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1首古诗的赏析和写作背景

要求古诗简练,不一定有名气,只要手法好即可.要求背景简短,赏析800字以内

虚实相生,哀思无限——苏轼《江城子》赏析
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苏轼的《江城子》是一首千古传诵的悼亡词,主要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色就是实中有虚,虚实结合。
以实带虚——一样情思,两面抒发。妻子王弗病故到苏轼作这首词时正好十年,然而岁月的流逝并没有冲淡诗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十年生死两茫茫”,“茫茫”二字,传达出一种莫可名状的空寂凄清之感,而“茫茫”前加一“两”字,意味着不仅传达了诗人这一面的心情和感受,同时也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诗人在十年里日夜思念杳无音讯的亡妻,而妻子又怎不日夜思念着同样音讯杳无的丈夫呢?生者和死者虽阴阳相隔,却一样情思,一样哀绪。词人以实带虚,既写自己长久郁结于心的悲叹,又将无知作有知写,却更见得夫妻二人生前相知相爱之深,死后刻骨相思之切,以及相思而不得相见之痛。“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词人客居山东,亡妻之坟却在眉州,遥隔千里。两者之间,谁对谁也无法诉说各自的凄凉境况,这两句直承开首“两茫茫”句意,同样是将无知作有知写,概括了生者与死者两个方面,真是孤寂凄清到了极点。
虚中见实——想象铺写,现实观照。词人在极度思念之中忍不住假想了一个虚幻的境界:“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相逢而不相识,这比之不能相逢,更加使人不堪。熙宁四年(1071),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中受到排挤打击而出外,先是通判杭州,三年后又移知密州。仕途坎坷,转徙外地,艰辛备尝。“尘满面,鬓如霜”看似想象,却蕴含了词人跟妻子死别十年来的痛苦经历、感情。同样“小轩窗,正梳妆”看似梦境记实,实际是恩爱夫妻过去生活的真实片断。往日不知有多少次,爱妻在小轩中临窗梳妆,诗人一旁端详,是多么赏心悦目啊!在此基础上再虚写“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纵有千种哀愁、万种凄凉要向对方倾诉;然而再次相见,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百感交集,却不知从哪里说起。真是无言胜过有言,四目相视,两心相印,万千思绪尽在“泪千行”里了。
实因虚果——现实梦境,情之所切。词人在上片写尽了相思之苦,下片才转入写梦。因“思”而成“梦”,自然成章。“思”是“梦”的基础,“梦”是“思”的幻化。恩爱夫妻,撤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十年忌辰,正是触动人心的日子,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心怀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而不可遏止。如是乎有梦,真实而又自然。一个梦,把过去拉了回来,但当年的美好情景,并不再存在了。这是把现实的感受溶入了梦中,使这个梦境也令人感到无限的凄凉!结尾又从梦境落到现实上来。在“明月夜,短松岗”这个凄清幽独的环境中料想爱侣眷恋人世、难舍亲人,也该会是柔肠寸断吧?!这样实成虚之因,虚又强化了实,词人曲折复杂的思想感情,才得以自然、真实、深刻的表达出来。
总之,词人不管是虚拟还是实写,都情真意切,真实的表现了夫妻之间生死不渝的恩爱之情及生死相隔的悲凉之感,读后自然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0399180.html?si=4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1-02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绝】 类别:【未知】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②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③话巴山夜雨时。
①:选自《李义山诗集》。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
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现河南泌阳)人。唐代诗人。
这首诗是寄给友人或妻子的。当时诗人在巴蜀,友人或妻子在长安,
所以说“寄北”。与杜牧合称小李杜。
②:泛指巴蜀之地。
③:再。
【体裁】
七言绝句
[编辑本段]【年代及作者】
李商隐(813年—858年),男,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其中李商隐的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王安石语),杜牧的诗风则更近似李白。
李商隐在艺术上有杰出的成就,他的诗以七律成就为最高,其他五言、绝句、七古、五古等也多有名篇、多出警句。 他的诗重意境,幽微含蓄,深情绵邈,隐晦曲折,寄托极深,秾艳绮丽,金玉其外,精粹其中;善于利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通过想象、联想和象征,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他的“比兴”取法《诗经》,“美人香草”效仿《离骚》,深厚沉浑得杜甫诗神髓,绮丽的想象、用语则直接得益于李贺。如果说李贺的诗偏于想象,则李商隐的诗重于象征。
李商隐的诗于宋初十分流行,“西昆体”仿效义山诗的用典,后成为西昆诗派,但只是机械地学到了堆砌辞藻,而不能得义山诗的神髓。
李商隐的咏史诗借古讽今,毫无顾忌,如《马嵬》二首直指唐明皇“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这样“指斥乘舆”的勇气在政治宽松开明的唐朝也并不多见;而《咏史》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北齐》中“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等诗句都是对唐敬宗奢靡之风的直斥和讽喻;名篇《贾生》:“夜半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斥责晚唐诸帝求仙访道炼丹图长生,并因此误国的荒唐行为。《行次西郊一百韵》则真实地描写了甘露之变三年后兵祸旱灾后民不聊生的情形,并追述了百余年来国家的一系列重大变化,从今昔对比中探求政治的出路,忧国忧民,颇似杜甫的《北征》。
李商隐的爱情诗成就极高,他的《无题》诗十余首,取前两字为题而实质是无题的诗又有十余首,如《锦瑟》、《碧城》、《为有》等,其他似有题而实无题的诗若干首,写缠绵悱恻的爱情,写幻想,写伤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他的《锦瑟》文字锦绣华美,字面意义易于理解而内容极深,历来有“一篇锦瑟解人难”之称。此外的“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等也都给人以极深的印象。
与李贺一样,李商隐也善于写梦;人生如梦,梦如人生,在李商隐的诗中,这两种境界水乳相溶,借梦寻得对痛苦人生的解脱,借梦寻得灿烂美丽快乐的人生。如“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牡丹》);“十年长梦采华芝”(《东还》)等。
