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问独联体是什么意思?

独联体的含义?世界上有哪些国家是独联体?

  独联体是独立国家联合体 (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 -- CIS) ,简称独联体

  成立日期

  1991年12月8日,前苏联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在白俄罗斯的别洛韦日会晤,签署了一项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定,宣布"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缘政治现实将停止其存在";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独联体),其协调机构设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和其它赞同独联体宗旨的国家均可参加独联体。同年12月12日,前苏联的哈萨克斯坦等五个中亚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在土库曼首都阿什哈巴德会晤并发表声明,表示愿意作为"平等的创始国"参加独联体。12月21日,前苏联的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11国领导人在阿拉木图会晤,通过了《阿拉木图宣言》和《关于武装力量的议定书》等文件,宣告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及苏联停止存在。格鲁吉亚派代表以观察员身份与会。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辞去苏联总统职务。苏联正式解体。

  宗 旨

  《独联体章程》规定:独联体以所有成员国的主权平等为基础。独联体不是国家,也不拥有凌驾于成员国之上的权力,它为各成员国进一步发展和加强友好、睦邻、族际和谐、信任、谅解和互利合作关系服务。各成员国在国际安全、裁军、军备监督和军队建设方面实行协调的政策,采用包括观察员小组和集体维持和平部队等手段保证独联体内部安全。当成员国的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以及国际和平与安全受到威胁时,各成员国应立即进行协商,协调立场,采取相应措施。

  成 员

  目前,除波罗的海三国外,前苏联其它12个加盟共和国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白俄罗斯、格鲁吉亚(1993年12月起)、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1994年4月起)、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均为独联体正式成员国。

  总 部

  白俄罗斯共和国首都明斯克市。

  组织机构

  (1)独联体国家元首理事会和政府首脑理事会:国家元首理事会是独联体的最高机构,通常每年召开两次会议。政府首脑理事会每年召开四次会议。会议轮流在各国首都举行,各国领导人按照其国家俄文名称字母的顺序轮流主持会议。

  (2) 跨国议会大会、跨国经济委员会和支付联盟,以及外交、国防等部长级理事会等。

  (3)协调协商委员会:为独联体常设执行和协调机构,每个成员国派两名全权代表常驻该委员会。独联体工作语言为俄语。

  主要活动

  截至2001年底,独联体共召开了29次国家元首会议,签署文件上千,但真正落实者寥寥。1998年4月在莫斯科举行了第23届独联体国家元首会议。各国领导人就独联体应继续存在下去并对其进行根本性改革两个关键问题达成共识,对缓解独联体的生存危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标志着独联体改革正式提上日程。

  1999年4月1日召开了第24届独联体元首会议,通过了《关于独联体基本发展方向的宣言》和《关于完善和改革独联体机构的决议》两份文件,决定从2000年1 月1日起正式建立自由贸易区,大幅精简独联体机构、人员和预算,任命俄总统驻联邦委员会全权代表雅罗夫为新的独联体执行秘书,独联体改革开始启动。但俄与独联体国家在一些重大问题仍存分歧,独联体涣散势头未减。

  2000年1月25日召开了第25届独联体国家元首会议,讨论了地区安全、独联体机构改革、建立自由贸易区等问题,一致选举俄代总统普京为新一届独联体国家元首理事会主席,决定今年4月召开下一次元首会晤,集中讨论打击恐怖主义和独联体未来5年发展纲要问题。会议表明,各国对独联体的存在和发展仍有现实需要并寄予希望。但由于会议未真正触及独联体内重大深层问题,特别是在建立自由贸易区问题上意见难以统一,今后独联体一体化道路仍不平坦。

  2001年是独联体成立10周年,成员国元首举行了2次正式会议及1次非正式会晤。

  6月1日,第28届独联体国家元首会议在明斯克举行。会议讨论了独联体发展、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协调独联体国家外交政策、独联体范围内的热点冲突和建立独联体国家进展情况等问题。各国认为,独联体是不可替代的,并在继续发展,应继续加强独联体各国的合作。会议决定独联体成立10周年之际在莫斯科举行庆祝活动。会议还签署了独联体国家元首就苏联卫国战争开始60周年告独联体人民和世界公众书。

  12月2日,第29届独联体国家元首会议在莫斯科举行。本次会议通过了名为《独联体10年活动总结及今后任务》的文件。文件强调,加强独联体各国的伙伴关系符合世界发展趋势和成员国的国家利益。文件规定了独联体2005年前发展纲领,即进一步巩固独联体这一国际关系中的政治、经济实体,建立成员国之间的长期经济联系,稳定独联体活动空间,完善履行独联体国家间协议的机制。反对国际恐怖主义也是这次独联体国家元首会议的重要议题。俄总统普京表示,独联体是原苏联地区实现一体化必不可少的形式。在现代条件下相互之间的合作不仅是稳定独联体财政经济的重要因素,而且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独联体将成为有着巨大潜能的共同市场。

