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苏联卫国战争时,第227号命令详细内容

斯大林签署的那个

  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第227号命令
  “敌人正不惜一切代价的往前线投入精锐部队。他们拼命向前推进,扑向我国腹地,不断占领新的土地,洗劫我们的城市和村庄。他们奸淫妇女,掠夺财物,残杀人民。
  战斗正在沃罗涅日,在顿河流域,在南方靠近北高加索的大门口进行。德国占领军正扑向斯大林格勒,冲向伏尔加河,妄图不惜一切代价占领库班河和北高加索,攫取那里的石油资源和粮食资源。
  敌人已经占领了伏罗希洛夫格勒、斯塔罗别尔斯克、罗素什、库普扬斯克、瓦卢伊基、新切尔卡斯克、罗斯托夫和半个沃罗涅日。。。。。。在失去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顿吧斯和其他地区以后,我们的土地大大缩小了。人口、粮食、钢铁、厂矿也减少了许多。我们失去了七千多万人口、年产八亿多普特的粮食产区以及年产一千多万吨钢材的生产能力。
  现在,我们已经失去了人力资源的优势,也失去了粮食储备的优势。继续后退不意味着自杀,就意味着亡国。
  我们每失掉一寸土地,就等于加强敌人,就会极大的削弱我们的防御,削弱我们的祖国。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清除无休止退却论,清除‘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粮食取之不尽’之类的论调。这些论调是错误的、有害的。它将削弱我们的斗志,助长敌人的威风。如果我们不停止退却,我们就会失去所有的粮食、燃料、钢铁、原料、工厂和铁路。由此可见,是停止退却的时候了。
  ‘不准后退一步’,这应当成为我们当前的主要口号。要不惜流血牺牲,顽强的坚守每个阵地,要死守每块国土,直到最后一息。
  我们的祖国正处在为难之际。我们应该站稳脚跟,然后不惜一切代价击退并消灭敌人。德寇并不象某些惊慌失措分子想象的那样强大,他们已成为强弩之末。在眼前和近几个月内顶住敌人的突击,我们就可以稳操胜券。
  我们能顶住敌人的突击,然后把他们赶回去吗?能够。因为我们后方的工厂的生产在突飞猛进,我们的前线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飞机、大炮、火炮。
  我们还缺什么呢?我们缺的是,在所有部队中建立铁的秩序和纪律。这是我们当前致命的弱点。如果我们要挽回局势,捍卫祖国,就必须在军队中建立起严格的秩序和铁的纪律。。。。。。
  惊慌失措者和胆小怕死者要就地枪决。从今以后,每个指挥员、红军战士、政工人员都应遵守这个铁的纪律:没有最高统帅部的命令,不许后退一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29
7月23日,就在德国人在顿河大弯曲部发动猛烈攻势当天,华西列夫斯基上将匆匆赶到莫斯科机场,登上了一架在此等候的专机。他是以统帅部代表身份奔赴斯大林格勒的。 望着窗外掠过的浮云,华西列夫斯基想起临行时斯大林对他说的话:“敌人采用了声东击西的战术。他们把一些部队调到齐姆拉河吸引我们注意,借此机会将主力调到第62集团军右翼。现在顿河弯曲部危机已影响全局,你要想办法恢复原势态。” 飞机徐徐降落在斯大林格勒机场,新任方面军司令员戈尔多夫亲自到机场迎接他。戈尔多夫阴沉着脸,华西列夫斯基知道前
