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圣高南昌活雷锋范圣高的先进事迹一直在激励鼓舞着我们。

南昌活雷锋范圣高的先进事迹一直在激励鼓舞着我们。他做好人好事,具有许多常人所不具有的特质。做一件或几件好人好事也许容易,但是范圣高同志做人好事几十年如一日,就显得非常可贵、突出。一般的人把做好人好事,当作平常行为为之外的特别的壮举,而范圣高同志把做好人好事,当作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非常自然。这是他的内在的高尚道德的自然的流露。一般的人把做好人好事置于职业之外,而范圣高同志将做好人好事与自己的本职工作密切地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够通过自己的职业、技术,随时随地的帮助他人,将温暖送给需要帮助的人。这就是南昌活雷锋范圣高的做好人好事的特点!这里祝好人范圣高同志,新年家庭幸福、事业进步!祝好心人一生平安!

  范圣高道德模范先进事迹

  在2009年中国文明网“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范圣高同志光荣入选5月见义勇为“好人榜”。

  他,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的外来经营者,面对犯罪分子,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地冲上前帮助被害弱女子,不畏报复不为报酬,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像这样的好人好事,不胜枚举。“做人要有良心”。范圣高以其平凡的岗位,平凡的琐事,书写着不平凡的英雄之歌。

  一心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众人夸

  其一、07年7月16日上午11点40分钟左右,范圣高师傅在出门维修返回的中午,经过民德路与八一达到交界处的地下通道,看见一个中年妇女挎着包艰难地推着电动车爬坡缓行,突然发现一个不明身份的瘦高个男子将手拉开那个包,而此时中年妇女正专心推车,浑然不觉有人在后面行窃,目睹他人财务要受到损失的时候,范圣高不假思索的厉声喝道:“有小偷,小偷要偷包!”中年女子在他的提醒下,急忙转身把包护到身前。小偷又慌又气,转身横眼扫了范圣高一眼,眼里充满了愤怒、怨恨、快步走上前抓住女子的包,在这危机时刻,范圣高挺身而出,厉声怒道:“大白天你还想抢人家的钱啊!”那小偷顿时慌了神,在这个时候那个女同志安全的离开现场。本来以为事情就如此了结了,但是,万万没想到,小偷从口袋里拿出了一把雪白锋利的尖刀向他的脑前猛刺过来,顿时,鲜血直流,范圣高同志在这个时候,多么想有人站出来啊,他只有抓住小偷,让小偷绳之以法,万恶的歹徒,再一次耳边又是一刀,只听到“唆”的一声,当时范圣高认为脑袋与耳朵分家了,昏过去了。是好心的人将他送进二附医院进行抢救。第二天的《江南都市报》新闻版110版就对范圣高的见义勇为的事迹进行了刊登表扬,题为“市民提醒防盗被贼刺”,呼吁市民向他学习。接着社会各界对范圣高的行为作出了迅速及时的反应,东湖区“见义勇为基金会”负责人说:“英雄城十分需要这样的英雄,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更多的范圣高”,可谓一语中的,江南都市报开辟专栏“结果追踪”,9月20日江西二套“走进社区”,南昌电视台二套“阳光行动”,9月15日《江西日报》新闻版,9月17日《南昌晚报》“社会新闻”均有报道。

  其二,2007年12月寒冬清晨,范圣高在南昌市苏圃路发现一名迷路的哭泣小男孩,他帮他买来早点,劝慰他,得悉小孩乘坐219路公交车从郊区湾里来时,范圣高不顾耽搁店的生意,出钱又出力,直到中午十二时才找到了其家人。
  为民排忧解难,热心献给低保户。

  党的十七大召开前夕,得悉朝新社区有一低保户没电视收看节目,热心的他便自已掏钱买了一台21寸创维电视送给她,南昌日报人间真情刊登了这副图片。

  电器半夜爆炸,不辞辛苦为她家

  2008年元月某日晚11时,某李女士因家用电器爆炸导致停电,空调停用,面对72岁的老人和8岁的小孩,无奈之下她拨通了范圣高的电话,因鼻子出血在医院住院的他二话没说,连夜骑自行车30分钟赶来帮她修电器,排除险情。
  诚实守信维修,千元现金不动心 。

  2008年3月26日,新建县某妇女送来一台要修理的VCD,其丈夫程某有4700元私房钱在VCD里,丈夫得知VCD被拿去修理后,非常失望和后悔没有告诉妻子真相,27日上午他突然接到范圣高的电话,告诉他去领VCD里的4700元钱,当范师傅知道真相,范师傅推心置腹劝导程某和妻子要和睦相处,让程某感动得热泪盈眶。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2008年8月7日在28路公交车上,于小偷智斗,免受病人钱财落入小偷手中,为此,胸部被小偷猛打一拳,现在胸部只要下雨天就会痛,南昌2套,南昌晚报曾报道过。

  2008年10月6日下午在民德路地下道,协同民警抓捕小偷。

  老人深夜睡路边,幸遇好心人收留

  2009年2月某晚上10点,老汉吵架后赌气进城散心,本想好好玩放松心情,也让老伴急一急,到了晚上9点多了,谁知道他忘记沿路返回了,而且老汉身上也没钱,想找个暖和的地方睡也不可能,就睡在路边,范圣高同志看到老汉睡在路边,想把老汉送回家里,但当时是晚上10点,公交也没有了,就把老汉领回了家,还弄了饭菜给他吃。次日,范圣高给了老汉50块钱,并送老汉上了回家的路。事后老汉家人还通过报社找范圣高表示感谢。

