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存在竞争,挑战与机会并存,要强大自己该怎么去做?(从另国和集体分析)

军事理论课中的论述题!!!答案别太简单了!! 题目上应该石从领国和集体分析,错一个字

站在千年之交的门槛回头望,军事理论沧桑百年,其间
枯枯荣荣,风风雨雨,是非曲直有待回眸评说。

不久前,本刊编辑部走访了驻京部队部分从事军事理论
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希望对上个千年的军事理论遗产
做些总结。交谈进行得热烈而深入,学术同行们议论风生,
见仁见智,不乏思想交锋。在一番别开生面的“头脑风暴”
之后,我们豁然发现了未来千年军事理论极具诱惑力的前景,
也比以往更强烈地感受到,创新我军21世纪军事理论,不容
或缓。于是,论题改变,大家谈论更多的不是上个千年的理
论遗产,而是对下个千年里军事理论发展的期待和展望。

新的挑战

乍一跨入新千年,人人都预感到军事理论孕育着激变。
可怎么变?朝哪变?并非谁都能说清楚。把握变化的关键是
要找到立足点。这就是拓展理论视野,站到时代的制高点上
去看世界风云变幻。

时代眼光是一种高瞻眼光。没有这个高度,目光便难以
超越传统。理论的更替不会完全同步于世纪交替,上个世纪
的许多理论在新世纪里依然没有失去光彩。但是,随着新世
纪的特征开始显露,原有的理论光彩将随之黯淡。时代的挑
战性在于,不是对个别理论质疑,而是对理论体系的整体冲
击;不是微观层面的结论不适应新情况,而是理论体系的深
层根基动摇。时代的变迁带来一种新的理论发展态势———
跃变多于渐变,整体变强于局部变。

当今时代重大的变化似应有两点。一是经济全球化趋势
明显加快,各国经济往来频繁,生产要素跨国配置,交往方
式出现了“划一性”,这加强了全球分工体系,使人类社会
的相互依存程度加深。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一把“双刃剑”,
它既加快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又影响着国际军事斗争的方式。
比如,战争的国际制约因素增多,一国的内政问题或本来纯
属两国之间的军事冲突有可能国际化,导致其他国家介入;
局部战争不“局部”,有些可能牵动整个地区甚至全球的政
治、经济交往乃至生态环境;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密不可分,
一国内部不安定会波及周边国家,反之,地区动乱对各所在
国的安全影响极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需要共同面对的
威胁增多,世界上“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呼声日涨,
我国1997年提出的“新安全观”,也倡导“合作安全”。总
之,过去我们赖以判断形势的条件不复存在,我们也许会突
然面对不曾遇到或不曾料到的局面甚至冲突。分析新的安全
形势,必须有时代眼光,作跨越空间和地域的思考。

人们常常把国家利益分解为两部分,一是生存,一是发
展,前者侧重军事,后者侧重经济。但现在人们看国家利益
有了一种“结构眼光”,不再把生存与发展分开来看,一个
国家若不能发展便很难生存,今天的发展问题在明天就是生
存问题,非此即彼模式失效。同时,国家安全不局限于军事,
经济也有安全问题。经济无国界化使主权国家的经济安全受
到空前巨大的压力,它对于国家安全的影响丝毫不逊色于军
事。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一些国家受到沉重打击,
也给世界带来不小震动。此外,诸如文化、意识形态等领域
同样存在安全问题。今天的国家安全是综合概念,以军事安
全为核心的安全观已经滞后于时代,以经济实力、国防实力
和民族凝聚力为主体的综合国力竞争牵动着世界的视线。

与此相关的是国防综合化趋势加强。国防越出纯军事的
边界,向其他领域伸出触角。国防空间的扩大和国防领域的
拓展,丰富了国防手段。美国人历来讲实力原则,强调以军
事手段实现安全目标,但现在却越来越重视经济、文化、外
交等手段在国防需求中的作用。如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国一
边打击南联盟,一边又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俄罗斯贷款来
牵制它。

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另一大趋势,它成为军事领域引领
风潮的先导。恩格斯说:“要了解和重视我们时代的异常革
命的性质———在这个时代里,蒸气和风力,电力和印刷机,
大炮和金矿的联合作用在一年当中引起的变化和革命要多过
以往整整一个世纪。”20世纪的军事理论,随着炮声隆隆,
战车滚过,烙上机械化时代的鲜明印记。今天,战争的机械
化特征在萎缩。如果说在上世纪机械化战争理论曾独步天下,
成为这一时期军事界广泛认同的主流理论的话,那么在新世
纪,信息化则基本构成了军事理论的主题词。时代的信息化
进程一旦启动,世界各国军队不可避免地或迟或早都要走上
信息化之路。

