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路的原理是什么?

如题所述

电路中电势不同的两点直接发生接触或被导体联接,使电流变大的现象。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时电流很大,可能损坏电气设备或发生火灾,应安装保护装置加以保护。

短路原因:

1.元件损坏

短路往往是由于绝缘损坏或接线不慎所引起的。例如设备绝缘材料老化,设计、制造、安装、维护不良等造成的设备缺陷发展成为短路[2] 。

2.气象条件影响

例如雷击过后造成的闪烁放电,由于风灾引起架空线断线和导线覆冰引起电线杆倒塌等。

3.人为破坏

例如工作人员带负荷拉闸,检修线路或设备时未排除接地线合闸供电,运行人员的误操作,偷电线和美国的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时使用的碳纤维弹。

4.其他原因

挖沟损伤电缆,鸟兽风筝跨接在载流裸导体上等。

拓展资料:

基本类型

1.电源短路

即电流不经过任何用电器,直接由正极经过导线流回负极。特别容易烧坏电源。

由于电源内阻Ro较小,短路电流Is较大,电源的端电压为0,这时电源的电动势全部降在内阻上。短路电流可能使电源遭受机械的与热的损伤或毁坏,短路时电源所产生的电能全被内阻所消耗,短路通常是一种严重事故,应该尽力预防。

2.用电器短路

也叫部分电路短路。即一根导线接在用电器的两端(电流表并联,闭合的开关并联),此用电器被短路,容易产生烧毁其他用电器的情况。

3.三相系统短路

三相系统中发生的短路有 4 种基本类型: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对地短路和两相对地短路。其中,除三相短路时,三相回路依旧对称,因而又称对称短路外,其余三类均属不对称短路。在中性点接地的电力网络中,以一相对地的短路故障最多,约占全部故障的90%。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电力网络中,短路故障主要是各种相间短路。

发生短路时,电力系统从正常的稳定状态过渡到短路的稳定状态,一般需3~5秒。在这一暂态过程中,短路电流的变化很复杂。它有多种分量,其计算需采用电子计算机。在短路后约半个周波(0.01秒)时将出现短路电流的最大瞬时值,称为冲击电流。它会产生很大的电动力,其大小可用来校验电工设备在发生短路时机械应力的动稳定性。

短路电流的分析、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为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和运行中选择电工设备、整定继电保护、分析事故提供了有效手段。 电气线路上,由于种种原因相接或相碰,产生电流忽然增大的现象称短路。相线之间相碰叫相同短路;相线与地线、与接地导体或与大地直接相碰叫对地短路。

在短路电流忽然增大时,其瞬间放热量很大,大大超过线路正常工作时的发热量,不仅能使绝缘烧毁,而且能使金属熔化,引起可燃物燃烧发生火灾。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短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25
短路的原理是电路中不同电位的导电部分之间发生低阻性短接,相当于电源未经过负载而直接由导线接通成闭合回路。这通常是由于电路中的两个导体接触导致电流绕过了原本应该通过的电路部分,直接流经了接触点,导致电路发生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