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识字写字的要求是什么呢?

如题所述

第三学段识字写字目标要求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多少个左右其["独立识字 ; 3000 ; 2500"]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应该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

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语文课程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第二学段,要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800)个左右会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