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注重亲情的句子

如题所述

亲人本该是给予我们温暖与支持的避风港,然而,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突然之间对亲情感到了厌恶,具体表现为不愿意与家人或亲戚进行深度沟通、并带有一定抵触情绪。从发展心理学观点来看,这其实是人生发展的阶段性产物,属于一种正常的心理,下面我们将深度剖析。

心理学家:对亲情感到厌恶,属于一种正常的心理
社会性联结

亲情,是我们人生中最早发展起来的社会性联结,为我们提供了情感、物质等方面的支持,帮助我们更好的生存以及适应社会。但随着年龄与心智的发展,我们会变得越来越独立,逐渐与他人建立起更多形式的亲密关系,这个阶段,我们对于亲情的依赖程度也就没有最开始那么强烈了。

特别是在人生发展的“青少年”阶段,我们会经历了对亲情抵触最强烈的时候。这个时期个体的心理活动往往处于矛盾状态,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心理学家:对亲情感到厌恶,属于一种正常的心理
1、反抗性

青春期个体往往具有反抗性,体现在个人观点和行为决策两个方面,他们会拥有成人感,进而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变得不愿意顺从,不愿意听从他人的意见,常常与成人的看法相抵触。

2、自我意识突然高涨

此外,这个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会突然高涨,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维护好的自我形象,追求自尊与独立,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但由于他们的思维并不完全成熟,有的想法不能被现实社会所接受,就容易产生压抑的情绪。并且,他们往往认为,自己行动的障碍来源于父母,于是产生了“反抗心理”,对亲情感到了厌恶。

心理学家:对亲情感到厌恶,属于一种正常的心理
过度亲密

并且,这种对亲情的厌恶感不仅来自于个体自身的心理发展规律,还会受到父母不同态度与教养方式的影响。有的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孩子渴望独立、需要得到个性伸展,仍然用原有的方式去教导他们,要么过度管制、要么过度关怀,这样都容易遭到反抗行为。

除此之外,有的父母非常专制,从来不听取家庭成员的意见,将他们一味的至于支配、重塑的地位,这也容易导致我们对亲情产生反感。比如,很多人在高考填志愿时,父母强迫他们学某些地区的学校或是专业,让他们感觉非常的被动,有极度想挣脱亲情束缚的冲动。

或者在之后找工作、找对象时,父母或亲戚又对他们的选择指指点点,觉得自己的观点才是正确的,正是这些过度包办、过度关心的行为,跨越了亲人关系之间本该有的界限,所以,让我们产生了厌恶心理,心理学上将现象称为“过度亲密”。

心理学家:对亲情感到厌恶,属于一种正常的心理
亲密关系中的个体缺乏独立性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如果一段关系中只存在喜欢,那么距离会过近,处于一种类似共生的状态。简单说就是两人都缺乏独立性,像个婴儿一样完全依赖对方。

当情感出现危机时,我们其实可以尝试站在一个更为中立的角度,以客观、理智的状态去分析问题,而不是用情绪化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在亲人之间,很容易因为一件小事,而强烈情绪反应、且伴随着攻击性的言语,让双方都颇感受伤,最终导致亲人之间的感情裂痕越来越大。

心理学家:对亲情感到厌恶,属于一种正常的心理
亲人之间,要避免“以爱之名”的心灵绑架,学会给对方一些空间。当意见出现分歧时,不要试图用情绪来遏制住对方,而是应该尝试通过沟通、协商的方式维护宝贵的亲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30
、这是我第一次被亲人伤透了心,第一次真正的看见人类的自私,即使是亲友之间都难以做到换位思考,第一次让我重新的审视周围的关系,第一次知道有时对与错并不能够用来处理事情,第一次真正看见无知和愚昧是如此可怕,第一次让我决定放弃一段亲情。果然,越长大越会发现世界不是白色的!愿无论周围如何繁杂,自己初心依旧不变。

2、被亲人伤透了心,我能做的只是把悲伤掩饰得天衣无缝。​

3、被亲人伤害,心里真的好痛。以后我们就做陌生的亲人。伤透了心。​

4、每一个被亲人伤透心的人,都恨不得自己被生在孤儿院。​

5、被亲人伤透了心却什么都不能说不能做…剪掉自己的一部分假装那是悲伤然后继续若无其事跟他们其乐融融​。



6、世界有时候就是这么无情有意的落井下石唯恐情节不够戏剧痛苦不够刻骨不撒点辣椒水怕你伤口太快愈合担心你生命不够深刻厚重失恋的时候发现周围高频率的出现爱侣失去亲人的时候火车座位旁就是一对母女被亲人伤透心的时候窗外就是一家手牵手逛公园的天伦之乐这是一番臆测偏执?我也希望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