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虫是什么东西?

面包虫是什么东西啊?感觉挺恶心的..
有点像蛆...

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拟步行虫科,粉甲虫属(拟步行虫属)。 原产北美洲,50 年代从苏联引进中国饲养。

黄粉虫干品含脂肪30%,含蛋白质高达50%以上,此外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常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因干燥的黄粉虫幼虫含蛋白质40%左右、蛹含57%、成虫含60%,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

黄粉虫不仅可作饲料,而且可以食用。其幼虫含粗蛋白56.58%,脂肪28.20%,蛹含粗蛋白57%,成虫含粗蛋白64%,其含量大大高于鸡蛋、牛肉、羊肉等常规动物性食品,且有易于消化吸收,被誉为昆虫中的“蛋白之王”。

扩展资料

形态特征

黄粉虫一生(指一个生长周期),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2、卵

乳白色,很小,长约1-2毫米,直径为0.5毫米,呈椭圆形。卵外面有卵壳,比较薄,起保护作用,卵液为白色乳状粘液。卵分为:卵壳、卵核、卵黄、原生质。

2、幼虫

黄色有光泽,长约35毫米,宽约3毫米,呈圆筒形。有十三节。各节连接处有黄褐色环纹。腹面淡黄色。头胸所占虫体的比例较短,约为身体的1 /5。身体直,皮肤坚,中间较粗。腹部末端一节较小。头缝呈U字形,咀扁平。介在第9腹节尾突与体纵轴近直角形。尾突尖,向上弯曲。

3、蛹

幼虫长到50天后,长约2-3厘米,开始化蛹。蛹头大尾小,头部基本模样,两足(薄翅)向下紧贴胸部。蛹的两侧呈锯齿状,棱角。蛹初为白色半透明,体较软,渐变褐色后变硬。

4、成虫

蛹在25℃以上经过一星期后蜕皮为成虫。虫刚刚蜕皮出来为乳白色,甲壳很薄,十来个小时后变为黄褐色,黑褐色,有光泽,呈椭圆形,长约14毫米,宽约6毫米,甲壳变得又厚又硬,这时完全成熟了。经过交配产卵进行第二代繁殖。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成虫头部比幼虫头部多长出一对触须,并且是幼虫面的五倍长。足三对,一对长在前胸部,二对长在腹部,足长比幼虫长8至10倍。每个足尖二个钩爪,足趾上有毛剌。背部翅膀上有竖纹若干条。成虫虽然有一对漂亮的翅膀,但只能作短距离飞行,翅膀一方面保护身躯,另一方面还有助于爬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粉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05

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拟步行虫科,粉甲虫属(拟步行虫属)。 原产北美洲,50 年代从苏联引进中国饲养。

黄粉虫干品含脂肪30%,含蛋白质高达50%以上,此外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常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因干燥的黄粉虫幼虫含蛋白质40%左右、蛹含57%、成虫含60%,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

扩展资料:

面包虫是营养丰富的绿色食品。黄粉虫所含高蛋白、游离氨基酸为哺乳动物的50-100倍、牛奶的11倍;脂溶性维生素a、d、e、k水溶性维生素b族的含量极为丰富,维生素b1是牛奶的15倍,维生素 b2是牛奶的1800倍,维生素b6是牛奶的52倍;

另外,具有常量矿物质元素钙、钾、钠、镁等,微量矿物质元素铁、锌、铜、锰、钴、铬、硒、硼、碘等,营养素的含量均比牛奶和肉类丰富得多。在“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原则下,追求绿色昆虫蛹菜现成为一种时尚,倍受人们青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面包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10-12
★“面包虫”★

☆基本知识
黄粉虫,又称黄粉甲,喜食面包,因而俗称“面包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拟步行甲科、粉甲属。是百万余种昆虫中的一个种。它产于南美州,原为一种仓储害虫。后被人们作为活体动物蛋白饲料所利用,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其成虫蛋白质含量为47%,被称为“动物蛋白饲料之王”,脂肪含量为23%,碳水化合物含量为23%,养分全面。此外,它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常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及动物生长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是观赏鸟、龟、甲、蛙类、鱼类、珍禽类等首选活性饲料。
雌虫短小而圆,雄虫体长而硕大。刚生下来的面包虫卵极为细小,用肉眼几乎看不见,等长至0.1—0.2厘米时,可用肉眼看见它们蠕动的模样。幼虫在春、秋季成长快速,至蛹化为止,需经过4—5次脱皮。

