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哪个儿子做了皇帝?

如题所述

乾隆的第十五个儿子做了皇帝,即嘉庆皇帝颙琰。

清仁宗颙琰,清高宗弘历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初名永琰,母令贵妃魏佳氏。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密建为皇储。

五十四年(1789年)被封为嘉亲王。六十年(1795年),被正式宣布立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受乾隆帝禅位继帝位。其后,朝政仍被太上皇乾隆帝控制,颙琰暂时居住在毓庆宫。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帝驾崩,开始亲政。

面对乾隆末年危机四伏的政局,嘉庆帝打出“咸与维新”的旗号,整饬内政,整肃纲纪。诛杀权臣和珅,罢黜、囚禁和珅亲信死党。诏求直言,广开言路,祛邪扶正,褒奖起复乾隆朝以言获罪的官员。诏罢贡献,黜奢崇俭。

在位二十五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终年61岁。庙号清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葬于河北易县清西陵之清昌陵。

扩展内容:

乾隆前后一共六十年,起止时间为公元1736年至1795年。在这期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和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还进行《四库全书》的编撰等。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出生,于1799年2月7日逝世,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嘉庆元年(1796) 八十五岁

正月,举行归政大典,自为太上皇帝,军国重务仍奏闻,秉训裁决,大事降旨敕。举千叟宴以太上皇莅之。白莲教起义爆发,数月间遍及川、陕、楚、豫、甘五省,

至嘉庆七年平定。

嘉庆二年(1797) 八十六岁

八月,阿桂逝世,和珅为首席军机大臣。

十月,乾清宫、交泰殿失火,谕急修复。

嘉庆三年(1798) 八十七岁

八月,得知农民起义领袖王三槐被擒,侈谈“武功十全之外”,又“成此巨功”。

嘉庆四年(1799) 八十八岁

正月,逝世,终年八十八岁,嘉庆皇帝亲政。逮和珅于刑部狱,旋赐死。以成亲王永瑆为军机大臣。

三月,赦乾隆间文字狱各案涉及人员。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嘉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5

乾隆帝的第十五子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做了皇帝。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yóng yǎn](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年号嘉庆,在位二十五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一月十三日出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汉族)。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为和硕嘉亲王。

颙琰在位前四年并无实权。乾隆帝死后才独掌大权。颙琰对贪污深恶痛绝,他肃清吏治,惩治了贪官和珅等人。但他为了维护政权稳定对统治阶级的肃贪力度有限,以致于收效不大。终嘉庆一朝,贪污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倒更加严重。

扩展资料:

乾隆(Emperor qianlong)是清高宗的年号,前后一共六十年,起止时间为公元1736年至1795年。在这期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和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还进行《四库全书》的编撰等。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出生,于1799年2月7日逝世,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清仁宗颙琰,清高宗弘历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初名永琰,母令贵妃魏佳氏。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密建为皇储。五十四年(1789年)被封为嘉亲王。六十年(1795年),被正式宣布立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受乾隆帝禅位继帝位。其后,朝政仍被太上皇乾隆帝控制,颙琰暂时居住在毓庆宫。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帝驾崩,开始亲政。

在位二十五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终年61岁。庙号清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葬于河北易县清西陵之清昌陵。子五人:第一子未名夭。第二子清宣宗。第三子惇恪亲王绵恺。第四子瑞怀亲王绵忻。第五子惠端亲王绵愉。道光帝即位,于“孝恭”前加上“光裕”二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乾隆百度百科--嘉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7

第十五子爱新觉罗·颙琰。

清高宗弘历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初名永琰,母令贵妃魏佳氏。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密建为皇储。五十四年(1789年)被封为嘉亲王。六十年(1795年),被正式宣布立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受乾隆帝禅位继帝位。

扩展资料

在位大事件

1、乾隆六十四年 / 嘉庆四年(1799年;己未)- 太上皇乾隆帝驾崩,嘉庆帝亲政。大学士和珅被赐死。

2、嘉庆八年(1803年;癸亥)- 侍卫陈德行刺嘉庆未遂

3、嘉庆九年(1804年;甲子)- 彻底镇压白莲教

4、嘉庆十五年(1810年;庚戊)- 禁鸦片入北京

5、嘉庆十六年(1811年;辛未)- 禁人民习天主教

6、嘉庆十八年(1813年;癸酉)-天理教起义

7、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丙子)-英国使臣阿美士德到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嘉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2

乾隆第十五子——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1796—1820年在位),是清军入关以来第五位皇帝,年号“嘉庆”。

颙琰,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密建为皇储。五十四年(1789年)被封为嘉亲王。六十年(1795年)九月,被正式宣布立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初一日,受乾隆帝禅位即帝位。

其后,朝政仍被太上皇乾隆帝控制,颙琰暂时居住在毓庆宫。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乾隆帝死后,开始亲政。面对乾隆末年危机四伏的政局,嘉庆帝打出“咸与维新”的旗号,整饬内政,整肃纲纪。诛杀权臣和珅,罢黜、囚禁和珅亲信死党。诏求直言,广开言路,祛邪扶正,褒奖起复乾隆朝以言获罪的官员。

诏罢贡献,黜奢崇俭。要求地方官员对民隐民情“纤悉无隐”,据实陈报,力戒欺隐、粉饰、怠惰之风。但其对内政的有限整顿,未能从根本上扭转清朝政局的颓败。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