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细读法分析诗歌?

如题所述

推荐给你以下内容:

所谓“细读”,就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结构要素作尽可能详尽的分析,在阐明每首诗中各种因素的冲突和张力的基础上把握这首诗的有机统一。对诗歌进行详尽的分析和解释,可以从四个层面入手,即四层面分析法:声音层,语义层,意象层,象征层。
由浅入深地深入文本,从而达到深入浅出,这是语文教学一种极高的境界。初中语文教学可以灵活地运用四层面分析法,达到这种境界。以余光中的《乡愁》为例,可以这样解读这首诗:
1、声音层。诗歌,诗之所以和歌连在一起,是因为诗和歌一样,很讲究音韵美和节奏感。这首诗共四节,四节结构一样。每节的第二句都反复吟咏“乡愁是……”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在感情上透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一遍又一遍,环绕心头,挥之不去,这是诗采用复沓的手法产生的效果。全诗通韵:“ou”,我们发这个音的时候。气流是内收的,这是一种沉重的叹息声,而这一声叹息正好应了题目《乡愁》的“愁”,“愁”也是“ou”韵,而“愁”又贯穿全文,使人感到愁上加愁。诗人所要表达的乡愁渐渐笼罩了读者的心灵。这是从音、韵来分析的。从节奏来看,“小时侯”是一个节拍。“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是五个节拍。“我在/这头”是两个节拍。整节诗的节奏是“一五二二”拍,其他三节也是这个节拍:短长短。这节奏犹如诗人不平静的心情,心跳长短不一。诗人的心情为何如此波澜起伏呢?那是因为对家乡苦苦的思念啊!诗歌的这一节奏正是诗人情感本身的自然流露。如此分析之后,再让学生来读这首诗,就能读出感情来了。
2、语义层。即诗歌字面上的意义,词句语汇搭配的效果,从个别词来分析语义。全诗三次使用了“这头”“那头”,一个“里头”“外头”。从字面上看,“这头”“那头”距离很近,却是你看不见我,我看不见你,这很近的距离却让人感到很遥远,诗人把这距离压缩了。人的一生很漫长的,而在诗人的笔下只是几字便可概括了——“小时侯-长大后-后来呀-现在”,这就是人生四季。诗人把漫长的一生也压缩了。压缩后便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张力,距离越近而乡愁愈浓烈,乡愁充斥了诗人的一生。
“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词正入反出。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却承载着如此沉重的乡愁。母亲的坟墓是矮矮的,可能是很长时间没有培土了,所以矮矮的,该给它培培土了。培培土啊!这把土又勾起了游子多少思念啊!矮矮的,也可能是诗人想象中的母亲的坟墓的样子,这个样子就是矮矮的。海峡是“浅浅的”,可海峡怎么是浅浅的呢?人们平时不是说情深似海吗?是啊,这深深的海峡,比起中华民族凝聚的深厚的感情,可就太浅了,太浅了。这是一种对比。从以上这几个词语来分析其语义,就可以给读者领会这么丰富的内涵。
3、意象层。即分析诗歌的意象以及意象包含的隐喻所形成的内涵。本诗的意象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针对这些意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联想,它们可能传达了哪些含义?这含义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的。最容易让人联想到的是,这是一种隐喻,诗人把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乡愁比喻成了这些意象。抚摸着信封上的邮票,仿佛感受到了母亲的体温。这是母亲亲手贴的呀,它残留着母亲的余温,这余温很快勾起了诗人的思念。船票虽小,可正是它证实了我与新娘的分离,把它揣在手心却愁在心里。坟墓,这是多么普通,母亲就在里头,我在外头,近在咫尺,却是阴阳相隔两茫茫。这种思念,叫人何等的揪心啊!坟墓—思念,这两个词此刻似乎已没有了区别。海峡呀,人们跨过你,就没有了离别之苦了,而却是这一湾浅浅的海峡,阻隔了千家万户的团聚!除了这四个意象,本诗还有一组意象:“游子——母亲“,隐含了更大的隐喻:台湾——大陆。这是本诗整体的隐喻。至此,家愁和国恨已不分彼此了。不正是这家国之恨,时刻萦绕在众多中国人的心头吗?诗人的感情升华了,此诗的价值也凸现了。
