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题:有人说,文明和向善的社会是无法构成的

如题所述

2005年第3期
(总第110期)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 ophy and S ocial Sciences)
NO13 ,2005
G eneral No1110
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特点及现代性启示
华热· 才华加 (青海师范大学 学报编辑部 ,青海 西宁 810008)
[摘要]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教育并不排斥宗教教育的影响。佛教以智慧和德行为目的的教育理念更具
有超越一般宗教的意义。藏传佛教寺院教育重师承、 践行、 专精、 记诵、 论辩等特点都是现代学校教育值得
借鉴的;认为其压制了藏族学校教育、 遏制了人口发展以及是封闭教条的教育等等 ,需要认真辨析。
[关键词]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师承;记诵;论辩
[中图分类号]B9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 5102 (2005) 03 - 0079 - 06
  在论及藏族教育问题时 ,很多人常将传统寺院教育
与现代教育相对举。在他们看来 ,这两种教育模式一古
一今 ,有着质的区别和差异。而实际上 ,他们却忽略了人
类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如开人智慧、 教人向善 ,授人技
能以及听、 说、 读、 写等等。是亘古不变的这一事实 ,笔者
认为 ,如果从解构 “现代教育” 切入话题 ,会发现传统寺院
教育与现代教育有许多完全合致的地方 ,且现代教育所
缺乏以致陷入困惑的不少问题可以从寺院教育中找到答
案。分析二者之间的异同性 ,也可以对寺院教育的现代
意义和价值有一个全面、 准确的认识。
一、 现代教育、 宗教教育及佛教教育
11现代教育的涵义。无论从时间概念还是空间地
域上 ,无论从普遍特征还是个别经验上 , “现代教育” 事相
复杂、 理论纷繁、 其模式也不尽相同。但是 ,它也有一个
基本所指 ,即在物质生活极大富余之后 ,在民主、 权利等
理念的推动之下 ,以技术理性为主导的教育思想和教育
模式。学者们普遍认可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基础教育普
及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前者关系到全民教育理念 ,满足
和实现所有人学习的需要;后者推动和提领着普及教育 ,
包括了实现全民教育的趋势和动机。二者良性发展 ,构
成现代教育的基本体系。
广义的现代教育应该包括现代社会的全部教育活
动 ,如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等。正如同在西方
现代社会中 ,宗教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样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 宗教教育四方面相辅相成、 不可或
缺 ,共同构成了西方现代教育的基本内涵。狭义的现代
教育虽专指学校教育 ,但实质上它仍离不开社会、 家庭和
宗教教育的影响。中国的现代学校教育 ,从五四以来 ,在
概念界定上已发生偏颇。从那时起 ,知识界普遍相信科
学就是一切 ,没有科学无法提高社会生产力 ,这在当时中
国物质文明积弱的现实下有正确的一面。但这种对科学
的强调只限于非常具体的某一门技术、 某一种学科如工
程、 机械、 建筑等 ,目光限定在器物的层面。培养的人才
只是工具或工具的延伸而已 ,他们对于人生的存在意义
一无认识 ,从他们身上无法看到完整的人的精神世界的
意义。一句话 ,五四以来教育界偏重于西方工业革命的