☆“面包虫”之十五个为什么
一、黄粉虫有哪些用途?
黄粉虫有以下多种用途: 1、 作原形食品与面包2、 替代鱼骨粉、肉骨粉作蛋白质饲料 3、作调味粉,制作各种方便面调料4、用于特种养殖,如饲喂蝎子、蜈蚣、林蛙、蛇、珍禽和观赏动物等5、制作小食品如月饼、锅巴、饼干等7、 制作成“汉虾酱” 8、制作各种菜肴9、黄粉虫油脂可制备降低血液胆固醇的药物、人造奶油、表面活性剂中间体等,也可用于制皂、太古油及增塑剂等。10、制作复合氨基酸口服液11、制作营养保健酒12、作科学实验材料13、虫蜕、成虫壳可用于提取甲壳素、生产壳聚糖;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替代激素和抗生素14、虫粪(沙粪)可作高效生物有机肥、用作诱食剂、饲料添加剂、高效花肥等。

二、黄粉虫对特种养殖有什么贡献?
  黄粉虫对于特种养殖的最大贡献是给这些动物的快速恒温养殖提供了四季源源不断的食粮。如人工养蝎,在未发现黄粉虫可作饲料时,可以说几乎所有的人工养蝎都是不成功的,更别说是恒温养殖了(也有叫无冬眠养殖的)。如我们在上个世纪,刚开始人工养蝎时,在夏天可以捕捉到很多野生昆虫如蜘蛛、苍蝇、玉米螟等,蝎子生长较好。但入了冬季,捕不到野生昆虫,只好让蝎子冬眠。所以那时的人工养殖其实是无法做到恒温的。直到发现了黄粉虫可作蝎子的食物时,才有了真正的恒温养殖快速养殖。因为黄粉虫在冬天可以繁殖,蝎子有了食粮,才使得无冬眠成为了可能。如养殖蜈蚣、蛤蚧、蛇等,都变成了现实。

三、为什么说黄粉虫是第三大昆虫产业?
  自古以来,昆虫产业在中国就有着悠久的历史。第一大昆虫产业是蚕,已有二千多年历史了,第二大产业是蜜蜂,也有几百年了。仅家蚕一项昆虫产业,就曾给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涂抹上了最亮丽的一笔,让子孙后代都为古老的“丝绸之路”自豪激动不已。蜜蜂和家蚕至今仍支撑着一个庞大的产业。还有着千千万万的农民靠此生活,也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鲜美的衣服与营养,提供了健康保障。这第三大昆虫产业,应该是黄粉虫了。与一二产业相比,黄粉虫用途更大,养殖更容易,且不分季节,四季养殖。这些都是蚕与蜜蜂不能比拟的。 我们说黄粉虫将托起“中国第三大昆虫产业”,理由有四:1、因为农村常见的秸秆等废弃物也是黄粉虫的良好饲料,因此,开展黄粉虫养殖开辟了利用和转化以农作物秸秆为主的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的新途径。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生产各种农作物秸秆、秧蔓5-6亿吨,用作大牲畜饲养消耗不足20%,用作烧柴的不足10%,其余均被当场焚烧或长期堆积自然腐烂,既造成资源浪费,又阻碍交通,阻挡河道,污染环境。利用和转化这些有机废弃物,并使之产生一定经济效益,是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广大农民的热切盼望。黄粉虫是转化秸秆等工农业有机废弃物(腐屑)充分转化为人类可利用的物质,解决了大量秸秆等腐屑资源浪费与污染环境的问题,建立起新的不同于传统生食食物链的腐屑生态系统,开辟了人类获取蛋白质的一个全新途径。 2、黄粉虫饲养不消耗粮食,并可将“大畜禽”不能转化的饲料转化为优质高蛋白饲料。人们以饲养黄粉虫这种“小家畜”为跳板,进而可以饲养各种畜禽和多种多样的特种经济动物。通过黄粉虫这个中间环节,能够解决长期不能解决的“人畜分粮”的问题,将传统的“单项单环”式农业生产模式转化为“多项多环”式农业生产模式。使农业生产自身形成产业链条,为农业产业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子。3.黄粉虫深加工产品应用领域广阔。黄粉虫粉是替代鱼粉的优质蛋白饲料,其营养成分能与进口优质鱼粉相媲美,而生产成本远远低于鱼粉;黄粉虫油是优质的食用油、保健品添加用油、化妆品添加剂和变压器用油;以黄粉虫鲜虫体或脱脂蛋白为原料开发的食品、饮料、调味品不断涌现,如黄粉虫复合氨基酸营养液、蛋白氨基酸营养保健补充剂、高蛋白氨基酸营养素调味调料剂、高蛋白氨基酸营养素食品补充剂等等。一些大型企业看好虫蛋白食品,积极参与开发。武汉九万里公司开发出的“昆虫食品”——九万里酒和九万里挂面,已有不下10万武汉市民品尝过这一营养丰富的昆虫食品。金龙公司已成功将黄粉虫菜肴推上了大众餐桌,在江淮大地形成了“吃虫子”消费热潮。自中国全面开发利用黄粉虫资源的科研成果问世以来,先后有古巴、以色列、南韩、日本、荷兰等国家的科学家和商家关注项目研究进度,荷兰几家超市要求尽快生产黄粉虫蛹罐头样品,以便调查市场和订货;黄粉虫虫蜕是生产甲壳素的优质原料,其钙质含量远远低于虾、蟹壳,加工难度大大降低。而甲壳素在机能食品、医药用品、保健品和环保材料、纺织、降解膜生产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黄粉虫粪又是良好的有机肥料,亦可作为粗饲料喂养畜禽。4.黄粉虫适应性强,养殖技术容易掌握,工厂化养殖和分散饲养均可,适于分散饲养,集中加工。特别适于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经营,地区性规模开发容易取得成功,完全能够成为一县一市农业产业化的龙头项目。

