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家长和孩子谈心后的感受

如题所述

  一、父母要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我们都知道,家庭教育是我们每个人的启蒙教育,为我们一生的成长奠定基础。所以,我们应当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科学、快乐的成长空间。夫妻之间的相互尊重,长幼之间的关爱和互敬,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发展。我们不能把工作中的烦恼和不愉快带进家中,带给孩子。不要随意向孩子承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从小培养孩子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现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更加聪明、活泼,孩子在成长,我们家长也必须得不断的学习成长,汲取崭新的事物和知识。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时常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模仿身边的人或事物, 因此,家庭的生活环境、家长的榜样作用便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我女儿今年七岁,刚上二年级。有一次,先生问女儿:“凡凡,你长大后,希望做什么样的工作呢?”当时我也在场,我对这个谜底充满了期待。只见女儿作了片刻思考,大眼睛骨碌一转,以极快的语速和轻松的神情回答道:“在家炒股。”那一刹那,我懵了!我是个自由职业者,时间比较自由灵活,经常在电脑前看股票。她一定是觉得坐在电脑前炒股是轻松愉快的事情,进而把它选作自己将来理想的职业。从那时起,我开始重新反省自己的日常言行,紧接着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增减与调整。争取做到:在孩子面前,不看股票、不玩游戏、不网聊,不给孩子带来任何不良影响。

  这样一来,我的空余时间也就多了起来,我开始尝试做些各种各样的小点心。现在,绝大多数中式点心对我来说都不是难题,自夸一下啊,手艺还不错,呵呵。最近,我还学会了做生日蛋糕。我自己多掌握了一门技能,孩子也很喜欢观看我制作点心的过程,有时还一起帮忙做,加上她自己的创意,我们彼此都开心,吃起来也就更有一番味道了。由此可见,平时,我们家长的所作所为,孩子们都在看着,同时也会影响孩子,我们应该用良好的环境和榜样去影响、熏陶孩子。

  二、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行为习惯

  孩子与生俱来就对周围的生活环境和事物充满好奇,也渴望参与其中,获得体验与成功的快感,我们不妨给他适当地创造这种机会。我的孩子一岁多时,学会自己进食,两周岁时会自己穿简单的衣裤,在托儿所的表现比一般的孩子都要强,经$2老师的夸奖。虽然孩子一开始在做这些事情时,完成的并不好,但是我不断的给她尝试的机会,并加以鼓励,直至她成功。孩子从小和我分床睡,在她四周岁时,她说她是个大孩子了,提出要独自睡一个房间,当时我心里没底,但还是同意了她的请求。头几个晚上,半夜里我总要起来看好几次,偶尔也会发现她把被子蹬掉,但是大多时候她都把自己裹得很严实。后来,我一般不会再特地起来查看她的被子了,完全相信她能把自己照顾好,我很放心。这也是她最值得骄傲的地方了,经常会自豪地和小朋友们提起:她是单独睡一个房间的。

  我们平时可以让孩子洗一些小的东西,比如自己的饭碗、手帕之类的物品。洗不干净的时候,过后我们可以偷偷再洗一次,但是在孩子面前,我们得肯定地表扬他们。这样时间一长,孩子就可以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好。适当的鼓励和赞赏,可以强化良好的学习行为,防范不良行为的养成。俗话说“一句鼓励话,胜过百句骂。”确实,比起批评和指责,“鼓励”对于低龄孩子来说,更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平时我们应该拿放大镜来发现孩子的良好习惯,并给予及时鼓励和赞扬。

  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日之功,它需要孩子长期的努力,需要家长不断地督促和引导,还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直至良好的习惯形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1
这是时期正是孩子的青春期。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坚持我行我素,无论什么事喜欢自己做主,不会盲从和依附于他人,他们特别想要独立自由的空间,而且不想任何人去阻止他们。而处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家长却希望他们能够对自己的话言听计从,这样一个矛盾体就产生了。


青春期被家庭“迫害”的孩子,由于长期受到压迫,犯罪率和自杀率相当高。除此之外,这些受害者还发展出自虐、自残、自贬、自卑等性格问题。
青春期的孩子经常使用他们的特殊语言体系,家长可能读不懂,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要做到“亦师亦友”,孩子有什么想法都是正常的,先让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然后再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成为孩子的导师,让孩子信赖父母,不能对孩子的想法发生呵斥扼杀孩子的想法。


我们作为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中,应更加注重和孩子之间的平等性、亲和力和宽容度,不要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与孩子博弈,以体验取代灌输,以说服代替压制,以对话替代说教,成为对话型、开放型的家长。

和青春期的孩子沟通交流要注重平等、亲和,让孩子觉得你是一个可以依赖的好朋友,才能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家长才可以有的放矢。
第2个回答  2020-09-21
初中家长和孩子谈心后的感受,第一感觉孩子长大了和上小学不同,他有独立的思想,但是我们必须引导他毕竟有思想不代表能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第二就是感觉现在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父母不理解孩子的一些非常人或者幼稚的举动,其实他是在告诉你我要独立只是表达方式不对,你以为和你对着干是他认为你是错的,不是,他也知道是错的可是就是在用行动告诉你我要独立,这个真的需要我思考
第3个回答  2020-09-21
初中家长和孩子谈心去感受是孩子都长大了,有自己的独立想法,但有些地方还是比较幼稚。需要开导,需要告知其不足的地方。他们的想法很多,但是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或者说是自。针对真正读书的目的,效果,何去何从,目标方向其实都不是很明确,就是家长最担心的这个地点。
第4个回答  2020-09-21
哈哈……,叛逆严重的年龄,唯一的办法,就是相互沟通,双方达成共识立字为据签字,履行合约,奖罚分明,不容半点含糊参假。
而且,一定要把孩子作为家庭一份子,该学会,该分担家务的事例也写上并遵守。否则,书读不好,事不会做,又学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自私心里,那对一家人都是苦果。
如:每个星期分担家务,陪父母购物,可以灵活安排的,但不能缺失。孩子有动手,就知道辛苦,知道读书的好处,知道父母的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