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中国中医药报
文 | 北京中医药大学 刘珍珠 刘修超 佟常青 翟双庆
气论起源于先哲探讨宇宙生成的“气一元论”,中医学将哲学之气的概念引入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探讨,形成了对人体气论的认识。元气具有本原与本体双重属性特征;原气即特指元气中气形质未分、具有化生之性的混沌一气;《黄帝内经》中真气的特性与元气极为类似,或可等同;与病邪相对而言的人体正气,则包含了元气与后天呼吸、水谷之气。
元气兼具本原性与本体性,古代哲学中元气为万物之本原,具有本原、本体两层含义。元气最早用作表示宇宙万物生成之本原,其概念由具体客观感知逐渐向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范畴演变。而将气上升到兼具本原性与本体性高度的哲学概念,则始于老子。庄子进一步指出天地万物皆由一气而生,万物的本质皆为气。
古代哲学认为人体亦以元气为本原、本体,古代先哲以明天道来晓人纪,因此在探讨气的概念时将其引入对人体生命及社会道德层面的解释。中医学以哲学元气思想为基础解释天人现象,《黄帝内经》虽未使用“元气”一词,但汲取了传统哲学气生万物的思想,构建了“天人相参”的理论模型。
元气为生命诞生的本原,精为人体形质的初始。在生命诞生的问题上,元气为最初始的本原,精为人形质的初始。从元气到精为从先天无形到先天有形的过程。
原气为狭义之元气,《难经》提出“原气”的概念,强调气的源头、根源,相当于狭义的元气,指人生身之始禀受于先天的混沌一气。原气本为无形无相的存在,但在《难经》中将此原气当作有边界的存在,构建了一个原气的流通模型。
真气即为元气,《黄帝内经》中最为接近的即“真气”,既包含先天本原之意,又指一身之气。真气在人体不同部位或发挥不同功用时就有了具体的、不同的指向。
元气为正气的关键组成部分,正气之于人身,即人一身生理之气,可包括元气、水谷之气、呼吸之气。正气对于人体而言,具有抗邪的功能。若正气亏虚,则外邪易侵袭人体而生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