产热统计图,据图表判断他们所处的状况

A.甲处在安静状态,乙是运动状态 B.甲、乙都处在安静状态
C.甲处在运动状态,乙是安静状态 D.甲、乙都处在运动状态
19.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员,太阳活动不同程度地影响地球上的气候、水文、地质,甚至人类的生活,下列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标志的是
A.日冕 B.太阳黑子 C日珥 D.太阳风
20.一般家庭的卫生间都要安装照明灯和换气扇。使用时,有时需要各自独立工作,有时需要它们同时工作。评价下图所示的电路,你认为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二、简答题(本题有10小题,20空格,每空格3分,共60分)
21.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食物中七类营养物质,必须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才能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组织中去。
(1)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 。
(2)血液在一次完整的血液循环过程中要流经心脏两次,可以分为体循环和 ▲ 。
22.人们常用模型来表示分子由原子构成。如果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氢原子,则“ ”表示 ▲ 分子。
23.太阳和月亮是地球在宇宙中最重要的近邻,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从而产生月相变化。
(1)中秋节的月相是 ▲ 。
A.新月 B.满月 C.上弦月 D.下弦月
(2)月球是人类探索宇宙的第一站,我国也在发展登月技术。科学家发现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其表面布满大大小小的 ▲ 。
24.如图所示,广口瓶内盛有适量澄清石灰水,内放一株绿色植物,并用瓶塞塞紧,在黑暗中放置较长时间,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是因为瓶内的 ▲ 气体与Ca(OH)2发生了反应,该种气体主要是由植物的 ▲ 作用释放出来的。

25.如图是某学习小组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做的几个小实验,请回答:
(1)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电流表示数如图甲,则电流大小是 ▲ A。
(2)图乙所示,把一段底部封闭的薄金属管固定在桌面上,里面放一些乙醚,用塞子塞紧。用一根绳子绕在管外并迅速来回拉绳子,我们会看到橡皮塞向上跳起。当橡皮塞向上跳起时,是 ▲ 能转化成机械能。
(3)图丙所示,用双手分别拿着两张纸条的一端,使它们垂挂在胸前。沿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时,看到两张纸条向中间靠拢。对这一现象合理解释是: ▲ (选填“A”或“B”)。
A.气体流速越大,气压越大 B.两纸条中间的气压小于纸外侧的气压

26.衢州日报报道:2006年3月lo日,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巨化股份”)迎来了JMD跨国公司,无偿帮助巨化股份进行环保技改,并把减少的二氧化碳废气排放权统统买走。该项目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笔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根据“京都议定书”有关要求,世界各地纷纷采用多种措施和新技术,限制CO2的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把工业上排出的二氧化碳气体采用“组分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6H2→X+4H2O。请写出X的化学式 ▲ 。
(2)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下列建议中,目前可行的是 ▲ (填序号)。
①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②公交车上推广使用压缩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4)]作燃料,使用天然气作燃料能从根本上避免温室效应的发生
③更多地利用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④禁止使用煤、石油等矿物能源
27.如图所示,是研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强弱”的实验电路图。
(1)要改变通电螺线管线圈中的电流大小,可通过 ▲ 来实现;
(2)要判断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强弱,可通过观察 ▲ 来确定。

28.发展生态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某年轻农民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在自家菜园搞了一个小型农业生态系统:地面养蘑菇,空中架箱养蚯蚓,顶上搭架种葡萄,同时用蚯蚓养鸡,鸡粪喂猪,猪粪汇集沼气池,沼气作燃料,沼渣当肥料,最大限度的实现了物质资源化。
(1)此生态系统中,蘑菇、蚯蚓属于 ▲ (填“生产者”、“分解者”或“消费者”)
(2)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把太阳能固定在生物群落中是通过 ▲ 作用完成的。
29.某同学帮实验室老师搞卫生,在清洗甲、乙两个体积相等的球时,发现它们在水中静止后处于如图所示的状态,这时甲球受到的浮力 ▲ 乙球受到的浮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0.利用科学原理可以进行一些有趣的小魔术。
(1)白花变红花。在白的纸花上,先喷上无色的A溶液,再喷上无色的B溶液,白花立即变成了红花。如果A溶液是无色酚酞,则B是 ▲ (填序号:①稀盐酸②氢氧化钠溶液③食盐水)。
(2)“清水”变“牛奶”。在无色液体C中,倒入五色液体B,立,即产生“牛奶”般的白色沉淀。如果C是稀硫酸,则B是 ▲ (填序号:①氢氧化钠溶液②氯化钡溶液③氯化钠溶液),其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3小题,第31小题9分,第32小题9分,第33小题10分,共28分)
31.某县在实施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的建设中,实现了工厂化育苗,提高工厂化育苗萌发率的关键是确定育苗所需的最适宜条件。为能找出某水稻优良品种萌发的最适宜温度,某小组通过查阅了解到一般种子萌发的最高温度(40℃)和最低温度(10℃),然后在它们之间选择了7个温度点进行实验,取7个相同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分别放在相应的温度环境中(其他条件相同),在不同温度下生长了7天后,种子的萌发率如下: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40
萌发率 10% 20% 60% 85% 80% 45% 30%

