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年龄差异与社会因素有何联系

如题所述

学习者个体差异与二语习得
戴运财
(浙江林学院, 浙江省 临安市 311300)
摘要:在介绍学习者个体差异的内容和研究方法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学习者个体差异中年龄、动机、语言学能、认知方式、性格等五个最主要的因素与二语习得的关系,归纳了其中的研究成果,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或发展趋势。虽然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方法各异,各种调查结果也不尽相同,但它们在二语习得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已成为二语习得模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本文还探讨了二语习得中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的框架结构。
关键词:个体差异;研究方法;研究框架;二语习得

一、引言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学习者个体差异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一直被广泛关注,如Skehan[1],Larsen-Freeman和long[2],Ellis[3] [4]等都对二语习得中学习者个体差异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也已成为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主线之一。虽然在该领域的诸多研究中仍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个体差异的结构与分类比较模糊,对个体差异中一些术语进行严格的区分也比较困难,但该领域的研究目前仍如火如荼,并朝纵深发展。
二、学习者个体差异的主要内容
对学习者个体差异的内容进行讨论并作出分类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Altman[5] 认为,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过去的语言学习经验;母语熟练程度;性格因素;语言学能;动机与态度;智力程度;感觉方式偏爱;认知方式;学习策略等。
2.2 Skehan[6]认为,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主要有:语言学能;动机;语言学习策略;认知与情感因素,包括内、外向性格,冒险精神,智力,场独立的认知方式,焦虑感等。
2.3 在Larsen-Freeman和Long[2]的研究中,他们列出的个体差异主要因素有:年龄;社会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和态度;性格因素,包括自尊,外向/内向,焦虑感,冒险精神,对拒绝的敏感性,移情性,压抑性,歧义容忍度等;认知方式,包括场独立/依靠,范畴宽度,审慎与冲动,视觉与听觉方式,分析与格式塔方式等;脑半球侧化;学习策略;其它因素如记忆和性别等。
2.4 Ellis[4]对学习者个体差异的讨论和分类
Ellis将学习者个体差异分为二大类:个人因素和普遍因素。个人因素是个体学习二语的高度个性化的特征。普遍因素是与所有二语学习者有关的普遍存在的特征。普遍因素又可分为可调整因素(如动机)和不可调整因素(如语言学能)。个人因素和普遍因素都具有社会的、认知的和情感上的内容。社会内容是学习者外在的,涉及学习者与二语本族语使用者的关系。认知和情感内容是学习者内在的特征,认知因素涉及学习者解决问题所使用的策略特点,而情感内容是指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所发生的情感反应。
个人因素主要有两大类:观念和情感状态。观念是指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时对语言、语言使用、语言学习、语言学习者本身所持有的看法,这些看法通过影响语言学习的方式而影响学习效果。情感状态是指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而具有的情感,其中被研究得最多的是焦虑感。焦虑感主要有两种类型:性格焦虑和情景焦虑。
普遍因素主要有不可调整的年龄因素和语言学能,可调整的学习方式、动机和态度以及性格等。
三、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的方法
根据Skehan[6]的观点,研究学习者个体差异主要有两种方法:级差法(Hierarchical Approach)和连接法(Concatenative Approach)。这两种方法的划分是依据理论研究与实际研究的关系。级差法是先形成理论,然后通过理论来预测特定的个体差异如何影响学习。这些预测是以假设的形式而存在,并通过实验的方法来验证。但是如Skehan[6]所指出,这种方法在个体差异研究中没有多少用途,因为个体差异研究中尚未形成充分而又详细的理论。连接法是一种先进行实际研究然后产生理论的方法,这种方法的起点是拟订一个研究问题,然后收集数据。在具体操作上,先确定不同个体差异(独立变量)以及选择测量的方法,然后使用各种步骤来调查独立变量之间以及独立变量与依从变量之间的关系。虽然连接法不能轻易地决定因果关系,但它能促进理论的发展,所以该方法在二语习得研究中被广泛使用。
另外,根据选择的对象、数据收集和分析方式的差异等,个体差异研究还可分为自然式研究(Naturalistic Research)和验证式研究(Confirmatory Research)。在自然式研究中,研究对象在真实生活背景中接受研究,数据收集使用定量数据采集法,主要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内省法和回顾法,如学习者日记研究,大声思维等;还有一种自然式研究是收集和分析学习者的语言样本,这是一种以描述性研究为特征的方法,通过这些分析找出差异,进而找出不同的“表现风格”(Performance Styles)和“任务定向”(Task Orientations)。与自然式研究相对照,验证式研究在本质上是一种干涉主义行为,也就是说,它在研究中试图控制学习环境和操纵某些关键变量。验证式研究通常以精心设计的实验方式来进行,数据是以测试的方式来获得,并以数量化的形式进行统计。
