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项羽不杀刘邦?

希望能够全一点,我总觉得怪?

项羽不善用人,不听谋臣之言。因为,即使项羽没有看穿刘邦的政治野心,但范增很清楚,而且劝说项羽:“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之气也。急击勿失。”应当承认,项羽的失败与其不善用人密切相关。司马迁在《陈丞相世家》中,就借陈平之口指出:“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但不能因为鸿门宴上他不听范增劝说就给他戴上“不善用人,不听谋臣之言”的帽子。一方面,项伯也是项羽的高参,项羽对其言听计从,有他从中调停,项羽不能不加考虑;另一方面,范增进言不当,他没有提出足够有力的证据说服项羽,而且鸿门宴上未经项羽同意,便擅自叫项庄舞剑,借机刺杀沛公,这无疑是给项羽难堪。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是项羽所不允许的,若非项羽尊范增为亚父,凭项羽的性格断没有范增的好果子吃。更主要的是,我们前面已经提到,项羽有自己的战略考虑,放刘邦无非是为施恩,以使刘邦能继续助其一臂之力,从而彻底摧毁秦王朝,建立自己的霸业。而事实上,项羽的这两个目的都已经达到。反之,如果项羽杀了刘邦,引起内讧,则项羽即使有“力能扛鼎”之气,“勇冠三军”之势,恐怕连一个愿望都难以实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12
刚开始的时候,都是反秦的义军,大家是一个战壕的战友,是要互相帮助的,项梁曾经派出5000兵帮助过刘邦。但是秦灭以后,情况有所不同,从反秦同盟变成争天下的对手,从这时候起,项羽应该考虑了是否应该灭掉刘邦。机会说来就来,刘邦攻下咸阳,项羽也来了,而且看到了刘邦的野心,已经下定决心杀之。于是在鸿门设宴请来刘邦,准备在宴席上下手,到这里一切都在项羽的掌握之中,也是按照他和范增的设想进行下来的。但是之后出问题了,问题出在项伯身上,项伯作为刘邦的准亲家背叛了自己的阵营而偏向了刘邦,在宴席上阻挡了项羽的计划实施,随后张良和陈平把樊哙弄了进来一搅合,没法下手了。但是机会还有,如果项羽什么也不顾,大手一挥,埋伏的兵士进来一样解决刘邦,但是张良看出了火候,让刘邦赶紧去厕所,然后借助这个机会逃走。然后张良进来说刘邦醉了,已经回去了,并送上两个玉璧。如果项羽稍微果断一些,这也是个机会,刘邦连面都不见就跑了,佯装生气追上去就杀了。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项羽很弱智,开始赏玩玉璧,根本没有考虑刘邦的事情。于是楚汉相争中这个唯一的杀掉刘邦的机会就这么消失了,终项羽一生,刘邦再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
第2个回答  2011-12-15
一来刘邦这个人善于和人交际,尤其是能和人一面熟,经常在酒场应酬,深谙此道
二来项羽对他印象相当不错,二人一块行军打仗了很长时间,有项梁的时候
鸿门宴不杀他,因为当时两人实力相差悬殊,刘邦就范就好,没必要杀他
后来几次将要置刘死地时,项羽也是报此幻想,
可事实证明,刘邦不会屈居项羽之下的
第3个回答  2011-12-12
不杀刘邦主要还是因为项羽沽名钓誉。
毕竟项羽打的事楚国旗号,号称是推翻暴秦仁义之师。
仁不是主因。项羽本身也不是仁慈的人,不然也不会巨鹿之战后坑杀20万降兵,也不会在咸阳杀死子婴。
还有一个原因是项羽过于自大,没把刘邦放在眼里。他压根也没想到刘邦能打败他。
第4个回答  2011-12-12
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亚父范增

项羽觉得这样就杀了刘邦,有点小人,另外当时他可能也没把刘邦放在眼里,所以搞政治权谋的必须得是心够黑,下得了手,不要脸才行,向来历史是成王败寇,我们看得的也都是成功者编纂的史书,所以项羽的悲剧在于他不够阴险,没有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