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的级别

快点回答

文献分为四个等级,分别称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1、零次文献

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情报信息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形成一次文献以前的知识信息,即未经记录,未形成文字材料,是人们的口头交谈,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非文献型的情报信息;

二是未公开于社会即未经正式发表的原始的文献,或没正式出版的各种书刊资料,如书信、手稿、记录、笔记,也包括一些内部使用、通过公开正式的订购途径所不能获得的书刊资料。

2、一次文献

这是人们直接以自己的生产、科研、社会活动等实践经验为依据生产出来的文献,也常被称为原始文献(或称一级文献),其所记载的知识信息比较新颖、具体、详尽。

3.二次文献

二次文献也称二级文献,它是将大量分散、零乱、无序的一次文献进行整理、浓缩、提炼,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科学体系加以编排存储,使之系统化,以便于检索利用。

4、三次文献

三次文献也称三级文献,是选用大量有关的文献,经过综合、分析、研究而编写出来的文献。它通常是围绕某个专题,利用二次文献检索搜集大量相关文献,对其内容进行深度加工而成。

扩展资料:

标准文献一般有如下特点:

1、每个国家对于标准的制订和审批程序都有专门的规定,并有固定的代号,标准格式整齐划一。

2、它是从事生产、设计、管理、产品检验、商品流通、科学研究的共同依据,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某种法律效力,有一定的约束力。

3、时效性强,它只以某时间阶段的科技发展水平为基础,具有一定的陈旧性。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标准不断地进行修订、补充、替代或废止。

4、一个标准一般只解决一个问题,文字准确简练。

5、不同种类和级别的标准在不同范围内贯彻执行。

6、标准文献具有其自身的检索系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献等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7
1.2.2 文献的级别

文献的级别是指以加工深度不同区分的文献类型。一般分为以下四个级别:

1. 零次文献 (non-printed sources) 未经出版发行的或未进入社会交流的最原始的文献。
2. 一次文献 (primary sources) 以作者本人取得的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论文,报告等,并公开发表或出版的各种文献。

3. 二次文献 (secondary sources) 报道和查找一次文献的检索工具书、书刊。如各种目录、题录、简介、文摘和索引等。
4. 三次文献 (tertiary sources) 根据二次文献提供的线索,选用大量一次文献的内容,经过筛选、分析、综合和浓缩而再度出版的文献
http://202.4.153.2/wenxianjiangzuo/jiangzuo1.htm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