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与思维的关系

如题所述

一、知识本位:当前教育技术学发展的理论审视

我国的学术领域普遍存在浓郁的学科情结。作为一门新兴研究领域,我国教育技术学也致力于学科发展与建设。而学科本质上是一种知识活动,以知识生产为己任,其功能在于发现、传播和应用知识,其形式表现为教学科目与科学研究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科对知识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是知识生产的现代性诉求,奠定了知识生产的确定性。学科是大学教育的“第一原理”,也是“构成其他一切的基石”。总体上看,教育技术学发展与知识活动处于典型的学科发展模式。这对教育技术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促进教育技术学研究摆脱笼统、随意的前学科研究状态,建立起充满秩序的和确定性的逻辑框架和清晰的立场[2]。教育技术学也由此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概念、规则与研究视域。

但学科模式也对教育技术学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学科是一种以“为知识而知识”的发展模式,并体现出强烈的“知识本位”特征。而且这种知识生产模式本身具有一定的封闭性,知识活动是一种基于学者的问题与兴趣的纯学术研究,其目的是为科学自身发展,但也人为地割裂了学科之间的关系,使学科之间呈现封闭倾向。而且,学科边界趋于固化,这极易导致学科发展的“孤立主义”与学科壁垒的对立。因此,当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知识本位的学科研究显得较为吃力。而教育技术恰恰具有复杂性与多维性,这种单学科研究方式对教育技术问题的解决必然显得捉襟见肘。而且,教育技术学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技术的价值指向是“如何去做”,教育技术是“运用新理念、新技术,破解教育问题,推动教育变革的创新实践领域”[3]。可见,教育技术学的实践“天性”与“象牙塔”式的知识本位学科模式相悖逆。所以,以知识本位的学科研究方式来规训开放性的教育技术学科如同刻舟求剑,必然会削弱教育技术学发展的活力。

知识本位的学科发展模式对教育技术专业发展也造成了消极影响。学科发展的封闭性与学科壁垒导致了落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局限性的专业视野,其中最突出的现象便是教育技术专业发展的萎缩,专业招生与学生就业都存在巨大压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知识本位的固化模式是其中的内在原因之一。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较为滞后,往往注重知识的教学,但忽视了社会需求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当前教育技术专业普遍存在“课程体系庞杂,实践环节薄弱”“教育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迟缓,课程设置多年不变,讲授内容更新缓慢”等问题[4-5]。可以说,教育技术专业发展的封闭性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并导致了教育技术专业呈现日益萎缩的发展局面。如有研究指出,“就业去向主要是各级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教育相关行业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管理与评价人员;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5]。“教育技术学专业所培养的博士毕业后做选择时,较少选择教育信息化一线实践岗位,多数选择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岗位,以至于教育技术学人才培养进入一种自循环式封闭模式”[3]。

所以说,知识本位的发展模式的支配下,教育技术学发展陷入瓶颈,并与社会发展和需求出现脱节现象。因此,教育技术学应打破知识本位的发展模式,寻求超越之路,从而立足于教育实践,投身于教育信息化浪潮之中。

二、学科思维:知识本位的超越之路

学科思维成为教育界讨论的热点话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与知识量的激增,以传输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提升学生素养成为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培养知识的创造者与思考者,而不是知识的接收器。所以,学科思维理应成为教育发展的关键点。虽然有研究对学科思维进行探讨,但都对其内涵语焉不详。本研究认为,学科思维是一门学科在特殊使命引导下的,以一定的学科知识为基础,以相关的概念学科语言为载体,形成的专门化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及过程。

学科思维在头脑中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期的学科探索与实践并由相应的知识传统与行为准则逐渐升华而形成的。学科思维一旦在学科从业者中获得稳定的认同感,就会形成一种独特的方法系统或由此而来的话语体系,并表现为一种专业化能力、自然而然的思维习惯或定势。也就是说,当主体面对某特定事件时,会产生一种出于本能、不假思索的应对方式或思维性格。比如,数学思维表现为量化、公理化的认知形式,能透过复杂现象来揭示其蕴含的深刻规律及本质特征,进而能给人们带来认识的简洁性与深刻性,以及可知性、公理性、抽象性、确定性、条文性、可计算性等理性化品质[6]。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科思维具有本源性意义,是学科发展之“道”的体现。

