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伐森林带来的危害,详细的解释

如题所述

乱砍乱伐的危害:

1、破坏原始林资源;

2、不能涵养水源,造成河流流量减少;

3、旱涝危害增大;

4、水土流失加剧;

5、乱砍滥伐后人为开采土地,造成除草剂、化肥等有害成分的积累,污染水质,并有长期潜在危害。

扩展资料

制止森林砍伐是应对气候变化的 "关键"

据环保组织网站climatecentral.org报道,从1970年开始,为了发展经济,巴西联邦政府一直奉行鼓励砍伐雨林的政策。2004年,在Alta Floresta地区就有近60000英亩(1英亩=4048.8平方米,下同)雨林被市政当局夷为平地。然而此后政策发生了巨大转变,政府从2005年开始加严打击非法采伐,现在,进行非法开垦活动的人将以破坏环境的罪名被逮捕。

事实证明,这些政策卓有成效,2010年Alta Floresta地区雨林砍伐面积不到1000英亩。

迄今为止,人类对抗全球变暖成效甚微,但此类行动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巴西等国家的伐木毁林行为逐渐得到控制,使得1990年到2010年间森林面积减少带来的气候影响降低了近四分之一。

但一项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展的新研究指出,在过去十年间,农业已取代森林砍伐成为地面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研究者表示,联合国的气候谈判把重点放在了森林保护上,却忽视了农业减排的机会。

该研究发表在《全球变化生物学(Global Change Biology)》期刊上,研究测算了森林退化和皆伐造成的气候影响的下降幅度。森林皆伐主要是为农业开垦田地,这说明农业对气候的间接影响大于以木材和其他商品为目的的砍伐造成的影响。但由于政府在追踪和报告毁林和农业活动对气候影响的投入远少于对能源活动研究的投入,其影响比燃烧燃料影响更难量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新研究显示农业对气候影响甚于森林砍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缺少了氧气的供应,也少了天然的过滤器。
生态的环境被强占,生态循环规律被破坏了。
气温会有所变化,造成了气候的不稳定的变化。
砍伐后树木的废弃物会被燃烧,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在全世界以柴禾为燃料的人口中,我国农民占一半左右。由于森林的大量砍伐,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着烧柴短缺的问题,这种状况使农民将一切有机质能源,如稻草、秸杆、蒿草等充作薪柴,使有机质不能还田,土壤条件恶化,破坏了农村生态平衡。干旱地区,过度砍伐则易引起沙漠化,干旱和荒漠地区植物生长缓慢!由于人口发展对薪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而砍伐林木的数量有增无减,许多干旱荒漠地带的天然耐旱耐寒植物,正以惊人的速度消耗甚至灭绝,西北部许多地区迅速沙化,这种现象如果不加以制止,后果不堪设想。

其次是气候规律失衡。
缺少了氧气的供给,也少了一个防风固沙的屏障。 生态的环境被占具,生物圈规律被破坏了。气温会升高,制造成了气候的不规律的变化。

全球变暖 温室效应
全球变暖是目前全球环境研究的一个主要议题。根据对100多份全球变化资料的系统分析,发现全球平均温度已升高0.3~0.6摄氏度。其中11个最暖的年份发生在80年代中期以后,因而全球变暖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分析表明,虽然地球演化史上曾经多次发生变暖--变冷的气候波动,但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温室效应增长可能是主要因素。
温室效应是地球气候正在变暖的自然现象。大家知道,我们人类的呼吸吸入的是氧气,排出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就像一个大棉被盖在半空中,使大气不断变暖,使得地球平均气温越来越高,这就是温室效应。住在北方的人可能说,地球变暖有什么不好?冬天我们就不用再穿厚厚的棉衣了!实际上,温室效应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首先是自然生态会发生变化;土地荒漠化,森林退向极地,雨量增加,冬天更湿,夏天更旱,旱涝灾害增加,热带将酷热无比,人类难以生存。其次是两极冰块大面积熔化,使海平面上升,那将使生活在沿海的占世界1/3的人口无家可归,世界许多港口城市淹没于一片汪洋之中。造成温室效应,使得空气中二氧化碳过度增加的原因是人口急剧增加,工业迅速增长,再有就是森林过度砍伐。工业增长造成空气严重污染,而森林砍伐断送了人类的氧气仓库,森林能吸收二氧化碳并通过光合作用呼出氧气,人类无休止地砍伐森林,结果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58081391.html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