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期考题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原因

2.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大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滔天罪行,对此中国人民有什么启示?

3.结合《辛丑条约》主要内容,谈谈中个条约给中华民族到来那些危害?

4.阅读材料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对中国侵略有在的顾虑是什么?是什么令他产生这种顾虑?

5.孙中山最主要功绩是什么?孙中山主要革命活动有什么?对此有什么感想(如孙中山是...的,,..的,我们应...)?今天,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6.“器物变革”和“制度变革”分别指代什么事件?代表哪些政治阶层的利益?
回答者可以选择回答其中的问题,提问时间在09年1月16日下午2点以后结束,无需复制本页其他回答者的答案。

我来回答:

一、
1、国际背景: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侵略扩张欲望更加强烈,想 完全打开中国市场,完全控制清政府。

2、国内背景,义和团运动严重损害了帝国主义在华的既得利益,帝国主义借此侵华。

3、帝国主义深知清政府的腐败,有必胜的把握。

二、中华民族应该团结一致共同对外,而不应该内乱。
中国应该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组织广大的人民群众进行强有力的抗击。

三、
列强勒索了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衰败;外国军队长期驻扎在中国的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设置特殊性质的使馆区,以武力为后盾的公使团,开始凌驾于清政府之上;改变清政府外交机构的地位,更加强了列强向中国勒索、发号施令的权利;严厉“惩凶”以及为德公使建立牌坊等,极大地损害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企图永远奴役中国人民。这个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四、

1、瓦德西对中国侵略有在的顾虑是中国四万万人民对八国联军侵华的抗争。

2、由义和团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就可以看出中国民众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对外的巨大威力,因此在《辛丑条约》中就规定了严禁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形式的反帝组织。

五、

1、孙中山最主要功绩是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2、1894年成立兴中会
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
1911年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
1912年元旦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3——1914年二次革命
1915——1916年护国战争
1917年发动护法战争
1924年国共合作开始。

3、孙中山不愧是国父,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为国为民奋斗终生的精神。

4、时刻牢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六、器物变革是指洋务运动,制度变革是指戊戌变法。前者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后者代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利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1-1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要瓜分中国。
直接原因:义和团沉重打击了列强的在华势力。

结合《辛丑条约》主要内容,谈谈中个条约给中华民族到来那些危害?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丧权最多、对中国社会危害最大的条约。空前巨额的赔款,白银总数竟达10亿两,相当于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的12倍,清政府为了弥补财政亏欠,不得不大量借外债来偿付赔款。外债附有苛刻的条件,从而使中国经济命脉掌握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手中。清政府的财政收入除田赋外,几乎全部被帝国主义列强所控制。这些赔款又被清政府层层转嫁到人民头上。关于划定使馆界、拆毁炮台及在军事要地驻兵的规定,使从渤海湾到北京城的通道完全处于帝国主义直接的军事控制之下,从此北京大门洞开,大大便利了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
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实际上变成了洋人的朝廷,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从此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第2个回答  2009-01-15
战争爆发原因分析

1、 清政府危机四伏、闭关自守(具体原因)

2、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对外扩张(根本原因)

3、 英国为维护其可耻的鸦片贸易而发动战争(直接原因)

2答1
国家的强盛是百姓安局乐业的基本保证,只有自身强大了才能抵抗外寇保卫国家的安全
2落后就要挨打,八国联军侵华以及日本侵华战争这些血淋淋的教训鞭笞着我们中华儿女要时刻以祖国的崛起为目标
3要时刻以改革为动力,不能闭关自守,时时刻刻要有危机感这样才能走在世界的前列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得有利时机。

3答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这一条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便利西方资本主义控制。
《辛丑条约》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秩序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行成了。

4答惧怕中国人民 是非正义让他有顾虑

5答
孙中山一生的功绩可以总结为三方面:
(1)发动和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
(2)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反对北洋军阀复辟帝制和独裁的斗争;
(3)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开展。

革命活动 1894年上书李鸿章遭到拒绝,遂再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1905年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
孙中山乃于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反袁。1914年在日本组织成立中华革命党

孙中山是敢想敢干的我们要向他学习

纪念意义 不忘他的贡献

6答
“器物变革”与“制度变革”

[思路分析]
中国的近代化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缓慢发展过程;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碰撞的过程中逐渐发展的,必然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色。是在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表现出斗争水平逐渐提高,中国人民逐渐觉醒的特点。

[解题过程]
1.“器物变革”是指洋务运动;
2.首先开始“制度变革”是戊戌变法。
3.因素:第一,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第二, 19 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以变法图存、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的变法运动。失败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领导了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的辛亥革命,中国全面进入“制度变革”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