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虚心请教文言文翻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0

1. 【寇准虚心请教翻译】

【原文】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译文】起初,张咏在成都,听说寇准当宰相,对自己的同僚说:“寇公是奇才,可惜学问权术不够啊.”等到寇准出使陕州,张咏恰好从成都罢职回来,寇准尊敬地供给帐幕,盛情款待.张咏将离开(离去),寇准送他到郊外,问他说:“您有什么教我的?”张咏缓缓地说:“《霍光传》不可不读.” 寇准没明白他的意思,回来就拿这本书读,读到“不学无术”时,恍然大悟,笑着说:“这是张公说我呢.”。

2. 寇准虚心请教 翻译

起初,张咏在成都做官,听说寇准做了宰相,就对自己的同僚下属说:“寇准是少见的人才,可惜他知识学问不够啊。”

等到寇准出使到陕西的时候,恰好张咏从成都被罢官回来,寇准隆重设宴,准备酒食款待张咏。张咏将要离开的时候,寇准把他一直送到郊外,寇准问他:“您有什么话要教导我吗?”张咏慢慢地说:“《霍光传》不能不去看啊。”

寇准没有领会到他的意思,回去以后拿出《霍光传》来看,看到里面有“不学无术”这句话的时候,才明白过来。笑着说:“这是张先生在说我啊。”

扩展资料一、原文 寇准虚心请教又名寇准求教,此文摘选自元末 脱脱、阿鲁图等编的《宋史·寇准传》。作者:宋代 佚名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

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

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二、人物介绍: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

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及知巴东、成安二县。

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渐被太宗重用,三十二岁时拜枢密副使,旋即升任参知政事。真宗即位后,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职,又任三司使。

景德元年(1004年),与参知政事毕士安一同出任宰相(同平章事)。当年冬天,契丹南下犯宋,包围了澶洲等河北地区,朝野震惊;寇凖反对南迁,力主真宗亲征,从而稳定了军心,使宋辽双方订立“澶渊之盟”。

景德三年(1006年),因王钦若等人排挤,辞去相位。天禧元年(1017年)又恢复宰相职务。

后因参与宫廷权力斗争,被丁谓等人排挤,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 (1023年),病逝于雷州。

3. 《寇准求教》原文及翻译

原文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喻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译文:

起先,张咏在成都,听说寇准当宰相,对自

己的僚属说: “寇公是奇才,可惜学问权术不

够。”等到寇准出使陕州,张咏恰好从成都罢职

回来,寇准尊敬地供给帐幕,热情款待。张咏将

离去,寇准送他到郊外,问他说:“您有什麽教

我的?”张咏缓缓地说:“《霍光传》不可不读。”

寇准没明白他的意思,回来取书读之,读到“不

学无术”时,笑着说:“这是张公说我。”

4. 寇准求教译文

1、原文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

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

准莫喻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2、译文 起初,张咏在成都,听说寇准当宰相,对自己的同僚说: “寇公是奇才,可惜学问不够啊。”

等到寇准出使陕州,张咏恰好从成都罢职回来,寇准敬重地供给帐幕,盛情款待。 张咏将离开(离去),寇准送他到郊外,问他说:“您有什么教我的?”张咏缓缓地说:“《霍光传》不可不读。”

寇准没明白他的意思,回来就拿这本书读,读到“不学无术”时,恍然大悟,笑着说:“这是张公在说我啊。” 3、出处 出自于《宋史·寇准传》 扩展资料1、赏析 寇准当了宰相仍虚心请教,值得称颂。

张咏示意他读一读《霍光传》,起初寇准不解其意,回到家里一翻书,读到“不学无术”时,方恍然大悟:张咏这是在说我啊!于是欣然接受。 2、人物介绍 寇准一般指寇凖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

北宋政治家、诗人。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及知巴东、成安二县。

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渐被太宗重用,三十二岁时拜枢密副使,旋即升任参知政事。真宗即位后,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职,又任三司使。

景德元年(1004年),与参知政事毕士安一同出任宰相(同平章事)。 当年冬天,契丹南下犯宋,包围了澶洲等河北地区,朝野震惊;寇凖反对南迁,力主真宗亲征,从而稳定了军心,使宋辽双方订立“澶渊之盟”。

景德三年(1006年),因王钦若等人排挤,辞去相位。天禧元年(1017年)又恢复宰相职务。

后因参与宫廷权力斗争,被丁谓等人排挤,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 (1023年),病逝于雷州。

皇祐四年(1053年),宋仁宗下诏为其立神道碑,并亲于碑首撰“旌忠”字,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谥号“忠愍”,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