(1)根据实验数据得出该水稻种子的最适温度是 ▲ 左右。
(2)除了温度高低会影响种子的萌发率外,根据所学的知识请再写出一条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因素 ▲
(3)你认为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由 ▲ 提供(填“胚乳”或“子叶”)。
32.小珂同学在观察小球摆动时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发现小球每摆一个来回的时间似乎都相等。于是小珂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称周期T)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猜想①:可能跟小球摆动的幅度有关;
猜想②:可能跟小球质量有关;
猜想③:可能跟绳子长度有关。

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小珂用秒表测出了不同条件下,小球来回摆动多次所用的时间,算出平均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请回答:
(1)小珂采用测量小球来回摆动多次的时间取平均值的方法,而不是测量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来确定周期T,目的是为了 ▲ 。
(2)为验证猜想②是否正确,小珂同学已准备了:秒表、刻度尺,还缺少一种实验室常用的测量仪器,它的名称是 ▲ 。
(3)大量的实验表明,同一个地点小球摆动一次的时间T只跟绳子的长度有关,且绳子越长,周期T越大。摆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有一次小珂发现家里的摆钟变慢了,要把它调准,小珂应将摆钟的摆长 ▲ (选填“调长”或“调短”)。
33.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在研究“带火星木条复燃与氧气体积分数的关系”的课题中,采取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取5只250mL集气瓶,向5只集气瓶中分别装入25mL、50mL、75mL、100mL、125mL的水,并用毛玻璃片盖住,依次编号为1、2、3、4、5;
②用分解过氧化氢(H2O2)的方法制取氧气,用制取的氧气通过排水法将上述1~5号瓶中的水排去;
③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1~5号瓶中,把观察到现象和计算数据,填入下表。
集气瓶标号 1 2 3 4 5
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8.9% 36.8% 44.7% 52.6% 60.5%
带火星木条的状况 微亮 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采用分解过氧化氢(H2O2)的方法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2)根据以上实验事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填写相应的字母)。
A.只有在纯氧中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52.6%时,带火星的木条就能复燃
C.只要有氧气存在就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上述实验表明:物质燃烧的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请你再举一例,将实验内容和实验现象填写在下表中: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 ▲ 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有5小题,第34小题3分,第35小题7分,第36小题8分,第37小题8分,第38小题6分,共32分)
34.2006年5月1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了因注射由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造成多位病人死亡的严重后果,其主要原因是原料检验环节失控,用“二甘醇”替代“丙二醇”投料生产。二甘醇的化学式为C4H10O3,,有很强的毒性,它能在人体内氧化成草酸而引起肾脏损伤;“丙二醇”可做药用溶剂,也可用于多种药物及新型抗氧剂的合成。“丙二醇”的化学式为C3H8O2。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丙二醇”和“二甘醇”的元素有 ▲ 种。
(2)“丙二醇”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多少?
35.学习了测量、速度、功、压强等知识后,小明测出了自己的质量50千克,一只鞋与地面的接触面积0.02米2,还测出学校附近的小山相对高度50米,山脚到山顶的路程100米,小明从山脚爬到山顶的时间200秒。根据以上数据回答下列问题:(g取10牛/千克)
(1)小明由双脚站立改为单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 (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2)小明爬山过程的平均速度多大?
(3)小明从山脚爬到山顶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多少?