在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方法中,到目前为止采用的主要是连接法。Skehan[7]认为这种方法有大力发展的空间,而且他更主张结合自然式研究来进行更多的调查,因为自然式研究能充分解释单个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并能表明学习者个体差异中可调整因素与学习者学习经验的相互作用的动态特点,如动机和焦虑感在不同学习者身上的差异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自然式研究的另一个优点是它对学习的测量是基于自然语言的使用,而非预先设计的考试或等级测试。
四、学习者个体差异中的五个主要因素
4.1 年龄
4.1.1年龄研究的成果
对于年龄与二语习得的关系,目前的研究结果蒋剑云和戴运财[8]曾归纳如下:
1) 成年人在最初的习得速度上存在优势,特别是在句法方面。但是如果儿童学习者获得足够的二语接触,最终会超过成人学习者。
2) 在正式的语言学习环境中,只有儿童学习者能习得本族语的语音,但是只有儿童接受大量的第二语言接触,他们才能获得本族语的口音。
3) 儿童更有可能获得本族语的语法能力,语法的关键期可能迟于发音的关键期(大约15岁)。某些成人学习者也能够成功地获得说和写的语法准确性,达到本族语使用者的程度,甚至获得完全的语言能力。
4) 不管是否能够达到本族语使用者的熟练程度,儿童在发音和语法方面习得的最终水平都要高于成年人。
5) 习得第二语言语法的过程受年龄的影响不大,但语音习得的过程可能受到很大的影响。
4.1.2 对年龄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的解释
Larsen-Freeman[2]等认为,虽然对年龄在二语习得中所起作用的解释存在差异,但至少有四种主要的解释是一致的:
1) 社会心理上的解释。成人与儿童之间存在心理上的差异,例如成人可能更加压抑,他们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抵制社会化,而这恰恰是儿童学习另外一种语言的最终目的和结果。
2) 认知上的解释。Krashen[9]认为,认知的发展对二语习得有否定的影响。儿童和成人的二语习得可能涉及不同的过程,前者使用语言习得机制,如同习得第一语言一样习得第二语言,而后者使用一般的问题解决能力。成人抽象思维能力可能非常有利于成人解决抽象问题,但他们不能使用语言习得机制来习得第二语言。
3) 输入上的解释。儿童学习者比成人学习者收到更易于理解的输入,这将为他们学习句法提供更好的素材,另外儿童学习者也更善于利用与本族语同年人交流的机会,通过这些交流,他们能进行语音上的练习。
4) 神经上的解释。首先,大脑的两半球在青春期左右变得功能专门化,即大脑侧化,在关键期之前,大脑更加有弹性,如果大脑的一侧功能受到损伤,该功能可能转移至大脑的另一侧;其次,二语习得的能力随着神经的弹性丧失而衰退,所以儿童学习者在神经功能上有更大的弹性。
4.2 融入型/工具型动机
4.2.1融入型/工具型动机研究的成果
Gardner与Lambert[10]研究发现,法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水平提高既有赖于语言学习能力,也取决于对另一个集团是否有融入的倾向。如果出现了融入的动机,它就会使学习者明显地保持一种强烈的学习另一种语言的动机。继之之后,Gardner与Lambert[11]证实并扩大了这些成果,虽然语言学习能力对法语语言能力(如语法能力)的获得至关重要,但在交际中主动要求使用的语言技能(如发音准确性、听力)则主要取决于学习法语融入动机的强弱,在这种情况下,语言学习能力的高低是不重要的。
4.2.2融入型/工具型动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 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的定义和分类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有时很难在两者之间作出明确的划分,如“学习法语是为了去法国旅游”是工具型动机,也可认为是融入型动机。
2) Gardner和Lambert[11]对动机的研究结果具有地方性,它只适应于加拿大等双语国家或地区,在世界其它地方很难成立。动机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环境。
3) 对动机的测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研究者一般用调查表调查动机,但对有些动机和态度问题很难做出准确回答;其次,自陈量表很难准确反应动机强度,它只调查了学习者的学习目的;此外,回答者可能考虑到面子等问题,倾向于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回答,或为社会普遍接受的答案。
4) 对于动机和二语习得效果的因果关系也难以确定,虽然Gardner[12]等认为强烈的融入型动机能提高第二语言学习成绩,但Ellis[4]则认为,动机强并不一定是学习效果好差的原因,而是学习的结果,因为学习者取得好成绩而提高了学习兴趣,进而增强了学习动机。
4.3 语言学能
4.3.1语言学能研究的成果
语言学能是一般智力中负责语言学习的一个特殊部分,由几个相互独立的能力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1)语音编码能力,2)语法敏感性,3)归纳能力,4)机械记忆能力。Carroll[13]认为,语言学能不仅在人的一生中相对稳定,而且很难以任何具体的方式改变,所以训练和实践不能提高一个人的语言学能。他还认为语言学能不同于智力,甚至不同于语言智力,因为他在调查中发现,语言学能与外语学习的成绩相关程度和智力等其它因素与外语学习成绩的相关程度并不一致。
Carroll[14]还认为,语言学能不是二语习得的先决条件,但作为一种能力,语言学能可以帮助提高二语习得的速度和降低学习的难度。
4.3.2 语言学能研究中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1) 虽然语言学能测试被期望能够测量出所预期的内容,但语言学能测试中的各部分任务的测试效度并不一致,如《现代语言学能测试》中拼写线索一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和地区方言。语言学能不仅与社会阶层以及父母的教育密切相关,而且还与外语水平有相当高的相关。
