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医保是学校统一交的吗

如题所述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缴纳渠道。以我们大学为例,可以自主决定是否要缴纳,班级会统收缴一次,也可以自行在学校财务管理系统内或者去校医院自行缴纳。
一、大学生医保相关方案的实施
借助新医改方案的东风,大学生被纳入了医保范围。大学生的保障水平因此提高了很多,高校也减轻了负担。但是,如果从保险费用的角度看,虽然还不知道"自己缴费"的额度是多少,一些经济条件不好且自恃身体不错的大学生,恐怕又会因缴费负担,对纳入医保有所抵触。2008年11月7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和财政部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的《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做出了部署。根据《指导意见》,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标准和政府补助标准,按照当地中小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相应标准执行。
二、大学生医保的益处
1、涵盖范围广、个人缴费低、门诊医疗同步解决。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首先,保证了国家建立覆盖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的无缝衔接。其次,在校大学生均可参保,参保范围涵盖省内各类高校(包括民办高校、独立学院)、科研院所的在校本专科学生及非在职研究生,特别是对于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来说,凸显了教育的公平。另外,在学生个人缴费的基础上,根据高校隶属关系,分别由中央、省和所在市财政按规定的标准实行分类补助。
2、商业保险难解决患大病导致的过高医疗费用。 多年来,由于经费短缺,公费医疗名存实亡(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没有财政补贴)。针对大学生患病率较低、患大病学生时有发生、突发伤害事故较多、学生无收入来源、垫付能力弱等特点。全国各高校普遍采用购买商业保险来解决大学生医疗保障问题。商业保险模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就医困难,也减轻了学校及主办者的压力,但商业保险主要解决学生突发伤害、患大病门诊以及住院的医疗保障问题,而没有解决学生的普通门诊医疗保障问题,和少数学生因突发伤害、患大病等原因医疗费用过高的经济负担。
3、特大疾病保障范围放宽,省级调剂金帮助贫困生。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不建个人账户,主要支付其符合规定的住院和门诊特大病的医疗费用。考虑到大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其门诊特大病保障范围在统筹地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规定的基础上,适当予以放宽,其中,包括肾透析、恶性肿瘤、精神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等病种都在保障范围内。建立省级调剂金制度。大学生医疗保险调剂金从各统筹地区大学生医疗保险住院及门诊特大病统筹基金年度结余中提取,实行省级统一管理。调剂金主要用于支付超过当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费用、疑难或重大疾病医疗费用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补助,以及各统筹地区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及门诊特大病统筹基金超支部分的补助。
有,且有两种选择。
1、学校参保。在校大学生,学校都会提供一份医保,且是免费的,不需要自己去缴纳费用,这个学校会负责,我们只需要服从学校安排即可,但这个只建议异地的大学生用,因为异地学生参保可在学校附近地区就医报销,但本地学生的话就不建议了,因为现在都是社医一起,如果选择了学校的医保,那么原本的医保连缴的年份就断开了,这样会影响以后的福利。
2、本地参保。学生在自己的户籍地缴纳一定费用来参保,适合本地学生参保。异地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如果有一定的健康问题的话,可以在学校医院或附近解决,所以异地学生建议学校参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