思想 ,又不像西方教育始终有基督教精神作为辅助 ,结果
在工具理性的路上走得更远。
21宗教教育的意义。宗教教育在现代教育中所以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因为它的价值与功能是其它教
育手段所无法取代的 ,因为它展示的是终极价值教育 ,呈
现着教育的最高境界。
教育的最高境界显然不是学到多少知识或技术。有
位西方学者说: “把学过的东西全部忘掉 ,剩下的便是教
育。 ” 这意味着一个人是否受过良好的教育 ,不以他懂多
少知识或什么技术为标准的 ,而是在除去这些知识的表
饰之后 ,从其气质、 德行以及言行举止中透露出来的精神
上的涵养功夫。在这里 ,教育与信仰有了深刻的关联 ,因
为在有价值的教育中 ,不仅含有对现实的关怀 ,还必须有
终极关怀 , 而信仰是承载终极关怀的唯一方式。一个没
有信仰的人很难想到 “终极” 的意义 ,也很难想到人之所
以为人就在于人是一种精神的存在 , 作为精神存在的核
[收稿日期]2005 - 03 - 10
[作者简介]华热· 才华加(1964 - ) ,男 ,藏族 ,青海人 ,青海师范大学副教授。
— 9 7 —心要素就在于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领悟 ,这种领悟的深
刻与彻底也只有建基于信仰的层面。反过来说 ,没有信
仰就等于没有灵魂 ,人便成了物质的躯壳。没有信仰的
人那里 ,一切都只是权宜之计和苟且偷生 ,道德也沦落成
一种伎俩 ,成为一种不负责任、 逃避义务、 追求私欲的幌
子。因此 ,一切文化知识在与信仰联系到一起时 ,才共同
构成一个人健康的精神状态。
信仰基础上的教育有一些基本要素:必须守护的核
心价值、 使命感、 终极关怀和仪式境界。这些要素使一个
受教育者成为快乐、 负责任、 关爱生命、 庄重自爱的人。
缺少这些要素的教育必定是浮浅的、 功利的、 没有根基和
方向的教育。没有信仰教育的结局 ,人只会越来越庸俗 ,
只为口腹之欲为代表的经济利益而消耗时日和生命。并
且 ,这种生活的结果必将使人自己陷入无尽的烦恼痛苦
中。米勒针对当代教育进行过猛烈抨击: “当代教育首先
强调的是经济” , “在很多场合 , ‘教育’ 这个词被等同于应
付一系列考试” , “我们的学校教育已经成了这样一种机
构 ,它不是在创造文化 ,也不是为了丰富人的精神生命 ,
而是将人类笼罩在物质主义的恐怖之下” , “今天 ,从学前
教育一直到研究生教育 ,教育的共同特征是毁坏精神。 ”
米勒特别强调 “只有那些在精神世界获得高度发展的人
才真正是受过教育的人” 。( 《教育与灵魂:精神性课程探
索》 )以此来对照中国现代教育 ,教育的内涵被剥离得如
乞儿一样赤贫。正如肖川所写: “反思中国今天的教育 ,
充其量只能算作宣传加规训 ,它的确可以塑造某一种满
足一定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但难以成全为立于天地
之间大写的人。 ” (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轰动一时的马加
爵案件 ,如果从普遍性角度分析 ,等于彻底暴露了中国教
育的问题与症结所在。因为所有的教育都无非包括教如
何做人和如何做事两个方面 ,教书不育人的结果 ,导致受
教者在做人和做事两方面的全面失败。究其原因 ,正是
片面理解宗教鸦片论思想并以之指导教育的必然恶果。
有人说 ,为此 ,中国已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31佛教教育的殊胜与超越意义。正信的佛教非但
不迷信 ,它与一般意义上的宗教也有绝对的区别。如一
般宗教都有教主崇拜 ,要求信徒无条件信奉和服从 ,不能
有丝毫怀疑或不敬。并且教主和信徒之间永远不能平
等 ,教主始终高高在上 ,掌握着宗教的所属权、 行使着拯
救的事业。而佛教强调人人通过学习修行 ,都必将成佛 ,
成为与释迦牟尼平等不二的佛 ,所有众生都是平等的未
来佛。一般宗教都有经典崇拜 ,而佛教教人理智与自觉 ,
要对经典加以辩难释疑。释迦牟尼说:我的言语你们要
像试验金子那样 ,通过切、 磋、 磨、 炼 ,加以识别真假 ,然后
