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保护好孩子的“童真”,别用“成人思维”,为什么?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3

自从我带着孩子从朋友家里回来之后,我便经常对孩子说:"你看人家,和你年纪一样大,她可多懂事呀!不像你,整天只会玩和闹,根本就不让人省心。"

朋友生了一个女孩子,这个孩子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她很安静,很懂事。每次到朋友家里,这个孩子总是会向我打招呼,然后就安静地学习,不吵也不闹。朋友给她报了很多个兴趣班,但是这个孩子却没有抱怨过。

有时候看到一个孩子的行为举止,我都要感叹,可能我一个成年人都做不到像她那么有自制力呢。我和这个孩子聊过几次,我发现她的想法也完全不是一个小孩子的思维。

这么好的榜样,我一定要让自家孩子学一学。出乎我的意料,孩子回家路上,便与我说:"妈妈,我觉得她好可怜啊,整天都要学习,都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变得超级懂事,我觉得她很不开心啊。"

也许在父母眼中是成熟懂事的孩子,但是到了同龄孩子眼中,却变成了可怜、并且值得同情的一个人。

很多父母都追求孩子的成熟懂事,过早地运用"成人思维"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结果,孩子在过小的年纪就已经具备了"成人思维",失去了属于她相关年纪的童真。

这样的教育,真的好吗?

父母对"童真"的三个误解

谈到"童真",父母们的看法是不同的。

有的父母认为这是一个褒义词,父母应该去守护孩子的童真,让孩子在一个充满童真的环境中成长起来;有的父母则是认为这是一个"不成熟"的表现,因为父母们更希望孩子能够成为一个成熟懂事的人。这样一来,父母也会变得省事省心很多。

事实上,"童真"一直是一个正面的词语,父母常说的"不成熟"应该是"幼稚"的表现。

也正是因为有些父母分不清"童真"和"幼稚",所以父母可能对"童真"带有着以下三个方面的误解:

1、孩子的天性是无序的

一说到孩子的"顺序感",父母可能会想到孩子将玩具随处乱扔、水彩画笔随便乱画、衣服不好好放整齐、被子也不会折好。这些现象确实是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面,所以父母认为孩子是无序的也不足为奇。

事实上,在孩子的天性中,就包括了孩子对于秩序感的追求。至于以上的几个现象,父母必须要反思一下自己,这些事物一开始的状态是如何的。

小孩子对于秩序的敏锐性要大大地超过父母,如果孩子一开始便看到家里的玩具是随便乱放的、被子和衣服是随便乱扔的,那么孩子便会记住这种状态,并把这些状态当成是这些事物原本的状态。

2、小孩子是没有尊严感的

对于孩子是否有没有尊严这一个问题,父母的回答也是各不相同。有的父母

很觉得孩子年纪那么小,怎么会把一些不好的事情放在心上呢?事实上,孩子也是有尊严感的,甚至比成年人的尊严感更甚。

当父母在公共场所责怪自己之后,孩子是会产生一羞耻感种,这种羞耻感的来源,正是孩子的尊严感。

如果父母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尊严感,不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那么孩子将会陷入一种不好的状态里面:认为自己是不被需要和关注的,自己是被遗弃的。

3、孩子是没有自控力的

关于童真,还有一个很大误区,那便是父母认为孩子是没有自制力的。正是

因为如此,父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与心思去管教孩子。

其实,儿童也是有自制力的,只是在孩子应该被培养和提升自制力的时期里,父母没有加以教育,或者运用了错误的教育方式,最终导致这份自制力慢慢消退。

面对同样的一件事情,父母和孩子会有不同的表现。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容易带上成年人的思维;而孩子的想法更多的是集中在过程,而不是结果上面。

不要用孩子的童真,去换一个成熟懂事的孩子

由于父母不了解儿童的世界,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容易带上"成人思维"。最终,带有"成人思维"的教育,把孩子培养为一个具有"成人思维"的人。

从表面上看来,父母的教育指南并没有错误。实际上,孩子失去童真,过早地具备成人思维,将会给孩子带来以下这几个方面不良的影响:

