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缅北偷渡自原做诈骗怎么判刑

如题所述

涉嫌在缅北进行诈骗活动的行为人,若诈骗金额较大,将面临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若诈骗金额巨大,将被判处三至十年的有期徒刑。若诈骗金额特别巨大,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涉嫌在缅北诈骗如何判刑?
1. 根据诈骗罪的量刑标准,若诈骗公私财物金额较大,行为人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若诈骗金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诈骗金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 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一些违法行为虽然也使用欺骗手段,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故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行为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3.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诈骗罪与招摇撞骗罪的界限
1. 诈骗罪与招摇撞骗罪都使用欺骗手段,且可能获得财产利益,但主观目的、犯罪手段、财物数额要求和侵犯的客体有所不同。
2. 招摇撞骗罪是以骗取各种非法利益为目的,冒充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活动,损害国家机关的信、公共利益或公民合法权益,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3. 当犯罪分子冒充国家工作人员骗取公私财物时,既侵犯了财产权利,又损害了国家机关的信和正常活动,属于牵连犯,应根据行为所侵犯的主要客体和主要危害性确定罪名并从重处罚。
三、诈骗罪的定性
1. 客体要件: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 客观要件:诈骗罪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 主体要件:诈骗罪主体是一般主体,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
4. 主观要件:诈骗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以上内容旨在提供帮助,如有更多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