四、为什么说黄粉虫是全营养食品?
  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黄粉虫活性蛋白不仅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着特殊作用的几丁质、抗菌肽防御素和外源性凝集素;还富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元素、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营养成分,且与人体的正常比例一致,很容易被吸收和利用。用黄粉虫粉做的食品(面包、蛋糕等)味道鲜,营养高;国外著名生物制品企业都用黄粉虫来制作营养保健品,可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疲劳,延缓衰老,降低血脂,抗癌等功效。

五、黄粉虫粪的用途是什么?
  黄粉虫粪便极为干燥,几乎不含水分,没有任何异味,是世界上唯一的象细沙一样的粪便,所以又称为沙粪(也叫粪沙),极便于运输。经化验分析其中含氮25%,磷1.04%,钾1.4%,并含锌、硼、锰、镁、铜七种微量元素。可直接作为肥料施用。施用后不仅能增肥地力,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还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善土壤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市场上真正的高效生物有机肥产品供应量不大,而且存在不稳定的问题,不能满足高效农业生产的需求,因此,以虫粪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高效生物有机肥,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此外,虫粪因含有较高的粗蛋白,还可作为猪、鱼等的饲料。
  
六、黄粉虫能作为动物性蛋白饲料吗?
  人类进入新世纪后,蛋白质的短缺,越来越显现出来。对畜牧业来说,动物性饲料蛋白是制约畜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畜牧业目前也处于一个适应社会需求,迅速发展的时期,对动物性蛋白饲料的需求量愈来愈大。传统的饲料蛋白来源主要是动物性肉骨粉,鱼粉和微生物单细胞蛋白。对于来自于昆虫的蛋白质尚未得到广泛应用。肉骨粉在牲畜之间极易传带病原。如国际上影响巨大的“疯牛病”“口蹄疫”即与肉骨粉污染有关。而国际上优质鱼粉的产量每年正以9.6%的幅度下降,单细胞蛋白提取成本过高。畜牧业持续、稳定、高效的发展,急需寻求新型、安全、成本低廉,易于生产的动物性饲料蛋白。因而,目前许多国家已将人工饲养昆虫作为解决蛋白质饲料来源的主攻方向。黄粉虫的开发即是突出代表之一。一方面可以直接为人类提供蛋白,另一方面作为蛋白质饲料出现。我国近年来,亦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并获得了较大的成果。尤其对蝇蛆、黄粉虫等昆虫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富含全面、生物量大,是可再生性极强的资源。且生产投入少、成本低、见效快,开发前景十分可观。