2) 尽管语言学能测试能成功预测外语学习的结果,但仍有人认为现代语言学能测试无法测量语言习得的天生能力,因为语言习得水平的确定超越以语法和声音系统为测试基础的语言学能测试。
3) Skehan[7]也认为,在语言学能研究中需要重新审视目前的语言学能概念,语言学能中的四种能力需要吸收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来重新修订;此外,语言学能测试的视角应更宽广,测试内容应包含语言学习和语言表现,应能反映出交际能力模式中的内容,如话语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策略能力,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能力。
4) 语言学能是二语习得中一个重要的认知变量,但语言学习者的情感变量也是解释语言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外语学习中,一些情感因素如毅力、自我形象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王初明教授[15]认为,在迄今所发现的众多影响外语学习成效的因素当中,最主要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情感,一是母语。Oxford[16]则认为,语言学能与学习方式、学习策略之间存在重要的联系。因此语言学能研究还应与其他变量相结合进行。
4.4 场独立/依靠的认知方式
4.4.1场独立/依靠认知方式研究的成果
到目前为止,对场独立/依靠认知方式研究的结果可以归纳如下:
1) 场独立的学生在正式语言学习环境下学得更好,场依靠的学生在非正式语言学习环境下学得更好。这个假设没有得到广泛的支持。一般情况下,场独立的学习者在正式语言学习环境下学得更好,例如,Hansen[17], Jamieson[18] 等的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导致这种结果的一个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场独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认知重构能力,而这种能力与语言学能相重叠,因此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它有助于语言结构的分析。
2) 场依靠的学习者与他人交流得更多,这将有助于二语习得。但到目前为止,该假设没有得到有力的证实。这主要是因为目前的所有调查都是调查场独立,而场依靠的语言交际和语用能力没有得到调查[18],这也反映了场独立/依靠研究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3) 有调查表明[3] [19] [20],场独立和场依靠的学习者都能学好第二语言。对于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与场独立相联系的认知重构能力虽然有助于初学者从初级水平向中级水平前进,但是一旦这种界限被突破,场依靠的特性在拓宽学习者根据不同的环境应用语法知识的能力方面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4.4.2场独立/依靠研究的新方法
在场独立/依靠的本质基础上,以及吸收学能研究的优势,我们需要采用一种新的模型来划分场独立/依靠的结构[21]。在这种新模型中,一维的场独立/依靠被划分为二维的场独立和场依靠,而每一维又被分为对立的两部分,即场独立和非场独立,场依靠和非场依靠。根据这种结构划分,场独立和场依靠之间存在弹性的维度,它允许一些学习者在场独立、场依靠方面比较固定,这些学习者可能在一方面较强,另一方面较弱;同时也允许另一些学习者在这两方面比较灵活,他们能运用两种认知方式。在二语习得中,认为学习者要么是场独立,要么是场依靠是不客观的,很可能学习者有总的倾向,但在特定的语境下,他们能适当调整自身认知方式并对两种认知方式进行灵活运用。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研究认知方式的调整情况;此外,还要考虑测量学习者的场依靠,找出场依靠与二语习得的关系。
4.5 内向/外向的性格
4.5.1 内向/外向性格研究的成果
对于内向/外向性格与二语习得的关系,目前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
1) 普遍认可的观点是外向性格的学习者在获取人际交往技能方面表现得更好。因为与外向性格有关的特征如健谈,善于作出反映,喜欢群体活动等能促进学习者与别人进行更多的交流,因而能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语言输入,同样也有利于学习者获取更多的机会来使用语言,这样有助于语言习得的发展。
2) 第二种观点是内向性格的学习者在发展认知学术语言能力方面做得更好。内向性格的学习者更可能在学术上取得成功,原因是他们在读和写方面可能花费更多的时间。Entwistle 和Wilson[22]认为内向性格的学习者更能有效地对各种学习材料进行编码使其进入长时记忆。
4.5.2 内向/外向性格研究的发展趋势
1) 内向/外向性格研究应注意其它有关因素。 在Wankowski[23]的研究中,他结合年龄因素来调查内向/外向性格与二语习得的关系,结果发现,在青春期以前,外向性格有利于语言习得,而青春期之后,内向性格的学习者更容易取得成功。
2) 内向/外向性格研究应注意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进行,重点调查在正式教学环境中与非正式教学环境中学习者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情况,通过研究不同性格学习者的语言交流与二语习得的关系来了解性格的作用。
3) 对性格的结构内容应重新界定。Eysenck[24]的内向/外向性格测量隐含有两种品质特征:社会性和冲动性。在二语习得中,人们可能发现社会性与二语习得有某种潜在的关系而冲动性未必如此,所以二语习得中的性格研究应结合语言习得的特点来进行深入分析而不是全盘采用心理学的概念和内容。
到目前为止,个体差异研究并没有识别和解释个体差异因素之间的相对影响力或者说它们的相互作用力。Gardner[12]的研究表明学能与学习动机是两个独立的因素,两者对二语习得的水平都有重要的影响力。但是对许多其它的个体差异因素,尤其是认知方式和性格,研究的结果并不明确,所以对这些个体差异因素的相互作用情况的认识,在目前仍缺乏有力的证明。
