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顶鹤的问题

帮我找丹顶鹤的习性,它树上生活方便吗?
还有沼泽地和松林的环境特点是怎样的?

帮我解决!!!!···

  分布于中国东北、长江中下游、台湾等地。国外见于俄罗斯、日本、朝鲜。

  丹顶鹤(又名仙鹤,被喻为长寿象征)栖息于开阔平原、沼泽、湖泊、海滩及近水滩涂。成对或结小群,迁徙时集大群,日行性,性机警,活动或休息时均有只鸟作哨兵。候鸟。迁徙时排成"一"字形或"V"字形。以鱼、虾、水生昆虫、软体动物、蝌蚪及水生植物的叶、茎、块根、球茎、果实等为食。

  繁殖期4-6月,求偶伴随舞蹈、鸣叫,营巢于具一定水深的卤芦苇丛、草丛中,每产1- 2卵,孵化期30--33天,早成鸟,2岁性成熟,寿命可达50-60年。北京动物园1954年首次饲养展出丹顶鹤,1964年繁殖成功。

  中国Ⅰ级保护动物

  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

  丹顶鹤

  别名仙鹤,属于鹤科,学名为 Grus japonensis。大型涉禽。全长约120厘米。体羽几乎全为纯白色。头顶裸出部分鲜红色;额和眼先微具黑羽;喉、颊和颈大部为暗褐色。次级和三级飞羽黑色,延长弯曲呈弓状。尾羽短、白色。嘴灰绿色,脚灰黑色。栖息于芦苇及其他荒草的沼泽地带。食水生植物的嫩芽、种子、水生昆虫、软体动物和鱼类等。

  4月中、下旬开始营巢产卵,筑巢于周围环水的浅滩上的枯草丛中,每窝产卵2枚,雌雄鸟轮流孵卵,孵化期20~33天。待幼鸟学会飞行,入秋后,丹顶鹤从东北繁殖地迁飞南方越冬。我国在丹顶鹤等鹤类的繁殖区和越冬区建立了扎龙、向海、盐城等一批自然保护区。在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越冬的丹顶鹤最多一年达600多只,成为世界上现知数量最多的越冬栖息地。

  在嫩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殖;长江下游及沿海越冬;在河北、山东为旅鸟,台湾偶见。

  沼泽地常年积水或土壤过於湿润,生长在那裏的植物大多发育有很好的通气组织。植物的根浸没在水中或湿透的泥土中,茎、叶则挺出水面。沼泽植被主要由莎草科、禾本科及藓类和少数木本植物组成。地球上除南极尚未发现沼泽外,各地均有沼泽分布。由於沼泽地的土壤有泥炭土与潜育土之分,沼泽可分为泥炭沼泽和潜育沼泽两大类。地球上最大的泥炭沼泽区在西西伯利亚低地,它南北宽800公里,东西长1800公里,这个沼泽区堆积了地球全部泥炭的40%。按沼泽土壤中水的来源,沼泽可以分为3种类型:低位沼泽,由地表水或地下水补给,含有矿物质,又叫富营养沼泽;高位沼泽,由雨水补给而营养贫乏,又叫寡营养沼泽;中位沼泽,由雨水与地表水混合补给,又叫中营养沼泽。按植被生长情况沼泽可分为草本沼泽、泥炭藓沼泽和木本沼泽。草本沼泽是典型的低位沼泽,类型多、分布广,常年积水或土壤透湿,以苔草及禾本科植物占优势,几乎全为多年生植物,很多植物具根状茎,常交织成厚的草根层或浮毡层,如芦苇和一些苔草沼泽。泥炭藓沼泽又称高位沼泽,主要分布在北方针叶林带,由於多水、寒冷和贫营养的生境,泥炭藓成为优势植物,还有少数的草本、矮小灌木及乔木能生活在高位沼泽中,例如羊胡子草、越橘、 落叶松等。木本沼泽又称中位沼泽,植被以木本中养分植物为主。沼泽地是纤维植物、药用植物、蜜源植物的天然宝库,是珍贵鸟类、鱼类栖息、繁殖和育肥的良好场所。沼泽具有湿润气候、净化环境的功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0-08
丹顶鹤

属于鹤形目 鹤科

学名:Grus japonensis

英文名:Red-crowned Crane

  分布于中国东北、长江中下游、台湾等地。国外见于俄罗斯、日本、朝鲜。

  丹顶鹤(又名仙鹤,被喻为长寿象征)栖息于开阔平原、沼泽、湖泊、海滩及近水滩涂。成对或结小群,迁徙时集大群,日行性,性机警,活动或休息时均有只鸟作哨兵。候鸟。迁徙时排成"一"字形或"V"字形。以鱼、虾、水生昆虫、软体动物、蝌蚪及水生植物的叶、茎、块根、球茎、果实等为食。

