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挽旧符。诗句中描绘的是什么的场景?

如题所述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挽旧符诗句中描绘的是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场景。诗句出自宋代王安石的七言绝句《元日》。全诗文如下:

元日

宋 ·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在轰隆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注释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大年初一),即春节。

(2)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鞭炮)。

(3)一岁除:一年已尽。岁:年。除:过去了。(4)送暖:送来暖暖春意。

(5)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6)千门万户:家家户户。形容房屋广大或住户极多。

(7)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8)日:大年初一。(9)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作品赏析


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取材于民间习俗,摄取了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安石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宋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世称王荆公、临川先生、王文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08
诗句中描绘的是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
“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第2个回答  2023-04-07
千家万户盼到了来日春天,“总把新桃换旧符”,门前门帘布置一新,这里的新桃符用词,属于道家常用的辟邪老法,此景此时老道的生意也吃香。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