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偏心受拉构件,判别大、小偏心受拉的根据是什么

如题所述

1、根据:轴向拉力的作用位置、截面是否存在受压区、裂缝的发展过程和构件的破坏机理。

2、小偏心受拉构件

(1)、当纵向轴力作用在两侧钢筋以内时,截面在接近纵向拉力一侧受拉,而远离纵向拉力一侧可能受拉也可能受压。

(2)、当偏心距较小时,全截面受拉,接近纵向力的一侧应力较大,远离纵向力的一侧应力较小;当偏心距较大时,接近纵向钢筋的一侧受拉,远离纵向钢筋的一侧受压。

(3)、随着纵向拉力的增大,截面应力也逐渐增大,当拉应力较大一侧的混凝土达到其抗拉极限拉应变时,截面开裂。

(4)、对于偏心距较小的情况,开裂后混凝土裂缝将迅速贯通;对于偏心距较大的情况,由于拉区裂缝混凝土退出工作,根据截面上力的平衡条件,压区的压应力也随之消失,而转换成拉应力,随即裂缝贯通。

(5)、小偏心受拉构件形成贯通裂缝之后,全截面混凝土退出工作,拉力全部由钢筋承担,当钢筋应力达到其屈服强度时,构件达到正截面极限承载力而破坏。

3、大偏心受拉构件

(1)、当纵向拉力作用在两侧钢筋以外时,截面在接近纵向拉力一侧受拉,而远离纵向拉力的一侧受压。

(2)、随着轴力的增大,受拉一侧的混凝土拉应力逐渐增大,应变达到其极限拉应变开裂,截面虽开裂,但始终有受压区,否则外力不能平衡。混凝土开裂后,裂缝不会贯通整个截面。

(3)、当受拉一侧钢筋配筋适中时,随着纵向轴力的增大,受拉钢筋首先屈服,裂缝进一步开展,受压区减小,压应力增大,直至受压边缘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最终受压钢筋屈服,混凝土压碎。

(4)、当受拉一侧的钢筋配置过多时,有可能出现受压一侧混凝土先压碎,而受拉侧钢筋始终不屈服,其破坏属于脆性破坏,应在设计中避免。

扩展资料

1、许多偏心受压短柱试验表明,当相对偏心距较大,且受拉钢筋配筋率较小时,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是由于受拉钢筋首先达到屈服强度而导致受压混凝土压碎,这一破坏称为大偏心受压破坏。

2、其临近破坏时有明显的征兆,横向裂缝开展显著,构件的承载力取决于受拉钢筋的强度和数量。

3、当相对偏心距较小,或虽然相对偏心距较大,但构件配置的受拉钢筋较多时,就有可能首先使受压区混凝土先被压碎。

4、在通常情况下,靠近轴力作用一侧的混凝土先被压坏,受压钢筋的应力也能达到抗压设计强度;而离轴向力较远一侧的钢筋仍可能受拉但并未达到屈服,但也可能仍处于受压状态。

5、临破坏时,受压区高度略有增加,破坏时无明显预兆。这种破坏属于小偏心受压破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偏心受力构件

百度百科-大偏心受压构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6

判别大、小偏心受拉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根据有:轴向拉力的作用位置、截面是否存在受压区、裂缝的发展过程和构件的破坏机理。

1、小偏心受拉构件

当纵向轴力作用在两侧钢筋以内时,截面在接近纵向拉力一侧受拉,而远离纵向拉力一侧可能受拉也可能受压。当偏心距较小时,全截面受拉,接近纵向力的一侧应力较大,远离纵向力的一侧应力较小;当偏心距较大时,接近纵向钢筋的一侧受拉,远离纵向钢筋的一侧受压。

随着纵向拉力的增大,截面应力也逐渐增大,当拉应力较大一侧的混凝土达到其抗拉极限拉应变时,截面开裂。对于偏心距较小的情况,开裂后混凝土裂缝将迅速贯通;对于偏心距较大的情况,由于拉区裂缝混凝土退出工作,根据截面上力的平衡条件,压区的压应力也随之消失,而转换成拉应力,随即裂缝贯通。

小偏心受拉构件形成贯通裂缝之后,全截面混凝土退出工作,拉力全部由钢筋承担,当钢筋应力达到其屈服强度时,构件达到正截面极限承载力而破坏。

2、大偏心受拉构件

当纵向拉力作用在两侧钢筋以外时,截面在接近纵向拉力一侧受拉,而远离纵向拉力的一侧受压。随着轴力的增大,受拉一侧的混凝土拉应力逐渐增大,应变达到其极限拉应变开裂,截面虽开裂,但始终有受压区,否则外力不能平衡。混凝土开裂后,裂缝不会贯通整个截面。

