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时期,亲王是什么品级?贝勒和郡王呢?

如题所述

满清时期,亲王、贝勒和郡王皆为超品,亲王高于郡王和贝勒,郡王高于贝勒。

清朝瞒住皇室爵位分为十二个等级,各等级名字如下:

第一级:和硕亲王。

第二级:多罗郡王。

第三级:多罗贝勒。

第四级:固山贝子。

第五级:镇国公。

第六级:辅国公。

第七级:不入八分镇国公。

第八级:不入八分辅国公。

第九级:镇国将军。

第十级:辅国将军。

第十一级:奉国将军。

第十二级:奉恩将军。

爵位等级规定:亲王的一个儿子封为亲王,其余儿子封为郡王。郡王的一个儿子封为郡王,其余儿子子封为贝勒。贝勒之子封为贝子,贝子之子封镇国公,镇国公之子封辅国公,辅国公之子授三等镇国将军。

扩展资料:

这其中,最高的爵位就是亲王了,但是亲王也有不同。以前的亲王传给下一代的时候会降一级,成为郡王,再传给后人的话,会再降一级。

但是也有例外,铁帽子王在传位的时候不会改变,依然保持亲王的等级,当然这种亲王也很少,立下了大功劳才会有这样的赏赐。

在清朝初期征战的时候,比较容易获得功劳,因此这个时期获得这种荣耀的人最多,有6位。

之后比较有名的就是雍正的弟弟,雍正成为皇帝的时候,爱新觉罗·胤祥帮忙很多,而且在后来的战争中也取得了很多的功劳,因此获得了这种荣誉。

之后最有名的就是“鬼子六”了,他是咸丰的弟弟,慈禧掌权的时候,他同样拥有很大的权力。整个清朝,一共有12位这样的王爷。

下面就是郡王了,郡王只比亲王低一个等级,亲王有不降级的,郡王也有类似的,但是不降级的君王比就较少了,清朝一共有2位不降级的郡王,都是在征战的时候册封的,之后就再也没有册封过。

郡王中,最著名的是果郡王,但是他并不是不降级的王爵,他的后人就享受不了他的荣誉了。

之后便是贝勒,一般皇帝的儿子都会有这个称号,所以有很多人都有这个爵位,如果能力比较强或者皇帝比较喜欢,很早就会被封为亲王。

所以如果是一辈子都没有成为王爷,而一直都是贝勒的话,才能就不是很出众了。另外,郡王降级也会成为贝勒,而这种人更加没有才华,也很难提高自己的爵位,只能等着爵位被降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爵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5
满清时期,亲王是正一品八旗旗主之一,比大学士(宰相)还大见面要行礼,郡王一品,贝勒从一品
清朝贵族封爵分为十二等,即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和硕亲王之下又有亲王世子、多罗郡王之下又有郡王长子,通常封给世袭罔替的亲王、郡王的继承者。 清朝贵族封爵方式有两种:一为军功封,一为恩封。以军功封者无论是何爵位均世袭罔替,永不降封。以恩封者通常每一代降封一等承爵。和硕亲王降为镇国公,多罗郡王降为辅国公,多罗贝勒降为不入八分镇国公,固山贝子降为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公降为镇国将军,辅国公降为辅国将军,不入八分镇国公降为奉国将军,不入八分辅国公降为奉恩将军,直至闲散宗室。
清代共有十二家世袭罔替的王爵,俗称铁帽子王,其中八家为军功封,他们分别是和硕礼亲王代善、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和硕豫亲王多铎、和硕肃亲王豪格、和硕承泽亲王(后改为庄亲王)硕塞、多罗克勤郡王岳托、多罗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另外四家为恩封,他们分别是和硕怡亲王允祥、和硕恭亲王奕欣、和硕醇亲王奕譞、和硕庆亲王奕劻。铁帽子王是清代对“世袭罔替、配享太庙”王爵的俗称,铁帽子王见皇帝不参不拜,不接不送,因此也俗称“懒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2-26
清朝宗室从高到低共十二级:公以上爵位,是超品,其中和硕亲王,多罗郡王为最贵。俗称铁帽子王。
1.和硕亲王
2.多罗郡王
3.多罗贝勒
4.固山贝子
5.奉恩镇国公
6.奉恩辅国公
7.不入八分镇国公
8.不入八分辅国公
9.镇国将军,分一至三等镇国将军,正一品;
10.辅国将军,分一等辅国将军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辅国将军,正二品;
11.奉国将军,分一等奉国将军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奉国将军,正三品;
12.奉恩将军,分奉恩将军兼一云骑尉及奉恩将军,正四品。
第3个回答  2012-02-25
亲王是正一品八旗之主。郡王一品。贝勒是从一品。
第4个回答  2012-02-25
亲王最高,接着郡王,接着贝勒,接着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