才可以信它 ,否则便是迷信。也正是在这层意义上 ,佛陀
被尊称为 “伟大的导师” 。汤因比说: “在五位圣人中(琐
罗亚斯德、 耶酥、 毕达哥拉斯、 孔子、 佛陀) ,佛陀是最光辉
伟大的。佛陀的所有教诲都是为了改善众生生活的缺
陷 ,他认为一切众生在痛苦中生活是由贪、 嗔、 痴引发出
来的 ,如果众生努力清除自己的贪欲 ,那么他一定会得到
解脱。 ” (转引自 《法音》 2001年第10期释海印文)
以智慧与德行为目的的教育理念是佛教教育无比殊
胜之所在。任何教育的目的都应该以开启人智为要 ,包
括现代教育也以此相标榜。问题是 ,现代教育在实际运
作中恰恰以技术理性为主导 ,在教育目的和方向上产生
了迷失。与世界一切教育比起来 ,佛教是最重视智慧的。
一些人会有疑问 ,难道世间许多的哲学家、 科学家不智慧
吗 ? 现代教育模式是否能造就智慧的人 ? 佛教认为智慧
与否有一个根本的标准 ,这就是断烦恼。一个人哪怕学
问知识淹通古今 ,拥有许多声名的头衔与荣耀 ,如果每天
贪嗔痴慢一大堆 ,其内心处在无穷的烦恼中 ,这个人就不
是智慧。而佛教智慧的内质是空观 ,知道万事因缘而生 ,
因缘而灭 ,本性自空 ,万法无常 ,做到不攀缘、 不造作、 不
执着 ,从而获得真正的安祥与自在。
这样一个智慧的实现 ,必须从慈悲与爱中产生 ,因为
一个人只有在爱他人、 爱众生、 爱自然的心灵滋养下 ,不
断排除自私之心 ,才可以变得大智起来。桑吉加教授以
圆心和半径为喻 ,说明佛教教育的内涵:圆心比作自我 ,
半径比作利他心 ,只有圆心没有半径的人 ,只是一个点 ,
永远成不了圆。半径越大 ,说明利他的心量越大 ,这个圆
也越大。如果一个人利他的心量大于地球的半径 ,乃至
大于太阳系的半径 ,这个人的慈悲与爱心便涵盖了整个
宇宙 ,相应生起的智慧也是难以思量的。进一步说 ,悲智
不二 ,没有慈悲的 “智慧” 根本上仍是愚痴。智慧是以德
行为根基的 ,这也符合事理本质。
这一智慧的实现方式要通过戒与定。戒、 定、 慧三学
是佛教教育的总纲领 , “依戒资定 ,依定生慧 ,依慧断除烦
恼 ,显发真理。 ” 展开来看 ,广义的戒律指如理如法 ,只有
如理如法地生活行事 ,才可以使心处在定境中 ,不至于散
乱无序。也只有使心定下来 ,才可以生发出智慧。 “三
学” 进一步展开来 ,便是大乘法中特别加以强调的六度 ,
即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和智慧。如果没有智慧 ,
前五条都等于是没有方向的作为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
布施、 持戒等。可以说 , “三学” 与 “六度” 中深含着佛教的
教育学价值与方法 ,它通向一切教育的规律。如学校教
师的工作中 ,毫无保留地传授知识是布施 ,遵守一切规章
制度是持戒 ,经受各种困难是忍辱 ,努力钻研业务是精
进 ,心不受外界诱惑是禅定 ,智慧是这一切的总指导。
二、 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特点及现代性启示
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具备了佛教的全部教育次第。它
以智慧和德行为目的 ,重视师承、 注重专精、 注重记忆和
论辩能力的培养、 注重实践以及其规范系统的教育管理
制度、 严格公平的考试及教学评价方式、 独特的教学方
法、 自由的求学原则等等 ,都是现代教育值得借鉴的。这
里只能从其最有特点而现代教育所最欠缺之处入手 ,加
— 0 8 —以比较论述。
11藏传佛教寺院教育是重师承的教育。在藏传佛
教中 ,上师有其特别的意义 ,上师的身体代表僧 ,言教代
表法 ,心代表佛 ,是佛教的中心精神内涵佛、 法、 僧三宝的
总体现。又 ,金刚上师的身体被认为是佛的化身 ,言教是
报身 ,心是法身 ,又是佛的三身的总集合。 “一切佛经、 续
部、 论典中从未宣说过不依止上师而成佛的历史 ,我们现
量见到的也无有一人以自我造就及魄力而生起十地、 五
道功德的。 ” ( 《普贤上师言教》 )类似的说法还如: “没有上
师之前 ,就连成佛之词都没有;千劫之中的一切佛 ,都是