  心系残疾人,家中唯一电冰箱送给他

  他家邻居万根耳夫妻双残,妻子、儿子长年生病,需要冰箱冰药,范圣高家境也不富裕,不顾妻子的反对,把家里仅有的冰箱送给了他们。他说他自己虽然困难,但万根耳同志比他更困难。所以献出了爱心。

  上面说的还是一点点,范圣高同志做的好事还有很多……

  自1979年始至今30余年,30余年如一日,范圣高同志一直从事个体家电维修工作。默默工作,只讲奉献,不求索取。为树立道德风尚,推进和谐社区工作,付出了心血,做出了贡献。

  我们为有范圣高这样的好人而感到自豪,也希望我们中国有更多这样的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2-12
1962年8月15日上午,雷锋和乔安山开着J7-24-13号嘎斯汽车装着新棉衣回到连里。雷锋先到连里跟连长报告说他开的那辆汽车到了三级保养时间,车况不太好,要求及早安排保养。然后就准备和乔安山一起把车开到连部后边三营九连炊事班门前的自来水管边,把车上的泥土用水冲刷一遍。
雷锋为了多给乔安山开车的机会,把手摇把子拿在手里,乔安山想和他争,因为那通常是助手干的活儿。在运输连,汽车并不多,每个司机摊不上一辆,只能轮着来,干两天别的,开两天汽车,所以都希望能多点亲自驾驶车辆的机会。
雷锋猛地一摇,汽车扑腾腾地发动起来,然后雷锋拿着手摇把子抄近路走向九连伙房。路上还和曾在一个班里的辽阳兵卑福财聊了几句话。两人正说着,乔安山把汽车开过来了。
因为九连出外执行任务去了,怕小孩和杂人进营房,就利用道口的几棵树拉上了铁丝网。雷锋走上前把拦在道上的铁丝网弄了下来。乔安山把车开到九连连部向左拐弯处停住了,这是个直角的死弯,前后左右回旋的余地很小,汽车保险杠的右侧还差20厘米就顶着九连连部的房子,左后轮距一棵杨树只有15厘米左右。
杨树上拴着一根8号铁丝,连着一排1.5米高、小碗口粗的柞木方杆子。铁丝约70米长,一直拉到炊事班前,中间用钢筋支着,这是给干部战士晾衣服、晒被子用的。乔安山怕撞着房子,不敢开了。他把头伸出车门大声喊雷锋。
雷锋走上前来,看看车头的左右两边,又看看车的尾部。“方向盘打死了没有?”他问乔安山。“打死了。”雷锋站在车的左侧,几乎挨着脚踏板。“没事,向前开吧。”乔安山底气不足,想让雷锋来开。雷锋就鼓励他说,“别怕,这正是提高技术的好机会。你开,我帮你看着。”
乔安山挂二挡起步,方向盘回转很快,整个车一下子就打了过来,然后向着九班伙房开去。
就在乔安山开的车急转弯的时候,左后轮将离杨树最近的那根柞木杆子从根部挤断,柞木杆与杨树之间的铁丝同时被挣断,折断的柞木杆在另一侧铁丝的拉动下向汽车左侧的前方弹出,不巧正好砸在雷锋头部的左太阳穴处。雷锋吭哧一声倒在地上。乔安山似乎听到了吭哧一声,但他全神贯注地开车,并没有想到是雷锋出事了。
这时,在附近的卑福财看见雷锋倒在地上,急忙上前把他抱了起来,发现雷锋的耳朵和鼻孔都出血了。赶紧大喊:“雷锋出事了!”乔安山跑过来,抱住雷锋,喊:“班长!班长!”雷锋的鼻子、嘴都往外喷血,喷了乔安山一身。乔安山对围上来的战友说,“快去找连长。”
连长虞仁昌赶紧派白副连长开车把雷锋送到了西部医院。
在西部医院的病床上,雷锋浑身抽搐,甚至抽得坐了起来。雷锋的体温过高,虞仁昌跑到楼下去买了一箱冰棍降温。温度刚降下去,呼吸突然停止了。一个医生骑到雷锋身上给他做人工呼吸,他的呼吸又恢复了。
“伤势很重。是颅骨骨折,内部出血。有生命危险。”院长说,“得立即做手术,我们医院做开颅手术不行,马上派车到军区总院,把脑外科段主任请来。”于是白副连长和团军务股长飞速赶往沈阳。
医生们开始了最后的抢救,这时雷锋十多分钟抽一次,后来达到五六分钟抽一次,之后就中断了呼吸。
院长赶紧指挥着把气管割开输氧气。主刀医生把雷锋的脖子割开一个口,她的手紧张得直哆嗦,气管怎么也拽不出来,院长亲自上前把气管拽出来,把氧气给插上。雷锋的腹部起伏了一下,给在场的人们带来了希望。可是他很快地就又停止了呼吸。又经过二十来分钟的急救,院长拿起听诊器在胸前做了最后的诊断,他惋惜地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