  繁殖期4-6月,求偶伴随舞蹈、鸣叫,营巢于具一定水深的卤芦苇丛、草丛中,每产1- 2卵,孵化期30--33天,早成鸟,2岁性成熟,寿命可达50-60年。北京动物园1954年首次饲养展出丹顶鹤,1964年繁殖成功。

中国Ⅰ级保护动物

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

丹顶鹤

别名仙鹤,属于鹤科,学名为 Grus japonensis。大型涉禽。全长约120厘米。体羽几乎全为纯白色。头顶裸出部分鲜红色;额和眼先微具黑羽;喉、颊和颈大部为暗褐色。次级和三级飞羽黑色,延长弯曲呈弓状。尾羽短、白色。嘴灰绿色,脚灰黑色。栖息于芦苇及其他荒草的沼泽地带。食水生植物的嫩芽、种子、水生昆虫、软体动物和鱼类等。

4月中、下旬开始营巢产卵,筑巢于周围环水的浅滩上的枯草丛中,每窝产卵2枚,雌雄鸟轮流孵卵,孵化期20~33天。待幼鸟学会飞行,入秋后,丹顶鹤从东北繁殖地迁飞南方越冬。我国在丹顶鹤等鹤类的繁殖区和越冬区建立了扎龙、向海、盐城等一批自然保护区。在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越冬的丹顶鹤最多一年达600多只,成为世界上现知数量最多的越冬栖息地。

丹顶鹤羽色素朴纯洁,体态飘逸雅致,鸣声超凡不俗,在《诗经•鹤鸣》中就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的精彩描述。在中国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中被誉为“仙鹤”,成为高雅、长寿的象征,在诗词和中国画中,常被文学家、艺术家作为主题而称颂。