学科思维具有抽象性与统摄性,其外显还需借助于逻辑推理,其逻辑基础是形式逻辑,包括演绎逻辑、归纳与类比逻辑,“将注重于新的知识、新的概念和新的原理,以及在不同情势下新的语言表述方式。它将不可避免地偏向于逻辑推演或形象把握等细致的技术和策略”[7]。因此,学科思维具有方法论意义,能克服经验性、随意性与偶然性因素的制约。另外,学科思维与学科知识的关系并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塑造。一方面,知识是思维的活动要素和存在条件。知识是思维之源,没有知识便没有思维。“思维和精神是理解、运用知识的基础,知识是精神与思维、能力的载体。”[8]从这种意义上看,知识则是思维活动的对象,并通过思维活动显现出知识的力量与人的智慧。而且,知识也是思维产生的重要条件,人们的思维能力与观念是人们在知识探索与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是知识内化的结果。另一方面,思维是知识创造的重要前提。知识被认为是思维加工的产物,“思维是知识发生中的加工机器、必要条件和必经环节”[9],而新知识会随思维活动的开展而产生。可以说“思维为本,知识为流;思维是前提,知识是产品……学习必须优先发展思维能力”[9]。特别是在教育中,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备受重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谚语则形象地说明了思维方法的重要性。可以说,思维表现为知识内化于心的特殊能力,既源于知识又超越知识。从某种意义上,思维是第一性的,而知识是第二性的;学科思维是一个学科的灵魂,而知识则构成了学科的血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2
原文地址:学科与思维
原文作者:

  费曼认为,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是伪科学。对此,我基本是认同的。多学科思维,对一个人的理解力和洞察力非常重要。有些学科,比较冷僻,大多数人不涉猎,但是,其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例如:数学、语言学。   语言学,是非常有趣的一个领域。人类思维,在语言工具下,无所遁形。深度理解语言,对提升思维体系洞察力,极其关键。在大多数人认为深不可测的文化面前,语言被彻底分解,文化就会变得肤浅起来。这个道理,就像是音乐被模式化分解后,在数学与信息科学面前会变得很肤浅一样。
  跨学科思维,其实是依托几个核心学科,控制住思维体系的荒谬性。
  任何人,想要深度挖掘人类智慧体系,都不可以绕开对于意识和思维的本质理解。宗教,会跳出来。传统文化,会跳出来。哲学,会跳出来。这一切,都无法同科学较量对意识的理解。举个例子,费曼在自传里提到过关于数数记时的实验。这个实验,已经在验证关于意识的本质。人脑,在处理并发应用时,采用的策略,依托于人脑的认知体系。你若不懂人脑的构成特点,就看不懂他这个实验的统计结果,搞不清楚思维游戏。看似无厘头的测试,反映出深刻的道理。
  倒退十年,我是没有能力谈意识这个问题。意识,关系到哲学基础,是社会学的核心。当我们阅读时,会涉及到大量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乱用问题。看起来有道理的文章,作者没有正确的理解意识本质,会从理论基础构建出问题,导致结论荒谬。每个人,都不可能绕开关于意识的本质思考。这是西方科学发展历程中极其关键的一个焦点问题,关乎到世界观问题,隐藏在思维符号逻辑体系最深层,是 万鬼殿中核心恶鬼。
  认知科学,是研究人类思维的核心学科。缺乏认知科学积累,任何人都不可能具备敏锐的鉴别能力。在一些大众荒谬面前,运用认知科学工具会很轻易扒皮。在我看来,中医、传统文化、宗教、各种看似很难跨过的伪科学问题,用认知科学很容易就切碎。在美国,认知科学已经非常火爆。在中国,Ai领域很火爆,但是,认知科学全体系发展很初级。
  通过博客,我也看到网友对伪科学的坚持。关于此类问题,不用争论,完全浪费时间。有一座山,每个人都要翻越。这座山,看似高耸入云,翻过去,会看到崭新世界。
  
  
第2个回答  2020-11-01
请允许我先分享一种集大成的思维模型——查理.芒格的格珊思维模型,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查理.芒格:格珊思维模型