李商隐的诗固然是诗苑奇葩,文也是文囿异卉。他的诗情真意切,绵邈曲折,散文却峭直刚劲,独出机杼,锐不可当,驳尽世俗定见,直抒胸臆;工本章奏则典丽公整,才情富瞻,不受文体所限而善于表情达意,对后世影响很大,被奉为四六文的金科玉律。
《李商隐全集》以清人冯浩的《玉溪生诗集笺注》三卷、冯浩详注《樊南文集》八卷、钱振伦钱振常兄弟笺注《樊南文集补编》十二卷汇合成全集,并删除笺注而成,内容全而篇幅不长,价格较低,并在书后附以李贺诗集,适合有一定古文基础而又喜爱晚唐诗文的读者阅读。
[编辑本段]【注解】
1、寄北:寄赠给住在北方的友人。
2、君:你,指作者的妻子王氏。
3、巴山:也叫大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泛指巴蜀之地)
4、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够。
5、共剪西窗烛:指在西窗下伴着烛光(促膝倾谈)。
6、剪:剪去烛花,使烛光更加明亮。
7、却:副词。还,且。表示轻微的转折。
[编辑本段]【诗的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还没有定回来的日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秋雨涨满水池。 什么时候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编辑本段]【诗文赏析】
这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但秋雨连绵,交通中断,无法确定,所以回答说:君问归期未有期。这一句有问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诗人与夫人王氏伉俪情深,时刻盼望能速归故里,与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而此时,只能苦苦思念。诗只有四句,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跳跃。“何当”为设想之词,设想由实景而生,所以第二句中的巴山夜雨成为设想中回忆的话题,自然成为“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样的巧妙诗句。
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以典雅华丽、深隐曲折取胜,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中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指妻子。诗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情。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
情深意远 思绪缠绵
——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夜雨寄北》一诗,指出了李商隐诗歌创造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形象、细腻、含蓄、深刻。�
关键词:多种风格;错位的视角;委婉;情景交融;含蓄
李商隐(813-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晚唐著名诗人。�
李商隐的诗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风格,正如周振甫所评:“有百宝流苏的绮丽,有千丝织网的细密,有行云流水的空明”�①,他的诗歌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开辟了一种新的意境,丰富了唐诗的艺术成就。本文仅就李商隐《夜雨寄北》一诗的赏析,揭示其诗歌创作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形象、细腻、含蓄、深刻。�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诗人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他在长安的妻子的诗。李商隐对妻子的爱很真挚,他们结婚不到12年,妻子便死了。就是在那12年中,由于诗人到处飘泊,也不能和妻子经常团聚。俗话说:小别胜新婚。李商隐与妻子的分别却常常是久别,因而对夫妻恩爱、相思情长就体会的更深、更强烈。在其笔下就呈现出“春蚕吐丝”、“蜡炬成灰”般的挚着热烈,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首小诗写得明白如话,不用典故,不用比兴,直书其事,直写其景,直叙其话;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蕴无限深情于质朴无华的词语之中,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余地。�
首句起笔以“君”直呼对方,以独特的视角勾画出一幅夫妻相思温情脉脉的画面:亲爱的妻啊,你肯定是怀着急切的心情问我何日是归期,那么,现在我告诉你,我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家。这句诗的独特之处在于诗人以错位的视角写相思之情,即对方未必真有信寄来询问归期,而是诗人自己设想妻子思念、询问归期。在我国古诗中写相思之情的诗,往往并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而是写对方如何思念自己,通过这种手法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如杜甫的《望月》就是通过设想妻子在月夜对自己的思念来表现自己对妻子的思念。“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看似平淡,却把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注入到了每一个字中,委婉、深情、耐人寻味。�
“巴山夜雨涨秋池”直写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写景。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巴山,秋夜,大雨淋淋。作者对这个环境作了较为具体的描写,不仅写了天上所淋之雨,而且写了地下所积之雨。透过写实的景物,使人仿佛感受到了这样一个气氛:周遭一片黑夜迷茫,大雨滂沱,池水涨满,作者身边无一个亲密的友人,雨骤风狂,人事寂寥,此情此景使人倍感孤独、凄凉。这淋淋的秋雨使人心烦,盈盈的池水令人情满,自然作者的内心情感也汹涌难平。那么,“涨秋池”给人的感觉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所以,写景中又深深地透着写情,写的是环境,但绝不单单是环境,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个“情”字。这样,情景交融就构成了一种艺术境界。