线的形势比他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当日,华西列夫斯基就召集方面军领导召开作战会议。戈尔多夫首先介绍了方面军的防御情况,他说: “已经接到第62集团军的报告,第62集团军的右翼被德军突破,第64集团军也面临德军强大的攻势。与第62、64集团军对峙的德第6集团军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其步兵为我军的1.5倍,炮兵为我军的2.6倍,坦克为我军的2倍。而我们的阵地工事简陋,第64集团军刚进入阵地就投入战斗,弹药不足、缺乏经验影响了战局。整个战争形势十分严峻……” 听完戈尔多夫的介绍,华西列夫斯基分析说:“保卢斯为什么要集中力量攻击第62、64集团军呢?这意味着两点,敌人采用两翼突破纵深包围战术,围歼第62集团军;同时进抵卡拉奇,强渡顿河,在行进间占领斯大林格勒。这一招好狠毒!现在德国人第一目的已经达到,无论如何要阻缓敌军进攻势头。我们再不采取果断措施,整个我军防线就崩溃了。目前第21、62、63、64集团军正在与敌交战,惟一可支配的只有正在组建的坦克第1和第4集团军。” 实际上坦克第1集团军才刚组建一天。 7月22日,第38集团军司令莫斯卡连科少将接到命令,将部队改编为坦克第1集团军,下属坦克第13、第28军,步兵131师、两个防空炮兵团,一个反坦克炮兵团和第168坦克旅。 第二天,莫斯卡连科接到方面军的命令,让他两天后向敌发起反突击。接到命今后,莫斯卡连科立即带领部队出发,边走边进行战斗准备。 7月25日,天刚破晓,德军第6集团军北方集群的坦克部队已逼近卡拉奇渡口,离渡口仅剩最后二三公里的路程。 卡拉奇正好处在第62集团军和第64集团军的结合部,如果让德军占领渡口,德军会源源不断渡过顿河,就会将2个集团军分割开来。 在这危急时分,莫斯卡连科带领他的坦克部队赶到了。他指挥部队在行进间向敌人发起进攻。 一场坦克遭遇战开始了。 莫斯卡连科在阵地前举着望远镜观察,只见坑坑洼洼的荒坡上,两股坦克集群在全速前进中猛烈撞击,并不停地喷射着火焰。空中传来飞机引擎的轰鸣声,几架德国飞机赶来俯冲投弹。 莫斯卡连科仔细观察着战场形势,他认为从侧翼突击敌人的有利时机到了。他要通了坦克第28军军长的电话:“罗金上校,快组织突击队从侧翼进攻。” 不多时,敌人坦克战斗队形的侧翼出现了十几辆苏军坦克。德军坦克队形立即大乱。 德军开始全面撤退,苏军坦克占领了阵地,并迅速组织防御,准备抗击德军的再次进攻。 在距斯大林格勒150公里的顿河西岸,德军陷入了旷日持久的血战。从卡拉奇地域向西北方向对敌实施的首次反突击,制止了德军沿顿河右岸向南继续发展进攻。 卡拉奇渡口终于转危为安。敌人继续向东推进的行动被阻止了。 华西列夫斯基付出了不少代价,阻止了德军占领卡拉奇,但还没有来得及高兴,他又为第64集团军阵地的安危担忧了。 7月25日,德军以2个步兵师和1个坦克师的兵力攻打第64集团军第229师,该师仅有5个营的兵力,却防守着15公里宽的正面。德军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接连发动数次进攻都失败了。 战至中午,阵地上的苏军死伤过半,弹尽粮绝。德军在一次猛攻后终于得手。该师指挥所亦受德军攻击,师长被迫后撤,与部队失去联系。 次日,德军坦克潮涌般地辗过苏军第229师防线,快速向顿河右岸推进。 如果不立即阻止住德军的推进,让德军从南面逼近苏军第62集团军的翼侧和后部,苏军的防御将会陷入全面的被动。 朱可夫接到报告后,急调海军陆战第66旅的一个炮兵营前去拦截。 朱可夫站在前沿掩蔽部,面色焦急,一只手拿着望远镜,另一只手拿着电话筒,扯着沙哑的嗓门喊: “中尉同志,无论如何得挡住敌人的坦克,你的后方已经没有预备队了。” 炮兵营长达特里耶地中尉带领部队占领阵地后,还没挖好工事,德军的坦克就出现了。25辆坦克在距炮兵发射阵地2公里的地方展开队形,一边向前开进,一边猛烈射击。 坦克离炮兵阵地的距离太远,如果马上开火效果不好。因此,炮手们不管敌人火力有多猛,始终保持沉默,他们在耐心地等待着战机的到来。 有的战友中弹倒下了,有的战友的伤口在流着鲜血。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仍然默默地等待着。 敌人的坦克越来越近了。当还有400米时,营长一声令下,全营的火炮同时怒吼。转眼之间,好几辆德军坦克起火冒烟。 但是,其余坦克吐着火舌,继续向前冲击。 炮兵营的伤亡越来越大。炮手牺牲了,立即由侦察员和通信员顶上来。 