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一热,皮肤就痒

患者信息:男 20岁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
患者信息:男 20岁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
2011年年底才会的,那段时间吃了几顿羊肉火锅,之后就发觉晚上睡觉,到半夜,特别是做梦的时候,背部就感觉很热,很痒,就吓醒了,我想知道是怎么回事,我是上班族,每天面对电脑12小时的人,不吃辣的人!还有一点就是,每当我运动,比如打篮球,打了一会,背部还有脖那地方也会痒,天气适中,吃2碗热粥下去也会痒!没有这样的病例。比如打篮球,打了一会,背部还有脖那地方也会痒,天气适中,吃2碗热粥下去也会痒! 这个几年前就一直会的!初中那会就会!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善呢

曾经治疗情况及是否有过敏、遗传病史:
没有

过敏原又称为致敏原或变应原。其中,过敏原为通俗用语,致敏原或变应原为医学术语,是指能够使人发生过敏的抗原。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接触过敏原一定时间后,机体致敏。致敏期的时间可长可短,这段时间内没有临床症状,当再次接触过敏原后,方可发生过敏反应。所以说,往往第一次接触到的物质不会过敏,反复的接触后,可出现过敏性症状。反复接触后,症状一般会逐渐加重。
  在过敏的发生过程中,过敏介质起着直接的作用,过敏原是过敏病症发生的必要条件,而大量自由基的存在是过敏发生的根源。自由基氧化破坏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的细胞膜,使之受损、变性,机体的免疫能力低下,为抗原、抗体变态免疫反应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导致细胞破裂,过敏介质释放,使得过敏病症发生。 过敏原分为哪几类  能引起过敏症的物质数以千计,它们存在的空气、食物、饮料、药物、甚至可接触到的日用品中,而这些物质便叫做“过敏原”分为以下几类:
  1、食物过敏原:食物过敏原可以是一些普通的食物和饮料,如海产类、果仁类、草莓类、香料、牛奶、啤 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均可能成为引起最常有的皮肤过敏症状------荨麻疹。
  接触性过敏原:
  2、 有毒物质过敏:接触有毒的常春藤和有毒的橡树及金属(镍)和染料引起。还有一般的日用品如香水、指甲油、化妆品及橡胶。过敏的部位会呈现类似荨麻疹的红疹及瘙痒。
  3、空气过敏原:
  散播于空气的过敏原,因其可以远播而引起的多种过敏症。其中花粉、霉菌和藻类都会引起最常见的一种鼻敏感症----枯草热,枯草热的季节由春天开始直至秋天。其他散播于空气中的过敏原有尘螨、动物皮毛、工业污染废料以及在潮湿环境中生长的霉菌。
  4、注入性过敏原: 除了某些注射 药物外,还包括昆虫叮咬、大黄蜂和蜜蜂等的刺蛰。
  传统医学界对过敏没有很好的根治手段,大量的黄胺类、激素类的药物运用只是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而且副作用极大,过敏病人都是在一次次的长年累月的反复发作中缓解症状,身体的免疫能力日趋低下,极为痛苦。
适合你用的,这要看你身体引是什么起过敏,才能选择。
继续追问:
很像是第一种荨麻疹!怎么解决?
补充回答: 有可能是荨麻疹,由于活动后出汗对皮肤刺激而引起的,看是否过一会儿可以自行消退,最好还是在发病的时候到皮 肤科看一下,若不想去看病可以吃点抗过敏药试试··
继续追问:
身体凉去了就不会痒,只要热起来就会痒,去年看了中医说是血热,吃了中药,有一点点效果,其实没多大用处,不知道有没有这种针打的,可能效果还会好一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9
一热就长疹子,很有可能体内有湿气,脾能运化湿气,酸奶如果是很冷的,喝了很伤脾,因此你要做的是健脾,街上到处有卖健脾丸,也很便宜。
另外你试着在晚上睡前喝养阴清肺口服液,皮肤不好跟肺热有关,虽然看起来这个药是治疗咳嗽、口干的,但对你的体质有好处。
第2个回答  2019-05-05
身体一热就痒有外因和内因,多属于气血不调造成,应尽可能多吃些蔬菜和黄豆制品,多吃低盐、高维生素、清淡和新鲜的食物
第3个回答  2012-02-27
你 这是荨麻疹的症状,我以前也用过,吃康美就能治疗好了追问

康美是什么东西呢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2
根据描述可以初步诊断为是胆碱能性荨麻疹,属于人们常说的风疹块的一种过敏现象。多发生于青年期,一般在遇热(热饮、热水浴)、情绪激动和运动后出现。当停止运动或平静以后,症状即可消退。
治疗上多以避免接触过敏源为主,口服扑尔敏可以缓解,可适当使用抗过敏药物治疗。平时注意控制情绪和避免剧烈运动。该病目前没有办法根治,吃药只能缓解症状,主要靠平时自己多加注意。
饮食尽量清淡,不要抽烟喝酒,忌辛辣、油腻、甜食,多吃蔬菜水果。
可以口服一些维生素B和C,有辅助治疗作用。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减轻皮肤炎症反应,有防治脂溢性皮炎、湿疹、增进皮肤健康之功效。追问

扑尔敏可以服用吗
还有吃那个维生素B C 也可以吃吗

追答

发病后应先找专业的医院进行确诊,不要自行盲目的胡乱用药。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