如果说前两句是实写当前景的话,那么后两句则是虚写未来情。诗人在秋雨绵绵之夜,触景生情,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丰富而自然的联想来表现他们夫妻的恩爱之情。诗人在此选取了两种情态:一个是动态“共剪”,一个是语态“却话”。“共剪西窗烛”,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一个“共”字极写了亲昵之情态。而“何当”一词却又把诗人描绘的美景推向了远方,推向了虚处。这美景原来不过是诗人追念、向往的,至于何时重回温柔乡中,一切都在“未有期”中。这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又是多么无奈的事情。这一句,字字含情,却又不着一个“情”字,表达非常含蓄。�
传情莫过于语言,“言为心声”,诗人想象夫妻二人团聚在一起,秉烛夜话,进行心灵的交流。“却话”是回溯追想,诗人此时设想彼时,而彼时正谈论此时,谈论的是巴山夜雨之时的思念之情。在这首短小的四句诗中两处出现“巴山夜雨”的字样,这种情况在一般的古诗中是绝少见的,�
形象、细腻、含蓄、深刻,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编辑本段]【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巴蜀无疑,然所寄之"君"究系何人?则其说不一。《万首唐人绝句》题作《夜雨寄内》。冯注:"语浅情深,是寄内也。然集中寄内诗皆不明标题,当仍作'寄北'。"因商隐妻卒于大中二年春夏之交,故冯《谱》张《笺》均以为商隐曾于大中二年(848)有一次短期的巴蜀之游,期间作此诗寄给北地的妻子。然岑仲勉《玉溪生年谱会笺平质》力辨所谓巴蜀之游并不存在。刘、余《集解》亦指巴蜀之游为虚谬。又杨柳《如何确解李商隐诗》一文认为此诗应是大中二年商隐自桂林柳幕北归途中淹留荆、巴时所作,时间为夏秋之交。刘、余《集解》辩驳曰:"唐人诗中巴山多泛指今四川境内之山……未必具体指大巴山或巴东县南之巴山。""此诗情味,显系长期留滞,归期无日之况,与客途稍作羁留者有别。……当是梓幕思归寄酬京华友人之作,确年不可考,约在梓幕后期。"这首诗作于一个秋雨之夜,文字较平易,但语气亲切自然,回环往复,感情深挚绵邈,十分动人。且情景相生,凡景语皆为情语,厚重蕴藉,意远韵长。《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李梦阳曰:"唐诗如贵介公子,风流闲雅,观此信然。"《玉溪生诗意》曰:"即景见情,清空微妙,玉溪集中第一流也"。《唐人万首绝句评选》:"婉转缠绵,荡漾生姿。"
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诗的题目为《夜雨寄内》,意思是诗是寄给妻子的。从诗中“巴山”一语看来,诗写于巴蜀之地。李商隐曾经应聘到四川,任东川节度柳仲郢的幕僚,时间是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先于此一年,李商隐的妻子却已故去。给李商隐诗集作笺注的清代人冯浩,尽管认为诗题不必改作“寄内”(因为“集中寄内诗皆不明标题”),但内容却是“寄内”的。为此,他把诗的写作时间,推前至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按冯浩考证,李商隐这一年是在桂州(今广西桂林)郑亚的幕府。当年郑亚由于政敌的诬陷,被贬为循州刺史。李商隐未去循州,由水路经长沙,于次年回到长安。冯浩认为在归途中李商隐曾经“徘徊江汉、往来巴蜀”,“于巴蜀间兼有水陆之程”。《夜雨寄北》就是写在归途中经过巴蜀时。近人岑仲勉、陈寅恪曾经指出关于巴蜀之程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其实,冯浩也没有说得太死。他含糊地说,李商隐这时到过巴蜀,“玩诸诗自见,但无可细分确指”。可见,通常把《夜雨寄北》,说是李商隐寄给自己妻子的;这一说,似还可再斟酌。
李商隐的一生是不幸的。他刚刚踏入仕途,就被卷进了牛、李的朋党之争中。(牛,牛僧孺;李,李德裕。朋党,官僚集团。)852年随柳仲郢入蜀,实属迫不得已。仕途多艰,妻子早逝,心境是悲凉的。几年以前,当他在徐州卢循正幕府时,他颇为踌躇满志。“且吟王粲从军乐,不赋渊明归去来。”(《赠四同舍》)到四川以后,这种乐观情绪消失了。“三年苦雾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初起》)他断绝了与外界的交往,甚至与同府的幕僚也没有什么交谊。《夜雨寄北》,写得一往情深,而且诗寄的“君”,关切地问着他的归期,他也盼着与“君”“共剪西窗烛”。这个“君”,至少具备三个条件。一,以往过从较密;二,此刻仍有诗书交往;三,彼此心心相印。从现存的李商隐的诗文看来,有一个人可以成为这样的“君”,那就是晚唐的词人温庭筠。李商隐在徐州幕时,温曾有诗“秋日旅舍寄义山李侍御”。李商隐在四川时,也有三首诗寄赠温。温的出身较李要名贵些,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裔孙,但他也同样受到牛党令狐绹的排挤和压抑,晚年才做了方城尉与国子助教。如果没有相反的证据,大概可以说,《夜雨寄北》,是李商隐在梓州幕府时写给温庭筠的。这样,或许能更为精细地品味出诗中蕴含的情感内容。
“君问归期未有期”,诗一开始,就摆出了不可解脱的矛盾。归期的希望与未有期的失望,两相对立。悲怆沉痛,笼罩全篇。“巴山夜雨涨秋池”,表面上看,是即景点题。但是这一景象把归期未有期的沉痛情绪,渲晕得更形象、更浓郁了。独在他乡异域的巴山,是秋天,又是深夜,又是夜雨。这一情境本身就是令人伤感的。尤其是“涨秋池”三字,秋雨绵绵,把池水都涨满了。诗人抓住了这一精细的而又富于生活实感的画面,调动读者的想象,似乎秋池里涨的不是秋水,而是诗人难以解脱的痛苦。
绝句虽属短制,但也讲究结构的技艺。前人有言,绝句大抵起承二句困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这首诗的第三句,就显示了这种工夫。“何当共剪西窗烛”,宕开一笔,从眼前跳脱到将来,从巴山跳脱到北方(长安),用示现的修辞方法,写出诗人的遐想。“共剪西窗烛”,可能溶化了杜甫《羌村三首》中“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的诗境,但是由夫妇化为友朋,活用了,情味更浓。“何当”二字,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够”,照应首句“未有期”,既有热切地盼望,又有难以料定的惆怅。在情意上,与前两句,似断非断。
第四句显得更为精彩。“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承“共剪西窗”而来,为顺流之舟。在短小得只能有四句的绝句体裁里,毫不可惜地运用了重复句意,不能不谓之大胆。然而,再次出现的“巴山夜雨”,无单调之嫌,文意反而曲折深厚。如果说,前一句“巴山夜雨”是以景写情,那么这一句的“巴山夜雨”却是以情写景。它与“西窗剪烛”,组成一幅温暖的动态画面,表现了诗人对于归期的向往,对于“君”的深厚友情。这给诗中增添了欢欣感。这种欢欣只是一种难以卜料的期待,因而示现于将来的欣慰,又加剧了眼前归期未有期的痛苦。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不断起伏、跳跃,但是通篇的情感色调又是和谐、统一的。
李商隐的诗,特别是他晚年的诗,感伤情绪很浓。这种感伤反映了时代的黑暗,反映了他个人遭遇的不幸。《夜雨寄北》,虽然有些欢欣的折光,总的看来,也是感伤的。只是这种感伤表现得很曲折、很深沉。一句“巴山夜雨涨秋池”,隐含了多少丰富的潜台词。这里似乎不是由于夫妻分离而感到的痛苦,实在是深深包含了诗人此时此地回顾一生的哀愁,隐含着对于现实的愤懑与绝望。
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语言是朴实的,在遣词、造句上看不出修饰的痕迹。李商隐的大部分诗,辞藻华美,用典精巧,长于象征、暗示。这首《夜雨寄北》,表现了李商隐诗的另一种风格:质朴、自然,却同样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
【赏析一】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道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