五、学习者个体差异的框架结构
5.1 Ellis的学习者个体差异基本框架结构

学习过程与机制

图-1学习者个体差异的基本框架结构图
通过图-1我们可以发现语言习得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者个体差异,它包含学习者观念,学习者情感因素和普遍因素(智力、语言学能、动机、性格和认知方式等),其中普遍因素是影响二语习得的最主要因素;另外,观念、情感状态和普遍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第二部分是学习者在二语习得中所采用的不同学习策略。第三部分是语言学习结果,它包习得的水平和习得速度,它是习得过程的最终产品。
三角形内部是隐藏的学习过程和机制,主要是描述输入怎样变成摄入,摄入又怎样融入学习者的中介语系统。对学习者个体差异以及学习策略与学习过程的关系研究目前还很少,对研究的结果也存在争议。
5.2 Gardner的教育模式中的学习者个体差异

社会环境 个体差异 二语习得环境 习得结果

图-2 Gardner的教育模式中的学习者个体差异结构图
Gardner充分重视二语习得中学习者个体差异的作用,从上图可以看出,社会环境中的文化观念影响个体差异中的智力、语言学能、动机和情景焦虑,而这些个体差异直接影响正式的语言学习和间接影响非正式的语言学习,最终导致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习得结果的差异。
5.3 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的扩展结构
在学习者个体差异国外研究的框架结构基础上,本研究对个体差异研究的结构进行了扩展,如下图所示:

图-3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的扩展结构图
本研究认为,情景和社会因素,学习环境,目的语,执行的任务等外部和任务因素以及性别影响学习者个体差异。个体差异内部可分为不可调整因素(如智力,语言学能)和可调整因素(如动机,情感状态),其中不可调整因素对可调整因素产生影响。在受其它因素影响的同时,学习者个体差异对学习过程如学习策略、学习技巧和大脑运作产生影响。学习过程对习得的结果产生最直接的作用,包含影响习得的速度和最终习得的水平,而习得的结果也反作用于习得的过程。
六、 结语
正如Skehan[7]所指出,二语习得研究中仍没有全面的个体差异理论。为了找出成功习得第二语言的个体差异主要因素,指出它们在学习中所起的作用,发现它们如何相互作用,并探明它们对学习策略选择的影响,解释学习效果对个体差异的反作用等,需要形成一个全面的理论,同时也需要有全面的理论来阐明个体差异对二语习得的过程有何影响。
对学习者个体差异与二语习得关系的本质认识存在两种观点:集聚观点和可选观点。集聚观点认为,习得成功是有利的个体差异因素累积的结果,例如,一个焦虑感低,语言学能强,具有强烈的融入动机,外向性格的儿童,很容易取得语言习得上的成功。而可选观点则认为,有很多种方式或路径来取得习得上的成功,即习得成功的路线多种多样,因此无法用一种简单的图像来描述成功的学习者。这种观点对语言教学有很重要的启发,因为它承认学习者和教学的相互作用与可匹配性,如果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偏爱,不同的学习者也可能达到相同的习得水平。
参考文献
1 Skehan, P.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9.
[2] Larsen-Freeman, D. and M. Long. 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M]. Essex: Longman Group, 1991.
[3] Ellis, R. Classroom learning styles and effect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 study of two learners [J]. System, 1989, (7): 249-262.
[4] 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5] Altman, H.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focus on the learner [A]. In Altman, H. and C. James (e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Meeting Individual Needs[C]. Oxford: Pergamon, 1980.
[6] Skehan, P.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9.
[7] Skehan, P.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J]. SSLA, 1991, (13): 275-298.
[8] 蒋剑云, 戴运财. 年龄与第二语言习得[J].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4): 96-99.
[9] Krashen, 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2.
[10] Gardner, R. and W. Lambert. Motivational variabl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J].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59, (13): 266-72.
[11] Gardner, R. and W. Lambert.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 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 1972.
[12] Garder, R. 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5.