在嫩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殖;长江下游及沿海越冬;在河北、山东为旅鸟,台湾偶见。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丹顶鹤(Grusjaponensis)〔一类保护鸟〕,通称仙鹤、白鹤,是一种大型的珍贵涉禽。主要栖息在有水湿地或泛水沼泽,通常要求有较高的芦苇等挺水植物为隐蔽条件。体长可达1.2米,全身羽毛大都白色,次级和三级飞羽黑色;头顶上裸露无羽,呈朱红色,嘴长,呈淡绿灰色,故有“白羽黑翎、丹顶缘啄“之说。尾短,尾羽白色,跗?很长,长可及尺(30厘米),呈铅黑色。丹顶鹤寿命可长达五、六十年,丹顶鹤在每年春天小群地从南方陆续迁来,在进入交配期之前,雄鹤便将跟随的幼鹤驱逐,让它去单独活动或与其它幼鹤结群。交配期间,雌雄不断翩翩起舞,或引颈高鸣,此时鸣声特别宏亮,可远及两公里之外,故有“鹤鸣九泉,声闻于天”之说。
丹顶鹤是一雄一雌制,配偶可维持终身。丹顶鹤的巢很简陋,多为干枯的芦苇、苔草等水生植物的茎、叶和花序。在鸟裕尔河上游,一般每年四月中至五月中旬产卵,每窝通常产两枚,偶尔也有产三枚的,卵很大,卵壳厚实,呈灰褐色,钝端密布茶褐色不规则斑块,卵重250克左右。孵卵期为31天左右,雌雄二亲鸟轮流孵卵,但夜间多为雌鸟担任。雏鸟为早成鸟,出壳后即能蹒跚步行,但如无惊扰,雏鸟并不离开亲鸟远行,四、五天后,雏鸟即随亲鸟在浅水滩的草丛中觅食小鱼、蝌蚪、昆虫和各种植物嫩芽。幼鹤发育很快,八月下旬即能随亲鸟习飞,九月中下旬,早出巢的雏鸟即随亲鸟陆续南迁,至11月初全部迁完。我国的丹顶鹤是典型的候鸟,但留在哈尔滨动物园的丹顶鹤也能在室外过冬。
丹顶鹤曾广泛分布在亚洲东部。由于栖息条件改变,数量大为减少,分布区也急剧缩小,据调查其现在的繁殖区,仅见于松嫩平原以东至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流域的低地沼泽,以及日本北海道的钏路湿原,其种群总数量至1981年夏统计已不足一千只(包括在日本、苏联境内的繁殖数)。丹顶鹤的越冬地亦大为缩小,除日本北海道基本上为留鸟外,主要越冬地是朝鲜半岛中部和我国长江下游湖泊地区及沿海一带。
第2个回答  2020-11-17
丹顶鹤繁殖地在中国的三江平原的松嫩平原、苏联的远东和日本等地。它在中国东南沿海各地及长江下游、朝鲜海湾、日本等地越冬。历史上丹顶鹤的分布区比现在要大得多,越冬地更为往南,可至福建、台湾、海南等地。由于这种鸟在文化种的特殊地位,地方志书中一直有着详细的记载,为研究它的古代分布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习性 丹顶鹤每年要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进行迁徙,只有在日本北海道是当地的留鸟,不进行迁徙,这可能与冬季当地人有组织的投喂食物,食物来源充足有关。丹顶鹤的栖息地是沼泽和沼泽化的草甸,食物主要是浅水的鱼虾、软体动物和某些植物根茎,以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丹顶鹤成鸟每年换羽两次,春季换成夏羽,秋季换成冬羽,属于完全换羽,会暂时失去飞行能力。丹顶鹤的鸣声非常嘹亮,作为明确领地的信号,也是发情期交流的重要方式。丹顶鹤属于单配制鸟,若无特殊情况可维持一生。每年的繁殖期从3月开始,持续6个月,到9月结束。它们在浅水处或有水湿地上营巢,巢材多是芦苇等禾本科植物。丹顶鹤每年产一窝卵,产卵一般2~4枚。孵卵由雌雄鸟轮流进行,孵化期31~32天。雏鸟属早成雏。保护状况丹顶鹤是大型涉禽,在湿地环境中属于食物链的上层,是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关键种。日本北海道的阿依努人把生活在钏路湿地的丹顶鹤称为“湿地之神”。目前它们面临的威胁主要有:栖息地的破坏。在中国东北和远东地区人类活动对湿地的破坏在1960年代以后急剧加重,对湿地的围垦不仅侵占了原有的栖息地,还使原本连通的水系阻断,再加上近些年远东地区气候干旱化趋势明显,水域面积缩小严重。人类活动引入的污染也威胁着丹顶鹤的生存,此外如烧荒等开垦方法,对丹顶鹤的巢材和掩蔽处毁坏严重,致使其分布更为狭窄。偷猎:由于自古东亚地区对丹顶鹤就有着对其羽毛和器官的需求,猎杀就难以避免。虽然近些年随着保护法规的建立,直接的猎杀很少发生,但是投毒用来猎捕其他水禽的方法,已成为丹顶鹤的重要死因。目前,丹顶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红皮书中是濒危物种,在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列入附录一。
丹顶鹤繁殖地在中国的三江平原的松嫩平原、俄罗斯的远东和日本等地。它在中国东南沿海各地及长江下游、朝鲜海湾、日本等地越冬。历史上丹顶鹤的分布区比现在要大得多,越冬地更为往南,可至福建、台湾、海南等地。由于这种鸟在文化种的特殊地位,地方志书中一直有着详细的记载,为研究它的古代分布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在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越冬的丹顶鹤最多一年达600多只,成为世界上现知数量最多的越冬栖息地。