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赏析二】
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妻子: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但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理解,似乎更确切一些。
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翻译一下,那就是:“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准儿啊!”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姚培谦在《李义山诗集笺》中评《夜雨寄北》说:“'料得闺中夜深坐,多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是魂飞到家里去。此诗则又预飞到归家后也,奇绝!”这看法是不错的,但只说了一半。实际上是:那“魂”“预飞到归家后”,又飞回归家前的羁旅之地,打了个来回。而这个来回,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对比。桂馥在《札朴》卷六里说:“眼前景反作后日怀想,此意更深。”这着重空间方面而言,指的是此地(巴山)、彼地(西窗)、此地(巴山)的往复对照。徐德泓在《李义山诗疏》里说:“翻从他日而话今宵,则此时羁情,不写而自深矣。”这着重时间方面而言,指的是今宵、他日、今宵的回环对比。在前人的诗作中,写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此地者,不乏其例;写时当今日而想他日之忆今日者,为数更多。但把二者统一起来,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如此完美的意境,却不能不归功于李商隐既善于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又勇于进行新的探索,发挥独创精神。
上述艺术构思的独创性又体现于章法结构的独创性。“期”字两见,而一为妻问,一为己答;妻问促其早归,己答叹其归期无准。“巴山夜雨”重出,而一为客中实景,紧承己答;一为归后谈助,遥应妻问。而以“何当”介乎其间,承前启后,化实为虚,开拓出一片想象境界,使时间与空间的回环对照融合无间。近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面重复的,这首诗却有意打破常规,“期”字的两见,特别是“巴山夜雨”的重出,正好构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恰切地表现了时间与空间回环往复的意境之美,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宋人王安石《与宝觉宿龙华院》云:“与公京口水云间,问月'何时照我还?'邂逅我还(回还之还)还(还又之还)问月:'何时照我宿钟山?'”杨万里《听雨》云:“归舟昔岁宿严陵,雨打疏篷听到明。昨夜茅檐疏雨作,梦中唤作打篷声。”这两首诗俊爽明快,各有新意,但在构思谋篇方面受《夜雨寄北》的启发,也是显而易见的。 (霍松林) 。
第2个回答  2009-01-02
杜甫——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曾祖父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甫年轻时正值开元盛世,有前后三次历时十年的漫游生活,足迹遍及吴越齐鲁等地。二十四岁时曾赴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三十六岁时,玄宗下诏命天下有一艺之长者都可到长安应试,杜甫再次应试,由于奸相李林甫的阻挠,又未录取。后来他向玄宗献三大礼赋,又向达官贵人投赠诗篇,仍无结果。直至安史之乱爆发的前夕,才得到一个管理军械库房的小官。旋即安史之乱爆发,玄宗逃奔四川,长安陷落,杜甫被叛军俘获,身陷长安。后只身逃脱,投奔在凤翔即位的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不久因疏救房管险遭不测,获宰相张镐相救后被贬官。次年因关内灾荒,杜甫弃官携家入蜀,曾在严武幕府中做过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死后,杜甫遂乘舟东下,在夔州、潭州等地飘泊,最后病死于长沙至岳阳水路途中。
【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期漫游齐赵时所作,诗写泰山景色的雄奇秀丽,以及登上日观峰的新奇感受。岳、岱宗,在这里都是指泰山。
【赏析】:诗以问句开篇,久闻泰山之名而未历其境,对于一个正在“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青年诗人来说,其亟欲登临探胜的心情自是不言而喻,这一问,就把这种心中底蕴和盘托出,同时引出下文以实景作答。一旦登临,则泰山雄伟壮阔仍令人惊叹不已,只见一片青黛之色,似乎铺洒齐、鲁两国之境而犹“未了”,以极开阔的眼界衬托极壮阔的山势,而这种开阔的眼界也正是登高望远时的真实感受。泰山不仅山势高峻雄伟,而且峰奇景秀,使人感到大自然似乎有意识地把所有的神秀之气都集中到泰山来了。诗人登上日观峰之后,正当东方日出,这时山峰的东南一片灿烂,而山峰的西北却仍阴暗隐晦,诗人站立峰顶,同时感受着“昏”、“晓”两重世界,这是只有登临日观峰才能得到的奇特感受。一个“钟”字,表明诗人进入了神秀荟萃处,一个“割”字,则表明诗人站立于阴阳分界点,用字奇妙精警。观日出之后,诗人遍览峰壑,山中云气摩荡,似乎是由自己胸中生出,张大眼眶,极目四顾,只见归山众鸟似乎直往眼中飞来,这也是人在山中才有的独特感受,同时鸟归山表明时至傍晚诗人仍流连忘返。暮色渐浓,诗人不得不下山结束此次游程,但游兴未尽,只能作“会当凌绝顶”之预期,以再游之预期使游兴得到延伸,也使诗意丰厚,予人以悠长回味。绝顶指泰山玉皇顶,因为诗人此次游山只登临了日观峰,未暇登临泰山极顶玉皇顶,所以留此预期。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写作背景】:杜甫到了晚年,已经是“漂泊西南天地间”,没有一个定居之所,只好“以舟为家”了。所以下边接着写:“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亲戚朋友们这时连音信都没有了,只有年老多病的诗人泛着一叶扁舟到处飘流!从这里就可以领会到开头的两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本来含有一个什么样的意境了。

【赏析】:这首诗,以其意境的开阔宏丽为人称道,而这意境是从诗人的抱负中来,是从诗人的生活思想中来,也有时代背景的作用。清初黄生对这一首诗有一段议论,大意说: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景,写得那么宽阔广大,五、六两句叙述自己的身世,又是写得这么凄凉落寞,诗的意境由广阔到狭窄,忽然来了一个极大的转变;这样,七、八两句就很难安排了。哪想到诗人忽然把笔力一转,写出“戎马关山北”五个字,这样的胸襟,和上面“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写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气象,就能够很好地上下衬托起来,斤两相称。这样创造的天才,当然就压倒了后人,谁也不敢再写岳阳楼的诗了。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写作背景】: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这是其中的第六首。