36.小王同学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想对学校实验室中的锌、铜合金中所含锌、铜的质量分数进行粗略测定。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选用了三种试剂:A.蒸馏水 B.锌、铜合金 C.稀硫酸。小王设计实验的基本思路是:利用合金与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上述实验装置把水排到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即为量筒中水的体积),可计算锌、铜合金中锌、铜的质量分数。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设计思路,实验时在广口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底部有小孔的试管中应加入 ▲ (填写试剂的相应字母标号)。
(2)小王同学在实验过程中选取了3g锌、铜合金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量筒中接收的液体的体积为0.1L,求锌、铜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氢气的密度为0.089g/L)
(3)如要测定部分被氧化成氧化锌的锌粒中锌单质的质量分数,能否用上述实验方法 ▲ (填“能”或“不能”),请说明理由 ▲ 。
37.小刚家里有一台电热烘干机,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铭牌已变得模糊不清,只知道额定电压为220V。小刚为了知道该电热烘干机的额定电功率,把其他用电器关闭,只让电热烘干机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烘干物体)。图甲是电热烘干机工作前电能表的示数,图乙是电热烘干机工作6小时后电能表的示数(电热烘干机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求:
(1)电热烘干机工作6小时消耗的电能是 ▲ 千瓦时。
(2)电热烘干机额定电功率是多大?
(3)电热烘干机发热体的电阻是多少?

38.材料一:中新浙江网5月8日电:2006年5月6日上午四川籍民工蔡某在衢州市人民医院传染病区死亡,临床诊断为狂犬病。蔡某曾在衢州柯城区白云街道回龙村一建筑工地打零工,1个多月前被狗咬过。针对狂犬病发病状况,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迅速开展狂犬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在全市范围内展开犬类普查,对存栏犬、猫进行摸底排查,实行犬类强制免疫。对未经免疫、有可疑症状的犬类进行强制扑杀并做无害化处理。
材料二:狂犬病(rabies)是狂犬病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畜共患,多见于犬(狗)、狼、猫等动物,预防狂犬病的方法为:首先,及时处理伤口,正确方法是用20%的肥皂水冲洗伤口。没有肥皂水,就地用清水冲洗伤口,绝对不能挤压吮吸伤口,也不可用土敷、姜擦等土办法;其次,尽早进行预防接种,注射狂犬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接种越早生命越安全。
阅读上述材料并分析回答问题:
(1)狂犬病是一种体表传染病,引起狂犬病的病原体是 ▲ 。
(2)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犬(狗)类普查,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全市范围内的狗是一个 ▲ 。
A.群落 B.种群 C.生态系统 D.生态群
(3)注射狂犬疫苗和注射抗狂犬病血清,使人获得免疫的方法都属于特异性免疫,但它们是有区别的,请你简要说明。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20
2008年下学期七年级(下)科学期中试题
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一初中生体重约为 ( ▲ )
A、4牛 B、40牛 C、400牛 D、4000牛
2.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下图中属于用听觉感受外界刺激的是( ▲ )

3.下列有关科学量与其单位对应不正确的是 ( ▲ )
A 、速度、米/秒 B、力、牛 C、路程、米 D、力、千克
4.一个物体放在斜面上,关于该物体受到的重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 )

5.假设一切物体间的摩擦力都消失了,则下列哪些现象不可能发生:( ▲ )
A、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汽车无法开动 B、我们无法手拿钢笔写字
C、人站在地面上对地面没有压力 D、可以用一根手指推动火车
6.人产生听觉的地方是 ( ▲ )
A、耳膜 B、听小骨 C、耳蜗 D、大脑
7.下列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小的是( ▲ )
A、火箭起飞时加速升空 B、跳伞员打开伞后匀速下降
C、篮球被抛起后竖直上升 D、汽车减速驶下一段斜坡
8.暗室中,一束白光透过红色玻璃照射在绿色植物上,你观察到植物的颜色是( ▲ )
A、白色 B、红色 C、黑色 D、绿色
9.一只电铃放置在玻璃罩内, 接通电路, 电铃发出声音, 当用抽气机把玻璃罩中的空气抽掉时, 将发生( ▲ )
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B、只见电铃振动, 但听不到声音
C、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 D、不见电铃振动, 但能听到声音
10.下列做法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
A、减小物体间的压力 B、鞋底上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在轴承的滚珠上加润滑油 D、在手提包的拉链上涂些蜡
11.用撬棒撬石头,如图所示,手握在撬棒的未端比握在撬棒的中部要更容易些;这一过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以上都不对
12.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
A、人坐在软席沙发上 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
C、用力压气球,气球被压扁 D、足球运动员用头把飞来的足球顶回去
13.下列哪种运动属于机械运动( ▲ )
A、枯黄的树叶落地 B、电铃声传入人耳 C、太阳光照射大地 D、桃树上结出了桃子
14. 到游泳池游泳时会有这样的经验,泳池的浅水区看上去好像很浅,但一脚踩下去,会有一种“踏空”的感觉,这是因为泳池的实际深度比看上去要深,原因是( ▲ )
A、发生了光的折射 B、发生了光的反射C、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D、光的传播速度的发生了改变
15.如果没有重力,下来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河水不能流动 B、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面
C、物体没有质量 D、杯子中的水无法倒入嘴里
16. 如图所示,AB是放在平面镜前的物体,A/B/ 表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在下列图示中正确的的是( ▲ )