七、发展黄粉虫养殖对农村经济有什么影响?
  发展黄粉虫养殖,对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城市下岗工人就业等有很大意义。其最大成效是能带动农村老、弱、妇、残等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具体分析如下:一个农户掌握技术后,以占地20平方米,投资5000元购买50公斤高产种虫进行养殖。目前黄粉虫的主要饲料麦麸市场价格1元/公斤左右,饲料与黄粉虫的养殖料肉比一般为3:1。农民养殖4个月后平均能产出1500公斤商品虫,价值18000元(目前商品虫价格12元/公斤)。去除种苗、饲料、设施等成本11000元,在三个月内可得纯利7000元,年获纯利2万余元,已基本脱贫致富。

八、城市居民能养殖黄粉虫吗?
  因黄粉虫没有传染病,对养殖环境要求不高,在一般民房就能顺利安全的开展养殖。黄粉虫养殖项目大面积推广,可形成新兴产业,增加就业门路。因其饲养工艺比较简单,劳动强度不大,易于向农户,城镇下岗人员推广。以户养为例,每生产5吨虫,可增加十几个就业岗位。形成产业后,完全可以缓解当地就业压力。

九、黄粉虫为什么又叫面包虫?
  因黄粉虫蛋白含量高,营养丰富,有浓香特点。外国人制作面包时,要将黄粉干虫粉碎后加入面包中。一是增加了营养成分,二是增加香度,人们爱吃。所以称为面包虫。用黄粉虫粉做的面包,不仅味道鲜香可口,营养价值高,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疲劳,延缓衰老,降低血脂,抗癌等功效。遗憾地的是中国人普遍还未这么做.

十、黄粉虫能吃塑料吗?
  有媒体报道:西安市一位学生为喂小鸟而饲养黄粉虫,无意间发现黄粉虫在吃塑料。随后经过一年多的试验,她发现,黄粉虫可以噬食有机塑料并能消化和吸收,吸收塑料后可以正常生长并繁殖,黄粉虫体内存在着可以消化有机塑料的活性物质,还可发展和强化。她的这一发现在全国第18届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二等奖。一些媒体认为,这一发现可以用于解决‘白色污染‘的问题。 塑料的降解问题一直为业内所关注。塑料制品很难生物降解,因此在环境中会大量积存。据专家介绍:塑料垃圾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一般降解周期为200至400年。被抛弃的塑料垃圾不仅严重损害环境,造成土壤恶化,影响作物生长,被牲畜误食后还会造成牲畜生病甚至死亡,塑料垃圾被抛入河流、湖泊又会影响航运,使水质变坏。另外,在高温加热时会产生“二英”,对人体有害。如果能够用黄粉虫来治理“白色污染”,自然是令人欣喜的。不过要注意的是,在用黄粉虫吃塑料时,还要配一些麦麸菜叶等。

十一、黄粉虫能代替鱼粉吗?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优质动物蛋白的需求量愈来愈大。过去动物蛋白质饲料的来源主要依赖产鱼国供给鱼粉。近年来,由于狂捕滥捞,加之海洋环境的污染,生态环境的破坏等多种原因,渔业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捕鱼量逐年下降。由于世界鱼粉资源衰竭,引起市场供应趋紧,价格上涨极快。 饲料昆虫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丰富全面,搭配合理,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微量元素等;繁殖快,生物量大,是再生性资源,生产投入少,成本低,见效快,开发前景远大。因此,许多国家将人工饲养昆虫作为解决蛋白饲料来源的主攻方向。我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便开展了用昆虫来养家禽,在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开展了许多相关研究,取得了较大成果,尤其是黄粉虫的研究养殖,其生产技术已可用于工厂化生产。目前中国主要的饲料昆虫就是黄粉虫。

十二、国家已将黄粉虫项目列为哪些发展计划?
  (1)在2000年,农业部将《黄粉虫工厂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列为二零零年丰收计划项目,推进了黄粉虫资源产业化发展的进度。承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2)2003年,农业部又将《黄粉虫工厂化生产技术的示范应用》,列为“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专项资金项目。承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3)2005年,国家科技部将《黄粉虫工厂化养殖技术开发》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并颁发有关推广文件,又在国家星火计划网进行公布,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大力进行推广实施。

