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如何抓住机遇?

如题所述

不要怨天尤人,命运其实就在你手中。善于把握机遇,就能铸就辉煌的人生。

有一年,但维尔地方经济萧条,很多工厂和商店纷纷倒闭,减价抛售自己堆积如山的存货,价钱低到1美元可以买到100双袜子。

当时,约翰·甘布士只是一个织制厂的小技师。他马上把自己积蓄的钱用来收购低价货物,人们见到他这股傻劲,都嘲笑他是个蠢材!

约翰·甘布士对别人的嘲笑置之不理,依旧收购各工厂和商店抛售的货物,并租了很大的货仓来贮货。他妻子劝说他,不要把这些廉价的东西购入,因为他们的积蓄并不多,而且是准备用作子女教养费的。如果此举血本无归,那么后果便不堪设想。甘布士却安慰妻子道:“3个月以后,我们就可以靠这些廉价货物发大财。”

甘布士的话似乎很难实现。过了10多天后,那些工厂贱价抛售也找不到买主了,便把所有的存货运走烧掉,以此稳定市场上的物价。太太看到别人在焚烧货物,不由得焦急万分,抱怨甘布士,对于妻子的抱怨,甘布士一言不发。

终于,美国政府采取了紧急行动,稳定了但维尔地方的物价,大力支持厂商复业。这时,但维尔地区因焚烧的货物过多,存货欠缺,物价一天天飞涨。约翰·甘布士马上把自己库存的大量货物抛售出去,结果赚了一大笔。

后来,甘布士用这笔赚来的钱,开设了5家百货商店,业务十分发达。随着事业的发展,后来甘布士成为了全美举足轻重的商业巨子。

对于一个成功者,人们总愿意探听他们的成功秘诀。其实所谓的秘诀很简单:机遇面前,当机立断,就是成功的秘诀。成就总是属于决策果断、雷厉风行的人,机遇不等人,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人只能错失良机。

1930年,年仅13岁的李嘉诚父亲早亡,为了供养母亲和弟弟妹妹的生活,他不得不退学挑起家庭重担。年纪小小的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工作,做了一个塑料玩具厂的推销员。

5年后,李嘉诚当了塑料玩具厂的经理,当时,他的年龄只有19岁,他开始省吃俭用,寻找机会。

22岁时,李嘉诚发现塑料花很受欢迎,于是,他马上做出了选择,辞去职位,拿出省吃俭用的积蓄7000美元,开办了自己的塑料胶厂,大量制造塑料花。

为了使产品能尽快地占领市场,他非常吃苦,经常吃住在工厂。工人们经过他的耐心指导,生产出来的塑料花惟妙惟肖,大可以假乱真,这些塑料花,不仅在香港销路好,还销往了世界各国。

他手里有了一部分资金后,为了把事业做大,他以塑料花厂为主体,创办了长江实业有限公司。

在他创业之初,他就预测到了塑料花需求热潮,后来,他的塑料花制品成了香港大量出口的商品之一,订单自世界各国纷纷而来。这一年,他赚了大量的钱财,也奠定了长江实业有限公司在国际间竞争的有利地位。

1958年,当房地产刚刚兴起的时候,他又马上预测到地产业将大有作为,他以一个企业家敏锐的眼光做出了正确的选择,马上把“长江”的业务转向了地产业。果然,地产价格飞涨。1972年,长江实业有限公司的楼宇面积已到达1500万平方英尺,大型楼宇面积有138万平方英尺,居香港地产业之首。他还拥有60万平方英尽可开发的土地和120万平方英尺的换地权益书。

善于抓住机遇的他,使长江公司的地产业在1982年,仅是建筑楼宇的土地面积就有2900万平方英尺。除香港地区政府之外,李嘉诚是香港最大的土地拥有者,地产的交易把他推向了又一个成功。李嘉诚在房地产业大发展的时候,又向市民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市民在货币贬值的压力下,都想通过购买股票来保值生利,他们看到长江实业公司走红,股票上市,于是就纷纷购买。李嘉诚很快筹集了大量资金,他把钱投入经营金融、酒店等其他业务上去,每项投资都立竿见影。

李嘉诚运用多元化、国际化的经营战略,5年中飞跃发展,资本积累剧增3倍。其附属、联营公司大大增加,有附属公司72家,联营公司31家,总共103家,大大扩充了实力。1978年,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公司纯利润达2 4亿港元,1980年纯利润达9亿港元,1981年纯利润上升至13 85亿港元。

李嘉诚看好香港这一自由贸易港兼东方航运枢纽的作用,特别是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将发挥越来越多的重要作用。1979年,他认为金融股票有机会,预测英资“和记黄埔公司”的股票走红,他买进了9000万股,控股40%,成了控制英资财团的华人,不久,当上了和记黄埔公司董事会的主席。

李嘉诚经营的另外两家公司,一个是嘉宏国际贸易公司,一个是香港电灯公司,这些公司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下,连年获得高额利润。他在香港的股份约占香港股票交易所总额的五分之一。李嘉诚也从事海外投资,他在加拿大温哥华开办了一家“协和太平洋开发公司”。而且还在那里开办了赫斯基石油公司,这是加拿大第12大石油公司。在四年中,他对温哥华的直接投资达30亿美元。由于李嘉诚带动投资,温哥华从一个相对寂静的港口城市,变成了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环太平洋经济中心之一。

很多企业家,都是以追求高效益为目的。然而在李嘉诚的心里认为:高效益不是“追”来的,也不是赶上去夺来的,高效益的取得,很大程度上靠独特的洞察力,在萌芽状态下,能看到的事物的成长和未来,然后在机遇面前,毫不犹豫,当机立断。

就像文坛上、战场上有天才一样,商业中也有天才。李嘉诚就是少见的天才,他准确预测和准确选择的眼光和当机立断的作风,使他的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我们要有所作为,仅靠踏踏实实的奋斗还是不够的,成功还需要机遇。机遇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一个人从来没有过机遇。但是,机遇也不是固定地分配给每个人,机遇是变动的,它只青睐于敢于当机立断的人。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抓住机遇,摘取成功的桂冠;而有的人却与机遇擦肩而过,为错过机遇而抱憾终生。

很多人不是缺乏机遇,而是在机遇来临之际无动于衷。与一般人不同的是,高效的成功人士能够接受每一次机遇的挑战,他们不仅拥有坚实的功底和知识贮备,更有在看到机遇的时候当机立断的勇气。

为了我们事业的成功,朋友们,时刻准备着吧,一旦机遇到来,千万不要错过了它,要能够当机立断,抓住成功的机会。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高调理事 低调做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2

三分能耐,六分运气,一分贵人扶持。现在能算上数的这个富豪啊,哪个不是抓住了机遇的呢?这机遇啊太重要了,小富靠努力,除了努力还得看机遇。人生在世十年行一大运,但是你有多少个十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