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后浇带,作用,做法及验收规范是什么?

如题所述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设置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06
说白了就是施工浇筑混凝土时留的一条带,起到的作用是防止混凝土热胀冷缩引起的变形,平面有水平后浇带,墙体有竖向后浇带,一般都是在该处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两个月再将此带浇筑混凝土,所以称为后浇带。一般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强度比该处原先的混凝土强度要高一个等级。你看那些混凝土路面上隔一段不是也有一条缝,就是同样的道理。
第2个回答  2011-12-10
楼上二位说得很详细了 酱油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