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编码DNA的最新研究成果有哪些?

如题所述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在2001年宣布对人类的全基因组进行了测序,获得了近乎完整的人类DNA。人类估计有大约20,000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占人类基因组的1.5%,剩余的98.5%都为非编码序列。然而非编码区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且众多的非编码区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非常广泛的调控作用。因此一项名为ENCODE-“DNA元件百科全书”的计划(encyclopedia of dna elements)于2003年9月由美国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启动,开始了对基因组剩余部分(非编码区)的解析的工作。全世界11个国家80家科研机构35个小组的研究人员通过了十几年的奋斗产生了许多令人惊讶的发现,提供了详尽的非编码功能单位的功能图谱,并表示在98%的非编码基因中有87%是功能性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28

“垃圾DNA”这个概念是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用来形容那些基因组中不编码蛋白质的DNA序列,而在学术上被称为非编码DNA序列。由于当时在科研圈里普遍认为有生物学意义的蛋白质才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关键,而且也没有一种好的理论和技术手段来解释这些“垃圾”存在的原因,于是“垃圾DNA”这一观念便形成并逐渐根深蒂固。后来ENCODE计划中的科学家们发现,人类基因组中包含多达400万个基因开关和功能调节因子,而它们就在被人们认为是“垃圾”而不予理睬的DNA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