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光谱种类

如题所述

在19世纪中叶,意大利神父安吉洛·西奇为区分观测到的恒星光谱,开创了早期的分类体系。1868年,他将光谱分为四类:



    第一类:以白色和蓝色为主,包含厚重氢线和金属线,相当于现代的A类星。
    第二类:黄色星,氢线强度减弱,金属线显著,对应现代的G和K类星。
    第三类:宽谱线的橘色星,即现代的M类星。
    第四类:有明显碳带的红色星和碳星。

1878年,他又增加了第五类,涉及发射谱线的恒星,如Be和Bf类型。


然而,哈佛分类法在19世纪末期取代了西奇的分类,这是由哈佛大学天文台发展出的,以恒星光谱的型态为依据,从左到右按照温度顺序排列,如O、B、A、F、G、K、M等。在1894年至1934年间,哈佛天文台在安妮·坎农领导下,系统地分类恒星光谱,最终形成了摩根-肯那光谱分类法。


摩根-肯那分类法基于恒星温度,将恒星分为六十一小类,从炽热的O型到低温的M型,每类又细分为十小类。不同类型的恒星,如O型具有高游离氦谱线,B型的氦原子谱线呈现中性,A型以氢原子谱线为主,F型有离子化的金属谱线,而G、K和M型则逐渐向金属谱线和分子谱线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些罕见的分类,如W型的沃夫-瑞叶星,L型的棕矮星,以及T、Y和C、R、N、S等特定类型的恒星。早期的哈佛分类法最初是基于太阳光谱的命名规则,后来摩根-肯那分类法则以温度为基础,极大地扩展了我们对恒星的理解。




扩展资料

介绍恒星光谱的分类、研究途径和研究成果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