军事领域的信息化源于信息技术的革命,但军事信息革
命完成的标志却是新旧理论体系的更替。机械化及无线电、
通信技术只有在闪击战理论取代阵地战理论之后,才导致了
军事能力的飞跃;作战飞机和航空母舰是随着制空权、制海
权理论的问世,其威力才得以显示。在信息作战手段飞速发
展的今天,建立信息时代的军事理论体系的问题显得紧迫起
来。提升理论体系创新的时速,我们才能尽快适应信息时代
的作战环境,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落伍。创新的焦点则应更多
地转向我们习惯了的行为模式。比如,机械化作战与数字化
作战;苦练巧练与科技练兵;人海战术与高效益打击;先前
沿后纵深与结构破坏———我们习惯的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军事理论创新正成为军事理论生存的方式。今天的理论
创新不能仅停留在与技术相关的层面上,而应与基础的、经
典的理论相联系。先“乱”而后才有“用”,“大乱”才有
“大用”,和风细雨的创新不能满足理论发展的要求。“乱
”就是敢于反既成之见,哪怕是专家、权威的定论。比如,
对既定学术框架提出挑战,将军事技术与军事学术、定量与
定性、谋略型与技术型合而为一;对离散化、学科化、分门
别类的研究方式提出挑战,走一体化、集成化、系统综合的
研究之路;对以不变应万变、“置之百世而不惑”的基础理
论提出挑战,将泛军事化问题、边缘性问题纳入研究视野。

新的使命

军事理论研究应以最根本和最长远的战略利益为出发点,
在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重大问题上,提出的设想应当
是中长期的,并以清晰的概念和思路来规范未来的军事理论
研究。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人类过去历史中的
许多灾难都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社会的变化总是远远落后
于技术的变化,而社会的变化又首先体现在理论革命上。军
事革命往往发轫于技术革命、成熟于体制创新,这中间必须
经过理论的转型期,舍此便半途而废。

在理论转型期的初始阶段,面临的问题都是一些大是大
非问题,这些问题不容易发现也不容易解决。但在这些重大
问题上明辨了是非,就可以创造巨大的战略效益。邓小平抓
改革就抓住了市场经济这个龙头,带活了全局。今天理论研
究需要明确主攻方向,首先不是纠缠具体问题,而是搞好“
顶层设计”,回答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而要想在战略上拿
出高明建议,必须在大的理论和概念上有所突破才行。可以
说,新世纪军事理论创新的亮点在于对重大问题的另辟蹊径
的探索。

有人认为,制约我军发展的最大障碍是技术落后。这是
一种局部视野。决定一支军队发展的根本问题,说到底是选
择战略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是我军
适应时代果断作出的新选择,它使我们离开了盘马弯弓时代
的行为模式,往前走了一大步,理论界进入新的活跃期。我
军战略方针的时间跨度,恰恰覆盖了从海湾战争到科索沃战
争这一战争形态的转型期,但在轰轰烈烈的理论研究背后到
底有多少扎实的东西?与技术制约相比,理论的不清晰仍是
主要矛盾。

我军当前面对的紧迫战略课题有两个层面———实现“
打赢”的战略目标和有针对性地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理论上
的准备就是回答我国可能面临哪些威胁,可能打什么样式的
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提供了可资借鉴之处,但若以
此为模式凝固视野,以为我们面临的战争也必定如此,就是
一种僵化和短视。战争是一个历史经验最难起作用的领域,
探索未知是军事理论的永恒主题。据悉美军的一些主战兵器
正在转产,这多少预示着美军可能又在作新尝试。高技术战
争虽有共同规律,但一定要准确分析我国安全威胁的特殊性,
分析我国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地缘政治环境、民族特点等
具体情况,把战争形式设想得更切合实际。

军事斗争准备也要调整思路。情况变化是个连锁过程,
战略目标一变,会导致各个领域、各个军兵种以及军事斗争
准备的方式发生一系列变化,需要打乱并重组编制体制,建
立新的政策和制度。当前,军事高技术飞速发展,装备更新
换代进程加快,但也掩盖了军队结构调整的滞后。理论要有
预见性,提出体制和政策调整的方案。否则,仅有技术水平
的高速增长而无相应的体制、政策调整,将导致军队结构出
现不稳定、不协调。随着高技术的发展,军队现代化进程加
快,人们对军队结构和政策的缺陷异常敏感,对这些缺陷的
容忍度降低。尤其不容忽视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和
制度不当的代价会更大。

理论研究的任务正从预测未来向“设计”未来倾斜。古
人说,智者见于未萌。未来时代,人类借助想象力和技术手
段,将摆脱现实的束缚,可以在实验室中虚拟现实,通过虚
拟现实去设计未来。以超前的眼光设计未来战场,对未来作
战进行契合规律的“虚构”,被人们称为“智慧型实践”或
“预实践”。甚至军事理论也能“虚拟”,纸上论兵,机上
布阵,网上对抗,虚拟作战,都成为修正作战方案的重要参
数。近年来,美国作战理论的发展速度得益于对未来的超前
设计,美军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频频得手,与美军在
战争爆发前几年就按照预先设想进行“战争试验”有关。荟
萃了高技术精华的未来战场是可以主动“设计”的,只是要
有灵活的头脑和更丰富的知识。