十三、中国古代有黄粉虫吗?
  黄粉虫原产南美,饲养历史悠久,民间饲养已达百年之久。我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由北京动物园从前苏联引进饲养。七十年代被科研部门用于杀虫剂的药效检测与毒性试验,昆虫学界亦用作科研、教学中昆虫生理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试验材料,后流于民间,用于饲养珍禽。80年代初用于饲养蝎子、蜈蚣、蛇等特种产品。到九十年,均为家庭零散饲养模式,没有形成规模化饲养,以致造成黄粉虫品种繁杂,退化严重。自1995年以后,在金龙公司的组织与带动下,许多农户参与了养殖,才逐渐形成集约化与工厂化养殖。

十四、黄粉虫能作哪些科学实验材料?
1、因黄粉虫易于饲养,且能四季繁殖,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科技界有关人士便把黄粉虫用作教学和科研的实验材料。如节肢动物的解剖及对其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的观察等。在黄粉虫的饲料中加入微量染色剂,幼虫食用后染色剂可融于虫子体液中,可从幼虫背部看到黄粉虫血液的流动情况,从而了解节肢动物循环系统的结构及血液的循环过程。 2、黄粉虫应用于生物学教学,可通过观察黄粉虫的生长过程、繁殖过程来了解昆虫的生活史、生物学习性、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等。应用黄粉虫作为实验材料,不仅给人一个十分深刻的印象,而且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新型农药的研制要通过对害虫的药效的试验,黄粉虫则是最常用的仓库害虫代表。由于虫源材料丰富,药效实验可做得详尽而可靠。

十五、黄粉虫可喂养哪些经济动物?
1、喂养动物种类:黄粉虫可用于饲喂珍禽和观赏动物,也可饲喂蝎子、蜈蚣、蛇、鳖、鱼、牛蛙、蛤蚧、热带鱼和金鱼等经济动物,均能获得较好的效益。近年来,也有用黄粉虫饲喂雏鸡、鹌鹑、乌鸡、斗鸡、鸭、鹅等禽类的。用黄粉虫喂养雏禽生长发育快,产卵期提前,繁殖率及成活率都有提高,而且可以增强其抗病能力。 2、注意事项:在此要强调一下的是作为动物饲料喂养中应注意卫生。以黄粉虫活体作为饲料具有很多优点,但在饲喂水生动物时要特别注意饲喂时间和饲喂量。因为将黄粉虫放进水中后不到10分钟就会被淹死,1小时后开始腐烂。如果投放的黄粉虫量大,短时间内吃不完,时间长了水会被污染,而所养动物食用了腐败的黄粉虫也会得病。因此,在水中投放黄粉虫要选在动物饥饿时,投放量以短时间内能食完为度。16、如何用黄粉虫饲喂面眉等鸟类? 黄粉虫在鸟市作为观赏动物的饲料又被称为面包虫,是一种最常见的活体鸟食。在饲喂画眉等鸟类时适量投喂黄粉虫,可增强其活性和抗病力,并可使其羽毛光亮,鸣叫声洪亮。