1、压抑自身需求,不会表达自己的欲望

具有"成人思维"的孩子容易压抑自身的需求,并且,她们可能会擅长或者

不愿意表达自身的欲望与需求。不再过多地向外界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也正是成年人的一个特点。

其实,造成孩子压抑、内向、不善言辞的一个原因便是,父母认为孩子足够成熟懂事了,所以孩子就很难再向父母倾诉自己心中的想法。

结果,儿童时期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在长大之后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卷土重来。

2、过早地用条框约束自己,处处谨慎小心

那些成熟懂事的孩子还有另外一个特点,那便是他们会过早地用条条框框来

约束自己。父母大多知道,小孩子身上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他们很直接、喜怒哀乐都会表现在脸上。

被约束在条条框框里的孩子更多的是会选择一种冷静、懂事、成熟的面具来掩盖自己。他们处处谨慎小心,像个大人一样,在孩子堆里便会显得格格不入。所以,他们的朋友也不多,甚至有些孩子没有朋友。

别用"成人思维",毁了孩子天赋

过早让孩子具有"成人思维",这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很多不好的影响。

那么,究竟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如何与孩子交流?如何让孩子在保持童真的同时,慢慢地成长起来。这里有三个建议:

1、用言传身教,保护好孩子的童真

要想保护好孩子的童真,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父母不能过早地将孩子推出

去独自面对这个世界,而是要让孩子慢慢地自己亲身经历一些事情,然后父母慢慢地放手,直到孩子可以独自一人、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

面对孩子提出的一些看似无厘头、看似幼稚的要求,父母不能直接拒绝;在孩子提出某些要求时,父母也不能直接否定、不管孩子的想法直接做下决定,而是要去询问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想法。

2、运用儿童本位,用孩子的逻辑教育孩子

什么是"儿童本位"?"儿童本位"就是从儿童的眼光看教育。

以往的教育大都是用成人的眼光看教育,认为儿童需要成人的教育,这就

是"成人本位"。可这种教育方式真的正确吗?能不能换个角度来看问题呢?

蒙台梭利发现,回归儿童本位,传统教育的很多困境将迎刃而解。这就是"童真思维"的核心理念,从孩子的视角看世界,用孩子的逻辑教育孩子。

那么,究竟父母应该如何运用儿童的思维教育孩子呢?一般来说,父母的"儿童本位"要达到以下几个点:

(1) 秩序:主动建立秩序,让孩子对世界最开始的认知,就是从秩序开始的。

(2)固定的时间:做任何事之前,都要规定好时间。

(3)环境要根据儿童来设计:不远是家庭,还是学校,都需要根据孩子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来设计。

(4)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赋予孩子权力,而不要跟他做权力交换。

(5)项目教学:只告诉孩子任务,耐心让孩子尝试,不要干扰孩子的专注行为。

3、发现孩子的需求,让孩子慢慢地领悟成长的过程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还要学会去挖掘孩子的需求,给予孩子足够多的关爱。不能让孩子对父母存在恐惧心理,不然的话,孩子就很很难真正地敞开心扉与父母沟通交流。

父母也不能用太多的条条框框来约束孩子,如果孩子不懂得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欲望,那么父母应该要做到引导孩子,鼓励孩子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让孩子做回真正的自己,而不是父母所希望的自己。

父母不能为了"一己私欲"而过早地赋予孩子"成人思维",要保护孩子的童真,学会用孩子的思维去与孩子交流。不要用孩子的童真,去换取孩子的成熟懂事。

第2个回答  2021-01-14
因为孩子还小,很多东西没有发育完善,如果家长用成人的思维来告诉孩子,那么孩子可能会变得非常的现实,失去了好奇心和想象力。
第3个回答  2021-01-14
因为现在孩子的压力都特别大,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上了补习班,丧失了童年的乐趣,使孩子看起来老气横秋的。童年就只有几年,家长应该保护好孩子。
第4个回答  2021-01-14
孩子的想法一般很天真,用成人思维会限制孩子的想法,也会抑制孩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