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到 王 字的来历?

如题所述

中国人很早就对“王”有了敬畏和崇高的认识,在殷商甲骨文中,曾多次出现了“王”字,而且使用的频率很高。王”字原是一把斧头的轮廓。那时的大斧是两面双刃的,显示了它的无所不能。于是它的斧口部分,就形成了“王”字上下部分的两横,斧柄则形成“王”字中部的一横。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王”就成为古代隶书和今天楷书时的样子。“王”字的原义是大斧,大斧既是劈山开路的工具,也是征战杀戮的兵器,谁掌握大斧.谁便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谁就是“王”,这也是祖先以大斧作为权力的象征的原因。王字三横一竖,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管的”王”的不二学说。

在有关王字起源的诸说中,吴其昌先生曾提出“王字之本义,斧也”,其字亦斧之象形。林澐在《说王》一文中,进一步申述了此说,指出斧钺在古代本是一种兵器,也是主要用于治军的刑具,曾长期作为军事统帅权的象征物,王的前身是军事首长。

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藏甲骨拓片中一王字作“□”,说明这一装安鐏的斧钺象形,告诉我们王字是由刃部朝下、鐏横置、正在执行砍伐功能的斧钺象形来表示的,即“只有执行砍伐功能时的钺,才能表示‘王’”,这亦即《韩非子》所谓“王者,能攻人者也。”

《尔雅 释诂》曰:“王,君也”。《六书 故疑》:“王,有天下曰王。帝与王一也。周衰,列国皆僭号自王。秦有天下,遂自尊为皇帝。汉有天下,因秦制称帝,封同姓为王,名始乱矣”。《书 洪范》:“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王字的本义为“光也”,乃“旺”之本字。甲骨文写作大(佚三八六),大(粹一O二一),似火形,此取清代古文字学家之说,解作“火盛曰王,德盛亦曰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1-25
本作“士”,是能独立任事的人,后加一横,表示在“士”之上,即人间的最高统治者,而帝 是天上的最高统治者。后“帝”、“王”同步降职,帝成了人间的皇帝,而“王”成了对臣子的最高封爵。本义:天子、君主
殷周时代对帝王的称呼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诗•小雅•北土》
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周语上》
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说文》
王,天子也。――《释名》
王,有天下曰王。帝与王一也。周衰,列国皆僭号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11-08
中国人很早就对“王”有了敬畏和崇高的认识,在殷商甲骨文中,曾多次出现了“王”字,而且使用的频率很高。王”字原是一把斧头的轮廓。那时的大斧是两面双刃的,显示了它的无所不能。于是它的斧口部分,就形成了“王”字上下部分的两横,斧柄则形成“王”字中部的一横。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王”就成为古代隶书和今天楷书时的样子。“王”字的原义是大斧,大斧既是劈山开路的工具,也是征战杀戮的兵器,谁掌握大斧.谁便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谁就是“王”,这也是祖先以大斧作为权力的象征的原因。王字三横一竖,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管的”王”的不二学说。

在有关王字起源的诸说中,吴其昌先生曾提出“王字之本义,斧也”,其字亦斧之象形。林澐在《说王》一文中,进一步申述了此说,指出斧钺在古代本是一种兵器,也是主要用于治军的刑具,曾长期作为军事统帅权的象征物,王的前身是军事首长。
第3个回答  2011-11-07
“王”,本意是君主。字的三横分别取象于天、人、地,中间一竖连接取意于博通天地,因此,王者必集众贤、众能于一身而主宰人间。
第4个回答  2011-11-08
可能是一个十字架,上下夹着天夹着地吧。我也不知道对不对。