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皇帝一般都是由嫡长子继承的么,为什么清朝普遍不是这样呢?根本原因是什么

还想知道其他朝代是不是也这样啊?

清朝是少数民族政权,入关以前并不遵循汉族的传统礼法,在入关以后,康熙皇帝一度想要遵照汉家礼制,于是立嫡长子为皇太子,结果因为他在位时间过长,导致太子没有耐性等下去而生了异心。另外太子因为是法定的接班人,所以日益骄横、目中无人,在朝中大失人心,与康熙皇帝本人也产生的矛盾。于是其他的皇子借着皇权与储权冲突的机会,纷纷觊觎皇位,互相明争暗斗,形成了康熙晚年的“九龙夺嫡”局面,最后太子两度被废,没能继承皇位。继位的雍正皇帝有鉴于此,创立了密诏建储制度,皇帝生前只指定接班人而不公开立储,只是将接班人的名字写好后藏在正大光明匾后,等皇帝驾崩后再取出观看。这样一来,就让皇子们都觉得自己有希望,从而不会相互争斗,也不会为了皇位而逼宫谋害父皇,同时避免了接班人成为众矢之的,而皇帝也可以放心地培养皇家子弟,予以重任,不会出现明朝皇子昏庸无能的情况,可谓一举多得。这一制度的优越性使其成为定制,后世的清朝皇帝基本都遵循此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2-02
清朝皇帝的传位制度与历代皇帝的专位制度不同,既不一定传位给长子,也不预立太子而是实行一种秘密的建储制度。太祖、太宗世祖生前都未预立太子,至圣祖康熙皇帝才预立太子。雍正帝即位后,他吸取了历代预立太子发生的皇子、后妃之间为争储位明争暗斗,倾轧不休,骨肉相残,造成混乱的教训,建立了一种新的皇位世袭制度,即秘密建储。

其方法是皇位世袭制度,即秘密建储。其方法是皇帝亲写立储谕旨一式两份。一份封藏于匣中安放在乾清宫中“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另一份则由皇帝保存。待老皇帝死后,大臣们将在两份谕旨取出对证无误,新皇帝是何人方才揭晓。雍正帝就是用这种新的秘密建储制度立皇四子弘立为太子。雍正死后,弘立即位,是为乾隆。

乾隆也曾两次以此法立储,一次是1736年(乾隆元年)选立的储君永琏在三岁就死了。第二次是1773年,所立储君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以后的嘉庆、道光也均以此法建储。至咸丰时,因国事纷扰,又只有一子,故无须秘密立储,不久病死于避署山庄。同治、光绪均无子嗣,不需要立储,秘密立储制度遂告终结。
第2个回答  2012-02-02
首先清朝皇族是满族人,游牧民族。而游牧民族本来的传统是立幼。
汉人的传统是立嫡长子,就是说,哪怕你是长子,但是不是嫡子,还是不行的。所谓嫡出就是正室所出,也就是皇后生的孩子才算嫡子。
清朝由努尔哈赤所创立,本为后金。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排行老四)夺得皇位。按理,要么是长子,要么是幼子,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多尔衮。
太宗死后清世祖即位,也就是顺治,同样身为九阿哥的顺治,并没有长子豪格或者博果尔机会大。
康熙一朝,后期九龙夺嫡,对国家元气是种伤害。所以雍正选择了秘密建储的制度。清朝皇位的传递还是和我国其他王朝区别比较大的。
第3个回答  2012-02-01
皇帝的嫡长子继承制止于雍正,雍正以后用的是“秘密立储制”,主要吸取了康熙末年的夺储之争的教训
嫡长子继承制是古代遵循的一种传承制度,不过因为皇权的特殊性,一番血雨腥风后真正即位的非嫡长子的也不少。
不过话说回来,结果归结果,皇帝在立皇储的时候,一般都优先考虑立嫡立长,甚至为此采用立后的方式来将中意之子变为嫡子
第4个回答  2012-02-02
我觉得是原因很多,首先是清朝的皇族内部争斗较多,即政治比较复杂;其次,清朝毕竟是满人,没必要刻意遵守汉人的文化,留有一些所谓的“特色”吧;再次,清王朝的帝制好像很随性,例如顺治,放着帝王不做去做合上,还有咸丰,闲着没事去逛窑子,还有乾隆,三下江南,另外康熙十足的好战分子,萨尔浒之战,自己都冲上去了,我去,这都一群什么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