依靠上师而成就。 ” “功德佛的大 ,恩情上师的大。 ” “没有
上师 ,读再多的经论也成不了佛。 ” 正是从这层意义上 ,尊
师和师承成为藏传佛教特别的传统。
一个人在一生的求学中 ,必定要拜很多上师 ,其中恩
情最大的被尊为根本上师。在上师的选择上 ,藏传佛教
强调要特别慎重、 长时观察。一般有学生要观察老师三
年、 老师要观察学生三年的说法 ,将拜师视为特别慎重的
事情。一旦拜为老师 ,便被纳入其师的传承体系中 ,不应
再有一丝毫怀疑等等 ,而要对老师树起绝对的信心。否
则 ,一则不可能学到真传 ,二则罪业极大。传承中也说:
“哪怕只教了一句偈颂 ,如果不恭敬为上师 ,投生五百次
作狗 ,然后生成劣等人。 ” 只有明白了上师的意义 ,才能明
白如此强调的重要性。师承的另一个意义是 ,师生经过
长时严格的观察后 ,学生能够投到与自己兴趣特长相符
合的老师门下 ,利于自己的成就;而老师也能够充分照顾
到学生特长与个性发展 ,充分实现因材施教的理念。
反过来看 ,人类一切教育活动中 ,都必定有重师的传
统。如中国古代的孔孟教育中 ,老师被视为师父 ,老师的
子女是师兄师妹 ,同样十分注重师门和师承。如果弟子
顽劣败德而规劝不止 ,一旦落到被逐出师门的结局 ,这是
堕落到底、 为人不耻的行为。在师承的教育规范下 ,数千
年的中国历史上几乎代代出贤才 ,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家
们的智慧和骄傲。再看目前的中国教育 ,老师被固定到
某个班并只按钟点讲课 ,这意味着只在课堂内才对这一
个班负责;又每个班级学生太多 ,根本无法照顾到各个学
生的兴趣与特长 ,更影响不到学生的生活行为和品质养
成。学生也很少能从心底里提升起对老师的感情 ,师生
关系严重淡漠 ,缺乏沟通与交流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就此问题从古代经验中去寻绎 ,能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21藏传佛教寺院教育是重实践的教育。任何教育
体系中 ,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才可以实现教的目的。
藏传佛教从一开始便将践行作为教育的重要环节。闻、
思、 修次第中 ,最后要落实到修上 ,没有实践修持与体验 ,
一切终只是空谈。佛教中说: “行为而没有了解 ,是盲目
的;了解而没有实践 ,是浅薄的。当二者合一 ,便有自我
控制(自由) 。 ” 宗喀巴大师也说: “前期广泛求学增知识 ,
中期思化经论为教诲 ,后期日夜勤修实践行 ,一切为教振
兴作回向。 ” 这里圆满地讲出了学习的次第以及目的 ,其
中实践更是关键一环。
藏传佛教践行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首先强调
思化经论 ,即在经教理论的基础上 ,加以思化实践 ,从而
获得真实的利益 ,这是教学的一般次序。又因为佛教以
实践为要 ,没有个人践行 ,到底没有益处 ,因此 ,很多人直
接契入修行 ,进而获得大成就 ,如历代活跃的 “日朝巴” 、
“哦巴” 都是专门的实修者。李安宅先生说: “想使真理发
展到最高水平的人 ,必须首先认识真理的本质 ,参加它的
一切活动 ,而不能与之隔离 ,徒然在旁指手划脚。在这方
面 ,佛教的密宗教导在论及世界和人自身的关系时 ,采取
了同样的立场。 ” ( 《李安宅藏学文论选》 )这里准确地揭示
了藏传佛教重视践行的深层意义。另外 ,藏传佛教寺院
教育又是生活的教育 ,寺院是学校 ,也是出家人的 “家” ,
僧人的衣、 食、 住、 行全要自理 ,这使学僧从开始便将理论
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 ,能成为大众的行为表率。
再看中国现代教育 ,受教育者的理论与实践严重脱
节 ,很多人终老一生 ,所学的文化知识与个人行为始终是
两张皮。有些自称是学哲学、 懂辩证法的人 ,在实际生活
中一点也不辩证和超脱。还有一种情况 ,很多学历越高
的人 ,实际生活的能力却越低下。 “教育” 偏入书本文字