当受拉一侧钢筋配筋适中时,随着纵向轴力的增大,受拉钢筋首先屈服,裂缝进一步开展,受压区减小,压应力增大,直至受压边缘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最终受压钢筋屈服,混凝土压碎。

当受拉一侧的钢筋配置过多时,有可能出现受压一侧混凝土先压碎,而受拉侧钢筋始终不屈服,其破坏属于脆性破坏,应在设计中避免。

扩展资料:

偏心受力构件分为两种:偏心受拉和偏心受压构件。

1、许多偏心受压短柱试验表明,当相对偏心距较大,且受拉钢筋配筋率较小时,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是由于受拉钢筋首先达到屈服强度而导致受压混凝土压碎,这一破坏称为大偏心受压破坏。

2、其临近破坏时有明显的征兆,横向裂缝开展显著,构件的承载力取决于受拉钢筋的强度和数量。

3、当相对偏心距较小,或虽然相对偏心距较大,但构件配置的受拉钢筋较多时,就有可能首先使受压区混凝土先被压碎。

4、在通常情况下,靠近轴力作用一侧的混凝土先被压坏,受压钢筋的应力也能达到抗压设计强度;而离轴向力较远一侧的钢筋仍可能受拉但并未达到屈服,但也可能仍处于受压状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偏心受压构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偏心受力构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24

判别大、小偏心受拉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根据有:轴向拉力的作用位置、截面是否存在受压区、裂缝的发展过程和构件的破坏机理。

1、小偏心受拉构件

当纵向轴力作用在两侧钢筋以内时,截面在接近纵向拉力一侧受拉,而远离纵向拉力一侧可能受拉也可能受压。当偏心距较小时,全截面受拉,接近纵向力的一侧应力较大,远离纵向力的一侧应力较小;当偏心距较大时,接近纵向钢筋的一侧受拉,远离纵向钢筋的一侧受压。

随着纵向拉力的增大,截面应力也逐渐增大,当拉应力较大一侧的混凝土达到其抗拉极限拉应变时,截面开裂。对于偏心距较小的情况,开裂后混凝土裂缝将迅速贯通;对于偏心距较大的情况,由于拉区裂缝混凝土退出工作,根据截面上力的平衡条件,压区的压应力也随之消失,而转换成拉应力,随即裂缝贯通。

小偏心受拉构件形成贯通裂缝之后,全截面混凝土退出工作,拉力全部由钢筋承担,当钢筋应力达到其屈服强度时,构件达到正截面极限承载力而破坏。


2、大偏心受拉构件

当纵向拉力作用在两侧钢筋以外时,截面在接近纵向拉力一侧受拉,而远离纵向拉力的一侧受压。随着轴力的增大,受拉一侧的混凝土拉应力逐渐增大,应变达到其极限拉应变开裂,截面虽开裂,但始终有受压区,否则外力不能平衡。混凝土开裂后,裂缝不会贯通整个截面。

当受拉一侧钢筋配筋适中时,随着纵向轴力的增大,受拉钢筋首先屈服,裂缝进一步开展,受压区减小,压应力增大,直至受压边缘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最终受压钢筋屈服,混凝土压碎。

当受拉一侧的钢筋配置过多时,有可能出现受压一侧混凝土先压碎,而受拉侧钢筋始终不屈服,其破坏属于脆性破坏,应在设计中避免。


扩展资料

对于小偏心受拉构件,当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一般情况是全截面全部裂通,拉力完全由钢筋承担,但总是一侧钢筋达到屈服,另一侧钢筋未达到屈服。只有当纵向拉力作用于截面钢筋面积的“塑性中心”时,全部钢筋才会达到屈服。

为充分利用钢材强度,使用钢量最少,应在设计时采用使截面塑性中心与纵向拉力相重合的设计方法,设构件破坏时两侧钢筋的应力都达到抗拉强度设计值。

对于大偏心受拉构件,构件破坏时,钢筋应力都达到屈服强度,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设计时,为了使用钢量最小,应充分利用受压区混凝土。

参考资料来源:舒士霖所著书籍《钢筋混凝土结构》第8.2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16
设计偏心受拉构件时,应同时满足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承载力极限状态的验算包括强度和稳定,偏心受拉构件只有强度问题,偏心受压构件则应同时满足强度和稳定要求。此外,实腹式构件还必须保证组成板件的局部稳定,格构式构件还必须保证单肢稳定;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则通过限制长细比来保证,但应注意,当杆件以受弯为主,轴力较小,或有其它需要时,也需计算拉弯或压弯构件的挠度或变形,使其不超过容许值。
第4个回答  2011-12-27
这个可以参考舒士霖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第8.2节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这一章节!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