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帮我系统的介绍一下迎春杯、希望杯是怎么回事?

请大家帮我系统的介绍一下迎春杯、希望杯是怎么回事?谢谢
希望全面一点,我很不了解
大段粘贴不行的,就您自己知道的说一说就可以

“迎春杯”开始于1984年,首届杯赛是由北京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研究部主持,由北京市数学会协助,中小学数学教学报承办,当年参赛人数有200人左右。此后“迎春杯”每一年举行一次。

随着杯赛声誉越来越高,参加“迎春杯”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到了上世纪90年代,杯赛的获奖者受到了重点中学的关注。

1998年北京市小学升中学开始实施“电脑派位”,即就近入学。没有了考试,各学校想招生缺少了硬指标,“迎春杯”恰巧弥补了这个空缺,很多学校在招生时开始以“迎春杯”的获奖情况作为选拔优秀生源的主要指标之一。随着参加杯赛的人数越来越多,中学对“迎春杯”的奖项也是“水涨船高”,最初几年在杯赛中获得三等奖的学生就可以顺利地升入重点中学,近两年似乎只有获得一等奖的学生才能比较有把握地被重点中学录取。

2001年,“迎春杯”数学竞赛更名为“迎春杯数学科普日”。2002年,“迎春杯”增加了团体奖项,并于2003年新增了参与奖,这些变化使得“迎春杯”的获奖面大大地提高了,2003年达到了90%,但是由于增加了团体奖项,使得“迎春杯”的获奖者水平出现了参差不齐的局面。

随着杯赛的发展,“迎春杯”越来越多与升学挂钩,背负起了本不该由杯赛承担的“功利包袱”。为了弱化“迎春杯”的这项功能,2004年1月5日,组办方决定该届杯赛只出题不评奖(本报2004年2月5日曾刊登《“迎春杯”挽歌》)。

2005年,北京市教委不再作为“迎春杯”的主办方,杯赛开始成为一个民间竞赛,但是由于杯赛主办方没有获得市教委的批准,于2005年1月4日(杯赛初赛结束两天)被叫停。

这一邀请赛自1990年以来,已经连续举行了十多届。10多年来,主办单位始终坚持比赛面向多数学校、多数学生,从命题、评奖到组织工作的每个环节,都围绕着一个宗旨:激发广大中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不断提高他们的能力和素质。这一活动只涉及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四个年级,不涉及初三、高三,不与奥赛重复,不与中考、高考挂钩,不增加师生负担,因此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该竞赛一直受到原国家教委的肯定,并被列入原国家教委批准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的名单中,同时愈来愈多的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对邀请赛给予热情的关心和支持。到第十届为止,参赛城市已超过500个,参赛学生累计598万。“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已经成为中学生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学科课外活动之一。
据介绍,该竞赛活动分两试进行。第一试(每年三月进行)以各地(省、市、县、〔区〕、学校)为单位组织参赛学生,在全国各参赛学校同时进行,各测试点按命题委员会下发的评分标准进行阅卷、评分,从中按七分之一的比例按成绩择优选拔参加第二试的选手。第二试(每年五月进行)由当地《数理天地》编委分会或地、市级教研室或教育学院、教科所、教师进修学校统一组织,测试结束后,各测试点将试卷密封,向组委会挂号寄出,由命题委员会阅卷,从中按八分之一的比例按成绩评定一、二、三等奖,分别授予金、银、铜奖牌及获奖证书。对组织工作做得出色的地区或学校,组委会颁发“希望杯”数学邀请赛组织奖。
日本国算数奥林匹克委员会对此项赛事非常关注,该委员会事务局局长若杉荣二先生专程来华同邀请赛组委会洽谈参赛事宜,并从1996年开始,已连续三年组织日本部分中学生参加了竞赛活动,由此开创了我国社会团体举办同类竞赛走出国门的先例。近年来,美国、德国的有关组织也与组委会联系合作事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1-13
“迎春杯”是一场奥数比赛,获奖是至高无上的荣誉。重点中学、私立学校是很看中的。这又联系到“华罗庚杯”,它也是一场奥数比赛,是全国的比赛。“迎春杯”获奖就直接进“华罗庚杯”决赛。“华罗庚杯”获奖,全世界就会都来“抢”你!
第2个回答  2009-01-15
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