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十年来中国钢铁行业发生的巨大变化

如题所述

  为了适应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条款,中国政府2002年以来相继公布和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使我国的反倾销、反补贴走上了“有法可依”的道路,对中国钢铁工业来说,多了一种保护自己的武器。《对外贸易壁垒调查暂行规则》于2002年11月1日起开始施行,该规则可就外国政府所实施的贸易措施,是否违反多边贸易条约或双方签订的贸易协定,对中国产品有不合理障碍,或对其产品在外国市场竞争力造成不合理损害等情形进行调查,并可通过双边协商或遵循WTO相关机制解决。另外,中国遵循WTO规则,取消原来的钢铁产品进口许可证制度,以自动登记制度取代,但是为了防范国际钢铁产品大量倾销对钢铁产业的冲击,达到审慎把关的目的,建立了钢铁反倾销预警制度,相关预警指数也将陆续公布。
  2. 中国钢铁行业首例进口保障措施实施
  2002年3月以来,由于美国和欧盟相继宣布对进口钢铁产品采取保障措施,大量钢材涌入中国。2002年1季度,中国钢材进口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7.5%,比2001年4季度增长了12.9%。其中3月份比上年同期猛增30.86%。由于进口产品大量增加,导致钢材价格下落,2002年销售价格比2001年同期下降了7.78%,国内普薄板销售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16.77%,使许多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下降幅度高达43.36%。为此,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及宝钢、鞍钢、武钢、首钢和邯钢联合向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正式提交了《关于对钢铁产品进行保障措施调查的申请》,2002年5月21日外经贸部决定对进口至中国的9类产品48个税号采取临时保障措施,期限为180天。即对9大类以板材为主的钢铁产品实施关税配额,以过去3年平均出口量为配额基数,关税配额内进口产品仍执行现行进口关税税率,超过配额的进口量加征7-26%的附加关税,中国此次钢铁产品保障措施调查涉及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日本、韩国、俄罗斯和中国台湾省等。这是我国首例进口保障措施案立案,也是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后,第一次利用该组织的有关条款解决贸易争端,主动出击的“第一战”。
  3 .对部分进口钢材的最终保障措施将于本月20日正式实施
  中国临保措施于2002年11月24日到期,正式保障措施即将正式启动。保障措施只对热轧普薄板、冷轧普薄板 、彩涂板、非取向硅钢和不锈钢冷轧薄板五种钢材品种实施进口关税配额,对于超过关税配额总量进口的钢材将加征特别关税。并且,正式保障措施对热轧普薄板、冷轧普薄板和不锈钢冷轧薄板采取分国别配额方式,对彩涂板和非取向硅钢采取全球配额方式,对于进口量小于3%的发展中国家不实施关税配额。正式保障措施实施期限从2002年11月20日—2005年5月23日,在最终保障措施的两年半的时间里,特别关税税率是逐阶段降低的,但对比临时保障和最终保障措施第一阶段特别关税税率可以看出,彩涂板、非取向硅钢的特别关税税率上升,而热轧普薄板和冷轧普薄板两个下降,不锈钢冷轧薄板基本持平,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部分钢材最终保障措施分阶段特别关税税率与临时保障措施比较
  品种
  临时保障措施 最终保障措施
  02.5.24-11.19 02.11.20-03.5.23 03.5.24-04.5.23 04.5.24-05.5.23
  1.热轧普薄板 26% 10.30% 9.50% 8.70%
  2.冷轧普薄板(带) 26% 22.40% 20.60% 19.00%
  3.彩涂板 18% 23.20% 21.30% 19.00%
  4.非取向硅钢 9% 20.20% 18.60% 17.10%
  5.冷轧不锈钢薄板 18% 18.10% 16.70% 15.30%
  在国际钢铁贸易保护日益加剧的今天,我国政府对部分钢铁产品实施保障措施,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和避免过量进口对我国钢铁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者损害威胁,另一方面也是为我国钢铁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未来发展赢得宝贵的时间,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我国钢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应对入世后外部环境的变化,积极运用WTO规则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加入WTO后的中国钢铁业
  1 .国内钢铁企业纷纷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结构调整步伐