【赏析】: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蹊”是小路。“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这句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破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附近)。少居蜀中,读书学道。二十五岁出川远游,客居鲁郡。游长安,求取功名,却失意东归。至天宝初,奉诏入京,供奉翰林。不久便被谗出京,漫游各地。安史乱起,入永王李璘军幕;及永王为肃宗所杀,因受牵连,身陷囹圄,流放夜郎。遇赦东归,客死当涂令李阳冰所。唐朝另一诗人白居易诗“但是诗人最薄命,就中沦落莫如君”,正是他寂寞悲凉身世的写照。但他以富于浪漫主义的诗歌反映现实,描画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因而成为光照千古的伟大诗人。
【写作背景】:晋代原都长安,永嘉大乱之后南渡,晋元帝时改都金陵。与唐代因为安使之乱而迫使太子即位于灵武的情况很类似,因此李白诗末二句「浮云蔽白日」也是指玄宗宠幸杨贵妃、杨国忠,茺废朝政,而导致安史之乱,长安沦入胡人手中。李白写这首诗纯粹是由怀古而引发怀君之思,加以感伤自己因遭小人谗言所害而被贬谪,登上凤凰台,望不见长安,一时触景伤情而写下这首诗,并没有与崔颢争胜之意,两人争胜之说全是后人附会的。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写作背景】:在李白写这首诗的四年前(即公元755年)爆发了震撼唐帝国的“安史之乱”。在这次战乱中,当时的皇帝唐玄宗被迫逃往四川。后来,唐玄宗便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李亨,即后来的唐肃宗。不久,唐肃宗的弟弟永王李粼也起兵东下,想和唐肃宗争夺帝位。当时李白在庐山隐居避乱,对内情并不明白,出于报国的热情,便加入了永王的幕府。公元758年永王遭到了镇压,李白也受到了牵连,在浔阳(今江西九江市)入狱,而且被判长期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次年西行至巫山时遇赦,他即从白帝城乘舟返回江陵。在途中写了这首诗,来抒发诗人遇赦后无比欢快的心情。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行船的轻快和沿江两岸不绝猿啼的描写,抒发了诗人遇赦归来的喜悦心情。诗句轻松明快,豪迈奔放;语言质朴自然,真如清水芙蓉,舒卷自如地展示了诗人舒畅欢快的心情。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颖是银河落九天。

【写作背景】: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也就是安禄山叛乱的第二年六月,李白从安徽的宣城来到了长江边上的庐山,一直呆到了这一年的年底,才奉永王李�之召下山,在庐山上度过了夏、秋、冬三季,一共写了二十四首诗。
【赏析】:从李白这首庐山诗问世以后,众多诗人虽然仍然把庐山当做描写对象,但是却很少再有人专与庐山瀑布了,这就不难预料,如果真的有人再写同一题材的话,是需要大的勇气的,可是真的有一位诗人并不在乎李白的名望,照写不误,这就是中唐的徐凝及其他的《庐山瀑布》诗,徐诗全文如下:"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要说比起李白的诗来确实是差了不少,但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一联,却受到了后人不同的褒贬,张祜就特别欣赏,而宋代大文豪苏轼却对此深恶痛绝,他专门也写了一首诗,"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写作背景】:此诗为开元十三年作,并说:"是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当涂时作","更无寓意"。
【赏析】: 一个“望”字统领全诗,有远望(前两句),有近望(三、四句);既望山,也望水。描绘了壮美的景色,渗透了诗人奔放的感情,使我们突出地感到语言的凝炼。
这是一首写景诗,作者并没有直接阐发哲理或抒写情怀,但读者从诗人对山水的赞美之中,已经感受到他那炽热的情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写作背景】:公元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船开走了,李白伫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 ,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赏析】:首句点明送别之地是黄鹤楼,次句点明送别的时间是花开似锦的暮春三月,也暗示了这烟花美景将伴随友人一路直到扬州。扬州当时是繁华之都,这时节肯定也是花团锦簇,春光烂漫。后两句传情达意,诗人将离别之情寄托在碧空与江水之间,言虽尽而意未尽,令人回味无穷,堪称送别佳作。
第3个回答  2009-01-02
杜甫——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曾祖父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甫年轻时正值开元盛世,有前后三次历时十年的漫游生活,足迹遍及吴越齐鲁等地。二十四岁时曾赴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三十六岁时,玄宗下诏命天下有一艺之长者都可到长安应试,杜甫再次应试,由于奸相李林甫的阻挠,又未录取。后来他向玄宗献三大礼赋,又向达官贵人投赠诗篇,仍无结果。直至安史之乱爆发的前夕,才得到一个管理军械库房的小官。旋即安史之乱爆发,玄宗逃奔四川,长安陷落,杜甫被叛军俘获,身陷长安。后只身逃脱,投奔在凤翔即位的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不久因疏救房管险遭不测,获宰相张镐相救后被贬官。次年因关内灾荒,杜甫弃官携家入蜀,曾在严武幕府中做过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死后,杜甫遂乘舟东下,在夔州、潭州等地飘泊,最后病死于长沙至岳阳水路途中。
【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期漫游齐赵时所作,诗写泰山景色的雄奇秀丽,以及登上日观峰的新奇感受。岳、岱宗,在这里都是指泰山。
