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的孩子成绩下滑严重该怎么办?

如题所述

初二的孩子成绩下滑严重,肯定不是这孩子不懂事不知道学习,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问题,比如学校换老师,比如某次没考好,被同学嘲笑,被老师冤枉等等,要和孩子交流,具体了解,由于发生了这些事情,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潜意识条件性厌学情绪,就是学习的时候就紧张焦虑,就分心走神,并且自己控制不住,越控制不住,越焦虑,听课效率越低,形成恶性循环。成绩下降,考试成绩就会下降,下降以后,每次考试更担心考不好,会更焦虑,导致不能发挥应有的水平,成绩更低。这个问题要解决孩子的条件性厌学情绪,如果以前孩子很努力,很懂事,基础不错,是容易回复上去的。如果以前基础较差,自我管理能力差,恢复的难度就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01
教育界有句谚语是:初一相差不大,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很对学生在小学初一成绩优秀,但一到初二成绩就大幅下降。原因是什么呢?一句话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只凭小聪明,这是造成学习成绩分化的根本原因,细分起来以下九个方面。

方法/步骤
1/9 分步阅读
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初中比起小学来,科目多起来学习强度大起来,面对高强度的学习你的做好心理准备,如果没有心理准备,你就有可能落伍。

2/9
语文基础没有打好。如果你多年来没有重视语文学习,你也可能落伍。因为语文是理解其他学科的基础理解,表达不好除了学习上吃亏、生活上吃亏,还十分影响心情,反过来影响学习。

3/9
不被关注,不能保持强大的学习动力。以前你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班上明星也许你学习的动力来自家长老师的夸奖,但到了初中,大家的过去都跟你相似,如果你失去了这种优势,又不能厚积薄发,你就有可能落伍。

4/9
没有做好独立的思想准备。以前你生活的一切都依赖你的家长,到了初中父母不会时刻在你身边,有许多使得你自己做主,如果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同样也会影响你的学习。

5/9
没有足够的自律能力。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你是否能约束好你自己,合理的分配好自己的时间,有效控制自己想偷懒、玩游戏、运动争抢斗狠的心理。

6/9
没有建立追求宽广渊博知识文化的良好理念。当一个没见过的问题不会时你情不自禁的说老师没讲过,当老师说某一段文章你怎么不会时,你却说老师没要求背。记住,到了初中你不再是活在别人的要求当中,要自己建立适合自己的信念追求。

7/9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记笔记。行为学家统计一个人每天大量的决定有99%以上是靠习惯做出来的,所以说习惯决定命运一点儿也不夸张。没有好习惯,别人能到达山顶,你最多能到达山腰。

8/9
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身体永远是学习、工作、生活的基础,如果你习惯不好,身体迟早要来监督你。没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时间就会大把大把的荒废。

9/9
还在用涂改液。要培养自己谋定而动,下笔准确的能力。如果总是用涂改液,你可能就很难尽早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下棋讲究摸子动子,落子无悔。难道你可以把昨天涂改了重来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但体现在学习上,也体现在生活中。养成这个习惯,会少走很多冤枉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1-15
首先,多鼓励孩子,日常基础要牢固,初二最容易分化,所以一定要相信自己,通过刷题寻找原因,错题总结经验,我儿子是初二上升的,孩子说:初二好好总结,初三不忙乱,今年儿子高一,孩子说学习反思很重要,他自总结必须建立错题本,我也一直对孩子无论老师怎么评价,我都是正面支持鼓励欣赏,所以孩子初二不要怕,刷题总结一门一门总结,补差就行。
第3个回答  2019-01-15
一方面,从孩子本身入手,要多关注孩子的言行习惯,并与孩子平等对话谈心交流,分析查找成绩下降的原因在哪里,然后与孩子一起制订学习提升计划并日常督促实施,定期总结修正计划。另一方面与班主任老师及部分科任老师沟通询问意见和建议。也要关心一下孩子课外时间与谁交往常与谁在一起,做些什么,有无不良行为及习惯,若有不良迹象,进行针对性地干预制止。
第4个回答  2019-01-15
平时考试,考查的题比较简单,到大考如期终,期末考,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高了。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会思维方法,得出答案后,看看变式题会不会做,一般学生都缺少举一反三的能力,学会了一道题,类似的题却不会做了。平日,可以做些辅导资料上如《细解巧练》《海淀单元测试卷》《五年中考三年模拟》的能力提高或中考真题,提升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