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自主招生是先面试还是先考试?谢谢。

如题所述

先笔试后面试
尤其是三大联盟的学校,很多学生都是只笔试,没有机会参加面试就被淘汰了
1.12月份开始
2.由于教育部的影响,各个大学自主招生联盟的组织正在协调中,会比去年开始的晚一些

准备的材料:
1.高中2年半的大考试成绩,要求学校教务处盖章
2.自荐信,推荐信,
3.奖状,获奖证书(如果有的话)复印,网络报名表打印

自主招生是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改革扩大高校自主权的重要措施。自主招生选拔由高校自行组织,一般由笔试、面试两部分组成。通过自主招生选拔的考生必须参加高考(07年起上海地区考生通过复旦、上海交大的自主招生选拔后,高考成绩可仅作参考),在高考录取时可获得20分或不等的优惠。自从2003年开始,我国就通过实施高校自主招生探索人才选拔制度改革,允许部分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以选拔那些由高考不容易被发现的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根据教育部要求,自主招生人数不能超过试自主招生面试点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

自主招生六大特别提醒
1、自荐VS校荐
申请方式分为“校荐”和“自荐”两种。
绝大多数院校同时接受“校荐”和“自荐”。但有少数院校只接受校荐,以2010年的招生简章来看,就有中央财经大学、同济大学、北大医学部等。而中国人民大学更加特殊,指出有“校荐”资格的考生可以任意选择学校提供的专业,但是“自荐”的考生只能在物理学、化学、人文科学实验班(国学)、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党史、美术学专业等5个专业中选择。
据统计,以“校荐”资格申请自主招生获得通过海选的比例远大于以“自荐”方式,“校荐”几乎95%能通过院校的海选,而以“自荐”方式通过海选的比例不超过20%,因此有实力拿到“校荐”资格的考生要尽量争取拿到心仪院校的“校荐”。需要指出的是,“校荐”并不是学校在推荐信上盖了章就算是学校推荐,因为所有考生申请的材料都必须经过中学盖章,只有拿到中学的推荐名额才算是学校的校荐。
附:
2011年“华约”院校自主招生报名人数录取人数情况
2011年,清华大学、上海交大、中科大、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大、中国人民大学这七所在自主选拔工作中展开合作,共同举办“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简称“AAA”测试,这七所院校组成的联盟俗称“华约”。
  2011年,全国共有10万余名学生报考,6万余人获得初试资格。
招录情况
清华大学 2011年,有超过1万名考生报名,5000人获得笔试资格,1000余人入围面试,最终130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
上海交大 2011年,有超过3万人报名,1.8万余人获得笔试资格。最终有76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
中国科技大 2011年,有超过1万人报名考生获得笔试资格,最终有31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
南京大学 2011年有2万余人报名,6000余人获得笔试资格,最终60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
浙江大学 2011年有1.3万余人报名,1000余人获得面试资格,最终79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
西安交大 2011年有1万余人报名,1200人获得面试资格,最终70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
中国人大 2011年,有接近2万人报名,4500余人获得笔试资格,1400余人获得面试资格,最终有78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
以上表格上来得出以下结论:
1.自主招生过关率保持在5%——8%左右。
2.很多院校学生报名人数不断增加,并且获得自主选拔资格的人数不断增加,这对裸分考试的学生来说挑战性越来越强。

