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字和二类字如何区分?

如题所述

1、一类字是指要求会写的字,一般都写在课文后面的田字格中。

一类字要求会读、会写、会用。第一类生字分散在文章中(故事情节中识字、情景串词中识字)。其特点是:生字量多,一般有十个左右。生字根据情节需要出现,编排时没有考虑它们之间音、形、义方面的联系。

2、二类字一般是很少用的生僻字,就是“只识不写”的字。

只识不写的字只要求认识,不作书写要求。所谓“认识”,是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只是不要求书写而已。二类字要求会注音,再现时会读,其他知识不要求学生掌握。

扩展资料

一类字举例如下:

1、一画:

一、乙、〇

2、二画:

二、十、丁、厂、七、卜、人、入、八、九、几、儿、了、力、乃、刀、又

3、三画:

三、于、干、亏、士、工、土、才、寸、下、大、丈、与、万、上、小、口、巾、山、千、乞、川、亿、个、勺、久、凡、及、夕、丸、么、广、亡、门、义、之、尸、弓、己、已、子、卫、也、女、飞、刃、习、叉、马、乡。

生僻字又称冷僻字,指不常见的或人们不熟悉的汉字。自从有汉字以来,汉字也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约为3500至4500字,因为其中有些符号,现在也不能确定是不是文字,或者那个时代的生僻字,给今天甲骨文字数的统计制造了大麻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