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对待故宫

如题所述

应该从科学价值、审美价值、艺术价值等多个角度重新审视
  故宫的一砖一瓦,皆是历史。守护故宫十几载的李文儒,选择了游客最常游览的路线中轴线和东西宫,写了《紫禁城六百年:帝王之轴》《紫禁城六百年:东宫西宫》两本书,他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娓娓道出故宫凝聚的人文精神,带领大家用现代的眼光重新审视故宫。
  毋庸置疑,600年后的故宫依然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中国皇宫建筑群。李文儒认为,走进故宫,应该将更多的目光放在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审美价值上。
  其中,不得不说的便是故宫的建筑之美。从前,只有皇帝等少数人可以从中轴线进入太和殿;如今,游客也能沿着中轴线穿行紫禁城。“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紫禁城营建的轴线结构意义,紫禁城的重要建筑都在中轴线上,没有中轴线,紫禁城就失去了灵魂。”李文儒说。
  他说,紫禁城是全世界保存最好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它留给人们的是无与伦比的东方建筑之美,它的选址、布局、造型、着色,高低错落、疏密协调、宽窄相间,在光影变幻中为人们呈现的是大美故宫。同时,紫禁城处处蕴藏着工匠精神,劳动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最终成就了这座伟大的建筑之美,这份美属于今天和今后见到和想到它的每个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30
到今天全人类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古老的紫禁城已经跨越了600年的风风雨雨。

  如今,当人们走进昔日的皇家禁地自由自地参观时,是如何看待古老的故宫?是把这里作为一个崇拜皇权和财富的地方,还是以史为鉴引发更深的思考?游客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这是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最关心的问题。

  8月23日下午,李文儒作为“天一讲坛”首期开讲嘉宾,来到郑州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以独特的角度为市民深度解读“故宫”。

   

   从皇宫到人民的“博物馆”,不是向人们炫耀和展示皇权文化,宣扬“明君”“圣上”的圣地,而是引导人们理性认识帝制文化的“标本”

  在李文儒看来,“紫禁城”600年”可以很明确分成两个阶段,前500年是皇帝住的皇宫,后100年是博物馆,从统治整个国家的皇权象征,变成了人民的“博物馆”,变成了现代公共文化空间,这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文化形态,是人类历史的巨大变迁。

  时至今日,故宫成了中国最著名的文化地标之一,成了全世界参观人数最多的旅游胜地。仅2019年的数据,参观人数就超过1900万。

  “他们看完后又是带着什么想法离开的?我对这个事情很关心。” 李文儒提到当下电视荧幕上以明清历史为题材的“宫斗剧”热度不减,不管是口头语言上的主子奴才,还是行为语言的跪拜,都贻害无穷。甚至在担任副院长期间,时常会听到有的导游给游客讲解奇闻轶事、野史传说,他认为这是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解读。

  他组织过观众调查,发现很多观众在离开故宫时,还在询问“故宫博物院在哪里?”确实有不少人是抱着朝拜金銮宝殿、皇帝宝座、皇家宝贝等想法“进宫”的,并不觉得这就是博物馆。因此,有时他看到北京地图上或者公交车站牌写着“故宫”时,总觉得不准确,应该是“故宫博物院”。

  “如今的故宫博物院,是引导人们认识帝制文化的‘标本’,而不是人们崇拜皇权的‘明君’、向往权力财富及所谓‘宝贝’的圣地。” 李文儒说,对于传统文化要有正确的解读和正确价值观的引领。

  无疑,几千年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以皇权为核心的宫廷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但从皇宫转变为博物馆,是社会革命的结果。我希望人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了解历史的背后要采取反思、鉴戒的态度,传承精华弃其糟粕。
第2个回答  2020-09-30
璀璨文化,于节气建筑中继承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背诵的二十四节气歌,只隐约记得是小学的时候,总之这四句话已经深深刻在了脑海里,可以像九九口诀表一样脱口而出了。然而,在这片华夏大地上,还是有很多国人并不了解这些节气。

