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产出的计算方法

如题所述

总产出主要有三种计算方法:

一是产品产量法,即总产出=产品产量X单位价格。这种方法需要掌握各种产品产量及单价才能使用,目前主要是农业和工业采用这种方法计算。

二是销售收入法,即总产出=销售收入+存货增加。这种方法需要会计资料,目前大多数服务企业采用这种方法计算。

三是特定计算法,包括“毛利额”计算法、“间接”计算法、“经常性支出”计算法。这种方法是针对特定的生产活动,在特定的产业部门采用。其中“毛利额”计算法适用于批发零售业;“间接”计算法适用于金融保险业; “经常性支出”计算法适用于实行全额拨款、差额拨款以及自收自支的行政事业单位

拓展资料:

总产出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总规模。

农林牧渔业总产出采用产品法计算,即凡有产品产量的农产品均按单位产品价格乘产量的方法计算。

工业总产出采用"工厂法"计算。所谓"工厂法"就是以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计算总产出,同一企业内部产品价值不允许重复计算。

建筑业总产出包括建筑工程产值、设备安装工程产值、建筑物大修理产值、非标准设备制造产值和装饰装修产值,可以按两种方法计算:一种是从施工企业和自营建设单位的建筑生产活动角度入手直接计算;另一种是从建筑产品所有方的建筑工程造价角度入手计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23
总产出是指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总和。总产出中既包括核算期内新增加的价值,也包括中间投入的转移价值,它反映了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生产活动的总规模。

总产出主要有三种计算方法:

一是产品产量法,即总产出=产品产量X单位价格。这种方法需要掌握各种产品产量及单价才能使用,目前主要是农业和工业采用这种方法计算。

二是销售收入法,即总产出=销售收入+存货增加。这种方法需要会计资料,目前大多数服务企业采用这种方法计算。

三是特定计算法,包括“毛利额”计算法、“间接”计算法、“经常性支出”计算法。这种方法是针对特定的生产活动,在特定的产业部门采用。其中“毛利额”计算法适用于批发零售业;“间接”计算法适用于金融保险业; “经常性支出”计算法适用于实行全额拨款、差额拨款以及自收自支的行政事业单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12-24
1.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   
GDP = C + I + G +(X-M)   
在我国的统计实践中,支出法计算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划分为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它反映了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

2.按收入法计算的公式就是:   
GDP =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也可看成是GDP=生产要素的收入+非生产要素的收入   

从理论上讲,用收入法计算出的GDP与用支出法计算出的GDP在量上是相等的。

3.用生产法计算GDP分为四项:   
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第一项为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全部报酬。包括劳动者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既包括货币形式的,也包括实物形式的;还包括劳动者所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医药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和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等。   
第二项为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余额。生产税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生产、销售和从事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划费。生产补贴与生产税相反,是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的单方面的收入转移,因此视为负生产税,包括政策亏损补贴、粮食系统价格补贴、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等。   
第三项为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   
第四项为营业盈余,是指常驻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
第3个回答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