☆饲养方法:
面包虫的整个生活史为4个月左右,饲养方法也比较简单:将盆壁光滑的搪瓷盆或陶瓷盆刷洗干净,加厚度10厘米左右的麸皮,然后将面包虫放进去,上面再撒一些面粉或玉米粉,盖上几片菜叶或菜片,南瓜、西葫芦、黄瓜、大白菜、圆白菜、小白菜等均可。这些菜叶既可供面包虫食用,有能增加湿度。然后将盆放置在室内温度较高的地方,一般为22~25℃,湿度为50%~60%。面包虫从卵孵出到成体要经过6~7次的蜕皮,大约需要3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变成成虫(黑壳虫)。平均体长32毫米,体宽3.5毫米,平均体重0.2克,个别的体重可达0.25克。变蛹后蛹长17毫米,体宽4毫米,平均体重0.1克。面包虫的变蛹过程是先从头裂开一小口,尾部开始蠕动,皮慢慢从头顶往后蜕,经5~10分钟就可全部蜕完。蛹全身为乳白色,经5~6个小时以后变为深黄色,再经过3~5天蛹开始变成成虫(黑壳虫)。成虫经过交配,2~3天后就开始产卵,这期间可在盆内放入一些叶菜,一方面可以供面包虫采食,另一方面可让成虫产卵于叶菜上。卵为乳白色,像小米粒一样大小。注意剩余的叶菜不能扔掉,以免将虫卵同时扔掉。卵经过9~10天孵出幼虫,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幼虫在麦麸中蠕动。这时可把干菜叶拿出,在麦麸上再盖一层新鲜菜叶和面粉或玉米粉等供幼虫食用,幼虫便会很快长起来。在面包虫的繁育中,应挑选个体大的蛹留种,单放一个盆中作为产卵用。这样的幼虫大小基本一致,而且在更换虫屎时也不会将虫卵筛出。喂鸟时可先将个体大的挑出来喂。对已经变成蛹的可挑出放入另一盆中,再继续繁殖。大小不同的面包虫应分别饲养。一盆面包虫喂完后,要再进行繁殖时,应将旧盆清洗干净再用。在面包虫的养殖过程中,应经常检查麦麸是否吃完,如已吃完可用筛子把虫子筛出,更换新的麸皮。盆内麸皮变黑后可撒上少许新鲜的鼓皮和面粉、玉米粉等。要经常更换新菜叶,每次不要放得大多。供虫食用的新菜叶应增加湿度,但不宜放得大多,以免饲料变质发霉。面包虫在养殖过程中,每隔两三代就应引进一些新的、个体较大的种源,以免由于近亲繁殖使虫子的体形体质越变越差。
面包虫抗病力强,但如管理不当或环境突变也会出现疾病,以干枯病、软腐病较为常见:1、干枯病:此病多发于高温干燥的夏季,病虫从头到尾干枯,体色变黑。防治方法:多投喂一些青菜;2、软腐病:此病多发于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饲料发霉变质,虫体受伤被细菌感染而引起。病虫行动迟缓,体变黑变软,腐烂死亡。防治方法:保持盒(箱)通风干燥,减少或停喂青饲料,不投喂发霉变质的饲料,清理残饵及粪便,及时隔离病虫,保持合理的密度。
面包虫的成虫不会变成飞虫,白的是刚蜕皮的糼虫,是长大的过程。
1、面包虫由于生活在粮仓中,经过长期的退化,羽化了的成虫是不会飞的,只是可以爬(爬行本领也不太大,普通的颜料盆就爬不出来),可以产卵,一般把卵产在菜叶上,如果下面辅纸,也可以产在纸上。再把卵放进新的饲料中,就可以孵化出幼虫。即我们喂SS的“虫子”。
2、在幼虫长大的过程中,一般要经过四次蜕皮才能长大(跟蛇似的),每次刚蜕皮后就是“白虫”,模样确实不好看,像蛆似的,但营养丰富,跟没蜕皮的没什么区别,一两天内就可以长出硬壳来,不要扔掉。
3、幼虫化蛹后,我觉得比幼虫还好看,像睡着的小BB,如果不想让它繁殖,也可以喂SS。
4、黑虫是死掉的幼虫,如果你的饲料足够干燥,这种很快风化了的虫干也可以喂SS,我经常喂SS这种虫干。但如果你不像我这样贫穷且吝啬,不提倡这种喂法,不太安全。因为一旦虫干没有风干好,变了质,会吃死SS的。但我家鼠鼠很聪明,知道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不能吃的它都不动。不知别家鼠鼠是否有这本领。总之,还是扔掉了吧,不值几个钱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8
  面包虫
  黄粉虫,喜食面包,因而又叫面包虫。

  其营养价值很高,被称为“动物蛋白饲料之王”。其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含量为47%,脂肪含量为23%,碳水化合物为23%,其养分全面,居各种动植物之首。它富含19种氨基酸等多种是鱼类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特别是维生素B2、E、核黄素、不饱和脂肪等极为丰富,可谓是饲养观赏鱼的理想饵料之一。
  雌虫短小而圆,雄虫体长而硕大。刚生下来的面包虫卵极为细小,用肉眼几乎看不见,等长至0.1—0.2厘米时,可用肉眼看见它们蠕动的模样。幼虫在春、秋季成长快速,至蛹化为止,需经过4—5次脱皮。