的死胡同 ,并未能给受教者应有的利益。
31藏传佛教寺院教育是重专精的教育。教育与成
才的规律中必将贯穿专精的思想 ,藏传佛教也特别注重
这一点。首先 ,藏传佛教各教派的成立依据 ,本身就有专
精的目的 ,各教派的课程设置也体现出专精的思想 ,其意
思是 ,根据各人特长 ,专门修学一门。一般情况下 ,自己
的选学与上师的指导相结合 ,睿智的上师也可能让前来
投师的学生或已经学到一定阶段的学生去拜另一位老
师 ,从那里学习适合自己的知识。这种专精学习的好处
是 ,学生能够集中精力 ,一心专用 ,在几年之内便可以取
得成就。就此 ,李安宅先生的分析很有道理: “因为专精
的缘故 ,乃于经典容易彻悟 ,内地佛学者 ,往往东涂西抹 ,
满架丹黄 ,博似博矣 ,其奈掘井九仞而不及泉何 ,殊不知
专精而后博涉 ,则干壮根牢 ,自必枝叶扶疏了。 ” (同上)
当然 ,专精与淹博并不矛盾 ,只在学习次第上有先
后。学习的前一阶段必求专精 ,佛教讲只有在开悟了之
后才可以淹博。这其实反映了课程设置上的合理与合科
学性。到了淹博的阶段 ,藏传佛教教育又显出极大的包
容性。除专业知识外 ,还含涉了庞大的外学知识 ,如因
明、 声明、 医方明、 工巧明、 数学、 诗学、 词藻学、 音韵学、 戏
剧学等。在精熟了内学知识之后 ,如果行有余力 ,一个人
还应该精通外学十明。其目的是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能
力 ,为众生服务。也只有那些精通十明的人才被称为大
学者 ,受到普遍的尊重。这样的学者在整个人类历史上
都应该是凤毛麟角、 卓然独出的。
专精的思想在孔孟教育中也十分注重。孔子弟子三
— 1 8 —千、 贤者七十 ,当中也反映了他注重专门教育的思想 ,至
少 ,这七十贤者分别成就了各自所长 ,在各领域中施展了
超人的才能。而现在的学校教育恰恰在这方面出了问
题 ,甚至很多做法是十分荒唐的。一方面 ,如中、 小学普
遍推行的所谓主、 副课之分 ,认为除了语文、 数学、 英语以
外 ,其它如体育、 美术、 音乐、 历史、 地理等等全是副课 ,从
未顾及到应根据各人特长爱好去选择课程与专业方向这
一教育的基本原则。甚至仅仅因为语文或数学、 外语学
不好 ,便成了 “差” 学生 ,受到极大的压力。另一方面 ,庞
杂的课程又使学生从一开始便将学习面铺得太宽太杂 ,
每一门课都得花大量时间与精力 ,结果使学生用心散乱、
无法入定 ,甚至产生畏惧和厌烦心理 ,以后即使想深入都
从心力、 学力上受到耽误 ,永远无头无绪。
41藏传佛教寺院教育注重记诵能力的训练。藏传
佛教特别注重记诵能力训练 ,背诵经典是学生基本的学
习方法和常课之一 ,也是考试的主要方法。对此李安宅
先生予以极高的评价: “义由词显 ,词不存于胸臆 ,义必无
所属从。藏中古德谓 ‘义如老人词如杖’ ,便是这种道理 ,
且既注辩论 ,亦必词义烂熟方收左右逢源、 口若悬河之
效。因为注重背诵的缘故 ,藏中学者于三藏十二部俱备
于胸中 ,故胜义日出 ,远非其他佛教地方所可望其项背。 ”
(同上)记诵训练的方法契合教育的规律 ,首先使处在记
忆力最好阶段的学生 ,将大量的书本知识背下来 ,从而可
以终生受用;记诵又可以使心定下来 ,不至于散乱纷移 ,
而心的散乱是学习的大忌。于是 ,我们从现实中发现 ,藏
族僧人问学时 ,普遍有一个特点是问得十分细致 ,记忆和
讲述也特别牢靠准确 ,这是受益于记诵训练的结果。据
记载 ,噶当派格西夏热瓦能背诵 103 函 《甘珠尔》 。宗喀
巴大师从小养成每天从清晨起床到日出背熟 17 页经文
(约1万字)的习惯 ,一次给一万多僧人讲经 ,连注释都一
字不漏 ,靠背诵讲解了三个多月。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拉
卜楞寺奴古仁波且能背诵经文六十四函(约一千九百万
字) 。这是在普遍重视记诵训练的教育背景下出现的超
出的例子 ,本质上是这种方法训练的结果。
孔孟教育传统也十分重视记诵能力的训练。古书记
载 ,童子七岁就外塾 ,在近五年的时间中 ,只进行背诵经
典的训练 ,要做到文本经典样样烂熟于心。因为儒家的
教育者同样知道 ,在这个年龄阶段正是记忆力最好的时