经过1个小时的战斗,德军丢下12辆被击毁的坦克,狼狈地退了回去。 7月28日16时45分,苏联最高统帅部向戈尔多夫将军下达命令: “鉴于奇尔河口以南第64集团军步兵第214师已撤到顿河东岸,敌人也在这里抵达西岸,下奇尔斯卡亚至斯大林格勒方向是目前整个战线最危险的方向,因而也是最主要的方向。危险就在于,敌人渡过顿河后,势必从南面向斯大林格勒迂回,并进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后方。 “方面军近日的主要任务是:第64集团军各部队、连同抵达卡拉奇及其以南的步兵第204、321师和坦克第23军,要积极行动,最晚不迟于7月30日粉碎在下奇尔斯卡亚以南抵达顿河西岸之敌,并在这里全面恢复对斯大林格勒地区的防御。” 第64集团军为掩护在顿河作战的第62集团军左翼,朱可夫将军把步兵第112师派往顿河右岸洛戈夫斯基地区,占领奥辛诺夫斯卡亚至上奇尔斯卡亚的防御阵地,将步兵第229师各部调往苏罗维基诺至大奥辛诺夫卡地区。 步兵第112师抵达指定地区后,德军从第一阵地击退,继而攻到上奇尔斯卡亚车站。步兵第229师掩护着第62集团军右翼。 这样一来,形势有所好转,为组织新的防御赢得了时间。 这样,在第64集团军正面,德军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敌军突破第64集团军第一防御地带后,未能继续发展进攻,被迫放弃在该地强渡顿河的打算。集团军各部队充满了阻止和击溃敌人的信心。 德军第6集团军的南部集群被滞留在苏罗维基诺。战线在这一地区稳定下来了。 敌人虽未能像他们的指挥部打算的那样,于7年25日占领斯大林格勒,但斯大林格勒方向上的形势仍然是紧张的。 7月底,在顿河大河湾和斯大林格勒方向,激烈的战斗一直在进行着。枪炮声隆隆不断,硝烟弥漫着整个天空。 疯狂的法西斯匪徒与英勇的红军战士争夺着每一寸土地,抢占着每一个顿河渡口。双方都损失惨重、精疲力尽,但双方仍然在进攻和防御。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热浪滚滚,战斗的激烈程度也像炎热的天气一样,掀起了更大的热潮。战场上弹坑密布、血肉横飞,这越发激起了双方拼死相搏的斗志。 最高统帅斯大林一直在关注着斯大林格勒的局势。这不仅是因为这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不允许受到玷辱和蹂躏,而且是因为这座城市对通贯苏联南北、保障燃料运输至关重要。 1918年,正是他,挥戈跃马,统帅大军,在这里击溃了邓尼金匪帮……他想起了当年的战斗生活,想起了激烈的战斗情景,想起了他喜欢常去领略的斯大林格勒的市容民风。 他常去那里消夏。和平时期的夏夜,斯大林格勒是那样的怡然、宁静。城郊宽广的草场上,星星在天空含笑,清晰明亮;伏尔加河在月色中闪动着粼粼波光,凉风习习;小虫在草丛中低吟,欢快的人群踏着舞步,尽情地歌唱。悠扬的手风琴声传得很远很远。 然而,在这同样的夏夜,他再也不能享受这美好的一切了。那宽广宁静的草场已经变成了弹坑密布的战场,欢快而悠扬的手风琴声已经变成了炮弹的轰鸣,伏尔加河的粼粼波光已经被鲜血染红…… 这都是德国法西斯分子造成的,决不能让他们的罪恶目的得逞。一定要顽强抵抗,坚决阻止敌人的进攻。 要死守! 死守。斯大林无数次地重复着这个命令。 面对德军的强大攻势,顽强的红军被迫一步步向后撤退,渡过顿河,沿河岸展开新的防御。灼热的尘土伴送着一批批后撤的战士,头顶上成批地落下敌人的炸弹。许多兵团撤退时秩序紊乱,给防御部署带来了新的困难。 第1和第4坦克集团军的反突击,第62、第64集团军的艰苦防御虽然暂时稳定了战线,但敌人正在调兵遣将,大规模的进攻仍然要继续,顿河沿岸以至整个斯大林格勒的局势仍然很紧张。德军从第62集团军两翼实施纵深包围,并抵进第64集团军防御的下奇尔斯卡亚地区。出现了从西南方向突向斯大林格勒的威胁。 7月28日,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上将回到莫斯科,向斯大林汇报前线情况。