  面包虫的整个生活史为4个月左右,饲养方法也比较简单:将盆壁光滑的搪瓷盆或陶瓷盆刷洗干净,加厚度10厘米左右的麸皮,然后将面包虫放进去,上面再撒一些面粉或玉米粉,盖上几片菜叶或菜片,南瓜、西葫芦、黄瓜、大白菜、圆白菜、小白菜等均可。这些菜叶既可供面包虫食用,有能增加湿度。然后将盆放置在室内温度较高的地方,一般为22~25℃,湿度为50%~60%。面包虫从卵孵出到成体要经过6~7次的蜕皮,大约需要3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变成成虫(黑壳虫)。平均体长32毫米,体宽3.5毫米,平均体重0.2克,个别的体重可达0.25克。变蛹后蛹长17毫米,体宽4毫米,平均体重0.1克。面包虫的变蛹过程是先从头裂开一小口,尾部开始蠕动,皮慢慢从头顶往后蜕,经5~10分钟就可全部蜕完。蛹全身为乳白色,经5~6个小时以后变为深黄色,再经过3~5天蛹开始变成成虫(黑壳虫)。成虫经过交配,2~3天后就开始产卵,这期间可在盆内放入一些叶菜,一方面可以供面包虫采食,另一方面可让成虫产卵于叶菜上。卵为乳白色,像小米粒一样大小。注意剩余的叶菜不能扔掉,以免将虫卵同时扔掉。卵经过9~10天孵出幼虫,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幼虫在麦麸中蠕动。这时可把干菜叶拿出,在麦麸上再盖一层新鲜菜叶和面粉或玉米粉等供幼虫食用,幼虫便会很快长起来。在面包虫的繁育中,应挑选个体大的蛹留种,单放一个盆中作为产卵用。这样的幼虫大小基本一致,而且在更换虫屎时也不会将虫卵筛出。喂鸟时可先将个体大的挑出来喂。对已经变成蛹的可挑出放入另一盆中,再继续繁殖。大小不同的面包虫应分别饲养。一盆面包虫喂完后,要再进行繁殖时,应将旧盆清洗干净再用。在面包虫的养殖过程中,应经常检查麦麸是否吃完,如已吃完可用筛子把虫子筛出,更换新的麸皮。盆内麸皮变黑后可撒上少许新鲜的鼓皮和面粉、玉米粉等。要经常更换新菜叶,每次不要放得大多。供虫食用的新菜叶应增加湿度,但不宜放得大多,以免饲料变质发霉。面包虫在养殖过程中,每隔两三代就应引进一些新的、个体较大的种源,以免由于近亲繁殖使虫子的体形体质越变越差。
  面包虫抗病力强,但如管理不当或环境突变也会出现疾病,以干枯病、软腐病较为常见:1、干枯病:此病多发于高温干燥的夏季,病虫从头到尾干枯,体色变黑。防治方法:多投喂一些青菜;2、软腐病:此病多发于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饲料发霉变质,虫体受伤被细菌感染而引起。病虫行动迟缓,体变黑变软,腐烂死亡。防治方法:保持盒(箱)通风干燥,减少或停喂青饲料,不投喂发霉变质的饲料,清理残饵及粪便,及时隔离病虫,保持合理的密度。
  面包虫的成虫不会变成飞虫,白的是刚蜕皮的糼虫,是长大的过程
  1、面包虫由于生活在粮仓中,经过长期的退化,羽化了的成虫是不会飞的,只是可以爬(爬行本领也不太大,普通的颜料盆就爬不出来),可以产卵,一般把卵产在菜叶上,如果下面辅纸,也可以产在纸上。再把卵放进新的饲料中,就可以孵化出幼虫。即我们喂SS的“虫子”。
  2、在幼虫长大的过程中,一般要经过四次蜕皮才能长大(跟蛇似的),每次刚蜕皮后就是“白虫”,模样确实不好看,像蛆似的,但营养丰富,跟没蜕皮的没什么区别,一两天内就可以长出硬壳来,不要扔掉。
  3、幼虫化蛹后,我觉得比幼虫还好看,像睡着的小BB,如果不想让它繁殖,也可以喂SS。
  4、黑虫是死掉的幼虫,如果你的饲料足够干燥,这种很快风化了的虫干也可以喂SS,我经常喂SS这种虫干。但如果你不像我这样贫穷且吝啬,不提倡这种喂法,不太安全。因为一旦虫干没有风干好,变了质,会吃死SS的。但我家鼠鼠很聪明,知道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不能吃的它都不动。不知别家鼠鼠是否有这本领。总之,还是扔掉了吧,不值几个钱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7-10-12
面包虫又称花粉虫,其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含量为47%,脂肪含量为23%,碳水化合物为23%,是养殖牛蛙、鳖、龟、虾等的理想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