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场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泛指指修行学道的处所。也泛指佛教、道教中规模较大的诵经礼拜仪式。如水陆道场、慈悲道场、天师道场等。

作道场也泛指佛教、道教中规模较大的诵经礼拜仪式。如水陆道场、慈悲道场、天师道场等。佛教徒诵经、礼拜、修道的行为,超度亡人的法会等等。

佛、道二教诵经、礼拜、修道的场所。佛教徒诵经、礼拜、修道的行为。

唐柳宗元《南岳般舟和尚第二碑》:“远大师修明要奥,得以观佛,浩入情海,洞开真源,道场专精。”

另外,道场亦被用作寺院的别称。在寺院里做佛事做法事也是做道场。简言之,修法行道之处即是道场。把修法行道之功德回向某人,即是为人做道场。

扩展资料

四大菩萨道场简介

智、悲、行、愿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萨之标征,文殊表智慧、观音表慈悲、普贤表行践、地藏表愿力。

四大菩萨信仰之盛形成就了四大名山道埸,山西五台山的文殊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的观音菩萨道场,四川峨嵋山的普贤菩萨道场和安徽九华山的地藏菩萨道场,故称为 “佛教四大名山”,而且从明代起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说。

按照“ 智、悲、行、愿“ 四大菩萨道场简介如下:

1、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大智,从风,金五台,象征“智慧”,坐骑青面狮口首仙即青狮;

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地区五台县东北隅,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据传为佛教中文殊菩萨的道场。它座落与“华北屋脊”之上,景区总面积达283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058米,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分别是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顶无林木,平坦宽阔,如垒土之台,故名五台。

这里现有寺院台内39处,台外8处,共47处,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广济寺、万佛阁等。五台山也是中国唯一兼有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的佛教道场,因此受到西藏、内蒙等地中国少数民族的尊崇。

2、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大悲,从水,银普陀,象征“慈悲”,坐骑金毛犼赛太岁即朝天吼;

普陀山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湾出口以东约100海里处,属于舟山群岛,全境为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镇。全岛面积仅12.5平方公里,呈狭长形。最高处为佛顶山,海拔约300米。它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座落海上的佛教胜地,具有“海天佛国”的美誉。普陀山相传是观音菩萨的道场,现有二十多座寺庵,其中最大是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

3、普贤菩萨道场峨眉山,大行,从火,铜峨眉,象征“德行”,坐骑黄牙老象即灵牙仙。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79.3米。地势陡峭,风景秀丽,有“秀甲天下”之美誉。气候多样化,植被丰富,共有300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树种。山路沿途有较多猴群,常结队向游人讨食,胜为峨眉一大特色。

它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寺庙约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庙,佛事频繁。据传为佛教中普贤菩萨的道场。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乐山大佛作为一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大愿,从地,铁九华,象征“愿力”,坐骑谛听;

九华山位于中国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地藏菩萨的道场。九华山山势雄伟,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有“东南第一山”之称。九华山汉时称陵阳山,南朝梁陈间称九子山,相传唐代诗仙李白游山后做歌曰:“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故易名九华山。

唐开元年间,新罗国王子金乔觉卓锡九华,修行75年,99岁圆寂,被认为是地藏菩萨化身。九华山由此被辟为地藏菩萨道场。明清时达到鼎盛。九华山在鼎盛时期盛时有寺庙300余座,现在开放寺庙有93座,其中国家重点寺庙9座,省级重点寺庙30座,佛像万余尊,文物2000余件,僧尼700余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大菩萨道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5

道场原指成佛成道之所,作道场也泛指佛教、道教中规模较大的诵经礼拜仪式。如水陆道场、慈悲道场、天师道场等。佛教徒诵经、礼拜、修道的行为,超度亡人的法会等等。

另外,道场亦被用作寺院的别称。在寺院里做佛事做法事也是做道场。简言之,修法行道之处即是道场。把修法行道之功德回向某人,即是为人做道场。



扩展资料

种类:

1、水陆道场

水陆法会起源于南北朝时的梁武帝,经唐代密教的充实发展,直至宋,元,明成熟定型,一直流传至今日,并得以继续发展,势头不减。

2、祈福道场

大则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禳解灾疫;小则祈祷为人们祈福迎祥、驱邪伏魔、消灾解厄,保佑人们事业有成,生活幸福,财运亨通,灾消祸散,身体康健,运程改变……通过做这种道场,能够使人们的一切善良美好愿望得以实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陆法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8
原指佛成道之所。梵文Bodhimanda的意译,音译为菩提曼拏罗。如《大唐西域记》卷八称释迦牟尼成道之处为道场。后借指供佛祭祀或修行学道的处所。如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分别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观音菩萨的道场。也泛指佛教、道教中规模较大的诵经礼拜仪式。如水陆道场、慈悲道场、天师道场等。
佛、道二教诵经、礼拜、修道的场所。晋支遁《五月长斋诗》:“腾波济漂客,玄归会道场。”《魏书.释老志》:“[始光间]崇奉天师,显扬新法,宣布天下,道业大行......遂起天师道场于京城之东南,重坛五层,遵其新经之制。给道士百二十人衣食,齐肃祈请,六时礼拜,月设厨会数千人。”唐王昌龄《诸官游招隐寺》诗:“回指岩树花,如闻道场鼓。”《宋史.真宗纪三》:“秋七月癸巳,上清宫道场获龙于香合中。”
佛教徒诵经、礼拜、修道的行为。唐柳宗元《南岳般舟和尚第二碑》:“远大师修明要奥,得以观佛,浩入情海,洞开真源,道场专精。”
僧尼诵经超度亡人的法会。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人间天上,看莺莺强如做道场。”《水浒传》第三回:“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红楼梦》第十五回:“只有几个近亲本族,等做过三日道场方去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