临结束时,斯大林突然谈起了部队的状态问题: “各个部队把1941年8月16日大本营的第270号命令都忘记了,都给忘记了,特别是各级司令部。您要起草一个给部队的新命令,基本思想是,未接到命令就退却是一种犯罪。它将受到战时最严厉的惩处。” “什么时候把命令呈报给您?” “就今天,文件一拟好,就送来。” 华西列夫斯基上将拟好的命令交给斯大林。斯大林特别详细地审订了最后几点,然后命令以国防委员会的名义送发各部队。 7月28日,意义重大的第227号命令发布了。命令毫不隐讳地说明了当前局势的复杂性和危险性,要求军人们停止后退,坚决挡住敌人的攻势: “敌人正不惜任何代价往前线投入精锐部队。他们拼命向前推进,扑向我国腹地,不断占领新的土地,洗劫我们的城市和村庄。他们奸淫妇女,抢掠财物,残杀人民。 战斗正在沃罗涅日,在顿河流域,在南方靠近北高加索的大门口进行。德国占领军正扑向斯大林格勒,冲向伏尔加河,妄图不惜一切代价占领库班河和北高加索,攫取那里的石油资源和粮食资源。 敌人已经占领了伏罗希洛夫格勒、斯塔罗别尔斯克、罗素什、库普扬斯克、瓦卢伊基、新切尔卡斯克、罗斯托夫和半个沃罗涅日……在失去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顿巴斯和其它地区以后,我们的土地大大缩小了。人口、粮食、钢铁、厂矿也减少了许多。我们失去了7千多万人口、年产8亿多普特粮食的产粮区及年产1千多万吨钢材的生产能力。 现在,我们已失去了人力资源的优势,也丧失了粮食储备的优势。继续后退不意味着自杀,就等于亡国。 我们每失掉一寸土地,就等于加强了敌人,就会极大地削弱我们的防御,削弱我们的祖国。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清除无休止退却论,清除‘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粮食取之不尽’之类的论调。这些论调是错误的、有害的。它将削弱我们的斗志,助长敌人的威风。如果我们不停止退却,我们就会失去所有的粮食、燃料、钢铁、原料、工厂和铁路。由此可见,是停止退却的时候了。 ‘不准后退一步’,这应当成为我们当前的主要口号。要不惜流血牺牲,顽强地坚守每个阵地,每寸领土,要死守每块国土,直到最后一息。 我们的祖国正处在危难之际。我们应该站稳脚跟,然后不惜一切代价击退并消灭敌人。德寇并不像某些惊慌失措分子想像的那样强大,他们已成为强弩之末。在眼前和近几个月内顶住敌人的突击,我们就可稳操胜券。 我们能够顶住敌人的突击,然后把他们赶回去吗?能够。因为现在我们后方工厂的生产在突飞猛进,我们的前线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飞机、坦克、大炮。 我们还缺什么呢?我们缺的是,在所有部队中建立铁的秩序和纪律。这是我们当前致命的弱点。如果我们要挽救局势,捍卫祖国,就必须在军队中建立起严格的秩序和铁的纪律…… 惊慌失措者和胆小怕死者要就地枪决。从今以后,每个指挥员、红军战士、政工人员都应遵守这个铁的纪律:没有最高统帅部的命令,不准后退一步。” 227号命令简而言之归结为以下几条: 1.无条件地消除退却的情绪。 2.无条件地撤销听任部队擅自撤离阵地的集团军司令员的职务,并解送大本营交军事法庭审讯。 3.在方面军中成立1~3个(视情况而定)惩戒营(每营800人),派中级和高级指挥员和相应的政工人员前去任职…… 227号命令极大地震动了苏军指战员,对部队的士气产生了巨大影响。 它让每个军人在了解前线面临的严重局势的同时,加深了对这个严厉命令的正确理解。这个命令引起了苏军的强烈反响。每个战士、每个指挥员都深深地感到了对祖国、对人民应负的责任。的确,他们已经无路可退了。 第227号命令鼓舞了前线将士的士气,激发了他们顽强拼搏的精神。德军的突击遭到了更加顽强的抵抗。

参考资料:book.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