【赏析】:诗以问句开篇,久闻泰山之名而未历其境,对于一个正在“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青年诗人来说,其亟欲登临探胜的心情自是不言而喻,这一问,就把这种心中底蕴和盘托出,同时引出下文以实景作答。一旦登临,则泰山雄伟壮阔仍令人惊叹不已,只见一片青黛之色,似乎铺洒齐、鲁两国之境而犹“未了”,以极开阔的眼界衬托极壮阔的山势,而这种开阔的眼界也正是登高望远时的真实感受。泰山不仅山势高峻雄伟,而且峰奇景秀,使人感到大自然似乎有意识地把所有的神秀之气都集中到泰山来了。诗人登上日观峰之后,正当东方日出,这时山峰的东南一片灿烂,而山峰的西北却仍阴暗隐晦,诗人站立峰顶,同时感受着“昏”、“晓”两重世界,这是只有登临日观峰才能得到的奇特感受。一个“钟”字,表明诗人进入了神秀荟萃处,一个“割”字,则表明诗人站立于阴阳分界点,用字奇妙精警。观日出之后,诗人遍览峰壑,山中云气摩荡,似乎是由自己胸中生出,张大眼眶,极目四顾,只见归山众鸟似乎直往眼中飞来,这也是人在山中才有的独特感受,同时鸟归山表明时至傍晚诗人仍流连忘返。暮色渐浓,诗人不得不下山结束此次游程,但游兴未尽,只能作“会当凌绝顶”之预期,以再游之预期使游兴得到延伸,也使诗意丰厚,予人以悠长回味。绝顶指泰山玉皇顶,因为诗人此次游山只登临了日观峰,未暇登临泰山极顶玉皇顶,所以留此预期。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写作背景】:杜甫到了晚年,已经是“漂泊西南天地间”,没有一个定居之所,只好“以舟为家”了。所以下边接着写:“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亲戚朋友们这时连音信都没有了,只有年老多病的诗人泛着一叶扁舟到处飘流!从这里就可以领会到开头的两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本来含有一个什么样的意境了。

【赏析】:这首诗,以其意境的开阔宏丽为人称道,而这意境是从诗人的抱负中来,是从诗人的生活思想中来,也有时代背景的作用。清初黄生对这一首诗有一段议论,大意说: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景,写得那么宽阔广大,五、六两句叙述自己的身世,又是写得这么凄凉落寞,诗的意境由广阔到狭窄,忽然来了一个极大的转变;这样,七、八两句就很难安排了。哪想到诗人忽然把笔力一转,写出“戎马关山北”五个字,这样的胸襟,和上面“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写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气象,就能够很好地上下衬托起来,斤两相称。这样创造的天才,当然就压倒了后人,谁也不敢再写岳阳楼的诗了。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写作背景】: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这是其中的第六首。
【赏析】: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蹊”是小路。“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这句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破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附近)。少居蜀中,读书学道。二十五岁出川远游,客居鲁郡。游长安,求取功名,却失意东归。至天宝初,奉诏入京,供奉翰林。不久便被谗出京,漫游各地。安史乱起,入永王李璘军幕;及永王为肃宗所杀,因受牵连,身陷囹圄,流放夜郎。遇赦东归,客死当涂令李阳冰所。唐朝另一诗人白居易诗“但是诗人最薄命,就中沦落莫如君”,正是他寂寞悲凉身世的写照。但他以富于浪漫主义的诗歌反映现实,描画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因而成为光照千古的伟大诗人。
【写作背景】:晋代原都长安,永嘉大乱之后南渡,晋元帝时改都金陵。与唐代因为安使之乱而迫使太子即位于灵武的情况很类似,因此李白诗末二句「浮云蔽白日」也是指玄宗宠幸杨贵妃、杨国忠,茺废朝政,而导致安史之乱,长安沦入胡人手中。李白写这首诗纯粹是由怀古而引发怀君之思,加以感伤自己因遭小人谗言所害而被贬谪,登上凤凰台,望不见长安,一时触景伤情而写下这首诗,并没有与崔颢争胜之意,两人争胜之说全是后人附会的。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写作背景】:在李白写这首诗的四年前(即公元755年)爆发了震撼唐帝国的“安史之乱”。在这次战乱中,当时的皇帝唐玄宗被迫逃往四川。后来,唐玄宗便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李亨,即后来的唐肃宗。不久,唐肃宗的弟弟永王李粼也起兵东下,想和唐肃宗争夺帝位。当时李白在庐山隐居避乱,对内情并不明白,出于报国的热情,便加入了永王的幕府。公元758年永王遭到了镇压,李白也受到了牵连,在浔阳(今江西九江市)入狱,而且被判长期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次年西行至巫山时遇赦,他即从白帝城乘舟返回江陵。在途中写了这首诗,来抒发诗人遇赦后无比欢快的心情。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行船的轻快和沿江两岸不绝猿啼的描写,抒发了诗人遇赦归来的喜悦心情。诗句轻松明快,豪迈奔放;语言质朴自然,真如清水芙蓉,舒卷自如地展示了诗人舒畅欢快的心情。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颖是银河落九天。

【写作背景】: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也就是安禄山叛乱的第二年六月,李白从安徽的宣城来到了长江边上的庐山,一直呆到了这一年的年底,才奉永王李�之召下山,在庐山上度过了夏、秋、冬三季,一共写了二十四首诗。
【赏析】:从李白这首庐山诗问世以后,众多诗人虽然仍然把庐山当做描写对象,但是却很少再有人专与庐山瀑布了,这就不难预料,如果真的有人再写同一题材的话,是需要大的勇气的,可是真的有一位诗人并不在乎李白的名望,照写不误,这就是中唐的徐凝及其他的《庐山瀑布》诗,徐诗全文如下:"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要说比起李白的诗来确实是差了不少,但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一联,却受到了后人不同的褒贬,张祜就特别欣赏,而宋代大文豪苏轼却对此深恶痛绝,他专门也写了一首诗,"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写作背景】:此诗为开元十三年作,并说:"是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当涂时作","更无寓意"。
【赏析】: 一个“望”字统领全诗,有远望(前两句),有近望(三、四句);既望山,也望水。描绘了壮美的景色,渗透了诗人奔放的感情,使我们突出地感到语言的凝炼。
这是一首写景诗,作者并没有直接阐发哲理或抒写情怀,但读者从诗人对山水的赞美之中,已经感受到他那炽热的情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写作背景】:公元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船开走了,李白伫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 ,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赏析】:首句点明送别之地是黄鹤楼,次句点明送别的时间是花开似锦的暮春三月,也暗示了这烟花美景将伴随友人一路直到扬州。扬州当时是繁华之都,这时节肯定也是花团锦簇,春光烂漫。后两句传情达意,诗人将离别之情寄托在碧空与江水之间,言虽尽而意未尽,令人回味无穷,堪称送别佳作。 虚实相生,哀思无限——苏轼《江城子》赏析
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苏轼的《江城子》是一首千古传诵的悼亡词,主要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色就是实中有虚,虚实结合。