17.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如下左图)。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 ▲ )

18.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用一个20牛水平推力推停在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对此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小于20牛 B、汽车没有受到静摩擦力
C、汽车受到的摩擦力等于20牛 D、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大于20牛
19.下列各种运动中,速度最大的是( ▲ )
A、拖拉机在10分钟内行驶了2400米 B、某同学用1分45秒骑自行车行驶了1000米
C、百米赛跑的世界记录是9.85秒 D、汽车在城区行驶的速度是40千米/小时
20.据报道,1999年5月17日下午3时许,一片彩云飞快飘过深圳赛格广场工地上正在建设着的一幢高为291.6米的大楼的上空,突然有人惊呼“楼要倒了”这引起了邻近数千人惊慌失措地狂奔。造成这种判断的失误,是由于观察者选用的参照物是( ▲ )
A、大楼 B、地面 C、观察者自己 D、彩云
21.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 )
A、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C、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22.下图中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23.当光由空气斜射入一块平行玻璃砖的时候,如图所示四个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 )

24.汽车停在公路上,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 )
A、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 B、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C、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地球的吸引力 D、汽车的重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25.在研究凸透镜成象的实验中,若物体到镜头的距离为15厘米,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象,则镜头的焦距f应为( ▲ )
A、f>15厘米 B、f<7.5厘米 C、7.5厘米<f <15厘米 D、f=7.5厘米
二、我会填(每空1分,共34分)
26、贮存在食物中的能称为 ▲ 能, 在水平路上行驶的汽车具有 ▲ 能,拉开的弓弦具有 ▲ 能。
27、小明和母亲一快到商店买服装,他在平面镜前0.5m处试穿衣服,则在镜中的像离他
次数 入射角 折射角
1 10° 15.1°
2 20° 30.9°
3 30° 48.6°
4 40° 74.6°
▲ m,当他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的高度将 ▲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8、某同学研究光的折射规律,记录实验数据如右表。
⑴分析实验数据得知,当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折射角跟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是 ▲ 。(2)请你推测这位同学做实验时,入射光线是从 ▲ 。(选填“玻璃射向空气”或“空气射向玻璃”)。
遇险情急刹车乘客受伤
本报讯 今天清晨6:30,本市5路公共汽车在行驶途中遇险情,司机紧急刹车,有三名坐在后排的乘客由于突然失去惯性向前急冲而受伤。
29、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据所学科学知识分析,这是由于大脑 ▲ 中枢疲劳的缘故。
30、阅读方框中的新闻报道,其中出现了一处科学性的错误,请把句中错误之处摘下来,并加以以改正。错误: ▲ ,改成 ▲ 。
甲 乙 丙
时间 14.7s 14.2s 14.3s
31、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记录的时间如下表则三位同学跑得最快的是 ▲ 。
判断理由是 ▲ 。
32.下面是小钟同学写的一篇日记,请你把它填完整:
4月15日 天气:晴
今天吃过晚饭,妈妈去削黄桃给我吃。妈妈削好后,用两个手指捏住递给我,黄桃没有掉下来,这是因为手指和黄桃间有 ▲ 力。吃黄桃时,我把黄桃汁滴到了玻璃台板上,形成一个小小水滴,小水滴中间 ▲ 四周 ▲ (填“厚”或“薄”)。稍稍抬起玻璃台板,透过小水滴,发现下面垫着的报纸的字是正立的,是 ▲ 的(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看到的是 ▲ 像(填“虚”或“实”),这时,小水滴起了 ▲ 镜(选填”凹透”或”凸透”)的作用。
33.如右图所示,砖块A、B的质量均为2千克,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砖块
序号 语句 科学知识
示例 海市蜃楼 光的折射
1 镜花水月 ▲
2 立竿见影 ▲
B受到重力大小为 ▲ 牛,其施力物体是 ▲ 。
34. 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其中有许多语句蕴涵了科学知识.请在表中填写所列语句涉及到的科学知识。
3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应先将蜡烛、 ▲ 和
▲ 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在实验时:①某同学只能在光屏下边缘看到一个残缺的像,这是由于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 ▲ 的缘故,如果不改变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只移动烛焰,欲使像移到光屏的中央,应将烛焰向 ▲ 移。②另有一位同学,保持烛焰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的像,则可能的原因是 ▲ 。③再有一位同学在光屏上形成了烛焰清晰的像以后,用不透明的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问:这时光屏上 ( ▲ )
A.像全部消失 B.像的上半部分消失 C.像的下半部消失 D.仍有整个像,但比原来暗一些
36.一束光线以30度的入射角射到镜面上,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度。

