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消魂"这首诗出自哪儿?谁写的?完整的诗是什么?

大虾们,可以解释一下这首诗的意思吗??

年代:清
作者:纳兰性德
作品:画堂春
内容:

一生一代一双人,
争教两处消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
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
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
相对忘贫。

这首词从一开始纯用白描,层层深入,直至结句的一咏三叹,实在不愧是纳兰词中的佳作。

翻译:我的爱人是一代佳人,我们本是一双一对的,现在呢,却在两地相互相思,令人销魂。我们相互思念,相互遥望,却不能亲昵地在一起。这春天是为了谁来的?
像裴航在蓝桥(为在陕西蓝田蓝溪之上)遇见仙女云英,像嫦娥奔月。(也就是指自己和心爱之人分离)如果可以让我和你在一起,像牛郎织女见面那样,夫妻共守贫困。

这首词用典比较多:
1)“浆向蓝桥”

一说是用唐代裴铏所作小说《传奇·裴航》的主人公裴航在蓝桥(为在陕西蓝田蓝溪之上)遇见仙女云英的典故。

传说裴航为唐长庆间秀才,游鄂渚,梦得诗:“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宫,何必崎岖上玉清。” 买舟还都。后路过蓝桥驿,遇见一织麻老妪,航渴甚求饮,妪呼女子云英捧一瓯水浆饮之,甘如玉液。航见云英姿容绝世,因谓欲娶此女,妪告:“昨有神仙与药一刀圭,须玉杵臼捣之。欲娶云英,须以玉杵臼为聘,为捣药百日乃可。”后裴航终于找到月宫中玉兔用的玉杵臼,娶了云英,夫妻双双入玉峰,成仙而去。

宋元话本《蓝桥记》、元庚天锡《裴航遇云英》杂剧、明龙膺《蓝桥记》传奇、杨之炯《蓝桥玉杵记》传奇均以此为题材。宋刘克庄《沁园春·林卿得女》词:“蓝桥路近,玉杵携将。”

2)“药成碧海”

用李义山“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说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辰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3)“饮牛津”

用《博物志》的典故,按《博物志》:旧说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滨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粮,乘槎而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此人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都,访严君平则知之。」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

李义山有《海客》一绝云:“海客乘槎上紫氛,星娥罢织一相闻,只应不惮牵牛妒,聊用支机石赠君。”说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故事。

希望能帮到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01
诗词名:画堂春 作者:纳兰性德 朝代:清 体裁:词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言]:
“一生”句:语本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容若取其诗意谓,自己与恋人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佳人。

“争教:怎教?

“相思”句:语本王勃《寒夜怀友》: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

“桨向蓝桥“用的是唐人裴硎《传奇》里的典故,裴航乘船至蓝桥时,口渴求水,得遇云英,一见倾心,遂向其母提亲,其母要求以玉杵为聘礼,方可嫁女。后来裴航终于寻得玉杵,于是成婚。捣药百日,双双仙去。容若用此典暗示在恋人未入宫前两人曾有婚约(即使是密约)结为夫妇不是全去指望的。

“药成碧海”:则用李义山“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似说恋人入宫,等于嫦娥之入月殿,以后便难下到人世间来了。容若此处反用义山诗意,谓纵有不死仙药也难像嫦娥一样飞入月宫,是纵有深情也难相见了!

“饮牛津”用晋张华《博物志》中典故,按《博物志》载:“天河与海通,有人居海上,年年八月,见浮槎去来不失期。多赍粮乘槎而往。十余日至一处,见城郭屋舍俨然,宫中多织妇,又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遂问此地何处,答以君还蜀郡问严君平则知。其人还至蜀间严君平,曰:“‘某年某日有客星犯牵牛渚’,计年月,正此人到天河时也”。故饮牛津指传说中的天河边,此处指与恋人幽会处。

尾一句则采用了中国诗词用典时暗示的力量,容若有意让词意由“饮牛津”过渡到“牛衣对泣”: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语]:
李义山身入离宫与宫嫔恋爱,有《海客》一绝云:“海客乘槎上紫氛,星娥罢织一相闻,只应不惮牵牛妒,聊用支机石赠君。” 容若入宫与恋人相会,也用此典,居然与义山暗合。可见此词是写给被迫入宫的恋人。

容若乃贵子,本不贫,现在用“相对忘贫”之语,无非说如果我能同她相见,一个像牛郎,一个像织女,便也可以相对忘言了。如若能结合,便是做牛衣中贫贱夫妇,我们也满足。

突然,想起欧阳峰曾经说过,年轻的时候总想知道山的那边是什么,其实山的那边还是山,当你到达那儿,你会觉得或许还是这边更好。

这个道理放在很多人身上都适用,包括容若。没有得到的感情就像一座你想攀却没有攀上的山,横亘在心脏底部。

然而有时候,攀过去了,又怎样呢?我们已经不再迷信得到。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C1%F9%BC%B6%B5%E7%B9%A4/blog/item/4c3bab1fa0adfef1e1fe0b3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