候 ,所以老师并不讲解 ,因为这时候讲解 ,学生根本不可
能理解。教育者很清楚 ,圣人的经典是一生不断感受和
体验 ,在具体的生活中才可能懂的 ,所以 ,始学者只有背
下来 ,才是最切用的办法。这种方法在数千年的中国教
育史上沿用不绝 ,直到现代史上的学术大师如陈寅恪、 顾
颉刚等等 ,人说他们记忆力超群 ,其实这只是一方面 ,主
要还是受益于这种传统教育的方法。
记诵训练的意义在于 ,作为个人记忆能力超强、 敏
锐、 准确、 乃至变成一种习惯 ,在终生的学问事业中 ,受用
无穷。再看中国目前的教育 ,记诵训练被严重忽略乃至
废弃 ,或者也要求背诵 ,但其内容根本无关终生受用的经
典文字 ,这等于在浪费每个学生的自身资源与能力 ,以至
于研究生、 博士生毕业 ,对本专业领域的文本典籍仍十分
陌生 ,还名之曰要去图书馆查资料写论文 ,真正可惜。有
教授说:古代学人哪怕是到了八十岁 ,写文章时资料典籍
仍熟记在心 ,如果说要去图书馆查资料 ,那是要被人笑话
的事。两相比较 ,更可以看出记忆训练的意义。
51藏传佛教寺院教育注重辩论能力的训练。一个
没有辩证哲学体系的宗教等于是迷信 ,因此 ,辩论作为学
习和考试的主要方式是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又一重要特
征。这种方式对所有人一视同仁 ,不分出身地位和经济
条件的高低优劣。 《中国藏族寺院教育》 一书转引一位高
僧的回忆文说: “二十四岁时 ,我在聚集了许多寺院的学
者和数千僧侣中分早、 中、 晚三次的集会上进行了考试。
早上 ,由三十名学有成就的学者就 《量学》 方面进行责难
辩论;中午 ,由十五名学者就 《中观》 和 《现观庄严论》 等方
面进行责难辩论;晚间 ,有三十五名学者就 《毗奈耶律
经》 、 《对法》 等方面进行责难辩论。来自很多寺院的身着
红黄两色盛装的学者数百人参加了考试 ,同时还有数千
僧侣到场聆听。 ” 由中可以看到辩论考试的严格与庄重。
辩论既是学生升级考试的主要手段 ,也是平常学习
的主要方法。在学习过程中 ,对每一个法相概念和理论
命题以及结论和论证过程 ,都要一一思辩推论 ,对每一个
问题的了解都要达到精细入微的地步。通过对每个问题
正面、 反面的反复论证 ,使所有的命题和观点都建立在充
分论证、 合乎逻辑的基础之上 ,消除或然性、 不确定性、 歧
义以及隐含的矛盾。这是对问题鞭辟入里、 直截根源的
最好方法 ,也是学习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辩论的方法 ,有
利于深入掌握理论原理 ,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提高认识
和思维能力的精细和敏捷度 ,具有特别的意义和作用。
从实际生活中也能看到 ,这种独立思考、 自由辩论的环境
中培养出来的人 ,一般都有考虑问题精细周到、 善于分
析、 在演讲及著述中有很强的逻辑性等特点。
教育无非要从学生听、 说、 读、 写的能力训练入手 ,因
此 ,辩论训练也合乎教育的规律 ,从中国古代教育以及古
希腊教育中 ,也可以看到其意义。如果对照目前的中国
教育 ,这也是它的一个致命的不足处。且不说大学 ,就连
硕士和博士毕业 ,也往往只在毕业时安排一次论文答辩 ,
并且这种答辩一般由导师在熟人的圈子里找几位老师组
成答辩委员会 ,师生彼此都知道答辩的结果肯定是 “通
过” ,只是象征性地问几个问题 ,乃至流于形式和作秀。
学生毕业后既缺口辩能力 ,在公众场合更是言拙词讷、 纰
漏百出。辩论方法的被忽略不能不说是现代教育尤其是
中国教育的一大缺失。
三、 有关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一些错误认识辨析
从前面的对比论述中 ,可以看出藏传佛教寺院教育
— 2 8 —的现代价值和意义 ,如果再将不少人对于寺院教育的误
解观点加以澄清辨析 ,更能够有助于人们的正确认识。
11一种看法十分普遍 ,即认为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在
百千年的兴盛时期 ,压制了藏族社会世俗教育的发展 ,这
是寺院教育的严重弊端。这个问题如何看待呢 ?
