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量力”的故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9
“不自量力”是指不衡量自己实力而轻举妄动。比喻不能正确估测自己的力量,不识时务。

春秋时期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息国,一个是郑国。

有一次,他们因一件小事而发生争执。息国:“我们断交吧”郑国:“断就断”。息国国君心生怒火,一气之下出兵攻打郑国。

虽然是小国之间的战斗,但是息国的国力与人力都比郑国少的多,军事上也远低郑国。所以这场战斗一目了然。

郑国国君郑庄公在边境处与其应战,将息国军队打得弃甲而逃,此事以息国的战败而告终。在当时有一些有远见的人,就着此事分析,息国一共犯了不自量力等五种罪,所以息国失败是必然,犯了五种罪还出兵,由此也能推导出息国即将灭亡。

再后来,息国被楚国灭。

这五种罪在《左传》的记载中,分别是:

不量力 ,不自估量自己实力

不度德 ,不自揣度自己威望德行

不亲亲 ,两个国君是同姓,是亲属却不相爱

不证词 ,不能分析自己争执时的言行是否存在歪曲

不察有 ,不能清楚认识自己的错误。

既然如此,不自量力就是如此演化而来的吗?

也不全是。

俗话说“树大招风,人大招摇”连李白杜甫那样的大诗人也惨遭毁谤,明事理的大诗人韩愈可不能忍,韩愈在《调张籍》一诗中写到:“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蜉蝣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这几句诗在当时出名了,韩愈借此诗既表明了李白杜甫诗歌的高度,又对那些胡乱毁谤的人表达了辛辣的训斥。

“不自量力”便是基于上面两种“不自力”与“不自量”演变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