第3个回答  2007-10-08
丹顶鹤(Grusjaponensis)〔一类保护鸟〕,通称仙鹤、白鹤,是一种大型的珍贵涉禽。主要栖息在有水湿地或泛水沼泽,通常要求有较高的芦苇等挺水植物为隐蔽条件。体长可达1.2米,全身羽毛大都白色,次级和三级飞羽黑色;头顶上裸露无羽,呈朱红色,嘴长,呈淡绿灰色,故有“白羽黑翎、丹顶缘啄“之说。尾短,尾羽白色,跗?很长,长可及尺(30厘米),呈铅黑色。丹顶鹤寿命可长达五、六十年,丹顶鹤在每年春天小群地从南方陆续迁来,在进入交配期之前,雄鹤便将跟随的幼鹤驱逐,让它去单独活动或与其它幼鹤结群。交配期间,雌雄不断翩翩起舞,或引颈高鸣,此时鸣声特别宏亮,可远及两公里之外,故有“鹤鸣九泉,声闻于天”之说。
丹顶鹤是一雄一雌制,配偶可维持终身。丹顶鹤的巢很简陋,多为干枯的芦苇、苔草等水生植物的茎、叶和花序。在鸟裕尔河上游,一般每年四月中至五月中旬产卵,每窝通常产两枚,偶尔也有产三枚的,卵很大,卵壳厚实,呈灰褐色,钝端密布茶褐色不规则斑块,卵重250克左右。孵卵期为31天左右,雌雄二亲鸟轮流孵卵,但夜间多为雌鸟担任。雏鸟为早成鸟,出壳后即能蹒跚步行,但如无惊扰,雏鸟并不离开亲鸟远行,四、五天后,雏鸟即随亲鸟在浅水滩的草丛中觅食小鱼、蝌蚪、昆虫和各种植物嫩芽。幼鹤发育很快,八月下旬即能随亲鸟习飞,九月中下旬,早出巢的雏鸟即随亲鸟陆续南迁,至11月初全部迁完。我国的丹顶鹤是典型的候鸟,但留在哈尔滨动物园的丹顶鹤也能在室外过冬。
丹顶鹤曾广泛分布在亚洲东部。由于栖息条件改变,数量大为减少,分布区也急剧缩小,据调查其现在的繁殖区,仅见于松嫩平原以东至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流域的低地沼泽,以及日本北海道的钏路湿原,其种群总数量至1981年夏统计已不足一千只(包括在日本、苏联境内的繁殖数)。丹顶鹤的越冬地亦大为缩小,除日本北海道基本上为留鸟外,主要越冬地是朝鲜半岛中部和我国长江下游湖泊地区及沿海一带。
第4个回答  2020-11-17
丹顶鹤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有奖励写回答共11个回答
瀛洲烟雨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聊聊关注成为第9624位粉丝
丹顶鹤的生活习性:
1、食物很杂,主要有鱼、虾、水生昆虫、软体动物、蝌蚪、沙蚕、蛤蜊、钉螺以及水生植物的茎、叶、块根、球茎和果实等等。
2、常成对或成家族群和小群活动。迁徙季节和冬季,常由数个或数+个家族群结成较大的群体。有时集群多达40~50只,甚至100多只。但活动时仍在-定区域内分散成小群或家族群活动。
3、夜间多栖息于四周环水的浅滩上或苇塘边,彼此仍按家族群分散栖息,天特别冷时则靠得很近。觅食地和夜栖地-般较为固定,通常亮天后,各家族群陆续飞到觅食地觅食,彼此仍保持-定距离。
4、中午时多集中在滩边休息,并不断鸣叫。晚上ㄡ陆续飞回夜栖地过夜或留在觅食地过夜。休息时常单腿站立,头转向后插于背羽间。无论觅食或休息时,常有1只成鸟特别警觉,不断抬头四外张望,发现危险时则发出‘ko-lo-lo-’的叫声,鸣叫时头颈向上伸直,仰向天空。
5、当危险迫近时,则腾空飞翔。飞翔时头脚前后伸直,两翅鼓动缓慢,排成‘-’字或‘v’字形。丹顶鹤成鸟每年换羽两次,春季换成夏羽,秋季换成冬羽,属于完全换羽,会暂时失去飞行能カ。
扩展资料:
丹顶鹤(学名:Grus japonensis):是鹤类中的一种,大型涉禽,体长120-160厘米。颈、脚较长,通体大多白色,头顶鲜红色,喉和颈黑色,耳至头枕白色,脚黑色,站立时颈、尾部飞羽和脚黑色,头顶红色,其余全为白色;飞翔时仅次级和三级飞羽以及颈、脚黑色,其余全白色,特征极明显,极易识别。幼鸟头、颈棕褐色,体羽白色而缀栗色。
丹顶鹤,因头顶有一块鲜红色的斑记而得名,丹顶鹤会有一个丹顶恰恰是因为它的头顶缺少了一个特别的东西——羽毛。简单说就是它谢顶了,它的头皮下方因为有大量的毛细血管而使得头顶呈现出鲜红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丹顶鹤 (鹤属鸟类的一种)
推荐于 2019-08-14
展开剩余63%
查看全部11个回答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丹顶鹤有什么生活习性?
丹顶鹤每年4~5月间迁至我国东北,生活于芦苇及其他荒草的沼泽地带。夜间多栖息于四周环水的浅滩上。每当朝夕,丹顶鹤常成对出来觅食,以鱼类、乌拉草、三楞草及芦苇等的幼芽为食,有时也到农田去食种子,有时也食软体动物。夏季常在草丛中捕食蝗虫等。 丹顶鹤巢多营于周围环水的浅滩上,密布着高约1米的枯草丛中。产卵后即孵,雌雄鸟轮孵,雄鸟主要在白天,雌鸟则在夜间。孵化期为一个月左右。 幼雏大多于5月下旬孵出,出壳后即能蹒跚步行。如不惊动,它们很少离巢远去,经4~5天后,即能随亲鸟离巢漫游于浅滩或浅水中,觅食鱼类、蝌蚪、昆虫和各种嫩芽等。幼鹤发育很快,至9月下旬,体型即可接近成鸟。此时,幼鸟已能独立取食;但在一般的情况,仍不远离亲鸟。 丹顶鹤分布在我国东北中部,黑龙江西部,如泰康、龙江、甘南、泰来等地繁殖。部分种群秋季飞往日本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