4、象征层。人类有着永恒的乡愁。这乡就是大地,大地是人类的母亲,人类精神的家园。每一个人都来自大地又都最终回归大地。我们人类对大地的情感似乎总是说不清道不明。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就是人类心头的乡愁。人的一生“小时侯——长大后——后来呀——而现在”,都为乡愁所困,这乡并非只是家,只是国,也是大地。也只有大地,才有这种魔力,愁困人的一生!因此,这乡愁就有了一种象征意义,它呼唤我们人类要热爱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母亲——大地,保护好自己的母亲,也就是保护生态环境。
教师的任务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通过对《乡愁》的分析,学生便可初步掌握新批评的细读法——四层面分析法。掌握了这种方法,他们便会有意无意地去分析所读到的许多诗歌。
有了四层面分析法,许多诗歌教起来就得心应手多了,诗歌的意蕴也丰富多了。比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参》对其分析只停留在字面上的含义,单从诗人贫穷的生活窘态和自然环境以及诗人博大的胸怀来解读。如果用四层面分析法来分析,这首诗会变得很有意思。
杜甫诗的风格 “沉郁顿挫”,如何理解“沉郁”呢?这可以从第一段中的韵脚入手。此段押韵的词有“号”“茅”“郊”“梢”“坳”,押“ao”韵,发此音时,声音好像是从肺腑中发出来,仿佛一声声沉沉的哀叹。诗人为何要哀叹呢?这使人不禁想起杜甫当时生活的社会背景。我们知道,杜甫是唐代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爱国诗人,被世人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史诗。他写这首诗时正是安史之乱之时,且未平息。此时的唐朝,已非昔时的唐朝,唐高宗的昏庸使它在风雨中飘摇,有如杜甫的茅屋,将为秋风所破。从意象层面来看,茅屋含有一种隐喻,暗指当时的唐皇朝。“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中的群童,语义上是顽劣的孩童,可我们知道小孩子不懂事是正常的,而杜甫骂他们为“盗贼”,这不应仅是对世风的谴责,而应含有更大的含义。我们且把孩童看作是一个意象,那么,它可以喻指中唐的叛臣:安禄山、史思明、高力士、杨国中、安庆义、史朝义等,他们就像是唐皇朝的蛀虫,更像是打家劫舍的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如此分析,更让人深刻体会到当时的社会现实,从而体现出“史诗”的价值所在。如果这样分析还不够有说服力的话,且看“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这两句,将能进一步地证实以上的说法。从语义上看,杜甫是由于屋漏而盼望雨停。如果只是如此,我们就很难去理解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之心了。可见,此雨非彼雨。这雨也是一个隐喻,喻指当时的战乱,他盼望雨快点停,更盼望安史之乱快点平息。诗的末句“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点明了这一层意思。此屋非彼屋,此屋正是诗人所希望看到的太平盛世。整首诗所描述的环境始终处于风起云涌中,风怒号,云翻涌,雨未绝,这种环境描写起到一种象征作用,它象征了当时战乱、黑暗的社会现实。
教读《茅》这首诗时,只要给学生讲当时的社会背景便可引导他们用四层面分析法自觉地深入文本细致品味。。
这里有必要说一句,细读法虽好,但也不是欣赏诗歌的唯一方法,它只是比较适用于抒情诗,特别是较为短而意蕴丰富的抒情诗(现代派尤佳)。虽然我们不能用它去研读各种体裁的诗词,但通过四层面分析的教学,能培养学生自觉地深入文本研读的意识,捕捉诗文中的言外之意、暗示和联想,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其发散思维,从而提高学生文学的敏锐力。如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渐渐提高了,学习能力也会相应增强了。正符合了叶老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