  8月1日,独联体国家元首在俄罗斯索契市举行非正式会晤。各国认为,在独联体内部可以存在各种地区性组织,以便深入解决安全、经济和人文等一系列问题。全体会议后,与会各国元首分别进行了多边或双边会谈。俄罗斯、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三国总统就里海问题进行了讨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1-05
独联体是独立国家联合体 (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 -- CIS) 的简称。
独联体现有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白俄罗斯、格鲁吉亚、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12个成员国。
第2个回答  2007-11-05
独联体(俄语:СНГ)是独立国家联合体(俄语:Содружество Независимых Государств)的简称,是前苏联解体的产物。1991年12月8日,前苏联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在白俄罗斯的别洛韦日会晤,签署了一项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定,宣布"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缘政治现实将停止其存在";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独联体),其协调机构设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和其它赞同独联体宗旨的国家均可参加独联体。同年12月12日,前苏联的哈萨克斯坦等五个中亚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在土库曼首都阿什哈巴德会晤并发表声明,表示愿意作为"平等的创始国"参加独联体。12月21日,前苏联的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11国领导人在阿拉木图会晤,通过了《阿拉木图宣言》和《关于武装力量的议定书》等文件,宣告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及苏联停止存在。格鲁吉亚派代表以观察员身份与会。
目前,除波罗的海三国外,前苏联其它12个加盟共和国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白俄罗斯、格鲁吉亚(1993年12月起)、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1994年4月起)、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均为独联体正式成员国。土库曼斯坦于2005年8月退出独联体,格鲁吉亚于2006年2月退出独联体。
第3个回答  2007-11-05
独立国家联合体(俄语:Содружество Независимых Государств),简称独联体(俄语:СНГ),
独联体是独立国家联合体 (英语: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 -- CIS) ,简称独联体

原苏联解体后由各加盟共和国协调成立的一个国家联盟,属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白俄罗斯明斯克。
1991年苏联几乎解体的同时,由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于1991年12月8日在白俄罗斯的首都明斯克签署协议成立。至1991年12月22日为止,有11个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加入独联体,分别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已于2005年8月26日在喀山会议上宣布退出)、乌兹别克斯坦和乌克兰。而格鲁吉亚则于1993年12月加入。所有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中,只有属于波罗的海国家,俗称为波罗的海三小国的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拒绝加入此组织。

东欧独联体: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立陶宛、摩尔多瓦、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阿塞拜疆、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共15国。
第4个回答  2007-11-05
独联体是独立国家联合体 (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 -- CIS) 的简称。1991年12月8日,原苏联的三个加盟共和国——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的领导人在白俄罗斯的别洛韦日签署了一项关于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定。21日,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原苏联的11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当时的首都阿拉木图会晤,通过了《阿拉木图宣言》和《关于武装力量的议定书》等文件,宣告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和苏联不复存在。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辞去苏联总统职务。苏联正式解体。
独联体是独立主权国家的协调组织,以主权平等为基础。它的宗旨是为各成员国进一步发展和加强友好、睦邻、信任、谅解和互利合作服务;为各成员国在国际安全、裁军、军备监督和军队建设方面协调政策。

2004年9月,独联体国家首脑会议在阿斯塔纳举行

独联体的主要机构有独联体国家元首理事会、政府首脑理事会、跨国议会大会、协调协商委员会等。总部设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独联体的工作语言为俄语。

独联体现有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白俄罗斯、格鲁吉亚、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12个成员国。

独联体国家首脑会议是独联体的最高协商机构,系指独联体国家元首理事会和政府首脑理事会分别举行的会议或两者联席会议。2003年1月29日,乌克兰总统库奇马在基辅举行的独联体首脑非正式会议上当选为独联体国家元首理事会主席。这是该理事会成立10多年来首次由俄罗斯总统以外的国家元首担任主席一职。

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

1992年5月15日,独联体国家首脑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会晤时签署了集体安全条约。在条约上签字的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1993年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白俄罗斯加入此条约。条约于1994年正式生效,有效期5年。条约的宗旨是建立独联体国家集体防御空间和提高联合防御能力,防止并调解独联体国家内部及独联体地区性武力争端。

1999年,条约第一个5年期限刚满,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乌兹别克斯坦三国宣布退出。

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是由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演变而来的。2002年5月14日,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理事会会议通过决议,将“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改为“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 俄罗斯总统普京主持了会议。集体安全条约的全部6个成员国总统出席了会议。同年10月7日,独联体国家首脑会议在摩尔多瓦首都基希讷乌举行。会议期间,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国总统签署了条约组织章程以及有关该组织法律地位的协议。

2003年4月,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首脑会议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与会各国一致决定成立集体安全条约组织联合司令部和快速反应部队,以应对在中亚增长的安全威胁。联合司令部于2004年1月开始运作。

2004年8月3日至6日,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在吉尔吉斯斯坦北部伊塞克湖州的埃杰利韦斯军事演习场举行“防线-2004”军事演习。主要目的是检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应对恐怖袭击、制定先发制人的措施、跨越国境调遣部队以及采取快速行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