以实带虚——一样情思,两面抒发。妻子王弗病故到苏轼作这首词时正好十年,然而岁月的流逝并没有冲淡诗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十年生死两茫茫”,“茫茫”二字,传达出一种莫可名状的空寂凄清之感,而“茫茫”前加一“两”字,意味着不仅传达了诗人这一面的心情和感受,同时也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诗人在十年里日夜思念杳无音讯的亡妻,而妻子又怎不日夜思念着同样音讯杳无的丈夫呢?生者和死者虽阴阳相隔,却一样情思,一样哀绪。词人以实带虚,既写自己长久郁结于心的悲叹,又将无知作有知写,却更见得夫妻二人生前相知相爱之深,死后刻骨相思之切,以及相思而不得相见之痛。“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词人客居山东,亡妻之坟却在眉州,遥隔千里。两者之间,谁对谁也无法诉说各自的凄凉境况,这两句直承开首“两茫茫”句意,同样是将无知作有知写,概括了生者与死者两个方面,真是孤寂凄清到了极点。
虚中见实——想象铺写,现实观照。词人在极度思念之中忍不住假想了一个虚幻的境界:“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相逢而不相识,这比之不能相逢,更加使人不堪。熙宁四年(1071),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中受到排挤打击而出外,先是通判杭州,三年后又移知密州。仕途坎坷,转徙外地,艰辛备尝。“尘满面,鬓如霜”看似想象,却蕴含了词人跟妻子死别十年来的痛苦经历、感情。同样“小轩窗,正梳妆”看似梦境记实,实际是恩爱夫妻过去生活的真实片断。往日不知有多少次,爱妻在小轩中临窗梳妆,诗人一旁端详,是多么赏心悦目啊!在此基础上再虚写“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纵有千种哀愁、万种凄凉要向对方倾诉;然而再次相见,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百感交集,却不知从哪里说起。真是无言胜过有言,四目相视,两心相印,万千思绪尽在“泪千行”里了。
实因虚果——现实梦境,情之所切。词人在上片写尽了相思之苦,下片才转入写梦。因“思”而成“梦”,自然成章。“思”是“梦”的基础,“梦”是“思”的幻化。恩爱夫妻,撤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十年忌辰,正是触动人心的日子,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心怀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而不可遏止。如是乎有梦,真实而又自然。一个梦,把过去拉了回来,但当年的美好情景,并不再存在了。这是把现实的感受溶入了梦中,使这个梦境也令人感到无限的凄凉!结尾又从梦境落到现实上来。在“明月夜,短松岗”这个凄清幽独的环境中料想爱侣眷恋人世、难舍亲人,也该会是柔肠寸断吧?!这样实成虚之因,虚又强化了实,词人曲折复杂的思想感情,才得以自然、真实、深刻的表达出来。
总之,词人不管是虚拟还是实写,都情真意切,真实的表现了夫妻之间生死不渝的恩爱之情及生死相隔的悲凉之感,读后自然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0399180.html?si=4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绝】 类别:【未知】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②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③话巴山夜雨时。
①:选自《李义山诗集》。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
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现河南泌阳)人。唐代诗人。
这首诗是寄给友人或妻子的。当时诗人在巴蜀,友人或妻子在长安,
所以说“寄北”。与杜牧合称小李杜。
②:泛指巴蜀之地。
③:再。
【体裁】
七言绝句
[编辑本段]【年代及作者】
李商隐(813年—858年),男,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其中李商隐的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王安石语),杜牧的诗风则更近似李白。
李商隐在艺术上有杰出的成就,他的诗以七律成就为最高,其他五言、绝句、七古、五古等也多有名篇、多出警句。 他的诗重意境,幽微含蓄,深情绵邈,隐晦曲折,寄托极深,秾艳绮丽,金玉其外,精粹其中;善于利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通过想象、联想和象征,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他的“比兴”取法《诗经》,“美人香草”效仿《离骚》,深厚沉浑得杜甫诗神髓,绮丽的想象、用语则直接得益于李贺。如果说李贺的诗偏于想象,则李商隐的诗重于象征。
李商隐的诗于宋初十分流行,“西昆体”仿效义山诗的用典,后成为西昆诗派,但只是机械地学到了堆砌辞藻,而不能得义山诗的神髓。
李商隐的咏史诗借古讽今,毫无顾忌,如《马嵬》二首直指唐明皇“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这样“指斥乘舆”的勇气在政治宽松开明的唐朝也并不多见;而《咏史》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北齐》中“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等诗句都是对唐敬宗奢靡之风的直斥和讽喻;名篇《贾生》:“夜半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斥责晚唐诸帝求仙访道炼丹图长生,并因此误国的荒唐行为。《行次西郊一百韵》则真实地描写了甘露之变三年后兵祸旱灾后民不聊生的情形,并追述了百余年来国家的一系列重大变化,从今昔对比中探求政治的出路,忧国忧民,颇似杜甫的《北征》。
李商隐的爱情诗成就极高,他的《无题》诗十余首,取前两字为题而实质是无题的诗又有十余首,如《锦瑟》、《碧城》、《为有》等,其他似有题而实无题的诗若干首,写缠绵悱恻的爱情,写幻想,写伤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他的《锦瑟》文字锦绣华美,字面意义易于理解而内容极深,历来有“一篇锦瑟解人难”之称。此外的“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等也都给人以极深的印象。
与李贺一样,李商隐也善于写梦;人生如梦,梦如人生,在李商隐的诗中,这两种境界水乳相溶,借梦寻得对痛苦人生的解脱,借梦寻得灿烂美丽快乐的人生。如“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牡丹》);“十年长梦采华芝”(《东还》)等。
李商隐的诗固然是诗苑奇葩,文也是文囿异卉。他的诗情真意切,绵邈曲折,散文却峭直刚劲,独出机杼,锐不可当,驳尽世俗定见,直抒胸臆;工本章奏则典丽公整,才情富瞻,不受文体所限而善于表情达意,对后世影响很大,被奉为四六文的金科玉律。
《李商隐全集》以清人冯浩的《玉溪生诗集笺注》三卷、冯浩详注《樊南文集》八卷、钱振伦钱振常兄弟笺注《樊南文集补编》十二卷汇合成全集,并删除笺注而成,内容全而篇幅不长,价格较低,并在书后附以李贺诗集,适合有一定古文基础而又喜爱晚唐诗文的读者阅读。
[编辑本段]【注解】
1、寄北:寄赠给住在北方的友人。
2、君:你,指作者的妻子王氏。
3、巴山:也叫大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泛指巴蜀之地)