21世纪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随着
“台独”势力的膨胀、“两国论”的出笼和国际背景的复杂
化,维护祖国统一的时间表日益清晰。越是这种情况越显出
理论准备的重要,急于进行操作性的研究容易犯急功近利之
忌。当前需要建立祖国统一大业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中
国的历史就是一部统一史,绝大部分战争是统一战争。对中
华民族统一大业的历史规律作全面总结,研究历史与现实的
经验教训,就能站在历史高度上作出正确抉择。

目前的理论研究有三种偏向。一是急躁情绪。新时期军
事战略方针制定以后,我军建设已经往前走了一大步,现在
急需理论引导,却流行着一种说大话的风气,似乎话说得越
大,就越能在短期解决问题。二是忽视积累。如有人说要研
究信息作战,马上就有人说不要丢了以劣胜优;有人说要注
意战争的小型化,马上就有人说人民战争没有过时;有人说
战争的速决化趋势明显,马上就有人说持久胜敌是我们的传
家宝。双方都在排斥对方,却让人感到双方都是“盲人摸象
”,结果陷入一种互不相容的否定循环之中,理论上得不到
应有的积累。三是赶时髦。谁的观点时髦谁就是权威,并不
是因为正确,而那些正确的观点仅仅因为不时髦,可能还未
成熟就成了牺牲品。理论创新不是换包装,不在于外表看上
去多么有前锋性和新锐感,而在于作逼近规律的探索。

新的突破

我们习惯认为,军事理论是对过去战争实践经验的总结。
所以,“经验归纳”一直是理论研究的基本方式。纵观今日
世界,军事领域的新潮流一个跟一个,当人们还没来得及在
理论上进行概括时,新的尝试又开始了。一直到科索沃战争
之前,人们都在忙于总结海湾战争的教训和影响。不期而至
的科索沃战争,几乎使这种研究落伍。高技术更新的速度加
快,技术流通的速度也在加快,你有的别人也会很快有,技
术上难以保密,理论上也就难以保持新鲜。

目前,军事实践十分活跃,而理论在后面远远跟不上。
理论的发展有两条思路:一条是先想好了再做,一条是边做
边想。军事理论的发展已有上千年历史,一个重要经验就是
寄希望于理论成熟以后再去解决实践问题,并不现实。最具
拉动力的是实际中的“瓶颈”问题,理论只有在回答现实问
题中才能发展自身。

加强信息条件下作战形态研究。战争正从机械化向信息
化过渡,虽然信息真正主宰战场尚需时日,但21世纪初的战
场肯定将由信息化和机械化混合构成,关键性的作战概念必
将产生质变。首先,不接触作战、超视距打击普遍运用,空
军、海军、海军陆战队等军种的职责趋同化,单一军种作战
的模式受到挑战。其次,战略、战役、战术三层次交叉重迭,
初战、序战、决战阶段划分失去意义,传统的组织指挥程序
已被打乱。再次,战争胜负判定不再以攻城掠地、杀伤俘获
对方人员的数量为标准,很可能一方还未大开杀戒,另一方
已经瘫痪,胜负无法量化。第四,战争制胜因素由能量向信
息转移,而信息力却是“测不准”的,战争能力强弱判定不
宜再套用传统计算公式。最后,指挥体制由树状变为网状,
身处一线的“信息士兵”可能比后方的将领更了解战场,更
具有“决策权”甚至可以有“按钮权”,上下级指挥关系由
命令倾向协调。未来战场还将如何变换形态?各种作战要素
还将怎样重新组合?找到答案需要摆脱机械化战争形成的思
维秩序,思考信息作战的新规则。

把联合作战视为未来战争的基本样式。美军的所谓“不
对称打击”、“非接触作战”,基本上都是围绕联合作战展
开。以往那种“大陆军”观念已经没有市场,各军种是“平
等伙伴”关系,不存在固定的主从地位。联合作战研究需要
注意如下特点:作战力量构成由军种兵团的联合转向作战要
素的联合,“模块组合”成为作战力量构成的主要形式,联
合作战力量多元化、小型化、更灵活;兵力运用的整体结构
追求“无缝连接”的效果,各种作战力量的联合机制趋向一
体化、系统化,使联合作战的协调控制缜密有序;联合作战
战场空间拓展,单一的陆地空间发展为陆海空天“全域集成
”,形成多维立体、紧密配合、相互协调的“大战场”;联
合作战战法以“结构破坏”为引导,逐步消耗敌有生力量被
瘫痪敌整体作战框架取代,打击方式为全纵深、远距离、多
节点精确突击。