谁是查理.芒格?
查理·芒格是投资大师沃沦·巴菲特的黄金搭档,在一年一度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上他总是坐在巴菲特的身边,他有“幕后智囊”和“最后的秘密武器”之称,在外界的知名度一直很低,其智慧、价值和贡献也被世人严重低估,但很显然他是全球最伟大的投资人之一。

巴菲特曾经说:

查理能够比任何活着的人更快更准确地分析任何种类的交易。他能够在60秒内找出令人信服的弱点。它是一个完美的合伙人。

巴菲特为什么会给他这么高的评价呢?答案就在于查理.芒格独创的生活、学习和决策方法,他毕生在追求“普世智慧”,而投资不过是他生活的副产品。

格珊思维模型

那么查理.芒格是怎样获得“普世智慧”的呢?

简洁地说,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首先,要从许多不同的知识领域获取那些有价值的概念,或者模型;

其次是学习如何识别其中类似的模式。

前者是自我学习,后者是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和看问题。

查理.芒格认为,

各个学科是相互交叉的,而且彼此在交叉的过程中都得到了加强。一个爱思考的人会从每个学科中得出非常出色的思维模型,在这些重要的模型中相互借鉴,产生融汇贯通的理解。

在这个方向上深耕的人,会在逐步掌握普世智慧,而那些固执己见于某个学科的人,即便成功,也只能昙花一现。

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查理.芒格的格珊思维模型了。

你的头脑就好比花园的篱笆,木条交错,篱笆被分成一块一块格珊,你把各学科的思维模型分类安置在各个格珊中,每块格珊就像是一个知识领域,离门最近的这块是生物学的、边上是心理学的,而两个格珊之间的连接可以看成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部分。

当你让自己跨越了眼前的藩篱,你就能观察到在其他领域发生的相近事情,辨别不同的思维模型。然后一个概念会被另一个概念强化,这个概念又会被第三个概念强化,如此不断链式发展,你就会发现自己走在了一条不断链接、不断清晰的世界。

怎样建立格珊思维模型?

查理.芒格经常引用一句格言,来说明单一思维的影响:

对于一个手里只有锤子的人来说,他看到的每个问题就像是一枚钉子。

对于这类只拿着锤子的人,查理.芒格也提供了一个治疗方法:

如果这个人拥有一大套来自多种学科的工具,那么从理论上就持有了多种工具,因此将限制从“只有锤子”的倾向中产生的不良认知。如果“A”是一个狭窄的专业领域,而“B”包含了从其他学科获得的大量有用概念,那么很明显,将“A”和“B”相加,通常会更好地弥补只有“A”的不足。

那么怎样建立新的格珊思维模型呢?

1、从不同学科手机基本观点、概念、模型,学会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思考。

2、把各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

想象一下,我们都是怎么处理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的?

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总会在我们的经验库中寻找相似问题的解决方法,我们将从我们类似的经验中开始尝试,不断改进,解决问题。

我们身处的环境在不断变化,我们必须在不同模型之间转换,建立不同的模型,当问题迎面而来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用不同的模型组合去应对。

教育需要做什么?

科学家、哲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外交家、文学家、教育家,美国开国元勋之一(头衔好多,好厉害)本杰明.富兰克林是文理科通识教育的发起人,他致力于培养人们养成思考的习惯。他认为教育的成功是建立在3个原则之上的:

学生必须学习基本技能:阅读、写作、算数、物理和演讲(这是那个时代的课程) ;
引导学生们去学习进入知识的海洋;
通过指导学生发现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他们思考的习惯。
对照我们的现在的学校教育来看,尽管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有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是在传授各科知识和技能方面做的还是不错的,对于各科的思维模型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而做的不够的是第三个原则:在不同思维模型之间建立连接探索的思考习惯。

所以我也就能够总结回答题主的问题了:
对于各科的思维模型,孩子一直在各个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
更高级的交叉的多学科思维模型的学习,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国家对公立学校的定位是提供公平教育机会,所以很多学校是无法提供的。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多学科交叉课题也是教育界讨论热点和实验的方向,类似课程的也在慢慢出现。
最后送给大家查理芒格的一句话:

我见过的聪明的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一个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