2、如何选择目标学校
案例:考生晨晨在自主招生中拿到了外经贸20分的加分,而经过了几个月的学习,成绩具备了冲击人民大学的实力,这时报考外经贸将万无一失,而放弃人大又心有不甘,于是左右为难。
建议考生和家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太过保守。具体操作时,可以选择2所目标院校,一所是与考生平时实力相当的院校;另一所略高于考生的平日实力,并且通过努力是完全能够得着的院校。
3、如何准备申请材料
申请材料一般包括申请表(报名表)、个人陈述、推荐资料及附属材料。
(1)申请材料所覆盖的内容一般有:
①成绩
有的高校需要很详细的从高一至高三期中和期末的成绩以及年级排名;
②竞赛奖项
只要在高中阶段获奖的都可以为自主招生初审通过增加筹码;
③作品
好的作品将是申请材料的亮点;如果没有什么作品的话,也可以谈谈自己的一些独特见解,如对教育公平等热点话题的看法等;
④特长
如果有特长一定要写上,如竹笛9级,钢琴9级等。清华大学就非常看重有桥牌、象棋、国际象棋、围棋等特长的学生;
⑤志向或大学四年规划
比如北大要求阐述为什么要报考北大;清华要求写出自己的求学之路等。
(2)注意事项:
① 重点填写高中阶段的表现。对于初中、小学阶段的内容,一般不必填写。
② 加盖学校公章,而不能仅盖学校教务处等部门公章。
③ 个人自述及推荐意见的篇幅均以1页为宜,一般不超过2页。
④ 附属材料只要把高中阶段能够反映自己成绩的材料附上即可。
⑤ 本着节约原则,建议以黑白印制申请材料。
4、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自荐信
(1)个人陈述一定要务实,这也是写个人陈述最重要的一点。类似于“我是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我乐于助人”、“我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样的话很空洞,任何人都可以说,就体现不出一个人的闪光点。 如果想要体现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一定不能泛泛而谈,尽可能举例说明。如果参加过社会工作,如志愿者等,都可以写出来。写作时要实事求是、条理清晰地书写,不要用花哨的语言对自己大加赞扬,语言要朴实、诚恳、实事求是。作假是大忌。
(2)个人陈述要分清主次,有所强调。每个申请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应该都是很优秀的,都有着丰富、骄人的经历,但是这些经历不可能都写进去,因此就要有所强调,突出自己身上最重要同时也是招生老师最欣赏的能力,去强调那些能够体现这些能力的经历。
(3)突出自己的个性。现在的高中毕业生都是90后的学生,有活力、有梦想,视野开阔,性格张扬。在申请材料中老师同样希望看到时代赋予他们这些青春活力的内涵。
(4)了解申请院校的文化内涵和性格特点。越好的高校越注重考生的秉性与学校文化氛围的匹配。既然是自主招生,高校更愿意选择这样的学生,而且这样的方式更适合于高校未来发展趋势。
5、如何准备笔试
自主招生考试的笔试要比高考(论坛)题难,比各类竞赛题容易。由于考试时间在一轮考试之后,因此考生只要在学校跟着老师扎扎实实地做好一轮复习即可,此外,可以对热点话题有所了解,以此来开阔视野,也不至于在评述时无话可说。
6、如何准备面试
自主招生的面试题目灵活多变,不可预测。准备时不必在话题方面花费太多精力。而要在心态、思维、语言表达、礼仪等方面进行准备。
首先,要尽可能让自己保持一个轻松平和的心态。
其次,多设想一下面试时遭遇突发状况要如何应对。如出现冷场的情况怎么办?拿到的话题无话可说怎么办?自己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另外,礼仪是我们容易忽略的一个方面。比如面带微笑、认真倾听别人的话、不要气势太剩地抢话等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7、特别提醒
考生在自主招生考试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我们注意:
(1)因准备自主招生考试,而耽误了正常的学习;
(2)没有通过自主招生考试,或没有拿到最高级别的加分,感到心情失落;
(3)拿到自主招生加分,过于自满,放松了学习,结果大意失荆州

2011年“华约”院校自主招生报名人数录取人数情况

2011年,清华大学、上海交大、中科大、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大、中国人民大学这七所在自主选拔工作中展开合作,共同举办“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简称“AAA”测试,这七所院校组成的联盟俗称“华约”。

  2011年,全国共有10万余名学生报考,6万余人获得初试资格。人数较多的考点:江苏南京考点6000人,杭州考点5700人,上海考点4300人,北京考点3700人,合肥考点3400人,西安考点3000人,武汉考点2900人,成都考点2700人,郑州考点2600人,济南考点2500人,长沙考点2100人,广州考点2100人。

  联考测试科目:阅读与写作(测试时间3小时,满分200分),其中中文阅读与写作占100分,英文阅读与写作以及中英文综合应用占100分。数学(测试时间1.5小时,满分100分);自然科学(测试时间1.5小时,满分100分)其中物理占70分,化学占30分。人文与社会(测试时间1.5小时,满分100分)历史占40分,政治和地理各占30分。