形成与新技术紧密结合的作战理论。高技术时代,军事
理论离高技术越远,就离实践越远。高技术本身不能直接产
生作战理论,但成功的作战理论必定是最有效地发挥了高技
术的优长。富勒、杜黑、布罗迪都是凭着对刚刚问世的新技
术的敏感,才提出了“机械化战争论”、“空中战争论”、
“核战争论”等新理论。军事理论的发展史上,也曾出现过
“数理派”,企图把军事理论精确化,代表人物是与克劳塞
维茨同代的英国人劳埃德和普鲁士军事理论家标洛。但限于
技术手段不发达,这种尝试并不成功,甚至遭人耻笑。现代
高新预测技术和手段,使超前研究的精确度越来越大。制定
作战理论从过去的“暗箱操作”转向模拟化、透明化,理论
具有了某种可试验性,甚至在作战试验室里就能“生产”作
战理论,回到实践中仅仅是完善罢了。“战争在实验室中打
响”已不是设想,在实验室中“掌握”了作战主动权,到了
战场就会游刃有余。

建立具有我军特色的装备建设理论。武器装备在军队建
设中的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拥有一招制敌的“杀手
锏”比拥有一支数量可观的军队更有威慑力,军队结构也随
装备的高技术化而改变,甚至可以把装备看作战略、战役、
战术三层次下的又一个独立层次。当前,武器装备信息化进
展迅速,精确化、隐型化、网络化左右着主战兵器的发展潮
流。重点是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电子对抗装备;精度高、
突防力强、杀伤力大的远程打击兵器;联合作战的战场监视
和目标控制系统;高速投送工具和支援保障系统。我军装备
建设是在低起点上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正因为同世界
发达国家军队之间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反而刺激了我们奋
起直追的意识,产生了跨越发展的思路。历史将证明,一个
以机械化装备为主体的军队在具备某些条件后,装备信息化
进程会出现飞跃。这里的关键是避免决策的失误,决策不当
会阻碍人力和技术资源配置向最急需的领域转移。要吸收发
达国家军队的经验和技术,一方面在技术上追赶,一方面在
人才储备上追赶,使技术和人才更多地流向新装备领域。

联勤保障体制是联合作战的呼唤。我军联勤保障体制刚
刚建立,如何高效运转尚有待在实践中摸索。未来高技术战
争节奏极快,初战即决战,后勤保障的快速反应问题突出;
战场转换频繁,后勤保障不可避免出现点多、面广、线长的
态势,保障关系和组织协调异常复杂;保障内容将由以“钢
铁”为主转向以“芯片”为主,建设数字化、可视化后勤提
上议程;前后方界限模糊,后勤体系面临高技术武器的威胁
比以往任何时期都严厉,后勤的生存与防卫问题突出。后勤
建设必须瞄准未来战场,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研究。

刚刚越过新千年的门槛,军事理论繁荣的潮声清晰在耳。
这肯定是一个呼唤创新的千年,一个主动设计未来的千年,
一个新理论奔涌而出的千年。站在新的起点上,不仅仅是对
过去千年的发展作出总结,也是与以往的整个历史揖别,以
便在刚刚吹响的新号角声中踏上更伟大的征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2-31
我觉得着重应从经济.军事和文化3个方面着手。
1.大力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也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经济强大,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就稳定,才有能力发展军事。
2.军事,军事强大不是为了象小日本那样发动法西斯战争,而是为了保证本国的和平与尊严。
3.文化,这一点我觉得是最重要的,文化是一个很广义概念,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的载体,比如:政治.科学.人文......等等,几乎无所不囊括,纵观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每一个发达的国家无不是一个文化繁荣昌盛国度,尤其表现在当今世界(比如美国),任何完全复制别国制度与文化的国家(比如殖民地),不可能成为世界的第一大国。只有不断发展创新的文化才是出路。现在大行其道的山寨文化,盗版.炒作.抄袭......只会让原创者蒙受巨大的损失,让抄袭者得了便宜卖乖,一种对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巨大误解。那谁还愿意去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也难怪我国没有象爱因斯坦.比尔盖茨之类的人物,我们没有最核心的竞争力——科学(高附加值),只有在“中国制造”变成了“中国创造”,我们的民族才会更有作为!
第2个回答  2008-12-31
不断的学习,创新。再学习,再创新。。。。。。
这是永恒不变的。只有这样才能让自身强大,才能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即使是国家的角度,也是正确的,每个国民都好学,都善于创新,这样的国家肯定是强国,学习和创新就是应该做的。

基本思想就是这样,题自己做,我不会去帮别人写作业。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8-12-31
有钱就做多些军火出来,然后就去打人家.打赢了整个世界都是你的.你想怎玩就怎玩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