[13] Carroll. J. Twenty-five years of research on foreign language aptitude [A]. In Diller, K. (e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Universals in Language Learning Aptitude [C]. 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 1981.
[14] Carroll. J. Cognitive abilities in foreign language aptitude: then and now [A]. In Parry, T. and C. Stansfield (ed.). Language Aptitude Reconsidered [C].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1990.
[15] 王初明. 影响外语学习的两大因素与外语教学[J]. 外语界, 2001,(6): 8-12。
[16] Oxford, R. Style, strategy, and aptitude: connections for language learning [A]. In Parry, T. and C. Stansfield (ed.). Language Aptitude Reconsidered [C].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1990.
[17] Hansen, L. Field dependence-independence and language testing: Evidence from six Pacific island cultures [J]. TESOL Quarterly, 1984, (18): 311-324.
[18] Jamieson, J. The cognitive styles of reflection/impulsivity and field independence/ dependence and ESL success [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92(76): 491-501.
[19] Gillette, B. Two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s: An introspective approach. In Farch, C. (ed.). Introspection in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Av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87.
[20] 戴运财. 场独立/依靠的认知方式和第二语言习得[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3): 203-208.
[21] 戴运财. 对第二语言习得中场独立/依靠研究的再思考[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5): 82-84.
[22] Entwistle, N. and J. Wilson. Degree of Excellence: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Game [M]. London: Hodder & Stoughton, 1977.
[23] Wankowski, J. Temperament, Motivation,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M]. Birmingham: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Educational Counseling Unit, 1973.
[24] Eysenck, H. The Structure of Human Personality [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2.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DAI Yuncai
Abstract: Having briefed the main content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D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relation of five main IDs, namely age, motivation, language aptitude, cognitive style and personality, to SLA. It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s or the trends of the research on five IDs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research. Besides, the framework of examining IDs is tentatively established in the article because ID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success of SLA and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SLA model despite of the differences of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discrepancy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obtained in the field.
Key Word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Research Methods; Framework of Examinati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0-09
流言蜚语而已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