首先 ,藏传佛教寺院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模式 ,而精
英教育理念必然相异于现代教育的普及教育理念。在现
代教育理念未发展起来以前 ,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都
是精英教育模式 ,因为这也受制于其时的社会经济条件
等。因此 ,我们承认寺院教育的相对发达和世俗学校的
不发达是既成的事实 ,也要认识到造成这种结局的各种
原因。并且 ,世界各地精英教育的具体模式又有不同 ,藏
族寺院承担着为整个藏族社会培养人才、 传播文化的作
用。寺院教育中既已包罗了大量世俗社会知识 ,等于涵
盖了世俗教育的内容。许多人都承认寺院即是学校 ,也
是这个道理。其实 ,正像佛教成就了藏族文化一样 ,是寺
院教育成就了藏族教育。而世俗教育只是寺院教育而外
的另一个话题 ,并不是寺院教育本身的问题。并且如果
没有寺院教育 ,世俗学校教育一定能够发达吗 ? 幸而历
史是不能假设的。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是寺院教育取得的
无比丰富的经验和方法 ,如何从中借鉴经验 ,为世俗学校
教育带来助益 ,才是真正可取的态度。
另外 ,一些人在论及目前藏区学校教育普遍不景气
的原因时 ,还往往要归结到传统寺院。凡论及当前教育
滞后的问题都从寺院找原因 ,这是不公正的。因为至少
从 l959 年以后 ,寺院的影响作用曾被彻底废除了 ,同时
又办起了大量的世俗学校 ,几十年下来 ,这些学校整体的
步履艰难何言还是寺院教育的影响呢 ? 笔者认为 ,目前
藏区学校教育的问题是同整个中国教育的问题联系到一
起的 ,是同一种办学理念和决策制约下出现的同一种问
题。出路和办法也不是通过削弱寺院教育便能达成的。
21有一种看法认为寺院教育使藏族民众经济负担
加重 ,影响了藏族社会的物质生产和人口再生产。
首先 ,人口这个问题如果从人口学理论作专门论述 ,
可以引出许多深刻的思考。在中国曾经遭批判和完全否
定的马尔萨斯主义认为 ,如果不遇到阻碍 ,人口的发展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17
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是引导人向善的常人社会所应遵循的伦理。一个社会,是否是以善的理念来主导,关键在于社会大众的绝大多数成员是否有善心、存善念。其实一个社会的风气是由社会全体成员的人心所产生的意念而形成的。也就是说,人心好,社会风气自然就会好,社会风气变坏,是由于人心的变坏而造成的。那么在近代中国,人心的变坏,又是由于强行给人灌输了一个错误的信仰而造成的,人都不相信因果报应了,还有什么事不能干呢?还有什么事不敢干呢?不少人真的把“人不为己,天殊地灭”当作座右铭了。孰不知,人所做的一切坏事,都要由人自己去承受,人不相信因果报应,然而因果报应照样如期而来,人以为自己做了坏事别人不知道就可以心安理得,却不知自己所干的一切在自身的空间场内却是真真切切的存在那里,对宇宙中的高级生命来说可谓是一览无余。因此,中国人干了什么不好的的事才常常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也就是说,人干了坏事,可以骗人,也可以骗自己,但骗不了比人更高级的生命。人说没有报应,怎么可能呢?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讲,一个文明向善的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我们祖先传承下来的儒、释、道文化。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