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山东山西河南不设总督

如题所述

因为山西的西边是陕西,陕西、甘肃两省有陕甘总督;山西的东面是直隶,这里有直隶总督;而南边的河南又是中原腹地,因此它们处于不同总督的管辖范围之内,没有必要再单独设立总督。

总督负责两三个省的河道、军务、粮食运输等方面的工作,言而总之,与巡抚各有责任。四川总督仅仅管理一个四川省,主要是因为四川省的管辖区太大。至于直隶总督,曾经出现了区划的变化。

在清朝统治的前期,出现了直隶河南山东总督,总督府设立在三省交界的大名府。后来,随着局势的稳定,才出现了直隶总督,总督府也迁移到了保定。至于山西省,曾经出现了山陕甘总督,也就是陕甘总督的前身。

换而言之,河南省、山东省曾经被直隶总督管理,山西省曾经被陕甘总督管理。由于清朝前期的各种区域划分,造成了三个省只有巡抚而没有总督。当然,凡事总有例外,雍正皇帝为了褒奖自己的宠臣田文镜,专门设立了河南山东总督。

总督职位由来:

总督,中国明清地方军政大员。又称总制。正统六年(1441年)正月,明廷用兵麓川(今云南陇川西南),兵部尚书王骥主其事,首次以总督军务入衔。分专务和地方两种。专务总督有总督粮储、总督河道、总督漕运等名,各以所辖专务为职,提督军务为辅。

明初常遣尚书、侍郎、都御史等官,至地方安抚军民,或主管兵事,事毕复命,名义或称巡抚,或称镇守。后以镇守侍郎与巡按御史不相统属,文移往来不便,乃定为都御史巡抚兼提督军务等名称(详见“巡抚”)。所辖多重者加总督。

专务总督以所辖专务为职,提督军务为辅。地方总督多因防边或镇压人民而设,以所辖地区军务为主。正统六年(1441年)正月,首次以总督军务入衔。正统末至景泰初,地方亦多派总督。这些总督因事而设,事毕即撤。自成化五年(1469年)两广再设总督后,其职始专,近于定制。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总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