故宫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也算是国内外家喻户晓的建筑,有点惭愧,居然还未到那去参观。所以当我看到这套《哇!故宫的二十四节气》的书的时候,觉得很感兴趣,节气和故宫,一个是习俗文化,一个是传统建筑,竟然还有紧密的联系?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或许是因为自己家乡的特殊背景,二十四节气的知识还是知道大半:在家乡那个小岛上,每个季节的节气都有三四个节气是要祭祀的,做十二道菜,摆上水果饮料酒水,点上香,招待那些逝去的祖上的亲人,纪念他们。小时候只觉得这挺热闹,稍微大一点知晓人事了,又觉得这习俗繁琐了些,再大一点,长年出门在外,除了国家把一些节气中的日子定为的法定节假日,几乎也遗忘了这些日子,又觉得有点遗憾。

“记得立夏吃蛋!”南方的习俗是立夏吃蛋,妈妈年年都会提醒我,小时候还会编织蛋袋,挂在脖子上,带去学校,和其他的孩子进行驻蛋比赛,也算儿时的童趣之一。现在一些小学已经把这个活动设为了每年立夏常规举行的活动,也算是对二十四节气的一种保护和传承。对于这些学校体制内对待传承文化的继承学习变化,真是喜闻乐见。

大多数的国人了解的节气习俗大约就是类似立夏吃蛋,冬至吃饺子这几个了。在《哇!故宫的二十四节气》中,通过骑凤仙人,十大脊兽以及格格和小阿哥,这几个主角给我们讲述了很多有趣的故宫和节气的知识。每个节气一册绘本,详细介绍了每个节气知识,习俗以及故宫的花木。每一册都有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很适合亲子共读。

这套绘本很真实地通过卡通形象还原了故宫的一些建筑物和现实博物馆中的一些文物。在看了书后,不光孩子,就是自己也蠢蠢欲动,想要带着书跑到北京去,找找书中的那些故宫宫殿和文化,极大地激发了探索和钻研精神。
第3个回答  2020-09-30
明清两代的皇室宫殿,到今天全人类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古老的紫禁城已经跨越了600年的风风雨雨。

如今,当人们走进昔日的皇家禁地自由自地参观时,是如何看待古老的故宫?是把这里作为一个崇拜皇权和财富的地方,还是以史为鉴引发更深的思考?游客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这是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最关心的问题。

8月23日下午,李文儒作为“天一讲坛”首期开讲嘉宾,来到郑州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以独特的角度为市民深度解读“故宫”。

从皇宫到人民的“博物馆”,不是向人们炫耀和展示皇权文化,宣扬“明君”“圣上”的圣地,而是引导人们理性认识帝制文化的“标本”

在李文儒看来,“紫禁城”600年”可以很明确分成两个阶段,前500年是皇帝住的皇宫,后100年是博物馆,从统治整个国家的皇权象征,变成了人民的“博物馆”,变成了现代公共文化空间,这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文化形态,是人类历史的巨大变迁。

时至今日,故宫成了中国最著名的文化地标之一,成了全世界参观人数最多的旅游胜地。仅2019年的数据,参观人数就超过1900万。

“他们看完后又是带着什么想法离开的?我对这个事情很关心。” 李文儒提到当下电视荧幕上以明清历史为题材的“宫斗剧”热度不减,不管是口头语言上的主子奴才,还是行为语言的跪拜,都贻害无穷。甚至在担任副院长期间,时常会听到有的导游给游客讲解奇闻轶事、野史传说,他认为这是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解读。

他组织过观众调查,发现很多观众在离开故宫时,还在询问“故宫博物院在哪里?”确实有不少人是抱着朝拜金銮宝殿、皇帝宝座、皇家宝贝等想法“进宫”的,并不觉得这就是博物馆。因此,有时他看到北京地图上或者公交车站牌写着“故宫”时,总觉得不准确,应该是“故宫博物院”。

“如今的故宫博物院,是引导人们认识帝制文化的‘标本’,而不是人们崇拜皇权的‘明君’、向往权力财富及所谓‘宝贝’的圣地。” 李文儒说,对于传统文化要有正确的解读和正确价值观的引领。

无疑,几千年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以皇权为核心的宫廷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但从皇宫转变为博物馆,是社会革命的结果。我希望人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了解历史的背后要采取反思、鉴戒的态度,传承精华弃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