  为迎接入世的挑战,国内钢铁企业纷纷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据统计,近年来国内钢铁企业投入2000多亿元用于产业结构调整。由于薄板是中国大陆钢材品种中的主要矛盾,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因此,“十五”期间,不少企业将增加以热轧钢板、冷轧钢板以及镀锌板为主的薄板生产设备。从热轧生产线看,目前,国内已有宝钢、鞍钢和武钢等10家钢铁企业共12条热轧钢板生产线,其年总生产能力为2300万吨, “十五”期间将分别在武钢、鞍钢、包钢、珠钢、邯钢等5家钢铁公司各新增设1条热轧钢板生产线,另外还将分别改造梅钢、本钢、武钢、攀钢等4家钢铁公司的4条热轧钢板生产线,到2005年生产能力将扩大到3820万吨。从冷轧生产线看,目前有7家企业共有7条冷轧钢板生产线,其年总生产能力为760万吨,“十五"”期间将在昆钢新建1条年产40万吨的可逆式轧机,改造鞍钢、武钢、攀钢、上海益昌钢厂等4家钢铁公司的4条冷轧生产线,其年生产能力增加260万吨,到2005年冷轧钢板年总生产能力将扩大到1020万吨。另外,国内共有10条镀锌钢板生产线,其年总产量为220万吨,“十五”期间将在邯钢新建1条30万吨镀锌生产线,改造武钢和攀钢2条镀锌生产线,其生产能力增加40万吨,到2005年镀锌钢板年总生产能力将扩大到270万吨。再建设一批涂层板生产线,届时,28套涂层板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将达到320万吨。还有一批现代化的大型高炉、转炉、大型轧机、板材轧机、板管轧机、高线轧机、连续小型轧机、超高功率电炉等正在加紧建设,它们将使中国钢铁工业技术装备水平大大提高。
  2 .入世以来钢材市场喜忧参半
  ——国内需求旺盛,出口低幅增长。 由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房地产业、汽车业、船舶制造业和机电产品外贸出口发展势头强劲,带来了国内钢材生产需求旺盛。据统计,2002年1-9月份全国钢材消费量15500万吨左右,比去年同期增长22%,预计全年消费量将首次超过2亿吨关口。出口低幅增长,2002年1-9月,全国出口钢材39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9.1%。
  —— 国内生产增势迅猛,进口压力更为沉重。 旺盛需求的拉动,加之企业抢占市场份额的冲动,使得钢材新增资源始终强劲增长。2002年1-9月全国钢材产量1407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0%。预计全年钢材产量达到或接近19000万吨,占世界钢材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左右。进口压力较为沉重,一方面由于内需的拉动,另一方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因为关税的下降和进口配额的增多,加之跨国公司加工企业向中国的转移,进口大幅度增长。1-9月全国进口钢材189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47.4%,预计全年进口量将超过2000万吨,比上年有较多增长。
  —— 市场价格环比回升,部分品种出现大幅上涨 。中国加入WTO后,钢材市场价格基本与国际市场同步。在2002年美国启动“201条款”、 欧盟、北美和亚洲等国家纷纷提高进口关税,设置贸易壁垒后,日本、欧盟等钢材主产区被迫削减产量,中国实施的钢铁产品临时保障措施,客观上改善了供求关系,刺激了国际钢材市场价格的整体上扬,也带动国内钢材价格出现了明显回升。从各主要城市钢材挂牌价格情况来看,各类建筑用材价格普遍比年初上涨了200-300元/吨,各类板材价格比年初上涨了500-800元/吨,热轧薄板、中板等部分品种一段时期内甚至出现了暴涨,钢铁行业整体效益将有明显提高。
  3 .外资加快进入
  随着汽车、家电、轻工等行业快速发展,薄板材消费逐年增加,尤其是冷轧薄板、镀锌板、不锈钢薄板中更薄规格的品种进口逐年增加,正是有这些缺口,国外钢铁企业纷纷瞄准了中国钢材市场,加大投资力度。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在中国上海设立冷轧厂。韩国联合钢铁公司决定在中国建造联合钢铁分公司,名为Unionsteel,新上涂镀生产线专门生产涂镀产品,在此之前联合钢铁公司已在中国建了一条冷轧机组。日阪、兴业和日新制钢也于2002年7月初宣布,决定对合资建立的从事不锈钢和表面处理板加工业务的江苏省长富不锈钢中心增加投资。在外商投资规模稳定上升的同时,台商投资增势强劲,岛内钢铁企业十分看好中国大陆的投资环境。由于中国市场对镀锌板和涂层板的需求量剧增,台湾盛馀钢铁公司决定在华北渤海湾设厂。初步规划新厂一期产能达15万吨,以生产涂层板为主;二期为30万吨产能的镀锌板生产厂,投资规模将扩大至1亿美元,目标是占领华北、天津、北京等地市场;台湾省新贝斯特线材工业公司在大陆苏州投资的苏州新贝斯特线材公司,今年10月底将开始碳钢和不锈钢线材的生产。台湾中钢集团首家正式在大陆设置的分支机构--中贸上海分公司已于今年10月底揭牌。
  目前,国外钢铁公司不仅介入镀锌板、盘条、大口径钢管、线材产品等,而且已经介入到环保业、物流业及信息产业,弥补了国内部分钢铁产品品种以及技术的不足的同时,也带来了国外新的营销理论和管理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钢铁企业的发展。
  三、中国钢铁行业发展趋势
  世界钢铁研究所2002年10月7日提供的报告表明,中国的钢铁需求量将继续增加,2003年将消费世界钢铁产量的1/4,消费量可能要达到2.15亿吨,而2001年-2003年世界新增钢铁消费量2/3将来自中国。2002年中国的钢铁需求可望增长14.8%, 2003年则略减至10.3%。
  1.钢材市场供需进一步加大,价格平稳
  总体来看,2002年中国钢材消费增长主要有三大带动因素:一是国家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带动;二是国际经济增长的带动;三是世界生产基地向中国大陆转移和跨国公司在中国采购的带动。由于受到需求拉动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进口门槛的降低,新增资源也会保持较高水平,部分产品的增长甚至更为强劲,市场的买方格局不会发生大的变化。随着市场价格回升到相对高位,加之货源宽松,价格进一步上涨的空间不大。
  —— 国内需求稳中有增,增长幅度出现回落