37. 内耳中的前庭和 ▲ 过于敏感的人,在受到过长或过强的刺激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晕车、晕船。移动通信是通过 ▲ 来传递信息的。
38.如图是某同学探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实验图示,每个钩码的质量是50克。
(1)完成下表:
钩码数(只) 钩码质量 (千克) 钩码受到重力(牛) 钧码受到重力跟质量的比(牛/千克)
1 0.05 0.5 10
2 0.l 1 10
4 0.2 2 ▲
(2)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为: ▲ 。
(3)若该同学在弹簧秤下挂了6个钩码(在称量范围内),则弹簧秤的读数为
▲ 。
三、我会画(每小题2分,共6分)
39.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球A重60牛,请在图1中画出它所受重力的图示。
40.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对斜面的压力为30牛,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压力,如图2所示。
41.根据图3所给的入射光线,请在图3上画出折射光线。

39、 40、 41、

四、我会探究(第43题3分,第44题2分,共5分)
42、下面是七年级某班科学实验小组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的部分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根据研究的内容,你认为他们应当提出的问题是:

(2)建立假说:(根据实验小组提出的猜测1和2,请你再提出第3个猜测)
猜测1:压力大小可能是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一个因素;
猜测2:接触面积的大小也可能是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一个因素;
猜测3: 。
(3)实验检验:由于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较多,因此在探究过程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例如检验上面的猜测2所提出的猜想时,必须控制物体的质量和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需要改变的量是:

43、(1)电视机遥控器是通过发射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的,人的肉眼 (填“能”或“不能”)看见红外线。
(2)三同学欲探究纸片、塑料薄膜、棉布对红外线的阻挡能力,实验过程如下:
使用器材 能完全阻挡信号的最少层数
小柯 纸片 14
小妍 塑料薄膜 20
小玖 棉布 10
小柯在自己家中将纸片放在遥控器与电视机之间,手指按遥控器控制键,如果遥控器仍能对电视机起控制作用,则增加纸片的数量。如此重复实验,逐渐增加纸片的层数,直到遥控器不能控制电视机为止,记下纸片的层数。
小妍在自己家中用塑料薄膜按照与小柯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记下塑料薄膜的层数。小玖也在自己家中用棉布按照与小柯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记下棉布的层数。
他们的实验结果右表。于是,他们得出结论:棉布阻挡红外线的能力最强。
他们的研究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写出一个具体的问题,例如:没有选择同一台电视机(同一遥控器)进行实验。)
五、我会算(共1小题,共5分)
车 号: 浙JC—1234
乘车日期: 2006—04—18
上车时间: 10:00
下车时间: 10:05
单 价: 3.00元/公里
里 程: 6.0公里
金 额: 16.00元
44、一次张先生在温岭市区办事,他乘坐的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右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车上电脑自动计费器打印出的车费发票。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
(3)若该出租车的起步价为4元,单价按超过起步价内路程后开始计算,则在起步价内最多能乘多少路程?

七年级(下)科学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一、我会选(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D B C D C C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A A C B A C D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B A D C
二、我会填(每空1分,共34分)
26、化学能、动能、势能 27、1、不变
28、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或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玻璃射向空气
29、嗅觉 30、由于突然失去惯性、由于惯性
31、乙 相同距离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32、摩擦、 厚 、 薄、放大、 虚 、 凸透 33、19.6、地球
34、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
35、凸透镜、光屏、不在同一高度、下、蜡烛在一倍焦距内、D
36、60 37、半规管、电磁波 38、 10、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3牛
三、我会画(每小题2分,共6分)
39、40、41作图题 答案略
四、我会探究(第43题3分,第44题2分,共5分)
42、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也可能是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一个因素
接触面积的大小
43、(1)不能
(2)遮挡材料所放位置不一样。遥控器与电视机距离不一样。试验材料的厚度不一致。
五、我会算(共1小题,共5分)
44、(1)5分钟(300秒) (1分)
(2)已知:s=6千米=6000米,t=5分钟=300秒
则:v=s/t =6000米/300米=20米/秒 (2分)
(3)设超过起步价的路程为s1
则:3.00元/公里 × s1=16.00元-4元=12.00元
得:s1=4公里
则:在起步价内最多能乘路程6公里-4公里=2公里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