4、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够。
5、共剪西窗烛:指在西窗下伴着烛光(促膝倾谈)。
6、剪:剪去烛花,使烛光更加明亮。
7、却:副词。还,且。表示轻微的转折。
[编辑本段]【诗的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还没有定回来的日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秋雨涨满水池。 什么时候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编辑本段]【诗文赏析】
这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但秋雨连绵,交通中断,无法确定,所以回答说:君问归期未有期。这一句有问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诗人与夫人王氏伉俪情深,时刻盼望能速归故里,与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而此时,只能苦苦思念。诗只有四句,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跳跃。“何当”为设想之词,设想由实景而生,所以第二句中的巴山夜雨成为设想中回忆的话题,自然成为“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样的巧妙诗句。
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以典雅华丽、深隐曲折取胜,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中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指妻子。诗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情。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
情深意远 思绪缠绵
——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夜雨寄北》一诗,指出了李商隐诗歌创造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形象、细腻、含蓄、深刻。�
关键词:多种风格;错位的视角;委婉;情景交融;含蓄
李商隐(813-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晚唐著名诗人。�
李商隐的诗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风格,正如周振甫所评:“有百宝流苏的绮丽,有千丝织网的细密,有行云流水的空明”�①,他的诗歌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开辟了一种新的意境,丰富了唐诗的艺术成就。本文仅就李商隐《夜雨寄北》一诗的赏析,揭示其诗歌创作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形象、细腻、含蓄、深刻。�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诗人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他在长安的妻子的诗。李商隐对妻子的爱很真挚,他们结婚不到12年,妻子便死了。就是在那12年中,由于诗人到处飘泊,也不能和妻子经常团聚。俗话说:小别胜新婚。李商隐与妻子的分别却常常是久别,因而对夫妻恩爱、相思情长就体会的更深、更强烈。在其笔下就呈现出“春蚕吐丝”、“蜡炬成灰”般的挚着热烈,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首小诗写得明白如话,不用典故,不用比兴,直书其事,直写其景,直叙其话;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蕴无限深情于质朴无华的词语之中,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余地。�
首句起笔以“君”直呼对方,以独特的视角勾画出一幅夫妻相思温情脉脉的画面:亲爱的妻啊,你肯定是怀着急切的心情问我何日是归期,那么,现在我告诉你,我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家。这句诗的独特之处在于诗人以错位的视角写相思之情,即对方未必真有信寄来询问归期,而是诗人自己设想妻子思念、询问归期。在我国古诗中写相思之情的诗,往往并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而是写对方如何思念自己,通过这种手法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如杜甫的《望月》就是通过设想妻子在月夜对自己的思念来表现自己对妻子的思念。“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看似平淡,却把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注入到了每一个字中,委婉、深情、耐人寻味。�
“巴山夜雨涨秋池”直写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写景。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巴山,秋夜,大雨淋淋。作者对这个环境作了较为具体的描写,不仅写了天上所淋之雨,而且写了地下所积之雨。透过写实的景物,使人仿佛感受到了这样一个气氛:周遭一片黑夜迷茫,大雨滂沱,池水涨满,作者身边无一个亲密的友人,雨骤风狂,人事寂寥,此情此景使人倍感孤独、凄凉。这淋淋的秋雨使人心烦,盈盈的池水令人情满,自然作者的内心情感也汹涌难平。那么,“涨秋池”给人的感觉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所以,写景中又深深地透着写情,写的是环境,但绝不单单是环境,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个“情”字。这样,情景交融就构成了一种艺术境界。
如果说前两句是实写当前景的话,那么后两句则是虚写未来情。诗人在秋雨绵绵之夜,触景生情,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丰富而自然的联想来表现他们夫妻的恩爱之情。诗人在此选取了两种情态:一个是动态“共剪”,一个是语态“却话”。“共剪西窗烛”,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一个“共”字极写了亲昵之情态。而“何当”一词却又把诗人描绘的美景推向了远方,推向了虚处。这美景原来不过是诗人追念、向往的,至于何时重回温柔乡中,一切都在“未有期”中。这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又是多么无奈的事情。这一句,字字含情,却又不着一个“情”字,表达非常含蓄。�
传情莫过于语言,“言为心声”,诗人想象夫妻二人团聚在一起,秉烛夜话,进行心灵的交流。“却话”是回溯追想,诗人此时设想彼时,而彼时正谈论此时,谈论的是巴山夜雨之时的思念之情。在这首短小的四句诗中两处出现“巴山夜雨”的字样,这种情况在一般的古诗中是绝少见的,�
形象、细腻、含蓄、深刻,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