  多方面的迹象表明,2003年国家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虽然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已经5年,迟早会淡出,但目前完全淡出的条件还不具备,至少明年还需要借助国债支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近些年来财政赤字不断增多,国家财力有限,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亦难以增强。受其影响,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快速增长态势,但增长水平会出现回落。受其影响,与此相对应的钢材消费力度会有所减弱。
  —— 国际需求好于上年,出口继续保持一定幅度增长。 2003年全球经济复苏速度加快,总体需求形势将好于今年。据世界经合组织近期所作出的预测,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7%和2.9%;其中美国为2.3%和3.2%;欧盟为1.1%和2.3%;日本将摆脱连续两年的负增长局面,今明两年均可达到1%左右的增长水平。 近来有迹象表明,2002年各国普遍实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松动的趋势。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前不久美国对进口钢材免税检查期延长。美国钢铁进口限制保护已经接近尾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松动,有利于出现一个较好的出口环境,2003年的外贸出口环境可能比今年要好一些,出口将继续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
  —— 资源供给较为充裕,进口冲击加大。 当今的市场,是一个全球过剩的市场。一方面,我国普通钢材的生产能力庞大,增产潜力不小。根据测算,2003年全国钢材产量将突破2亿吨,占世界钢材产量的1/4,成为全球头号钢材生产国家。如果存在消费需求,钢材产量再增长10%,达到2.1亿吨也不成问题。另一方面,2003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2年,按照承诺,进口管制还要松动。2002年11月,我国只对冷热轧薄板等5类钢材品种实行保障措施,相对应原来的9大类产品有4类不在保障之内,因此,其进口量也会相应增加,还有迹象表明,今后我国扩大与周边国家的双边贸易,相应享受某些优惠政策,在此背景下,低价进口钢材,可能会使国内行业受到冲击。
  —— 价格水平大体平稳,进一步上涨空间不大 。进入2002年4季度后,国际钢材价格持续上涨的势头减缓。国际市场上钢材的阶段性回升基本结束,对国内行情的“领涨”作用明显减弱。国际市场上由于减少产量和各种贸易保护措施刺激的涨价效应已经基本显现。尽管2003年初以后还存在价格向上调整的可能性,但其中的变数不小,如西方主要国家的经济走势,美国对伊拉克军事打击的时间及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等。因此,2003年的全球经济走势不太乐观。受其影响,全年钢材价格总水平大体平稳,继续大幅上涨的空间不大,部分产品价格环比还会出现回落,如果不出现大的意外情况,价格同比走势大体平稳。
  2 .外资并购钢铁行业可能成为热点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各项法规和政策逐步与世界接轨,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国内市场潜力不断释放,对国际资金的吸引力增强;世界经济安全格局的变化和美国股市的下跌,都促使资金从美国外流。从实际使用外资的情况来看,今年中国将成为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2002年前9个月,中国合同外资金额68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8.4%,这就预示着新一年内中国实际使用外资还会保持较高的水平,但因为上年基数较高,估计难以出现像今年这样高的幅度增长。有人估计,2003年外资使用量在600亿美元以上。 出于降低成本和增强竞争力的需要,许多跨国公司把中国纳入其全球生产和采购链,除将本土或其它地方的生产部门转移到中国来外,还会加大在中国的采购力度。如福特汽车公司近期宣称,为了削减成本,到明年中期,他们将从中国购买数十亿美元左右的汽车零部件,以便有效地节约成本。正是跨国公司的这种战略调整,导致了对中国廉价零配件的需求,从而增加中国的钢材消费。更重要的是,外资并购是在我国加入WTO后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标志之一,对国家整个经济格局的影响持续而且深远,外资并购不是一个简单事件,它的时间跨度要用五年、十年来衡量,对钢铁行业的影响意义深远。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钢铁行业吸收更多的外资,还有独特优势。近日,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联合发布《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与此前出台的《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一并构成我国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的政策体系,将对调整和优化国有经济布局产生重要影响,其相关政策也成为外资进入钢铁行业的催化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14
企业重组,强强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