招录情况

清华大学 2011年,有超过1万名考生报名,5000人获得笔试资格,1000余人入围面试,与上年保持基本稳定,最终130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其中人数较多省份为:北京216人,江苏101,上海95人,浙江88人,湖北87人。

上海交大 2011年,有超过3万人报名其中上海近6000人,1.8万余人获得笔试资格,其中上海约4000人。最终有76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其中人数较多的省份为:上海158人,北京69人,湖北60人。此外江浙沪自主 选拔录取改革试验计划共录取750余人,其中上海545人,江苏107人,浙江114人。

中国科技大 2011年,有超过1万人报名考生获得笔试资格,人数较去年增长50%以上,最终有31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其中人数较多的省份为:湖北41人,安徽40人,江苏35人,北京:25人。

南京大学 2011年有2万余人报名,6000余人获得笔试资格,最终60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其中江苏293人),北京19人。

浙江大学 2011年有1.3万余人(其中浙江3000余人)报名,1000余人获得面试资格,其中浙江150人。最终79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其中浙江128人,北京43人。

西安交大 2011年有1万余人报名,1200人获得面试资格,最终70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其中河北165人,江苏103人,湖北87人,河南67人,辽宁56人。北京9人。

中国人大 2011年,有接近2万人报名,较去年增长100%,4500余人获得笔试资格,是上年的4倍,1400余人获得面试资格,最终有78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其中人数较多的省份为:北京154人,辽宁77人,湖北59人,山东50人,河北50人。

由此可得出以下结论:
1.自主招生过关率保持在5%—8%左右。
2.很多院校学生报名人数不断增加,并且获得自主选拔资格的人数不断增加,这对裸分考试的学生来说挑战性越来越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03
大学自主招生简章正在陆续公布 自己看看就明白了

先申请 初审通过之后 才能参加考试 考试成绩符合要求的才会参加面试

开展自主招生的大学:
北京(19所) 上海(9所) 湖北(7所) 江苏(10所) 陕西(5所) 四川(4所) 浙江(1所)
山东(3所) 辽宁(3所) 湖南(2所) 安徽(2所) 广东(2所) 重庆(2所) 甘肃(1所)
黑龙江(2所) 天津(2所) 吉林(2所) 贵州(1所) 福建(1所) 云南(1所) 广西(1所)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东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河海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武汉大学 中南财政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地大(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农林科大 西安电子科大 西北工业大学 兰州大学 北航
华中农业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石大(北京) 东华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长安大学 吉林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苏州大学 石大(华东)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对外经贸大学 南航

* 以下院校只在本省实行自主选拔录取
南京邮电大学 上海大学 云南大学 贵州大学 三峡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工业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近两年来自主招生的热度不断上升,考生家长大都奔着自主招生“实惠”去的。但是,自主招生也会牵扯学生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每年都会有一些学生同时报考多所高校的自主招生,开车熬夜备考,1、2月份又奔波于各高校“赶场”测试,学生正常的复习节奏被打乱了。除此之外,自主招生也会给一些学生心理和情绪上带来影响,造成学生浮躁,甚至出现一种假象:觉得自己报名申请了,就好像拿到了“优惠”;也有的获得了高校的降分优惠后,学习开始松懈;测试没通过的学生,自信心受到打击等等。每件事物都是有利也有弊的。正如网名“山里人”这位过来考爸发出的感慨那样:“自主招生来临前大家都是满腔热情,但事实上最后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自主招生就是个梦,哪怕你平时很优秀,哪怕你的成绩足够进入你所报自招的大学。从结局来看,拿到加分的往往是远远超出所报学校水平的学生、部分艺特体特生、绝小部分特殊情况生。如果你充分认识到这点,你选择好准备够一够、稳一稳、保一保三所学校高兴地去重在参与,至于加分的事,那就随着你的努力与运气去吧。反正那么多的同学没有加分也照样进了想进的大学。最为关键的是,千万别因为自主招生而影响你正常复习的脚步,这个说起来容易,做到还是有难度的……”
第2个回答  2011-12-04
先面试吧,我不是太确定
第3个回答  2011-12-04
先考试再去面试
第4个回答  2011-12-03
先面试后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